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刚  査云飞 《河北医药》2015,(7):1083-1088
脑卒中是人类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首要致残原因[1],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多见。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病因主要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受多种因素影响破裂、脱落,形成栓子,栓塞血管[2]。因此,对颈动脉的早期进行影像学检查,通过检查,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了解血管管腔是否存在狭窄、分析斑块的性质等,对临床的诊断和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超声、CT、MRI等,阐述各种影像学检测方法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多排CT血管造影结果。方法选取48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8例非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多排CT血管造影检查,对两组患者斑块分布、性质及检出率等内容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共有41例患者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为143个,其中斑块好发位置集中在颈总动脉主干及分叉位置。观察组斑块检出率、斑块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CT血管造影可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进行筛查,且与非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相比,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黄维惠  李牧 《天津医药》2007,35(6):447-448
已有广泛研究发现,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在西方国家,因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的缺血性卒中占19/~35/,由于超声和放射影像学的迅速发展,颈动脉粥样硬化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彩色多普勒及CT血管造影(CTA)等手段进行颈动脉颅外段的检测,旨在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从而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研究对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血管造影以及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中选择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78例进行研究,所有参与此次研究的对象均接受血管造影以及超声检查。结果超声组颈动脉狭窄和(或)管腔狭窄检出率为61.5%、造影组为57.7%,组间对比结果显示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血管造影是诊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金标准,但超声诊断所得效果与其相仿,且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略高于血管造影所得结果,可将其用于早期筛检或与血管造影进行联合检测,以便进一步提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查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进行检查,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颈动脉斑块形成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患者的颈动脉形成所占比例高于60岁以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所占比例高于非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脂血症患者(120例)中72例患者有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非高脂血症患者(80例)中有3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高脂血症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所占比例高于非高脂血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患者的年龄、合并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关,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及早发现并适时行内膜切除或介入手术可显著控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展[1].CT血管造影(CTA)技术属无创伤性的血管疾病检查方法[2],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作为人体浅表动脉,并连接心脑两个重要脏器的主要动脉,是最易累及的大血管。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中风主要原因之一。脑梗塞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84.88%,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0.93%。多数心梗患者(92.3%)合并有颈动脉粥样硬化。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已将超声广泛用于血管系统疾病的检测,特别是用于对颈动脉硬化研究,是一种快速、安全、无创性检查手段。能早期检出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斑块的部位。  相似文献   

8.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动脉粥样硬化(CAA)为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积极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血管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变化,测量颈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计算斑块积分及斑块发生率,并且在1周内对同一患者采取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48例)及冠心病组(72例),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再分为1支血管病变亚组、2支血管病变亚组、3支血管或左主干病变亚组。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斑块发生率亦增加,亚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颈动脉超声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6.1%,特异性75.0%,总的诊断符合率为81.7%。结论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相关性,颈动脉血管彩色超声检查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探讨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所有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进行OCSP分型,并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了解颈动脉病变特点,分析OCSP分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在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69.1%,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发生率为12.5%。部分及完全前循环梗死(PACI、TACI)组(A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77.6%、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59.1%,高于后循环梗死(POCI)组(B组)和腔隙性脑梗死(LACI)组(C组),P〈0.05。B组和C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与PACI和TACI的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的效果.方法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体检者各45例,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结果 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4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轻、重度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血管狭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DSA与B超诊断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与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优势。方法对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DSA检查以及B超观察及对比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的情况,分析影像结果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DSA检出颅外颈动脉病变者69例(检出率86.67%),受累动脉132支,颈动脉狭窄伴斑块75支,颅内动脉狭窄32支,其他颅外动脉狭窄25支,颈动脉狭窄高于非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不同受累动脉的狭窄程度分布:狭窄1级52支,2级41支,3级26支,4级13支。B超检出颈动脉狭窄(斑块)61例(检出率76.7%),CCA16例,BIF35例,ICA20例,管腔确定为管腔狭窄23例,管腔明显狭窄30例,血管完全闭塞8例。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利用DSA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比B超具有检查广泛性、确切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吴莹  刘亚玲 《上海医药》2023,(12):34-37
目的 :分析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估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患者78例,均行三维超声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三维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灰阶中位数(GSM)和斑块总体积、表面积、回声类型、均质性及新生血管,并以CTA检查为金标准,对比三维超声和CTA检查结果。结果 :经CTA检查,78例患者中47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31例不稳定。经三维超声检查,78例中42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36例不稳定。三维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85.90%(67/78),敏感性为82.98%(39/47),特异性为90.32%(28/31),阳性预测值为92.86%(39/42),阴性预测值为77.78%(28/36),kappa=0.713,一致性优。稳定与不稳定患者间的三维超声影像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不稳定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IMT、斑块总体积均大于稳定患者;GSM低于稳定患者;斑块回声不连续、斑内低回声、新生血管、形态不规则的检出率高于稳定患者(P <0....  相似文献   

14.
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预测冠心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冠状动脉病变预测的价值。方法对16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颈动脉的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无冠心病组38例)和总冠心病组(单支病变46例,双支病变40例,3支病变36例)。结果对照组及冠心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发生率随之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采用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的特征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7例无该病的受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均已采取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观察其特征及价值,比较两组颈动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两组颈动脉狭窄中度、重度率及粥样硬化斑块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操作方便快捷,可重复操作性强,对于ICVD患者,可清晰检测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利于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无ICVD的受检人员,可根据检测情况提前预防,降低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病中75%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其众多的危险因素中,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此,识别和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预防工作中具重要作用。 1 诊断方法 除了一般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外,可借助一些特殊的检查方法包括颈部杂音听诊、血管造影、超声波和MRA等。 1.1 颈部杂音听诊 当颈动脉狭窄时,有时在颈部可用听诊器听到杂音,杂音的最明显部位在颈部的中下部,一般听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致残率、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梗死占75%~90%,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疾病中占首位,有将近10%~15%的患者急性期死亡,因此,脑梗死的早期确诊是及时有效治疗的关键[1]。脑梗死发病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和高血压患病率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子,占所有梗死原因的1/3。本文旨在采用 CT 血管造影(CTA)对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进行测量和评估,用高分辨M RI检查技术显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和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基础并对疾病的复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约99%的冠心病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现今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受技术和价格等影响还不能成为一种常规检查项目,而颈动脉超声检查由于价廉、方便、无创,已被临床常规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动脉血管内中膜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颈部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采用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行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高级血管分析(AVA)重建血管。结果正常9例,异常21例,共观察颈动脉60支,椎动脉60支,其中正常血管71支,狭窄血管41支,变异血管8支。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清楚显示颈部血管,对绝大部分的颈部血管变异、狭窄能迅速、准确诊断。结论16层螺旋CT的CTA检查是一种显示颈部血管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它较普通螺旋CT更快捷,相对颈部血管造影更具有价格低、无创伤的优点。对临床怀疑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31例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和超声(US)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对斑块定位、定性、狭窄程度判定的临床价值。结果在62条颈动脉血管中,MSCTA和US诊断结果一致的有50条,23条发现有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为81%。结论 MSCTA和US作为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MSCTA可利用多种重建方式更好的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狭窄程度,可作为动脉筛查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