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小儿汗证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笔者以捏脊法配合中药治疗观察小儿汗证9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94例中男孩50例,女孩44例;年龄1.5~3岁63例、3~+~6岁31例;起病时间为1周~1年,均排除结核、感冒、暑湿等因素引起的汗出。临床证状:均有盗汗或自汗,或自汗、盗汗并见,以头颈、肩背明显,或汗出遍身,动则自汗益甚;多数伴有面色(白光)白,胃纳欠佳,口干欲饮;平时易患感冒。舌质淡红,苔薄白少津,指纹淡滞或脉细弱。治疗方法1.捏脊法,让患儿俯卧衣扣解开。施术者右手伸进患儿背部(气温低时注意保暖)用拇、食指提捏患儿脊柱皮肤肌肉,从尾骶至大椎来回10次使局部皮肤潮红,然后用食、中指指腹分别旋转揉按心俞、肺俞各5分钟,稍用力而不猛。每日1次,宜在空腹时治疗。  相似文献   

2.
小儿盗汗、自汗在临床中常常并见,难以严格区分。笔者统称其为小儿虚汗证,即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汗出过多或大汗淋漓不止的一种证候,多见于2~6岁的儿童。血汗同源,临证应及时治疗,免生他变。近3年来,本人自拟苓术汤治疗小儿虚汗证102例,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0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71例,女31例;年龄1~2岁62例,3~4岁32例,5~6岁8例;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1周;有佝偻病史36例,有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病史48例,有其他疾病并使用抗生素治疗60例。2 治疗方法苓术汤:茯苓10g,防风10g,浮小麦10g,糯稻根10g…  相似文献   

3.
麦曲散洗浴治疗小儿汗证6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儿汗证是指小儿在无引起出汗的正常因素下汗出异常 ,是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 ,甚至大汗淋漓之病证 ,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中医认为 ,汗为五液之一 ,汗多则耗伤气津 ,导致小儿虚弱 ,体虚则易感受外邪 ,引发其他疾病。临床常用内治法治疗 ,由于疗程长 ,小儿不易接受而达不到治疗效果。笔者近几年来运用麦曲散外浴治疗小儿汗证68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1 2一般资料68例中 ,男32例 ,女36例。6个月~1岁12例 ;1岁以上~2岁21例 ;2岁以…  相似文献   

4.
<正> 小儿夏季热以长期发热、口渴、尿多、无汗或少汗为临床主证,是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本病一般预后良好,至秋冬即可自行退热,但次年夏季或可复发,甚至可反复3~5年。1976年以来,笔者治疗了32例,现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望同道斧正。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2例中,男17例,女15例;1周岁以内者2例,1~2周岁者9例,3~4岁18例,4~5岁3例。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现代生物膜促渗技术 ,于天津南开大学生物系细胞研究所协助研制的中药薄荷、冰片配制而成小儿退热贴剂 ,于 1997- 12~ 1999- 0 5 ,采用该药穴位外敷法对 6 1例中医辨证为风热外感之发烧患儿进行了临床观察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选择门诊患儿共 9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退热贴 ) 6 1例 ,对照组 (小儿解热丸 ) 35例。中医辨证为风热外感证。证见发热 ,无汗或有汗 ,咽痛 ,咳嗽 ,舌质红 ,苔薄白 ,脉滑数。发病 2d以内者。治疗组男 34例 ,女 2 7例 ;年龄 :3岁以内 36例 ,3~ 6岁 14例 ,7~ 9岁 6例 ,10~ 14岁 5例。病种分布 :治疗组…  相似文献   

6.
<正>小儿汗证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本身小儿气血未充、腠理疏薄易汗,加之属于稚阴稚阳之体,阴阳易偏胜偏衰,导致阴阳失调,津液不藏,随气外泄而为汗。若小儿长时间汗出过多,极易导致反复感冒、咳嗽等,影响小儿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临床常用中药、中成药等口服治疗本病,但小儿喂药困难、不易接受,故我科选取经典方玉屏风散加减,通过药浴治疗小儿汗证,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150例患儿中,男76例,女74例;年龄9个月一12.5岁;病程短者4个月,长者3 a。其中自汗者59例,盗汗者  相似文献   

7.
小儿汗症在临床上甚为常见,但并无明显时间特征,乃因小儿肌肤嫩薄、腠理疏松、自我调节系统尚未成熟,汗液极易外泄,故而常常自汗盗汗并见,区分甚难.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药外扑治疗小儿多汗证3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小儿汗证350例中,男219例,女131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12岁;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5d;自汗142例,盗汗79例,自汗、盗汗均有129例. 1.2 治疗方法煅龙骨、煅牡蛎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时以绢袋盛贮,扑粉用之,每日2~3次,4d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汗出异常属中医“汗证”、“头汗”、“半身汗”、“自汗”等范畴。通常认为易发生于病程长的患者 ,但临证过程中时常有糖尿病患者早期已有程度轻重不一的症状和体征 ,主要表现为进餐时头额、面、颈部多汗 ,平时胸腋部多汗 ,臀部、下肢少汗或无汗 ,甚至夏天下肢也无汗。笔者近 3年来运用益气养阴法加减治疗汗出异常 72例中 ,效果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2例 ,男 32例 ,女 40例 ;年龄 36~ 72岁 ,平均5 6.8岁 ;发病时间 3个月~ 1 6年。其中 2型糖尿病70例 ,1型糖尿病 2例 ,均符合 1 997年 ADA糖尿病诊断新标准。自汗 43…  相似文献   

9.
陈佩仪 《新中医》2003,35(2):51-51
小儿汗证,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如静坐、静卧、睡眠等)全身汗出过多的病症,属中医汗证中表虚不固或营卫不和。因多发生于2~6岁体质虚弱的小儿,故又称小儿虚汗。笔者自2001年以来,对27例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或合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出现汗证的患儿,采用糯稻根须煎剂沐浴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7例均为住院患儿,其中男10例,女17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6岁,平均4.6岁;入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经用抗生素或合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发热已退,其家属代诉出汗多或内衣湿透,排除肺…  相似文献   

10.
谢华文 《江西中医药》2007,38(12):31-31
半身汗出的特点是指以鼻脐为正中线,一侧汗出,一侧无汗者.笔者以中医药治疗本病1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6~59岁,病程5~12年.辨证分为5型,其中阳明热盛证2例,肝经郁热证4例,阴虚内热证5例,气血两虚证4例,阳气亏虚证3例.  相似文献   

11.
五倍子外敷神阙穴治疗气阴两虚汗证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桂华  陈华 《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1):662-662
《素问·阴阳别论》说 :“阳加于阴谓之汗”。故汗是由阳气蒸化津液从玄府达于体表而成 ,汗是由津液所化。正常汗出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作用。若当汗出而无汗 ,不当汗出而汗多 ,或仅见身体的某一局部汗出 ,属病理现象[1] 。气阴两虚所致的自汗、盗汗则属于病理性汗出。本文运用五倍子粉外敷神阙穴治疗自汗、盗汗 50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自汗、盗汗病例 50例 ,男 32例 ,女 1 8例 ;年龄 1 8~ 69岁 ,平均 41岁 ;病程 1个月~ 5年 ;自汗 1 2例 ,盗汗 2 0例 ,自汗盗汗兼有者 1 8例 ;辨证多属气阴两虚证。临床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壮方麦曲散洗浴治疗小儿汗证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采用壮方麦曲散洗浴(A组)治疗小儿汗证73例,一个疗程为3天,洗浴1~2个疗程。B组给予中药(五倍子、煅龙骨、煅牡蛎粉比例为1∶1∶1),一个疗程为3天,洗浴1~2个疗程。结果:A组痊愈53例,占72.6%;好转18例,占24.66%;无效2例,占2.74%;总有效率为97.26%。B组痊愈43例,占58.9%;好转14例,占19.17%;无效16例,占21.93%;总有效率为78.08%。结论:壮方麦曲散洗浴治疗小儿汗证通过药物作用,水的温热效应以及磁疗效应,以酒曲之行导,推动浮小麦等之药力渗透皮肤表皮角质层,达小儿体内,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激活卫阳作用,使腠理固密而汗止。  相似文献   

13.
汗证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临床有自汗、盗汗之分。不分寤寐,无故汗出者称“自汗”;睡中汗出,醒时汗止者称“盗汗”。笔者近几年来采用黄芪生脉汤治疗汗证30例,获得满意疗效,兹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岁:其中自汗16例,盗汗14例。药物组成:黄芪30g,党参15g,麦冬12g,五味子6g,甘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小儿酌减。临床加减:自汗者可加太子参、白术;盗汗者  相似文献   

14.
宁神补心片治疗失眠症3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青春 《国医论坛》2001,16(2):38-38
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系 1 998年 6月~ 2 0 0 0年 9月我院心理咨询门诊病人 ,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及诊断标准第二版》( CCMD- )失眠症诊断标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不寐证诊断标准。临床选择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的阳不交阴、阴虚火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辨证标准是 :心烦不寐或多梦易醒 ,头晕耳鸣 ,口干咽燥 ,五心烦热 ,心悸汗出 ,健忘 ,腰膝酸软 ,男子遗精 ,女子月经不调 ,舌红少津 ,脉象沉细或细数。1 .2 一般资料 治疗组 30 0例中 ,男 1 2 8例 ,女1 72例 ;年龄 30岁~ 40岁 95例 ,40岁以上~ 50…  相似文献   

15.
<正>身体皮肤的异常汗出为内科治疗临床的常见病症。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笔者于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应用吴震西老中医的验方——龙倍散外治汗证4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48例,其中男13例,女35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7岁,以中年女性为多;病程最长1个月,最短3 d。昼夜均汗出者20例,白天汗出者(自汗者)16例,夜间汗出者(盗汗者)12例,全身汗出者34例,局部(胸、头、四肢等)汗出者14例。局部汗出者以上半身居多。2治疗方法煅龙骨5 g,五倍子5 g,共研细末,混合和匀。每晚洗净擦干脐部,取药末少许醋调成糊,填满脐内,肤疾宁贴紧,12 h~24 h换药1次。至愈为止。3疗效分析3.1疗效标准痊愈:用药小于3次,症状完全消失;好转:用药小于7次,症状基本消失;无效:用药大于7次,症状无改善。3.2治疗结果痊愈41例,占85.42%;好转5例,占10.42%;无效2例,占4.17%。41例痊愈者,随访1 a,有6例复发,经重复用上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贴敷外治小儿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198例患儿使用中药贴敷神阙穴(肚脐)疗效,6天为1个疗程。结果:166例在治疗2~3个疗程后汗量明显减少或完全恢复正常汗量。结论:中医贴敷外治小儿汗证疗效显著,用药方便,无痛苦,解决患儿内服中药之不便,使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我室近年夏季运用中药“退热茶”治疗小儿夏季热23例。兹将其中坚持治疗方案的19例小结如下(其余4例一开始即加用抗生素与解热镇痛药,疗效无法观察)。一、临床资料: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3岁(6个月~1岁8例,1~2岁10例,3岁1例);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22天(1~2个月7例,2~3个月11例,1个月以内1例,其中连续两年发病者3例;体温(腋下)38度以下5例,38~39度的14例;临床表现口渴18例(95%)烦躁17例(90%),少或无汗17例(90%),腹泻5例(26%),多尿13例(68%);化验检查白血球总数1万以上的8例(最  相似文献   

18.
补脾理血汤治疗但头汗出3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但头汗出”属中医“汗证”范畴 ,临床表现为但头汗出 ,身无汗 ,齐颈而还 ,多于饮食过饱 ,情绪激动 ,劳累后尤为明显 ,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笔者自 1998年以来采用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益中州脾土、调理心血的方法 ,自拟补脾理血方治疗“但头汗出”38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8例中 ,门诊病人 2 5例 ,住院病人 13例 ;年龄最大者 78岁 ,最小者 2 5岁 ;病程 1年以内者 19例 ,1~ 3年者12例 ,3年以上者 7例 ;有基础疾病者 31例 ,其中冠心病、心功能 ~ 级者 4例 ,病毒性心肌炎 3例 ,结核性胸膜…  相似文献   

19.
小儿泄泻停冲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中医科自 1998年 8月~ 12月运用小儿泄泻停治疗小儿腹泻 6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6 0例小儿腹泻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 ,男性 37例 ,女性 2 3例。年龄 0~ 1岁 39例 ,>1~ 2岁 16例 ,>2~ 3岁 2例 ,>3岁 3例。腹泻天数≤ 3天 2 6例 ,3~ 7天 2 2例 ,7天以上 12例。  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 ,大便每天次数 2~ 3次 17例 ,4~ 7次 37例 ,>8次 6例。大便性状为稀糊状 ,或水样便 ,或夹粘液。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均在 10 /个高倍视野内。  二、治疗方法  小儿泄泻停冲剂 (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生产 ) ,…  相似文献   

20.
清暑益气汤治疗小儿夏季热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季热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 ,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症。笔者自 1993年以来用清暑益气汤治疗小儿夏季热 2 0例 ,并与用西药治疗的18例进行对比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两组 38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为 6个月~3岁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2 0例 ,对照组 18例。治疗组 2 0例中 ,男 12例 ,女 8例 ;其中 1岁以内 4例 ,1~ 2岁 12例 ,2~ 3岁 4例 ;当年初发者 17例 ,连续两年以上发病者 3例。对照组 18例中 ,男 11例 ,女 7例 ;其中 1岁以内 5例 ,1~ 2岁10例 ,2~ 3岁 3例 ;当年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