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卫取气”“从荣置气”针刺补泻理论首见于《难经·七十八难》。“从卫取气”“从荣置气”的理论实为针刺补泻的方法,目的在于调阴阳、调营卫、调气血及促使得气。其手法核心一是分层操作,体现深浅补泻理论;二是随呼吸进出针刺,达到补泻目的;三是依据营卫流注方向随卫逆营行针,体现营卫补泻内涵;四是注重针刺力度的轻重,达到补气、取气血而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气至病所”的激发方法与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至病所”是一个古老的经络问题,是指在针刺后经气从刺激点开始到达病所的一种针刺手法,古今医家都很重视。《内经》明确提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强调了在针刺治疗中,“气至病所”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结合文献及近年来的研究,对“气至病所”这一经络现象加以论述。1“气至病所”探源古代医学在针刺过程中,很注重调气,《灵枢·刺节真邪》篇:“用针之类,在于调气。”又如《灵枢·终始》篇:“凡刺之道,气调而上。”均指出调气的重要性,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针刺感应趋向病痛局部的“气至病所”法,…  相似文献   

3.
古医者在《金针赋序》中称各种针刺手法乃撮取“飞经走气、补泻手法”。古医家常采用捻转按压,提插等等操作手法,控制针感传导,引导经气运行,使“气至病所”的“调气”手法,现今医家也称之为“行(运)气法”。但是在实际针刺操作过程中,要求针刺经络穴位,达到“调气”使“气至而有效”却是比较困难的。正如《灵枢》所载:“用针之要,在于调气”,故临床上设法激发或诱发“气至而有效”是摆在医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今天虽然现代科技已提供了很多的先进仪器和方法,但大量采用仍有难度。下边我只着重结合古医籍的学习和个人临床操作经验,将传统的针…  相似文献   

4.
谈“针刺得气”与“气至病所”和针灸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针刺得气”与“气至病所”和针灸临床高俊雄,赵万标(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北京100015)关键词:《灵枢》;针刺得气;气至病所《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灵枢·刺节真邪》曰:“用针之类,在于调气”。《金针赋》着重指出:“气速效速,...  相似文献   

5.
针刺补泻手法存在与否历来是针灸界争论的焦点。近来拜读张桐卿同志三作:“针刺补泻有否”①;“浅论针刺补泻”②;“微针旨在调气”之后③,受益非浅。但对张氏仅强调“气至有效”的重要性,却否认针刺补泻手法存在的观点不敢苟同。为此提出几点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6.
试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的关系 ,补法为轻刺激 ,泻法为重刺激。但《千金翼方》却明确提出 :“补泻之时 ,以针为之 :重则为补 ,轻则为泻 ;虽有分寸 ,得气即止。”究竟孰轻孰重 ,应从补泻法的演变情况进行分析。1 补轻泻重说  补泻法的早期记载应首推《内经》。《灵枢·官能》说 :“泻必用圆 :切而转之 ,其气乃行 ,疾而徐出 ,邪气乃出 ,伸而迎之 ,摇大其穴 ,气出乃疾。补必用方 :外引其皮 ,令当其门 ,…微旋而徐推之 ,必端以正 ,安以静 ,坚心无解 ,欲微以留 ,气下而疾出之 ,推其皮 ,盖其外门 ,真气乃存。”《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 :…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四街”及“五乱”理论进行对应剖析,并举以相应的临床案例,探讨“针节术”在临床针刺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针刺治疗时按照特定穴位的补泻需要施行迎随补泻和呼吸补泻,对穴位进行放血治疗时,持放血针点刺放血时辅以按摩挤压等手法将血放至不出。气在胸街用穴:在心取神门、大陵,在肺取鱼际、太溪;气在腹街用穴:取隐白、大都、厉兑、内庭,不下者针手足三里;气在头街用穴:取天柱、大杼,不效取通谷、束骨;气在胫街用穴:八邪点刺放血,取二间、三间、液门、中渚、内庭、陷谷、侠溪、足临泣。“针节术”中只有臂胫气街大络“结”在八邪,即八邪处是病根,故需三棱针点刺放血。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针节术”治疗气乱于头、气乱于胸、气乱于腹、气乱于胫,可以有效减轻头昏、偏头痛、视物不明;胸闷少气、心慌烦躁;腹酸腹胀;四肢困重、疼痛等一系列“五乱”症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针节术”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能够快速打通气血节点,祛瘀生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从而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其疗效较好且持久。  相似文献   

8.
从《内经》角度阐释"气至"的本义,认为是针刺补泻之后阴阳气调的结果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得气,并进一步提出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是判断有无达到"气至"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从《内经》角度阐释"气至"的本义,认为是针刺补泻之后阴阳气调的结果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得气,并进一步提出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是判断有无达到"气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针刺能否取得疗效的关键之一在于治神和调气,而这两个环节都存在有意念的活动。在针刺过程能否很较好地把握意念的活动,这对取得更佳的疗效有着重要的作用。早在《内经》时代,针灸医家就把意念活动运用于针刺迎随补泻之中,提出了“迎之随之,以意和之”的观点。汉代名医华佗精通针道,在针刺过程中就很注重用语言引导病人进行正确的意念活动,以提高针刺疗效。《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中这样描述:“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便应拔针,病亦行瘥”。又有郭玉,擅长针术,他认为针刺过程中,医者和病人的意念活动对针刺疗效影响很大,不正确的心理状态,可降低针刺的疗效。《后汉书·方术列传》中载有他“医疗贵人,时或不愈,而贵人羸服变处,便一针即差”。这是何道理,郭玉言:“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  相似文献   

11.
针刺补泻之说,鉴于虚实之存在。而针刺时之虚实,只注意到形体、疾病方面,忽略经络经气的虚实,由于针刺手法的运用,必然产生感应,此种针感,必须从经络经气的活动来决定,即“气至有效”之能,但不存在补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知机之道者,不可持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语出《灵枢·九针十二原》,被认为是针刺治病疗效悬殊的关键。《灵枢·小针解》说:“不可挂以发者,言气易失也。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泻之意也,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又发明其义。但《灵枢注证发微》却以为:“知机之道者,唯此一气而已,犹不可挂一发间之。”《灵枢集注》也说:“静守于来往之间而补之,少差毫鬟之间则失矣。……叩之不发,补泻失时。”意谓“知机之道”者,懂得经气往来,事机微妙,差之毫发则补泻失施;而“不知机道”者则不懂补泻之理。言之也成理。后世遂以为不易之论。但仔细分析起来似大有可以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3.
气至与针感     
针灸气至与针感概念有异,"气至"应是指针刺前后的脉象变化,通过检查迎寸口脉的变化来辨别病变是在经筋还是经脉以及确定补泻后"气至"与否.《灵枢?终始》中提出人迎、寸口脉针法,选择五输穴中2个阳经穴和1个阴经穴位进行针刺补泻的操作,使人迎脉与寸口脉的大小趋于相等,可以取得"风之吹云"般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针灸医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它在医治人们疾病中起着极其显著的作用.针刺的补泻手法,重在得气.甲乙经曰:“针刺之道,气至为宝,“气”和“血”是分不开的,“气在血先,气行则血行”。乃是中医谈  相似文献   

15.
“得气”与“气至”均为针刺过程中的特征性表现,“得气”以医者针下气感与患者酸麻胀痛之感为主,但这种气感并非一定提示“气至而有效”,还须先辨“气”之邪正;“气至”除上述感觉外兼有脉象或表浅症状的改善。针刺的临床疗效通过进入“气至”的境界而实现,而“气至”的前提往往是“得气”。在不同辨证下,“得气”与“气至”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等方面,论述“得气”与“气至”的特点及关系,可为临床医生辨病辨证及判断针刺疗效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内经》对针刺补泻的记载,以针刺补泻的目的、原则、判断、操作到疗效的思路,勾勒《内经》针刺补泻的完整框架,较翔实反映《内经》针刺补泻的整体风貌。通过研究发现,《内经》针刺补泻以调气为根本目的,以调神为核心内涵;在以补虚泻实为针刺补泻总则的基础上重视先补虚后泻实和据二十五种人不同体质补泻;以脉象虚实,皮肤寒热坚软为判断补泻的依据;记载了迎随补泻等7种补泻手法,为后世补泻手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视神心意的变化和调节;以患者感觉、脉象及皮肤温度的变化为针刺补泻施术后的疗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迎随补泻法是一种原则补泻法,是多种手法的总称,其具体内容及临床运用可概括为三大方面:一为时机迎随补泻法,乃候气而刺也,候卫气之往来,营气之流注时刻及邪气之盛衰,气至而泻,气去而补,强调“逢时”,即针刺的时间性。二为针法迎随补泻,主要以针芒迎随法影响颇大,但在实际运用中尚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其它捻转、提插、呼吸、深浅等法,亦属迎随之列。三为穴法迎随补泻,以子母补泻法应用较为广泛,分有本经、异经,知  相似文献   

18.
针刺的总程序可简述为:理→法→方→穴→术;单就“术”,可概括为:进针→候气→得气→补泻→谷气至→出针。可见,针下候气以求得气为针刺的第一要点。当进针到一定深度,在被针的瑜穴区患者有酸、麻、沉、胀及触电感;医者有针下沉重、滞涩、紧实等感觉。此刻患者和医者的“自觉”和“他觉”均为得气。《标幽赋》曰:“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还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相似文献   

19.
1 由来与意义导气针法原为“五乱”病证而设。《五乱》篇将气乱于心、肺、肠胃、臂胫、头的病证称为。五乱”,认为其发生乃由气之逆乱所致,而非邪气的亢盛或正气的不足,故不用补泻针法,而另设“导气”针法,以引导逆乱之气恢复常态。其具体方法和意义,原文谓“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前一句言其操作,“徐入徐出”之“入”、“出”,原义当指进针、出针。如《内经》所论徐疾补泻针法,补法为“徐内而疾出也”  相似文献   

20.
损益是古代常用的互相对立而又彼此统一的概念,“损有余补不足”被古人视为“天之道”,其对中医学补虚泻实的治疗思想影响甚深,在针刺治疗中体现尤为明显。经过对出土《脉书》的分析,可知针刺补泻思想经历了一个从损益观念到脉的虚实,再到砭刺补泻,最终形成针刺补泻的逐渐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