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 0 0年 1 0月本县某医院儿科病房患儿中 ,接连发生院内感染性腹泻 ,为查明原因及流行环节 ,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有效控制疾病在院内传播和流行。我们对该院儿科病房的患儿及陪人、医护人员以及病房和治疗室等外环境进行了调查。1 材料和方法1 .1 标本来源及采集方法1 .1 .1 大便标本 采集儿科腹泻患儿、陪人及医护人员大便 ,接种亚硒酸盐增菌液 ,经 37°C2 4 h培养后 ,接种 HE和 SS琼脂平板。1 .1 .2 外环境标本 用无菌棉拭子蘸取亚硒酸盐增菌液在可疑物体表面涂抹数次后增菌培养。标本为儿科病房、洗刷间、儿…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附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42例临床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8年经粪便培养证实为鼠伤寒菌感染患儿42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药敏及治疗和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病以婴幼儿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全部病例均有痢疾样腹泻及发热表现,部分于住院3~8 d发生高热;第1次粪便培养出鼠伤寒菌的30例,其余经2~3次培养出鼠伤寒菌;22例疑为院内交叉感染;药敏试验头孢曲松、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敏感率较高(耐药率分别为10.53%、21.05%、31.06%),经该3种药物治疗疗效满意.结论:粪便培养是确诊鼠伤寒肠炎的重要方法,结合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鼠伤寒沙门菌心肌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112例食物中毒的病人大便及食物残渣细菌培养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其中16例并发急性心肌炎,对其进行加强营养,卧床休息,静滴黄芪,心血通,大剂量维生素C,口服辅酶Q10,抗心律失常及对症处理等相关治疗。结果15例痊愈,其中12例于治疗一周内恢复,仅一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复查心脏彩超LVEF仍≤50%。结论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并发急性心肌炎,确诊后进行积极治疗,愈后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6.
舒开奎 《中国药业》2010,19(12):6-6
目的为防范食物中毒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起某医院职工集体聚餐引发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资料。结果与结论有关人员及时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报告,调查人员全面取证留样、缜密调查分析,对于食物中毒的判断和认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食源性非伤寒沙门菌的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越  陈鸿波  金少鸿 《中国药事》2002,16(3):172-172
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是人畜共患传染病 ,其传染源 ,传播途径已广为人知。但近二十年来 ,由于抗生素在农业、畜牧业、特别是在食源性动物中作为促生长剂的广泛应用 ,使沙门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治疗由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面临诸多问题。因而遏制沙门菌耐药性的传播和蔓延 ,防止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又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就有关食源性沙门菌耐药性问题综述如下。1 人非伤寒沙门菌感染传播途径沙门菌是人畜共患致病菌 ,可寄生于哺乳动物、鸟和爬行动物肠内 ,经粪便进入周围环境 ,并可存活较长时间。在发展中国家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在非伤寒沙…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我院收治的162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药敏数据,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共162例患儿大便分离培养出鼠伤寒沙门菌, 占同期大便分离沙门菌属的68.64%, 是沙门菌属的主要致病血清型, 其中116例(71.60%)有不洁饮食史。162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中男109例(67.28%),女53例(32.72%),年龄1.12(0.25,5.00)岁,以婴儿为主(60.49%),夏季为发病高峰(58.64%)。本组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93.21%),大便含黏液及血(90.74%);实验室检查可见大便含不同程度的白细胞(95.06%)、红细胞(88.27%)及脓细胞(58.64%),多伴血C反应蛋白增高(65.43%)及白细胞计数增高(62.96%)。162株鼠伤寒沙门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低到高依次为: 头孢曲松(12.96%)、环丙沙星(14.81%)、头孢噻肟(17.28%)、复方磺胺甲唑(35.80%)、氨苄西林(81.48%)。18 株(11.11%) 对3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7株(4.32%)对所有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鼠伤寒沙门菌是沙门菌属的主要致病血清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好发于1岁以内的婴儿,夏季为发病高峰。本地区鼠伤寒沙门菌有耐药株及多重耐药株,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含酶抑制剂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较敏感。  相似文献   

9.
细菌耐药已成为当今一个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的细菌出现耐药。近年来鼠伤寒沙门菌耐药已受到不少国家的关注。为此,我们在1997年10月至1998年12月的时间里,对本院门诊及住院儿童病人腹泻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出62株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占总检出率的34.1%(62/182),这些菌株对复达欣、呋喃妥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及氨苄青霉素均耐药,并对本次分离的耐药菌株进行8组中药煎剂的药敏实验观察,以便找到治疗耐药鼠伤寒沙门菌的有效中药。1 材料1.1 菌株来源 标本菌株62株为1997年10月至1998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儿童腹泻标本分离获得,这些菌株对复达欣等11种抗生素均耐药。1.2 中药方剂 为本院中医科组方,具体方案是①号:板兰根10g、米壳6g、云苓6g;②号:败酱草10g、大白6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104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临床特点及粪便样本鼠伤寒沙门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104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临床及病原学资料。分析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临床信息、年龄统计、季节分布、药敏结果及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结果 本试验入选104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患儿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热、腹泻、呕吐、呼吸道症状,年龄2个月~4岁,平均年龄(1.43±0.39)岁。104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中<1岁占比最高,为48.08%,1~2岁占比28.84%,>2岁占比23.08%。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发病季节主要为夏季、秋季(32.69%、30.77%),春季、冬季发病率较低,均为18.27%。粪便样本鼠伤寒沙门菌耐药率≤10%抗菌药物为左氧氟沙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检出率为5.77%。结论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易感年龄为≤2岁,主要分布季节为夏季、秋季,鼠伤寒沙门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多重耐药检出率为5.77%,抗菌药物治疗要结合药敏结果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1.
谭丽丽 《中国医药科学》2014,(10):120-121,197
目的了解近年本地区儿童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微生物室2008~2012年从儿科分离到的临床确诊为沙门菌感染的沙门菌株及临床资料。结果44株沙门菌主要分离自〈1岁婴幼儿(占59.09%)。共分8种血清型,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血清型(占65.91%)。鼠伤寒沙门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敏感率分别为100.00%、100.00%、96.56%、96.56%;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环丙沙星敏感率分别24.14%、41.38%、41.38%、55.17%。结论本地区儿童沙门菌感染以婴幼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为主。鼠伤寒沙门菌对亚胺培南、三代头孢菌素敏感率高,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环丙沙星敏感率低。  相似文献   

12.
耿志强  刘华雷 《河北医药》2011,33(17):2718-2718
患者,男,68岁。因乏力、纳差2年,腹胀1个月,呕血、黑便3d于2009年11月20日入院。既往有“肺结核”病史30年,“结肠癌切除术后”7年,术后曾输血。查体:体温(T)36.7℃,肝性病容。  相似文献   

13.
《抗感染药学》2018,(1):30-34
目的:分析36例儿童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36例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36例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中,主要临床类型为胃肠炎型(7~11月为发病高峰期),其最常见的病原菌类型为鼠伤寒沙门菌,且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对症治疗,患者的预后良好。结论: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可有效地检测菌株的同源性;非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情况严重,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尤其是重视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4.
连翘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抵御伤寒沙门菌感染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翘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抵抗鼠伤寒杆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剂量连翘乙醇提取物腹腔连续注射感染鼠伤寒的小鼠6d,对照组小鼠注身于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小鼠的生存时间,脾脏的重量指数,脏器菌落计数,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IgG水平,用ELISA法测定小鼠脾脏释放的细胞因子。结果:经连翘乙醇提取物治疗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生存时间均延长,脾脏重量指数均降低,脾脏菌落计数均降低,血清中抗体IgG水平均升高,脾脏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1水平平均上升。连翘乙醇提取物治疗剂量30g·kg^1·d^-1时可使感染鼠的存活率达70%以上(P〈0.05)。结论:连翘乙醇提取物能够通过增强抗体的产生,调节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强宿主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保护宿主抵抗胞内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临床药师参与的 1 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的抗感染治疗进行分析,为提高患儿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方法: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得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性腹泻治愈后,通过粪便的排菌周期较长,建议临床医师及时停用抗菌药物,避免恢复期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延长患儿的排菌周期,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引发二重感染。 结果:临床医师采纳药师建议,停用抗菌药物,住院期间未观察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临床药师应关注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的抗感染治疗疗程,提高患儿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4个月,主因咳喘3天,抽搐1天就医。患儿于3天前开始咳嗽,轻喘,当地诊为肺炎,治疗第三天突然双眼斜视,口吐白沫,四肢频繁抽搐,转至我院。患儿系第一胎足月顺产,生后母乳喂养,未做过疫苗接种。体格检查:体重8kg前,体温36.4℃,呼吸40次/min,脉搏140次/min。发育营养一般,五官头颅无畸形,前囟2.5cm×2.5cm、平,头围41cm。鼻,口唇轻度发绀。双肺闻及干湿性口罗音,心律齐,心率140次/min。腹软,肝肋下2cm,质中。上下肢频繁抽搐,肌张力增强,右侧布氏征+,巴氏征+。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g/L,白细胞计数2.2×109/L,中性粒细胞0.48,淋巴细胞0…  相似文献   

17.
佛山地区92株伤寒沙门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990年6月~2004年5月,我院住院伤寒患者中,培养出的92株伤寒沙门菌药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希望对日后伤寒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及分子特征,为临床治疗和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分离的鼠伤寒沙门菌CYEY-S001,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K-B纸片法对药敏结果进行检测。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基因和分子特征,并进行质粒接合试验,研究质粒的可转移性。利用碳青霉烯酶表型试验检测其实所含的碳青霉烯酶类型,PCR确认其携带的耐药基因,质粒复制子分型确定质粒类型。结果 该鼠伤寒沙门菌CYEY-S001对除氨曲南之外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全部耐药,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表明其为ST34型鼠伤寒沙门菌,含有blaNDM-5、aac(6’)-Iaa、floR、cmlA1、sul3和tet(A)等多种耐药基因。携带的质粒类型为IncHI2,blaNDM-5位于该质粒上,可通过水平转移,结合子获得了与鼠伤寒沙门菌完全一致的耐药结果。3种碳青霉烯酶表型试验均正确识别出了其携带碳青霉烯酶的类型为金属β-内酰胺酶。结论 碳青霉烯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对感染治疗和预防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发现的IncHI2-bla...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所在科于1999-02~2004-12共收治婴儿沙门菌感染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1~11个月,平均(7.23±3.56)月。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血液培养、实验室检查等。发病至就诊时间5d至2个月,平均(1.35±0.81)个月。主要表现有:①发热:体温37.5~38℃者20例,38.1~39℃者11例,39.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把荧光PCR法与细菌培养法在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使用以往的细菌培养方式和荧光PCR方式对10份样本实施检验。结果这10份样本经过检验之后,PVR检验出沙门菌5株,阳性概率相对较高为50%,以往的方式检验出3株沙门菌,阳性概率为30%相对较低。结论与以往的培养方式进行对比,使用PCR方式能够增强检验出鼠伤寒沙门菌的概率,节约检验时长,合适用在食物中毒这一方面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