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仙汤是张伯讷教授于50年代创制的经方,系其临床医疗实践的结晶。二仙汤由温肾益精养血药仙茅、仙灵脾(淫阳藿)、巴戟天、当归和滋阴泻相火药黄柏、知母等2个部分、若干味药组成,具有补肾益精、调理冲任、滋阴泻火等作用,收载于1979年全国统编教材《方剂学》[1],临床效验,因而  相似文献   

2.
正伍炳彩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50多年,经验丰富,在临床上对辨证为脾胃气虚、湿郁生热的病证常使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收效良多,现举其验案两则如下,以资共享。1理论分析升阳益胃汤出自《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主治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沥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升故也。从五行关系上  相似文献   

3.
4.
升阳益胃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人参、半夏、炙甘草、独活、防风、白芍、羌活、橘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组成。为脾胃虚弱,阳气不升而设。原文“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胃,名之日升阳益胃汤”。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综上方之意,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内科杂症,疗效满意。现择其3例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黄涛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3):2924-2925
选取收治的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吗丁啉和庆大霉素等西药治疗,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赤白益胃汤,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0%,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结合赤白益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升阳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运用疏肝健脾升阳汤治疗,对照组30例运用援生力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以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24例、腹泻缓解27例,对照组腹痛缓解22例、腹泻缓解19例,腹泻症状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组治疗后显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35),有效率、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运用疏肝健脾升阳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以及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自拟疏顺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8例为治疗组,并设西药治疗14例为对照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71.4%,2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证明白拟疏顺汤同样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疏肝和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4年9月本中心门诊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4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32例患者给予疏肝和胃汤与西药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而研究组的症状改善更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佳。结论:疏肝和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给予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70例用复方雷尼替丁颗粒、多潘立酮和阿莫西林治疗。疗程均为4周,主要观察2组临床症状疗效、胃镜疗效及抗幽门螺旋杆菌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71%,对照组为84.2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降逆和胃汤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比较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降逆和胃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MTL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降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降逆和胃汤之方药,日l剂,水煎,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40例予吗丁啉10mg,每日3次,饭前15~30min口服,硫糖铝混悬液1g,每日2次,饭前1h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上腹痛、饱胀、烧心、嗳气、纳差、恶心呕吐、大便干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上腹痛、饱胀、烧心、恶心呕吐、口干苦、大便干、胃黏膜糜烂、胆汁反流和出血征象以及总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逆和胃汤能够明显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炎症恢复及胆汁的正常排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防风通圣散一方出自刘完素所著<黄帝素向宣明论方>一书.由防风、荆芥、连翘、麻黄、川芎、当归、芍药、栀子、大黄、白术、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17味药组成,具有疏风清热、通便利水之功效.为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之良剂.笔者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疗效甚佳.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肝清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经确诊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服用疏肝清胆和胃汤,并随症加减。3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疏肝清胆和胃汤治疗该病能取得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和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丽珠得乐、莫沙比利等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根除HP治疗。结果实验组总的好转率76.7%,而对照组为58.3%。实验组HP阴转率85%,对照组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柴胡清导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机特点及柴胡清导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14 4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奚九一教授经验方柴胡清导汤 ,对照组采用西药吗丁啉 ,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3 .1%、71.92 %(P <0 .0 1) ;治疗组对临床症状、体征的清除时间 ,胆汁反流的控制及胃炎的修复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根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 ,提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机关键为胃失和降 ,病理表现为热郁血瘀 ,病位涉及肝、胆、脾、胃 ,采用疏肝降胃、清热化瘀法组方的柴胡清导汤 ,其临床疗效优于吗丁啉 ,值得探讨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给予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70例用复方雷尼替丁颗粒、多潘立酮和阿美西林胶囊治疗。疗程4周,主要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胃镜疗效及抗幽门螺旋杆菌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5.71%;对照组为84.2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门诊治疗的1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对照组(西医疗法)和观察组(中西医结合疗法)各80例,用药疗程均为14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则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汁反流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反胃”范畴,临床较为常见。作应用自拟清化通降汤治疗本病20余年,疗效满意,现将资料完整6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