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以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筛查的大样本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结果与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的相互关系,以确定其临床意义及临床实践中二者是否能够相互代替。方法采用IIF筛查2026份临床连续送检血清标本的ANA,采用线性免疫印迹法(line immunoassay,LIA)检测ANAs特异性抗体,将2026份标本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组、疑似AID组、非AID组,分析检测结果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结果 2026份标本中,IIF阳性/LIA阳性882份,占43.53%;IIF阳性/LIA阴性266份,占13.13%;IIF阴性/LIA阴性507份,占25.02%,IIF阴性/LIA阳性206份,占10.17%。IIF与LIA检测ANA的结果总体符合率为68.56%(K=0.472,P〈0.01),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21,P〈0.01)。IIF阴性/LIA非阴性组中,抗Ro-52、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SS-A)、抗双链DNA(dsDN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史密斯抗原(Sm)、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SS-B)、抗核糖核蛋白/史密斯抗原(nRNP/Sm)和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抗原(Jo-1)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00%~34.94%;IIF阴性/LIA非阴性的312例患者中,AID患者116例,占37.18%,高于非AID患者(22.1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7,P〈0.01)。IIF阳性/LIA非阳性的325例患者中,AID患者156例,占48.00%,高于非AID患者(22.15%),而且AID患者在IIF-ANA滴度1:80、1:160~1:320和≥1:640各组中的比例均高于非AID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6、χ2=7.89、χ2=19.42,P〈0.01)。结论 IIF筛查ANA容易导致AID患者部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ANA特异性抗体漏检,而ANA特异性抗体检测因其测定的抗体数量有限也容易导致AID患者的ANA漏检。IIF-ANA筛查和LIA-ANAs特异性抗体检测不能相互代替,对需要通过检测ANA来排除AID的患者标本应同时进行IIF-ANA筛查和ANAs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以避免仅采用1种方法进行检测时导致的AID患者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室内质控品自制和性能验证规范化程序,以有效监测实验室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的质量,保证其检测一致性和准确性.方法 收集ANA高滴度强荧光(滴度1:3200~1:10000)单一荧光核型(均质型)临床血清样本,将其与混合阴性ANA血清按1:30比例混...  相似文献   

3.
抗核抗体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
抗核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抗核抗体(ANA)是以哺乳动物的细胞核成分为靶抗原的一组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的血清学指标。ANA不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疾病的特异性标志物,它还可能是肿瘤、慢性感染等疾病所伴有的现象,ANA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ANA的检测方法、启动原、产生机制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探讨抗核包膜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1881例对照组血清标本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选择抗核包膜蛋白抗体阳性的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1929例血清标本中50例抗核包膜蛋白抗体阳性,相关疾病包括PBC等多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抗核包膜蛋白抗体在PBC患者组中的阳性率为39.58%,明显高于其他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组(x^2=134,P〈0.01)及非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组即;109,P〈0.01),诊断PBC的特异性为98.35%。结论抗核包膜蛋白抗体与多种疾病相关,这种现象可能与其靶抗原的异质性相关。但其对诊断PBC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姜烈君  罗焰芳 《内科》2008,3(4):546-547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核抗体谱(ANAs)的检测结果。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IB)对113例SLE患者和57例其他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及45例健康体检人员的12种抗核抗体进行测定。结果IIF检测ANA结果显示,SLE患者ANA的阳性率为76.1%(86/113),其荧光染色模型主要为核颗粒型、核均质型和浆颗粒型。IB检测12种ANA结果显示,SLE患者的抗dsDNA、抗Sm、抗SS—A、抗nRNP/Sm、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其他CTD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厢IIF和IB法进行ANAs体谱检测对SLE检测有一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抗核抗体不同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以HEp-2细胞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包被多种纯化核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核抗体(ANA)的特点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时采用IFA法和ELISA法检测血清ANA共409例,其中SLE 226例和健康对照183名,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符合率、判断一致性κ值及秩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分析;通过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度;结果不一致标本进行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谱(ENA)检测分析;同时将IFA法检测不同荧光模型样本分别与ELISA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LE患者组IFA法和ELISA法检测ANA的敏感度分别为91.15%和92.04%,特异度分别为96.17%和92.90%,准确度分别为93.40%和92.4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71%和94.1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80%和90.43%.两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对两种方法准确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两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1.20%,秩相关系数R=0.823,判断一致性κ=0.825:在36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标本中,14例IFA( )ELISA(一),其中1例IFA法滴度达1:1000的高尔基体型.其余为临界值左右的核仁型和斑点型,而在22例IFA(一)ELISA( )患者中,其中有11例ELISA法吸光度(A)2.67~30.5;将此36例血清标本进行ENA抗体谱检测,14例IFA( )ELISA(一)患者ENA阳性率为14.29%,而22例IFA(一)ELISA( )患者ENA阳性率高达68.1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FA法检测的不同荧光模型的阳性标本中,斑点型滴度与ELISA法A值相关性较差R=0.083,均质型相关性最好。R=0.595。结论IFA作为ANA检测的推荐方法具有直观、可分型等特点,且能提供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核型信息,但需要荧光显微镜及较丰富判断经验的技术人员;而ELISA法操作简单。并可通过测定A值来评价患者体内抗体的浓度,不需再作滴度检测;IFA法和ELISA法检测ANA均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符合率、一致性判断系数κ和秩相关系数均较高,而后者的漏诊率更低.更适合进行ANA筛查;若对ELISA板再增加包被高尔基体、核仁等稀有荧光模型的抗原,则可使ELISA法检测结果更准确、更全面,对申请ANA检测的标本,可先采用ELISA法筛选出阳性标本后再进行IFA法检测,这一工作流程可加快报告速度,节约检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间接免疫荧光(IIF)和免疫印迹(IB)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KA/AFA)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01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包括185例RA,164例非RA的风湿病患者,52名健康对照。以Wistar大鼠食管中段角质层冰冻切片为底物,用IIF法检测抗角蛋白抗体(AKA/AFA),以人乳腺癌上皮提取的聚角蛋白微丝蛋白为抗原,用IB法检测AFA。结果IIF法、IB法及两种方法联合检测AFA的敏感性分别为36.7%、46.5%、56.2%,特异性分别为94.5%、95.7%、93.3%,两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90.4%,阴性预测值65.4%。联合检测较IIF法单独检测敏感性增加20%,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联合检测较IB法单独检测敏感性增加10%,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8);而联合检测没有降低其特异性(P>0.05;P>0.05)。在164例非RA病人对照组中,两种方法联合检测AFA阳性11例,1年追踪观察结果显示,其中3例符合1987年ACR的RA的诊断标准4条以上,另外3例符合3条。结论AFA是RA的特异性血清学标记,IIF法和IB法检测AFA有相似的诊断价值,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关,但不重叠;联合使用两种方法检测AFA有助于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ELISA法间接检测囊虫患者血清特异抗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简便的检测囊虫抗原的方法。方法 囊液抗原包被酶标板,ELISA法检测待检血清与含ELISA法1:8( )的囊虫抗体兔血清的混合液的抗体,滴度低于1:2(#)为阳性。结果 囊虫患者阳性率在82.69%-85.37%之间。讨论囊液抗原间接检测囊虫患者血清特异抗原结果稳定,方法简便,临床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抗核小体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 ,它的主要特征是体内产生抗多种核抗原的自身抗体。包括DNA、组蛋白和核小体等。目前临床实验室诊断SLE主要采用抗核抗体 (ANA)、抗dsDNA抗体、抗可提取的核抗原 (ENA)抗体的检测。ANA是一种非特异性自身抗体。抗ENA谱中的抗Sm抗体虽然对SLE有很高的特异性 ,但敏感性较差 ,只有 30 %的阳性率 ;抗dsDNA抗体虽然对SLE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但也有相当部分的SLE患者抗dsDNA抗体阴性。近来抗核小体抗体的检测据报道其特异性、敏感性均与抗dsDN…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与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之间的关系,明确临床疾病的诊断。方法:对武汉市协和医院88例ANA间接免疫荧光法阴性与ENA免疫印迹法阳性模式的住院样本,收集临床资料,其中46例SSA阳性的样本,采用ELISA对特异性自身抗体进行测定,稀释比例设为1∶32和1∶10时采用IIF再次检测ANA。结果:在1 770例住院标本中,ANA IIF(-)LIA(+)模式在4种模式中占4.97%。LIA阳性抗体有抗SSA、抗组蛋白、抗nRNP等。IIF(-)LIA(+)实验组与IIF(-)LIA(-)对照组相比,2组在1∶32转阳率(41.3%和2.5%)、1∶10转阳率(56.5%和7.5%)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稀释度从1∶100降为1∶32及1∶10后,ANA的阳转率均有提高。结论:对于ANA IIF(-)LIA(+)检测模式,降低稀释度时可减少ANA的漏检,提高IIF与LIA的一致性,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在西尼罗病毒抗体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人群血清西尼罗病毒(WNV)抗体存在的本底,探讨WNV与乙型脑炎病毒(JEV)的免疫交叉反应。方法以新兵入伍健康体检时收集的男性血清347份为检测标本,应用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WNV与JEV的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血清WNV和JEV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11/347)和5.7%(14/244);在同时检测了两种病毒抗体的244份标本中,有3份两者均为阳性,分别占WNV和JEV抗体阳性数的60%(3/5)和21%(3/14)。结论人群对WNV缺乏免疫力,JEV抗体对WNV的交叉免疫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白塞病(BD)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并分析该抗体与BD患者临床特点及与其他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底物抗原,检测73例白塞病患者、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5例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3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62例系统性血管炎患者和40名健康献血员血清中的AECA,并评价其与BD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①AECA在BD患者中的敏感性为54.8%,特异性为87.2%.与SLE患者(8%)、SSc患者(9%)、RA患者(10%)、系统性血管炎患者(27%)及正常对照(2%)相比,BD患者血清AECA的阳性率(54.8%)明显增高(均P<0.01).②在BD患者中,ANA及其他常见自身抗体、低补体血症、蛋白尿等发生率分别为(5.5%、1.4%、11.O%、6.8%),明显低于疾病对照组(p<0.01). ③AECA阳性BD患者红细胞沉降率明显高于AECA阴性患者(P<0.01).结论 AECA在BD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诊断该病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 31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力尔凡胸腔注射治疗 ,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8例 ,女 13例 ;年龄 2 3~ 6 9岁。均通过胸腔射层、胸液生化、癌细胞及 CT等检查确诊 ,其中肺癌2 7例 ,肝癌 3例 ,乳腺癌 1例。积液部位为双侧 5例 ,右侧 15例 ,左侧 11例。积液量为中等量 17例 ,大量 14例。积液性质为渗出液 2 0例 ,漏出液 8例 ,血性 3例。患者均经化疗 (肝癌为局部 ,其他是全身性 )、利尿剂、白蛋白及支持治疗等 ,并行胸腔穿刺抽液 1~ 3次 ,胸腔积液无明显减轻者 ,于胸腔注射力尔凡。方法 :首次使用前应做皮试…  相似文献   

15.
16.
17.
张晓萍  李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766-376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体内抗体较多,并且对于抗原的检测试剂不全,检测方法多样,导致检查率出现差异。单一抗体检测对于SLE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无法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1~3〕。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SLE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8例,女72例,年龄  相似文献   

18.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1876年Koch和Pasteur证明了病原,1934年Sterne研制出畜用高效疫苗,40年代抗生素得到很好的应用,80年代国外学者在炭疽毒力因子、致病机理、疫苗研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动物因食入炭疽芽胞杆菌污染的饲料(草)、土地、畜产品而感染,人类则因食病畜肉类经口感染。为了解广西2001~2003年炭疽流行特征,掌握广西近年炭疽血清流行病学规律,本文收集2001~2003年广西炭疽疫点病人血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防治炭疽疫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被检血清 收集广西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沙眼衣原体全菌体兔血清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包涵体抗原的研究。方法将6×103IFU沙眼衣原体接种于Hep-2细胞,培养72 h,PCR检测验证;以兔抗沙眼衣原体全菌体血清抗体为一抗,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包涵体抗原,同时采用传统的Giemsa染色、Lugol′s碘染对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进行鉴定,并统计和比较其包涵体的检出率。结果经PCR鉴定为阳性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的Hep-2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在细胞浆中出现绿色荧光,检出率为28.84%;经Giemsa染色和Lugol′s碘染验证胞浆中存在典型的包涵体结构,检出率分别为15.19%和17.36%,与免疫荧光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兔抗沙眼衣原体全菌体血清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可显著提高沙眼衣原体包涵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抗核周因子和抗角蛋白抗体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大样本研究:①进一步了解证实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联合检测的意义,探讨早期诊断价值,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②了解APF、AKA在非RA风湿性疾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APF、AKA在非RA风湿性疾病中阳性观察的意义,这些患者是否有关节损害等。方法 选取1999年4月至2003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903例,RA组753例,其他风湿性疾病1150例。APF以人颊黏膜细胞为抗原底物,AKA以Wistar大鼠食管中段切片为抗原底物,皆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结果 ①在血清1:20稀释时APF对诊断RA的敏感性39.46%、特异性96.41%(全部患者)、94.72%(剔除SpA)。②以点片状加板层状为阳性判断标准,AKA对诊断RA的敏感性25.44%、特异性95.96%(全部患者)、93.82%(剔除SpA)。③与小样本比较敏感性下降,特异性提高,APF、AKA特异性明显高于类风湿因子(RF)。④APF、AKA、RF3种抗体联合检测时,1种以上任何抗体出现对RA诊断敏感性69.83%,2种以上抗体同时出现特异性98.19%,3种抗体同时出现特异性99.86%接近100%。⑤APF、AKA可出现于其他结缔组织疾病,这两种自身抗体在脊柱关节病、骨关节炎中很少出现。⑥其他风湿性疾病(不包括重叠综合征),AKA与腕关节、掌指关节(MCP)、近端指间关节(PIP)受累相关,AKA、APF与各关节受累未发现相关。结论 临床常规大样本检测证实:①APF、AKA对RA高度特异。②APF、AKA、RF联合检测,可互为补充,可提高诊断RA的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种类越多,特异性越强,对RA诊断价值更高。③非RA风湿性疾病,AKA与腕关节、MCP、PIP受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