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酒精中毒神经病(CAND)患者30例均为男性,年龄31~63岁,平均43.9岁,根据病情分为戒断综合征18例,于入院后戒酒80h 内出现震颤、抽搐、谵妄、出汗、心动过速等植物神经症状者,CAND 缓解期无症状者12例。戒断综合征中18例分戒断时和经治疗戒断症状消失后缓解期2次采取血液标本。健康者50例(均男性)作为正常对照组,年龄30~61岁,平均年龄42.8岁。1.CAND 患者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铜锌 SOD、锰 SOD、丙二醛 MDA 含量  相似文献   

2.
慢性酒精中毒可造成多器官受害,大脑受损尤其明显,突然戒酒后会出现瞻望、幻觉、四肢抖动等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称为酒精戒断综合征(AWS).本文通过TCD对15例酒精戒断综合征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提高酒精对脑血管影响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罗学东  何纯正 《精神医学杂志》2001,14(4):267-267,242
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目前广泛用于脱毒治疗,然而大多数美沙酮脱毒者停药后,仍存有程度不一的戒断症状和延长性戒断综合征,导致脱毒者难以经受这种慢性折磨而重蹈覆辙。为了缓解停药后的戒断症状,顺利向纳屈酮巩固治疗过渡,我们对此组经美沙酮脱毒后的海洛因瘾者,采取停药后继续口服中小剂量凯尔丁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艾司唑仑对酒精戒断性震颤谵妄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6例因酒精戒断引起震颤谵妄症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艾司唑仑组)和对照组(地西泮组)各38例。对比2组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评分变化,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艾司唑仑治疗作用较地西泮强,且不良反应较地西泮少。结论艾司唑仑对酒精戒断性震颤谵的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临床研究心理指导对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及对该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0例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治疗组做心理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只做常规治疗)第1、2次测试进行对照分析,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与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理指导后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SAS、SDS评分较心理指导前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SAS、SDS也有显著改善,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结论对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可达到抗焦虑、抑郁的目的,提高该疾病的治愈。  相似文献   

6.
尽管阿普唑仑虽已被广泛应用 ,但撤药后戒断症状已成为同道关注的问题[1~8] 。为此 ,作者对 4 4例阿普唑仑戒断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 ,现报道于后。1 对象与方法作者收集了 1990年 4月至 1999年 2月期间接受阿普唑仑治疗而停药后出现戒断综合征的 4 4例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其诊断均符合CCMD - 2 -R中戒断综合征诊断标准。2 结  果2 .1 一般情况的分析 男 16例 ,女 2 8例。年龄 17~ 73岁 ,平均为 ( 4 5± 10 )岁。诊断为神经症 2 2例 ,失眠症 10例 ,心因性精神障碍 7例 ,抑郁症 4例 ,精神分裂症 1例。阿普唑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三年来施行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85例,患者术后发生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对术前、术后服用卡马西平剂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连续性校正χ2检验。结果术后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4.1%,术前大剂量服用卡马西平患者,术后减量组出现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的数量较术后停药组明显减少,两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术前大剂量使用卡马西平患者术后突然停药,易导致术后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术后小剂量服用卡马西平,并逐步减量,能有效预防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性研究了阿普唑仑戒断综合征38例,以停用阿普唑仑而未出现戒断综合征的38例作对照。结果发现:轻性精神障碍,长期(>90天)、大剂量(>2.4mg/d)使用阿普唑仑,以及在阿普唑仑治疗期间未联用其他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ZDs)或抗精神病药物(APD)者均较易发生戒断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酒依赖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氯硝西泮治疗酒依赖戒断综合征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对象为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康复科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酒依赖戒断综合征诊断标准。共16例,均为男性,年龄在39~54岁,平均50.3岁,饮酒时间13~25年,平均17.2年,饮白酒量300—600ml/d,平均410ml/d,停止饮酒后出现戒断症状。表现焦虑,出汗,恶心,呕吐,震颤,心慌气促,睡眠障碍6例,痉挛发作5例,震颤谵妄5例。  相似文献   

10.
曲唑酮治疗海洛因戒断症状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曲唑酮对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对照法,用曲唑酮或安慰剂分别治疗海洛因依赖临床脱毒后存在的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患者。结果:曲唑酮较安慰剂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稽延性戒断症状、情绪障碍及对毒品的心理渴求,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唑酮对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11.
在海洛因依赖的急性脱瘾药物替代治疗中,目前主要使用美沙酮,但其递减法只能相对减少戒断症状的痛苦,却难以对付递减后期出现的迁延戒断症状,可乐定用于美沙酮替代治疗海洛因依赖的中、后期,可使戒断症状明显减轻,患者能安全、平稳渡过戒断期,达到临床“显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三叉神经痛术后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临床少见,本文报告4例并探讨其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出现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随访结果,并探讨发病机制。结果 94例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发生4例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临床表现的特征为停药前服药剂量较大,疗程较长,均表现为精神和行为异常。给予口服卡马西平替代治疗后好转,逐渐减量直至停药未见复发。结论三叉神经痛术后是否出现卡马西平药物戒断综合征有不同观点。我们观察到的主要表现为精神和行为异常,替代治疗并逐渐减药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3.
<正>苯海索(安坦)系抗震颤麻痹药,精神科主要用于解除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EPS),常与抗精神病药物长期合用。然而,当骤停苯海索或撤药过快时就可能出现失眠、乏力、兴奋、烦躁、震颤等精神和躯体症状。有许多学者认为这是苯海索的戒断综合征,甚至有学者还认为其临床表现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依赖综合征"和"戒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7]。但也有学者持  相似文献   

14.
抗焦虑药严重戒断综合征一例报告张少平很多抗焦虑药有形成依赖和戒断综合征的报告,但大多为单一用药,其剂量多为治疗量的5倍以上。以一般治疗量交叉用药而引起依赖,停用时出现严重戒断反应者尚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性,48岁。1970年起患神经衰弱,19...  相似文献   

15.
曲唑酮治疗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戒断症状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验证曲唑酮对苯二氮类药物戒断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30例患者分别以曲唑酮与安慰剂配合递减法进行治疗 ,共治疗 4周。采用戒断症状记分 (2 2项 )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定疗效。结果 曲唑酮组与安慰剂组治疗后戒断症状记分及HAMA减分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曲唑酮的主要副反应为口干、困倦。结论 曲唑酮治疗苯二氮类药物戒断症状疗效较好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20年前就有人发现服用一定剂量和时间的巴比妥类药物可出现戒断症状。每天服用0.4g 以下的速可眠或戊巴比妥3~12个月,不会出现任何戒断症状。每天服用0.6g 持续3~4周就有可能出现轻微的戒断症状,如焦虑,震颤,颤搐,衰弱,恶心,呕吐和失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酒精中毒及戒断对大鼠海马内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基NR2B(NMDAR2B)表达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将56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个实验组各8只和对照组8只,前者包括5个50%酒精灌胃组和1个15%酒精灌胃组,连续给予灌胃8周;8周后5个50%酒精灌胃组分为未戒断组、戒断36h组、戒断3d组、戒断1周组和戒断2周组。用柳田知司评分法评定戒断症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MDAR2B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大鼠灌胃50%酒精8周后可观察到戒断反应;②50%和15%酒精灌胃组NMDAR2B受体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增多(P<0.05);③50%酒精灌胃组戒断后36h、3d和1周NMDAR2B水平上调,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并在3d时达到高峰,此后开始下降;④至戒断2周下降至低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大鼠灌胃50%酒精8周可达到慢性酒精中毒;NMDAR2B表达异常可能是慢性酒精中毒与戒断综合征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洛洛因依赖的急性脱瘾药物替代治疗中,目前主要使用美沙酮,但其递减法只能相对减少戒断症状的痛苦,却难以对付递减后期出现的迁延戒断症太,可乐定用于美沙桐替代治疗海洛因依赖中,后期,可使戒断症状明显减轻,患者能安全,平稳渡过戒断期,达到临床“显效。  相似文献   

19.
介绍国内外有关酒依赖者戒断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发现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依赖作用严重,使用时间较长更易发生,如突然停药,即可出现戒断症状。本研究就我院1992~1998年收治的9例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者作一分析。1 对象作者单位:110001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9例患者均为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卫生医院的住院病人,符合CCMD2R关于药物依赖及戒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28~42岁,平均3412±43岁。具体情况如附表。本组9例均出现药物的躯体依赖及心理依赖,以心理依赖为主,戒断症状表现为浑身难受、不适、颤抖、兴奋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