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静脉采血中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刺激因素及与其有关的不良心理反应,实施心理护理对策。方法:对门诊564例患儿分别进行语言诱导,鼓励和非语言交流等不同的心理护理,对其家属的不良心理反应,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紧张型274例,消除或转换成积极配合的78例,恐状型86例,消除转换成基本配合的34例,拒绝型68例,接受或基本配合24例。结论:根据患儿不同的心理特点及家属不同的心理反应,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使其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并能很好地配合,恐惧,紧张拒绝明显改善,有利于静脉采血的顺利进行,提高一针守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抽血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64例实施静脉抽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儿对护理满意度状况,治疗组患儿对护理总满意率97.5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的71.9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抽血患儿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门诊患儿静脉输液是为患儿实施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也是护理操作的一项基本功。大多数患儿由于高热、头痛、腹泻等身体不适常哭闹不安,加之惧怕注射,使静脉穿刺变得较为棘手。在以往的护理工作中,常忽视患儿的心理效应,一般都在家长的配合下进行强行穿刺,  相似文献   

4.
做好患儿采血前心理护理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静脉采血对患儿的心理刺激因素及其不良的心理反应,根据患儿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儿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分析静脉采血对患者的心理刺激因素及其不良的心理反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晕针是一种血管性晕厥,是指患者在强烈的针管刺激过程中,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冷汗,胸闷泛恶,精神萎倦,脉象沉细,严重时会发生四肢厥冷,神志昏迷,本文探讨引发晕针的各种因素及所采取的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晕针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静脉采血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其操作过程的知识牵涉的学科很多.而做好静脉采血工作不仅要求医护人员掌握相关的血液生化、人体解剖知识,同时还要经过很多临床操作经验和实践总结,才能不断提高采血技术.因此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和相关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基础训练,同时做好人际沟通,深入学习相关护理心理学和护理礼仪等方面知识.为了提高静脉采血中的护理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我们对采血全程实施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分析静脉采血对小儿的不良心理刺激因素及心理反应,并根据患儿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儿处于采血时心理状态稳定,使护士尽量一次穿刺成功,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门诊护理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是门诊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影响医院声誉的重要方面。我院是一所三甲综合医院,不仅日门诊量大,而且在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也日益增多且相对集中。为确保就医患者的安全,针对静  相似文献   

10.
儿科病人家属常见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形式的变化,儿童越来越成为家庭的重要成员,成为社会的焦点。因小儿不具备完全的生活自理能力,小儿患病成为家属最关心的事,患儿的一举一动都牵动家属的心,因此仅仅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是不够的。家属的心理状态与患儿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如何逐渐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文章就患儿家庭属见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护理措施:①创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②做好健康教育;③建立良好的家属与医护人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赤峰市医院门诊静脉采血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方式)及对照组(传统护理方式),每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晕针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率、舒适度和疼痛缓解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住院患儿静脉采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7月儿科住院患儿静脉采血466例护理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次成功采血例,二次成功采血成功例,失败例。结论:提高儿童静脉采血技术,是护士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婴幼儿患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儿童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婴幼儿采血难度大,一针采血成功率相对不高,常需重复或多次采血,对婴幼儿造成痛苦,甚至引起纠纷投诉。一直以来,也成为护理人员较为棘手的难题。从2003年1-6月,我院门诊护理组为婴幼儿静脉采集血标本2809人次,其中一次采血成功率达98.22%,故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儿科患者家长在陪护患儿住院期间,存在众多需求未被满足或不被重视的情况,儿科患儿因其平均年龄低、表达能力差、自我照顾能力低更需求家人的照顾,对患儿的护理不能单纯地把疾病的护理工作作为工作中心,家庭作为主要的支持系统对患儿心理及其身体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青光眼是一种前房角发育异常,阻碍了房水排出所致的疾病。本病属遗传疾病,大多数患儿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伴有其他先天性缺陷。最典型和最突出的表现是视神经乳头的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的缺损、缩小,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终至失明。而这种青光眼陛失明,就目前的治疗手段来说,是无法使其逆转而恢复的。先天性青光眼患儿一旦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临床护理。本文通过分析患儿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着重探讨学龄前患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方法和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暴喘病患儿及家属心理影响作用,为临床广泛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住院的暴喘病患儿100例,同期选择患儿家属100例,除常规护理外还接受系统化、规范化的心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患儿及家属心理反应变化。结果心理干预后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水平与心理干预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可以调控暴喘病患儿及家属心理水平,对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及其家属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对患儿及家属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260例在我院门诊处进行静脉采血的患儿,单日前来诊治的130例患儿为干预组(对患儿及其家属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双日前来诊治的130例患儿为对照组(对患儿及其家属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负面情绪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及其家属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儿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配合度和满意度,从而大大提高抽血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婴幼儿静脉采血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需静脉采血的婴幼儿94例(2010年1月至2020年3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7例)与综合护理的观察组(47例),观察一次采血成功率、患儿临床表现、疼痛及家长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高,不哭或啼哭在1min以内的婴幼儿多,FLACC评分低,Wong-Baker评分低,家长满意度高,P<0.05。结论:在婴幼儿静脉采血中应用综合护理,能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减轻婴幼儿疼痛感,减少其不良表现,且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门诊注射室静脉采血的质量与管理策略。方法:医院于2019年1月对注射室采血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2018年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采血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统计实施前后的采血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注射室采血人员静脉采血效率与综合专业能力,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静脉采血工作满意度与综合采血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门诊注射室静脉采血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显著增强采血人员专业技能,提升静脉采血工作效率,提高采血工作质量,并可有效提升患者对采血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