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行中医研究生经典教学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不足,缺乏对中医的认同感;中医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临床能力差:为科研而科研,中医创新不足等问题,而中医经典是中医之本。“思求精旨,演其所知”是中医研究生必备之能力。熟读经典.勤于临床,是中医研究生打牢基础,提高能力之必需。  相似文献   

2.
周仲瑛,1928年生,江苏如东县人,我国著名中医药学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江苏中医药》杂志名誉主编。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读懂、读熟、融会贯通及临证运用四个层次叙述如何学习中医经典,结合跟师的学习心得,以验案指出导师运用经典经方的思路,倡导"立足经典、传承中医"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学习吴鞠通的著作,分析他的学术思想与成才过程,并借此探讨面对新疾病谱、新时代要求该如何学习、发展中医:借鉴先贤,理论——临床——理论——临床,层层深化,不断升华,创新、完善、发展适应现代疾病特点的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采用“中医经典小讲堂”学生自主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通过实践和调研表明,这种学生在临床实习中自主学习中医经典的实践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中医经典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2020年为了进一步推广中医药发展、稳固中医药文化基石、培养“能看病、会看病”的青年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开设了中医经典与临床课程,鼓励学生学经典、用经典,并加入经典传承工作中。经过3年实践,获得师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7.
《中医杂志》2011,52(16):1440
周仲瑛,男,1928年10月出生,江苏如东县人,教授、主任医师。1941-1946年随父周筱斋教授学习中医;1947年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毕业;1948年在父亲诊所襄诊;1949-1955年自己开业行医;1955-1956年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56-1983年在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不断加强中医药工作.中医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局面.中医同仁深受鼓舞.特别是评选“国医大师”.可以说是中医史上破天荒的喜事.催人奋进。笔者有幸居于“国医大师”行列.深感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也是南通和江苏的荣耀。  相似文献   

9.
中医经典是古人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的宝贵财富。只有熟悉中医经典,才能真正领会经典的奥秘和经典的生命活力,提高临床疗效。明代刘纯《医经小学》:“学必本于经,病必明于论,治必究于方,而能变通而无滞,斯能尽夫立医之意”。现将自己学习应用经典的临床点滴体会记录如下,与同道共参。1典型验案案一2013年9月3日,王某某,女49岁,干部。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中医经典学习进入的第二个低潮,中医药高校不但要从中医经典教学方面进行改革,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思考如何在课外时间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来启发与激励在校中医专业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热情,培养其学习中医经典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1.
周仲瑛教授的肿瘤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导师周仲瑛教授业医近60载,以治疗疑难杂症见长,他曾治过许多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其中一些验案疗效神奇,令人赞叹。周老师利用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积极思考,勤于实践,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已独树一帜的肿瘤观。现就学生心悟作归纳总结,以期与同道交流。 1 病因病机 肿瘤的发生归结于癌毒致病,正气亏虚。由于外感四时不正之气,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先天脏腑亏虚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酿成癌毒,侵袭人体,耗伤脏腑、气血、津液的功能与结构,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水饮等各种病理因素,胶结于局部,形成癌肿。这与患者的家族遗传因素、先天缺陷、…  相似文献   

12.
周仲瑛教授诊治皮肤病经验拾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师周仲瑛教授 ,家世业医 ,悬壶济世长达半个多世纪 ,擅治疑难病症 ,虽工于内科 ,由于先生熟谙中医学理论 ,精于辨证 ,于他科疾病亦常获殊效。兹将其诊治皮肤病验案四则整理如下 ,以飨读者。1 手足皲裂陈某 ,男 ,5 2岁。初诊日期 :2 0 0 0年 1 1月 3日。两手并右足经常脱皮、  相似文献   

13.
陈四清 《江苏中医药》2005,26(12):43-44
1病历摘要董某某,女,66岁。1998年6月17日初诊。有冠心病史5年,曾经发作性心绞痛3次,1997年底复见腹部有冷气上冲感,背后发凉,肌肉紧缩,胸、腹、肢体有窜走疼痛,怕风,汗多。舌质暗、苔淡黄中腻,脉小弦。表虚卫弱,营卫不和,阴阳失调,肝郁气滞,走窜入络。治拟调和营卫,降冲平逆。  相似文献   

14.
1病历摘要 于某某,女,67岁.2007年9月5日初诊. 患者今年2月份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致发热,虽应用多种抗生素,但发热时作时止,多则十余天,少则三四天,每次需用退热药,迁延至今.期间为此反复住院3次,多方系统检查仅见纵隔有一肿大淋巴结,余无阳性发现,CEA、AFP、CA199、CA125等肿瘤标志物检查阴性.发热一般在39℃以上,最高41℃,热前形寒,有时寒战,口干,大便偏烂,日行3~4次,纳差,乏味,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小滑数.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摘要: 案1.金某某,男,60岁.1998年9月30日初诊. 1998年4月出现咳嗽、消瘦、纳差,CT查见"左肺肿块,少量胸水",因肺功能差,不宜手术,插管化疗3次,继则放疗,共20次,后遗"放射性肺炎",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范某某,女,5岁。2005年4月4日初诊。2岁时因感冒继发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至今不愈,冬春季节交替变换时易发。来诊时稍有咳嗽,痰多色黄质浓,咳甚恶心,夜晚哮鸣,喷嚏不多,口干欲饮,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细滑。证属风邪伏肺,肺虚热郁。治拟祛风化痰,清热肃肺,养阴止咳。  相似文献   

17.
白某某,女,33岁。2002年9月9日初诊。  相似文献   

18.
周仲瑛教授治疗疑难杂证用药特色撷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仲瑛,男,1928年生,汉族,江苏如东县人.家世业医,幼承庭训,随父周筱斋教授学习中医,曾就读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1947年毕业后,悬壶桑梓,1955年,入南京中医进修学校进修(南京中医学院前身),次年毕业,留附属医院工作,曾任该院副院长,1983-1991年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现更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现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省级中医内科疑难症重点学科带头人,为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江苏省名老中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医)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医药卫生学科组组员,曾经5次出国讲学,多次被国外选入<世界名人录>.  相似文献   

19.
1病历摘要案1.梁某某,男,53岁。2000年6月14日初诊。去年8月发热住院治疗4个月,诊断为“肺门淋巴结核”,用抗痨药9个月热退,肝功能几度损害。今年3月体温复升,在38.5℃上下波动,午后热甚,黎明盗汗,间有咳嗽,咯痰不多,口干口苦,舌苔黄厚腻,脉濡。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摘要 黄某某,女,72岁.2003年10月21日初诊.患者右鼻孔出血多年,既往每年1~2次,近三四年发作频繁,每日发作三四次,血色鲜红,血量不多,或从口腔流出,伴有头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