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尽管冠状动脉造影被普遍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但是 ,心电图始终是临床冠心病诊断最常用和最实用的方法。动态心电图 (Holter)的出现、心电图与运动或药物等相结合 (负荷心电图 )能更好地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ST段的移位 ,而T波改变的特异性较差 ,其意义多需结合ST段改变分析。本文主要讨论缺血性ST段改变。一、心电图运动试验ST -T改变的诊断与评价1 ST -T改变的机制ST -T改变可由心肌缺血、除极异常、药物及生理因素引起。冠心病病人运动或冠状动脉痉挛时由于心肌供血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测出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缺血性ST-T改变。用美国GP公司生产的3导DCG机监测连续24h记录,同时记录24h活动情况。检出发生心肌缺血294例次,其中ST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228例次,SMI者183例次,占80.3%,T波倒置66例次,SMI者57例次,占86.4%。常规心电图对SMI的检出率极低,而24hDCG检查可弥补其不足。  相似文献   

3.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内溶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缺血性卒中主要是由于脑动脉内血栓形成、栓子脱落或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供血区域血流量减少,使责任血管区域脑组织缺血坏死。急性缺血性卒中自然预后差,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近年来,经导管介入动脉内溶栓治疗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动脉内溶栓可使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脑细胞的血供,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作者通过对4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治疗的回顾,从护理学角度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计划进行了分析,旨在更加准确、到位地配合动脉溶栓治疗,提高动脉溶栓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心电向量(VCG)T环变化在早期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时的特点、诊断价值、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观察102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VCG T环变化特点,并对比VCG T环变化阳性检出率与同时检查的心电图(ECG)T波改变阳性检出率。结果对早期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的诊断,需要对VCG T环的各项异常指标综合判断。VCG的T环改变比ECG的T波改变的阳性符合率高,VCG较ECG对心肌供血不足的检出率敏感性高,有关T环的变化常常是冠心病早期特征性改变。结论 VCG的T向量环改变对早期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由于至今各地心电图诊断报告尚未有规范化的统一要求,有时会因报告书写不当导致患者的误解(如将非特异性ST-T改变诊断为心肌缺血、心肌劳损或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甚至引发医源性的“心电图性心脏病”。本文结合我们多年临床心电图工作经验,提出心电图诊断报告的基本原则和建议格式,以期抛转引玉,引起同道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脑供血不足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已较重视,而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CCCI于1990年由日本学者提出,指由于脑动脉循环障碍引起的头重、头晕等自觉症状波动性消长,但临床表现和CT等影像学诊断均未发现有提示血管性或其他脑器质性病变的改变,而且也不属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范畴的一种疾病。目前对CCCI尚无确切、公认的定义,普遍认为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60岁以上人群中,大约2/3存在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我院住院患者中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下移≥0.05mV伴T波低平或倒置者300例,进行心得安测验,结合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及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心电图ST-T改变临床意义较多,对诊断心肌供血不足缺乏特异性、敏感性,沿用心电图对心肌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临床上会发现许多假阳性,而通过心得安测验鉴别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心脏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肠壁血液供血不足导致的结肠缺血性肠病,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本病临床上多有腹痛、便血、腹泻等表现。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较高,且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本病易误诊,早期诊断和治疗,患者可在短期内完全康复,如延误诊断可导致肠壁坏死、穿孔,甚至休克。  相似文献   

9.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有助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特别是在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得到体现,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通过改变速度和坡度负荷量及规定各级的运动时间,并预先按年龄及心率限制选择运动试验终点,使运动试验既可定量又便于受试者进行功能评定.运动过程中,会有意外情况发生,故护理非常重要,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钾血症者的病因及心电图(ECG)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患者的病因和ECG变化归类分析。结果84例轻度、中度和重度者的对应ECG的改变率分别为58.54%、66.67%、100%。结论低钾血症者的病因以原发疾病造成的摄入不足为主,其次与使用排钾药物有关;随着血钾浓度的降低,ECG异常发生率增加,变化程度也随之加重。ECG检查方便迅速,对重度低钾血症者的救治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持续性ST-T改变对慢性心肌缺血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讨静息心电图持续性ST—T改变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之间的关系。方法 观察168例持续性ST-T改变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等结果。结果 34例(20.2%)造影发现有冠状动脉狭窄,其中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32例,占冠状动脉狭窄病例的94.1%。运动试验阳性者42例中冠状动脉狭窄者32例(76.2%)。结论 静息心电图持续性ST—T改变不是慢性心肌缺血的特异性改变,绝大多数(79.8%)并非由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应努力寻找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丹参治疗缺血性脑血血病在脑电图上的改变,进一步认识丹参的机制和效果。方法 30例缺血性脑血血病分为脑梗塞(头颅CT或MPJ证实)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60-81岁,平均67岁,应用5%葡萄糖液500m1(3例糖尿病人应用0.9%生理盐水)加丹参20ml静脉点滴,应用丹参前后判断临床神经功能和缺陷的程度根据NBS标准判断疗效,脑电图记录根据冯氏标准分析。结果 显示丹参是能够改善缺血性脑血血疾病的症状和脑电图,临床症状的有效率83.3%,在脑电图的波形方面显示α波增加有3例,θ波减少有18例,尖波、尖慢波和棘波消失有4例,调幅改善有5例。结论 上述结果显示丹参在治疗缺血性脑血血疾病中是一种有效的和安全的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根据临床、心电图、血清酶变化及冠状动脉硬化的部位、范围、血管阻塞程度和心肌供血不足的发展速度、范围和程度的不同,可将本病分为5种临床类型。即无症状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猝死。而本文主要介绍黄芪注射液对心绞痛型冠心病的治疗疗效观察。心绞痛型冠心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法及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特征,又可分为“劳累型心绞痛、自发型心绞痛、混合型心绞痛”等3型。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病,出现ST—T缺血、损伤,同样和心肌梗塞一样,与动脉支供血有着定位关系。ST—T改变随心肌缺血、损伤范围程度而异,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可以导致心肌细胞电生理发生病态变化。在心电图诊断上,应与其它病因不同的心肌缺血区分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缺血型、损伤型ST—T改变,好发于左室心外膜或心内膜下区域。右室虽然可发生,但常规体表心电图不具有独特的心电图特征。头胸(HC)导联,为右室供血不足、梗塞提供了诊断依据。根据心电图ST—T方向改变从理论上确定心肌缺血部  相似文献   

15.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简易方法,近年来由于心脏电生理学的进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应用,心肌核素扫描的开展与气囊导管血液动力学的监测等,对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有较大的促进。现将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近年进展简述如下。一、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心电图改变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对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ST—T易变性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T_T易变性是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特征之一。究其原因 ,有人认为取决于冠状动脉供血的改善和恶化 [1]。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有失偏颇 ,有必要作详细探讨。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多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管腔狭窄达一定程度 (>51 %~75 % )时 ,即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 ,出现心肌复极异常 ,在心电图上表现为缺血性ST段压低和T波倒置。ST_T改变反映心肌血氧供需失衡 ,在一定意义上其改变的程度反映心肌缺血缺氧的程度。影响心肌血氧供需的因素主要有 :冠状动脉血流量、心肌耗氧量和侧支循环状况。1.冠状动脉血流量主动脉压、…  相似文献   

17.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人糖尿病脑血管病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了解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对脑血管病变的影响,探讨老年人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方法。方法对老年人糖尿病并存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共1050条、老年前期各组共1395条脑血管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对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中以糖尿病并高血压组呈现血流缓慢供血不足型异常最多见,占该组受检血管的8.9%;老年前期组中糖尿病并高血压组及单纯糖尿病组的发生率也较单纯高血压组为高,三者分别为4.6%、6.0%和0.7%。结论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并存时脑血管血流缓慢供血不足病变最常见,对发生脑梗塞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观察殊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倾斜试验配合普萘洛尔试验对T波异常的鉴别(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图中T波异常可在多种情况下出现.非缺血眭T波异常可因体位(直立,而加重,β阻滞剂可使之恢复。而缺血性T渡改变则不然.但近年来有报道缺血性心脏病者同时台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其T波改变用口阻滞剂有效。我们于1995年对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狭窄,心电图有T波异常者进行倾斜试验发现另一类与非缺血性T波改变截然相反的情况,即倾斜后有伪改善现象,口服普萘洛尔后T波改变反而加重。通过对两组患者倾斜试验及口服普萘洛尔前后比较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查体发现颈内动脉颅内段钙化的CT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与年龄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复习298例老年人查体的CT片,观察蝶鞍部位颈内动脉区钙化情况。结果298例中,164例有虹吸部钙化,其中82例钙化同侧发生过短暂性脑供血不足,20例发展为脑血栓,2例发生脑出血;无钙化者134例中,38例发生过短暂性脑供血不足,其中8例发展为脑血栓。经卡方检验,有无钙化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结论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钙化可能仅作为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晚期征象而存在,是提示发生潜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能的较为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病机制及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运栩 《山东医药》2007,47(13):94-9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指椎-基底动脉因各种形态和功能异常造成相应灌注区供血不足的状态,是一个多机制的临床综合征。作为个体,VBI可能由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痉挛、微栓子形成、椎动脉粥样硬化、椎动脉变异畸形及椎动脉周围结构因素改变等的某些病因所致。因此,在对症治疗的同时,更应重视个体化治疗。本文就VBI的发病机制和诊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