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病原微生物入侵泌尿系统,并在尿中繁殖、侵入泌尿道黏膜或组织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按病原体侵入的部位不同,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因新生儿泌尿系统感染多数并不局限在尿路某一部位,而临床上又难以准确定位,故统称为UTI[1]。新生儿免疫力低下,UTI临床表现不典型,可引起肾脏瘢痕形成、肾小球硬化和肾萎缩,影响肾脏发育,导致肾功能损害[2]。因此,及时防治新生儿尿路感染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07—2009年收治的新生儿UTI病例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07—2009年我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新生儿UT  相似文献   

2.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在发热的婴幼儿中,约7.5%的患儿是UTI [1].由于婴幼儿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因此鉴别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还是下尿路感染(膀胱炎)较困难.早期、准确的诊断非常重要,有研究显示60%的婴幼儿UTI会进展为永久性的肾瘢痕,进而使高血压的发生率上升[2].  相似文献   

3.
儿童难治性尿路感染(UTI)是临床棘手问题,主要包括:复杂性UTI,慢性肾脏病并UTI,导管相关性UTI,代谢性疾病,治疗不规范等医源性因素导致的超广谱耐药菌、L型细菌、其他特殊病原菌感染所致的UTI,以及免疫力低下患者的UTI。本文讨论了难治性UTI的诊断治疗策略,重点讨论抗生素治疗原则、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治疗方法及改善患者免疫状态等。通过采取综合治疗策略,对可以手术纠正的复杂原因(如膀胱输尿管反流、梗阻等)必要时行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难治性UTI的疗效,减少复发率,保护肾小管功能,延缓肾间质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4.
泌尿系统感染(UTI)是儿科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之一,约30%的婴幼儿在初次感染6~12个月反复发作。而在有泌尿系统发育畸形的儿童中,约30%的患儿以UTI为首发表现,故UTI可能是潜在肾脏结构异常的前哨事件。婴幼儿UTI常并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先天性尿路畸形,对于反复感染的高危患儿,易出现肾脏损害及肾瘢痕,进而导致终末期肾病。因此,早期识别、及时治疗和合理管理对改善预后十分重要。现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期为儿童UTI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儿童泌尿道感染影像学检查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尿道感染 (UTI)为儿科常见病 ,据报道 11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达 1%~ 3%。其中以急性肾盂肾炎 (APN )最受临床重视 ,反复肾实质感染所致的瘢痕形成远期会导致儿童高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而且临床及实验室评价肾感染又常不可靠 ;此外 ,已知膀胱输尿管返流(VUR)是诱发UTI和UTI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 ,对UTI患儿了解肾损害及检测有否VUR最为重要 ,而影像学检查对此有重要价值。现就儿童泌尿道感染影像学检查进展做一综述。1 肾实质损害评价———APN及肾瘢痕的检测APN患儿 ,尤其婴幼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 …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细菌L型败血症的血小板参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昕  吕英 《临床儿科杂志》1998,16(4):266-267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细菌的胞壁不完整或完全丧失而形成细菌L型。它仍有一定的毒力,可致细菌L型败血症(SBL)。新生儿SBL发生率高,但其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确诊需靠血细菌高渗培养的阳性结果。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小板参数—血小板数(Platelet count,  相似文献   

7.
Wiswell等对200,000多名婴儿的研究表明,新生儿期男婴的包皮环切除可使罂儿早期尿道感染(UTI)的发生率减少约90%,Ginsburg 等报道男婴包皮环未切除者,95%得UTI,另外,对600例UTI 患者的国际返流研究表明:美国和欧洲的男性患者分别为9.9%和22.7%,这是因为欧洲在新生儿期作包皮环切除术很少见,而在美国较常见之故,进一步证明了包皮对UTI 的致病作用。上述资料在医学上有直接的重要意义,在美国,包皮切除术每年可防止20,000名新生儿得肾盂肾炎。另一方面这一发现还具有下列意义:(1)可使过去关于新生儿男孩UTI 的感染途径的争论告结束,感染为上行性,而非血行性;(2)男孩的外生殖器与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尿路感染(UTI)的发病和进展机制的研究提示,在细菌的致病因素方面重视K、O抗原和特殊纤毛的作用;在宿主方面则重视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和免疫学问题。本文就UTI的抗原因素和宿主因素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因种种原因而引起肾功不全,如能很好管理可不出现重症水肿而治愈。实际上水肿经常出现,对其原因及处理简述如下。近年来由于对新生儿建立NICU,重症新生儿亦能长时间生存,这类新生儿常可以见到肾功能不全。表现尿量减少和尿素氮及肌酐升高。因此有下列情况时应予怀疑:(1)尿量在1ml/kg/h以下,(2)尿素氮>20mg%,(3)血清肌酐>1.0mg%,(4)血尿。新生儿急性肾功能不全有肾前性、肾性及肾后性。肾前性的原因:(1)血容量减少:如出血、脱水、败血症。(2)其它原因的肾灌注不足,如缺氧,RDS、充血性心力衰竭、休克。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在新生儿发病率高于儿童,导致ARF的多数原因是肾前性的,也可由肾实质性损伤或肾后性梗阻引起。据报道,新生儿ARF病死率高达25%~50%,有实质性肾损害患儿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泌尿系感染(UTI)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1],且婴幼儿UTI常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等先天性尿路畸形(VUR在婴幼儿发热性UTI中可高达20%~40%).VUR和反复UTI可导致持续性的肾脏损害和瘢痕化,从而可能引起高血压和慢性肾衰竭.早期发现和诊断婴幼儿UTI,并给予合理处置尤为重要.为规范我国儿童UTI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起草本指南试行稿,旨在反映当前最佳临床实践证据,为临床儿科医生提供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操作性的中国儿童UTI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2.
泌尿系感染(UTI)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6岁以内儿童UTI累计发病率女孩为6.6%,男孩为1.8%[1-2],且婴幼儿UTI常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可高达20%~50%).VUR和反复UTI可导致持续性的肾脏损害和瘢痕化,从而可能引起高血压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因而,重视儿童UTI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并给予合理处置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病原微生物入侵泌尿系统,并在尿中繁殖、侵入泌尿道黏膜或组织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按病原体侵入的部位不同,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因新生儿泌尿系统感染多数并不局限在尿路某一部位,而临床上又难以准确定位,故统称为UTI。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重度窒息引起的心、肾、脑等脏器的缺氧损伤,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后遗症的主要原因。我们总结了本院儿科1987年3月至1990年12月7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抢救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的主要特征是肺循环阻力持续、反复高于体循环。肺动脉压增高引起经动脉导管或/和卵圆孔的右向左分流,由此产生的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可使肺血管进一步收缩,导致分流、低氧和酸中毒的恶性循环。病因学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发热性尿路感染的影像学检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肾脏超声检查(US)、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扫描(DMSA)和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检查在婴幼儿发热性尿路感染(UT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发热性UTI患儿人院1周内进行US及DMSA检查,2周后进行VCUG检查,急性期DMSA异常者6个月复查,并对US、DMSA和VCUG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婴幼儿发热性UTI患儿160例,急性期接受US、DMSA和VCUG三项检查的共75例,VCUG检出VUR患儿23例(35个VUR肾输尿管单位),检出率为30.7%;35个VUR肾输尿管单位中,Ⅰ级反流0个,Ⅱ级8个(22.9%).Ⅲ级11个(31.4%),Ⅳ级14个(40.0%),V级2个(5.7%).35个反流肾输尿管单位中,US提示反流的有15个;无反流的114个肾输尿管单位中US提示反流的有12个,US筛查VUR的敏感性为42.9%,特异性为89.5%,阳性预测率为55.6%,阴性预测率为83.6%.35个反流的肾输尿管单位中,DMSA提示异常的有31个;无反流的114个肾输尿管单位中,DMSA提示异常的有61个,DMSA筛查VUR的敏感性为88.6%,特异性为46.5%,阳性预测率为33.7%,阴性预测率为93.0%.24例6个月后DMSA复查发现肾瘢痕形成15例,占62.5%,其中VUR患儿有10例,反流程度均为Ⅲ级或Ⅲ级以上.结论 发热性UTI婴幼儿中VUR的发生率高,以严重VUR多见,且容易形成肾瘢痕,US、VCUG和DMSA均应作为常规评估检查.  相似文献   

17.
细菌内毒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增敏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致残的重要原因,已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宫内感染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欲探讨细菌内毒素脂多糖(1ipopolysaccaharide,LPS)联合脑缺氧缺血(HI)对新生大鼠脑损伤的作用,为临床HI合并感染导致新生儿脑损伤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尿路感染患儿行99mTc-EC肾动态显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动态显像在小儿尿路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尿路感染患儿的99mTc-EC肾动态显像资料49例,男21例、女28例,平均3.37岁.结果 49例UTI患儿中,确诊合并有先天性尿路畸形者21例(42.86%),其中膀胱输尿管反流10例(47.62%),肾盂输尿管接合部狭窄7例(33.33%),肾重复畸形4例(19.05%).21例合并尿路畸形者中,17例(80.95%)出现肾皮质的形态改变或放射性分布异常,20例(95.24%)出现单侧或双侧肾图异常;而28例无尿路畸形的UTI患儿中,仅有1例(3.57%)出现双侧肾皮质的放射性分布异常,无1例出现单侧或双侧的肾图异常.结论 尿路感染患儿中开展99mTc-EC肾动态显像,可有效检出合并尿路畸形者,使其得到早期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青海地区小儿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UTI)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诊断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院2006年12月-2008年2月门诊及住院经中段尿细菌培养确诊的UTI患儿229例,对分离出的229株细菌应用改良Kirby-bauer法进行鉴定和耐药性及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UTI主要表现为腹痛、尿路刺激征,伴腹部压痛及尿道口充血。UTI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0.13%;其次为肠球菌属(19.21%)、金黄色葡萄球菌(15.28%)、屎肠球菌(7.86%)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白色念珠菌Ⅰ型、表皮葡萄球菌Ⅱ型等。细菌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普遍较高,仅对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仍保持较高敏感性。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极为敏感,余抗生素均耐药,其中对头孢唑啉、诺氟沙星全部耐药。结论肠道细菌是儿童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中段尿培养仍是尿路感染诊断的必要方法,临床医师应结合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尽管多种抗生素治疗儿童尿路感染(UTI)均有效,但恰当的治疗期限,长疗程比短疗程是否更有效尚不清,目前常规疗程是7~10天。近年来,有报告用羟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或TMP/SMZ短期治疗妇女UTI有效。作者对下尿路感染儿童用先锋霉素Ⅳ3日疗法与呋喃妥因10日疗法的疗效作一比较。选择42例女孩,1例男孩,年龄15岁以下(平均7.2岁)。所有患儿均为症状性细菌尿。清洁中段尿培养单种细菌至少为100,000菌落/ml,尿痛、尿频、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