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104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治疗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7 d的血清炎性因子、红细胞多项指数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 d的血清炎性因子、红细胞多项指数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过程安全,患者恢复状况良好,且并发症较少,可提高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患者8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胆囊切除术,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基层医院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手术方案。方法:选择9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接近,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并发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可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来减轻手术创伤,加快患者术后恢复,但应用需确保术者熟悉胆囊三角解剖结构、操作熟练,并注意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南桐矿业公司总医院收治的老年化脓性胆囊炎患者6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术中评价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评价指标(拔管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开腹组(P0.05);且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小于开腹组(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分别为(41±12)min、(6.70±1.13)d、(14±7)m L,对照组分别为(56±17)min、(14.50±2.72)d、(76±27)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观察组(4661±683)元、对照组(4431±847)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3%、对照组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44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C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置引流例数、手术时间均少于O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用止痛药例数、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少于O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C组和OC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2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 2008 年 1 月~2010年 10 月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90例,据手术方式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5 例作为观察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4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90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只要把握手术时机,耐心细致、规范地操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和对照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各43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将8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46例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常规三孔法和四孔法,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胆漏及术后出血,无一例腹腔镜手术失败而中转开腹手术。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胆漏1例,手术后出血1例,发生率为8%。结论腹腔镜下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具有微创、安全的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11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手术后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厦肠功能恢复时间上明显少/短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高效,未见明显的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 2008 年 1 月~2010年 10 月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90例,据手术方式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5 例作为观察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4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90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只要把握手术时机,耐心细致、规范地操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薛军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98-9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住院患者共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创伤小,且住院时间短,但也存在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费用较高缺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胆囊炎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43例和开腹手术组35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开腹手术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性疾病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康复所需时间,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钱琦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31-3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74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痛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可作为胆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77例,成功率96.25%,有3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3.75%,中转开腹手术患者发病时间均超过72h。术中出血量60~370mL,平均出血量(92.4±3.5)mL;手术时间为58~170min,平均(94.3±2.6)min;住院时间为4~12d,平均7d。术后常规病理切片均证实为急性胆囊炎症改变,其中23例为坏疸性胆囊炎,术后无胆管损伤、残余小胆囊、腹腔内出血、胆总管残余结石等明显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效果明显,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于2018年11月~2020年5月间在山东省煤炭泰山疗养院确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应用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并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实验组6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60例患者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组间围手术期指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差异较小(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比数据发现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时间,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速度的提升,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后引流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补液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可有效的进行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且较之全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和补液量均更少,手术操作简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的出血量、进食恢复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4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LC组与MC组,分别实施相应术式治疗,对比观察2组手术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MC组相比,LC组手术时间短(P0.01),术中出血量少(P0.01),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P均0.01),术后出血、感染、胆漏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P均0.01)。结论在胆囊炎、胆结石外科治疗中应用LC术式较MC术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缩小切口,降低手术风险,减少相关并发症,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胆囊结石引发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后的康复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6例胆囊结石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66)与参照组(n=60),研究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参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63.5±10.7)min、术中出血量(30.6±7.3)m L、切口长度(2.4±1.2)cm、排气时间(1.6±0.5)h、住院时间(4.5±1.2)d;并发症总发生率6.1%(4/66),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引发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