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丙泊酚靶控输注或异氟醚吸入对罗库溴铵药效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和异氟醚吸入对罗库溴铵药效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神经肌肉疾患 ,在全麻下择期手术的病人 4 8例 ,随机分成丙泊酚靶控输注组 (B组 )和异氟醚吸入组(Y组 )维持麻醉。采用TOF刺激方式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当T1恢复至对照值的 2 0 %时追加罗库溴铵 0 15mg/kg。记录每次追加罗库溴铵的间隔时间以及肌松恢复情况。 结果 两组肌松维持时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B组罗库溴铵总用药量明显高于Y组 (P <0 0 5 )。B组各次追加罗库溴铵间隔时间平均为 (2 6 1± 9 3)s,Y组平均间隔时间为 (36 2± 13 2 )s,明显比B组长 (P<0 0 5 )。Y组第 1、2次给药后的间隔时间相似 (P >0 0 5 ) ,第 3、4、5次给药后间隔时间也相似 (P <0 0 5 ) ,但是比第 1、2次延长 (P <0 0 5 )。Y组T1恢复到对照值的 2 5 %、5 0 %和 75 %的时间及拔管时间比B组长 (P <0 0 5 ) ,但两组的恢复指数相似 (P >0 0 5 )。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对罗库溴铵的药效学没有影响。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则起增效作用 ,异氟醚维持麻醉时应酌情减少罗库溴铵的用量。  相似文献   

2.
异氟醚和地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1.0MAC异氟醚或地氟醚对罗库溴铵增效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18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地氟醚和异氟醚组,每组在静脉诱导麻醉后,先测得维持90%肌松并达到稳定后罗库溴铵的注射速率,然后吸入异氟醚或地氟醚,使呼气末浓度为1.0MAC,再调整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维持90%的肌松,观察吸入全麻后罗库溴铵的注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异氟醚、地氟醚均显著降低了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且随吸入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 (TCI)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4 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组 (n =2 0 )采用丙泊酚闭合环路TCI ,靶浓度 4 μg/ml,以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 =5 0、MAP =80 %基础值作为反馈指标。异氟醚组 (n =2 0 )采用 3 4 %异氟醚吸入诱导 ,0 8%~ 2 %维持。术中监测HR、MAP、BIS等指标。结果 丙泊酚组入睡时间和诱导时间显著少于异氟醚组 (P <0 0 5 )。术中丙泊酚组生命体征维持相对平稳 ;术后苏醒明显优于异氟醚组 ,麻醉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用丙泊酚进行以患者自身MAP、BIS为目标的反馈TCI,能及时地调节及维持有效麻醉深度 ,对血液动力学的干扰较小 ,对腹腔镜手术是一种优于吸入麻醉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持续靶控输注丙泊酚与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比较持续靶控输液丙泊酚与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下的应激反以及对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手术病人20例,ASA I-Ⅱ级,随机分为靶控(T)组,吸入(I)组,每组各10例,丙泊酚靶控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T组靶控维持,I组异氟醚吸入维持,术中控制麻醉深度于双频指数在(BIS)40-60之间,记录术前至术毕不同时点的皮质醇(Cor),血糖(Glu),胰岛素(Ins),血压,心率和BIS值,结果:与基础对比,诱导后两组皮质醇值都显著下降(P<0.05),切皮后30分钟至关腹两组值均上升,且T组幅度略大,组间差异显著(P<0.05),血糖值在切皮后均显著上升,I组术中高于T组,术毕低于T组(P<0.05),T组胰岛素值轻度上升,与基础值比较无差异;I组在插管后10分钟时一过性抑制,与自身和T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诱导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基础值显著下降(P<0.05),I组在插管后5-10分钟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抑制明显(P<0.05),大多数病人需注射阿托品,两组BIS值在插管后5分钟和关腹时I组显著低于T组(P<0.05),结论:靶 控输注能较好地抑制应激反应,维持心血管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我国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时罗库溴铵靶控输注的可行浓度,评价罗库溴铵靶控输注系统的性能。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直/结肠癌切除术24例,ASAⅠ~Ⅱ级,年龄65~81岁。全麻后靶控输注罗库溴铵(Szenohradszkay模型)。初始靶浓度设定在1000 ng/ml,并根据肌松监测逐渐递增靶浓度为1300、1600、1900、2200、2500ng/ml,最终靶浓度选择以维持T1最大阻滞在90%~95%。病人入室后及罗库溴铵每一个靶浓度达到稳态和最大药效,准备改变下一个靶浓度前采动脉血1 ml,液-质联用法测定罗库溴铵血药浓度。采用偏离性(bias)、精确度(precision)和摆动度(wobble)评价靶控输注系统准确性。结果2例维持T1最大阻滞在90%~95%的靶浓度为1600 ng/ml,5例为1900ng/ml,9例为2200 ng/ml,8例为2500 ng/ml,偏离性为4.69%,精确度为14.93%,摆动度为17.24%。结论 我国老年患者按Szenohradszkay模型靶控输注罗库溴铵是准确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年龄对罗库溴铵靶控输注时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TCI)罗库溴铵时年龄对其药效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或Ⅱ级、无神经肌肉疾患、接受丙泊酚-NzO/O2-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患者3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青壮年组,每组15例.在静脉注入罗库溴铵0.6 mg/kg后用加速度仪采用四个成串刺激(TOF)方式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待T1恢复至10%时开始TCI罗库溴铵,靶控血浆浓度为2μg/ml.记录神经肌肉阻滞的最大阻滞时间及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并记录罗库溴铵的用药量.结果 老年组的平均输注速率为(7.6±0.9)μg·kg-1·min-1,青壮年组的平均输注速率为(8.2±0.8)/μg·kg-1·min-1.单次注入罗库溴铵0.6 mg/kg后的起效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壮年组的肌松恢复过程明显快于老年组,表现为单次注药后老年组的无反应期明显长于青壮年组(P<0.01);停止TCI后T1恢复到25%、50%和75%的时间及恢复指数,老年组都明显长于青壮年组(P<0.01).但老年组罗库溴铵的平均用药量明显少于青壮年组(P<0.01).两组术中肌松均维持平稳.结论 罗库溴铵采用TCI在老年患者用药量虽然相应减少,但其恢复过程仍较青壮年组延长.  相似文献   

7.
儿童七氟醚、异氟醚及全静脉麻醉中罗库溴铵的恢复时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罗库溴铵气管插管剂量在儿童七氟醚、异氟醚和全静脉麻醉中恢复时程的差异.方法 51例2~14岁儿童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异氟醚组(I组)和全静脉麻醉组(P组).静脉给予罗库溴铵O.6 mg/kg,比较T1恢复至基础值10%、25%、75%的时间(T10、T25、T75)和恢复指数(RI=T75-T25)在不同麻醉方式下的差异.结果 三组儿童T10、T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组T75和RI长于P组(P<0.05),S组与P组比较有延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与I组所有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罗库溴铵气管插管剂量,在七氟醚、异氟醚和全静脉麻醉下的临床作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氟醚麻醉下肌松作用完全恢复时间较在全静脉麻醉下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8.
9.
罗库溴铵是一种起效时间短的新型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本研究以异丙酚为对照观测地氟醚、异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资料与方法5 4例ASAⅠ~Ⅱ级 ,年龄 2 0~ 6 5岁拟行全麻的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甲组 2 4例用于观测地氟醚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量 效关系的影响 ,再随机分为三个亚组 :异丙酚组、异氟醚组和地氟醚组 ,每个亚组 8例 ,分别用异丙酚、异氟醚和地氟醚维持麻醉 ;乙组 30例用于观测地氟醚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时 效关系的影响 ,也随机分为上述三个亚组 ,每个亚组 10例。所有病人均不用术前用药。以芬太尼 2 μg·kg-1、…  相似文献   

10.
异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在体兔坐骨神经一胫前肌标本的制备,研究异氟醚对单次静注和连续输注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实验家兔均采用异氟醚全麻。10只家兔分为两组观测,观察组间单次静注罗库溴铵的肌松时效的变化;另取10只家兔分为两组,观察组间罗库溴铵连续输注后的肌松时效和输注量的变化。结果 单次静注罗库溴铵(2 倍 ED95 )时,异氟醚使其作用时间延长约 7min(P<0 .05),同时罗库溴铵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轻微;连续静注罗库溴铵时,异氟醚使罗库溴铵的静脉输注需要量减少40%(P<0 .05),而对起效和恢复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 异氟醚能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时效。  相似文献   

11.
张睛  岳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12):1028-1030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的相互关系及对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患者100例,根据丙泊酚不同血浆靶浓度随机均分为五组:P1.5组,1.5μg/ml;P2组,2μg/ml;P2.5组,2.5μg/ml;P3组,3μg/ml;P3.5组,3.5μg/ml。待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后TCI雷米芬太尼,以血浆浓度0ng/ml为起点,每30秒增加0.3ng/ml,直至患者意识消失及对疼痛刺激(50Hz,80mA,0.25ms强直刺激)无体动反应。记录患者在不同丙泊酚血药浓度下意识消失时和对疼痛刺激无反应时雷米芬太尼的血浆浓度(Cp)和效应室浓度(EC)。结果意识消失时雷米芬太尼Cp50从P1.5组至P3.5组分别为5.0、3.0、2.1、1.2、0ng/ml;疼痛刺激无反应时雷米芬太尼Cp50从P1.5组至P3.5组分别为5.4、4.3、3.9、3.5、3.0ng/ml;疼痛刺激无反应时与意识消失时BIS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IS值变化与丙泊酚血药浓度呈反比关系,雷米芬太尼对BIS值影响不大。BIS值50~60可以作为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时监测意识消失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或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切除手术的患者30例,ASAI或Ⅱ级,随机分成丙泊酚TCⅠ组(Ⅰ组)和异氟醚吸入麻醉组(Ⅱ组),每组15例。丙泊酚、芬太尼诱导后,Ⅰ组丙泊酚TCI维持麻醉,Ⅱ组异氟醚、氧化亚氮低流量吸入维持麻醉。麻醉中以听觉诱发电位(AE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作为麻醉深度指标,记录麻醉前(T1)、诱导插管后5min(T2)、切皮(T3)、探查(T4)、术毕拔管后5min(T5)时BP、HR、AEP、BIS、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值。结果与T1时比较,T2时两组PRA、AngU和BP均显著下降(P〈0.01),T3、T4时Ⅰ组PRA显著下降,而Ⅱ组AngⅡ显著增高(P〈0.01)。T3、T4时Ⅱ组PRA均显著高于Ⅰ组(P〈0.01),T3、T4和T5时Ⅱ组AngⅡ显著高于Ⅰ组(P〈0.05)。T4时Ⅱ组BP和HR显著高于T1时(P〈0.05)。T5时Ⅰ组BIS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丙泊酚TCI可抑制RAS,应激反应轻,优于异氟醚吸入麻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种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诱导给药方法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快速组、平滑组和阶梯组。麻醉诱导分别按效应室浓度输注丙泊酚至6.0μg/ml、瑞芬太尼至4.0 ng/ml。达靶浓度后入镜并随即调整丙泊酚浓度至2.0μg/ml、瑞芬太尼至2.0 ng/ml。分别记录患者吸氧前(T0)、诱导开始1 min(T1)、入镜即刻(T2)、入镜后1 min(T3)、2 min(T4)、5 min(T5)及术毕(T6)的MAP、HR及SpO2。结果阶梯组的达靶时间和入睡时间均显著长于快速组和平滑组(P<0.05或P<0.01)。阶梯组在T2时MAP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TCI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时,阶梯法诱导较快速法、平滑法使患者血压更平稳,但可控性稍差。  相似文献   

14.
年龄对Diprifusor靶控输注用于椎管内麻醉清醒镇静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Diprifusor靶控输注 (TCI)用于不同年龄组椎管内麻醉清醒性镇静作用。方法  4 5例ASAⅠ~Ⅱ级、择期硬膜外麻醉和 /或腰麻的病人 ,按照年龄分为三组 ,每组 1 5例 :成年组 1 9~ 4 5岁、中年组 4 6~ 6 4岁和老年组 6 5~ 80岁。术中以DiprifusorTCI系统行丙泊酚清醒性镇静 ,采用 5分镇静评分法 ,根据病人反应及所需镇静水平调节靶浓度 (Ct)。Ct初设值为 0 4 μg/ml,每次调节量为 0 1 μg/ml,时间间隙不小于 3min。 结果 老年组病人镇静评分为 2、3和 4时丙泊酚Ct的ED50 分别为 0 6 3μg/ml、0 94 μg/ml和 1 2 8μg/ml,低于成年组 1 0 0 μg/ml、1 34μg/ml和1 6 6 μg/ml(P <0 0 1 )和中年组 0 80 μg/ml、1 1 0 μg/ml和 1 5 1 μg/ml(P <0 0 5 )。成年组和中年组的丙泊酚Ct的ED50 比较无显著差异。老年组病人镇静评分达 4时 ,有 5例 (33.3% )出现低血压及心动过缓 ,3例 (2 0 % )出现呼吸抑制 ,都高于成年组和中年组的发生率。结论 DiprifusorTCI系统可以用于椎管内麻醉清醒性镇静。但随着年龄的增加 ,椎管内麻醉清醒性镇静所需丙泊酚Ct降低 ,不良反应增多  相似文献   

15.
异丙酚和异氟醚麻醉对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异丙酚麻醉对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的影响.方法16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待硬脑膜打开后,Ⅰ组(n=8)以100μg@kg-1@min-1异丙酚静滴维持麻醉;Ⅱ组(n=8)以吸入1.3MAC异氟醚维持麻醉.以0.01%硝普钠溶液使MAP降低40%.结果Ⅰ组血压易于下降和维持,停止降压后Ⅰ组MAP显著低于Ⅱ组(P<0.05);Ⅰ组硝普钠平均剂量显著低于Ⅱ组(P<0.001),硝普钠总量较Ⅱ组减少53%;两组各时点HR,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及尿量无显著性差异;维持降压期间Ⅰ组血浆肾上腺素浓度(PE)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异丙酚维持麻醉可增强硝普钠控制性降压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异丙酚的直接扩血管和交感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靶控输注丙泊酚期间血药浓度与血液动力学变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探讨恒定靶浓度变速输注丙泊酚期间血药浓度与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与意识消失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61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选用Stelpump软件内嵌 Tackley药代动力学参数,恒定靶血浆药物浓度 3μg/ml持续输注 1 h,采样时间 1 5 h。应用气 质联机(GC- MS)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意识消失时间。结果 意识消失时间为(2. 01±0 .53) min。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 2 min,随着输注时间延长,浓度逐渐下.降接近靶浓度。血药浓度>4 59μg/ml时,MAP由基础值的(93 .0±10 .2) mmHg降至(72 .5±11. 7)mmHg,下降幅度为22. 1%;血药浓度<4 45μg/ml时,MAP逐渐恢复到(80 2±11 2) mmHg,但仍较基础值低14 0%。血药浓度>3 73μg/ml时,HR由基础值的(89. 2±13. 6)次/分减至(75. 4±12. 1)次/分,下降幅度为 15 5%;而血药浓度<3 73μg/ml时,HR逐渐恢复至(77. 9±13 .8) 次/分,较基础值低13 .5%。结论 靶浓度3μg/ml能提供满意的镇静及气管插管条件;诱导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的血药浓度和血液动力学变化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