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心脏B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56例临床确诊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对其分别展开心脏B超和心电图检查,而后对这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发现,心脏B超在左室肥厚检出率方面较心电图检出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检查结果示心肌缺血47例(83.93%),存在心率、心律变化12例(21.43%)。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心脏B超的诊断效果优于心电图,特别是在左心室肥厚方面,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某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心脏B超和心电图检查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左室扩大、左室肥厚、左房增大的诊断检出率。结果:心脏B超检查符合左室扩大诊断标准的患者44例,检出率为36.7%,93例符合左室肥厚诊断标准,检出率77.5%,51例符合左房增大诊断标准,检出率42.5%;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左室扩大21例(17.5%),左室肥厚39例(32.5%),左房增大10例(8.3%),两种诊断方法对左房增大、左室肥厚、左室扩大诊断检出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B超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高于心电图检出率,心脏B超对心脏变化较为敏感,是一种有效的快速检测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郭道安 《中国医药科学》2014,(16):88-89,103
目的探讨心脏B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别性心脏B超和心电图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心脏B超检测出9例左室肥厚,10例左室增大,8例左房增大,3例主动脉扩张。心电图检测出2例左室肥厚,3例左室增大,2例左房增大,0例主动脉扩张。两种诊断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脏B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与心电图相比,效果较好。在临床诊断中,因结合B超和心电图的优势,取长补短,以提高疾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中,结合心电图及心脏B超在临床的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方法对入院治疗的64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在实施治疗中,针对心电图及心脏B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结果心脏B超对高血压心脏病检出率高于心电图检查,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心脏B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脏检测,对患者高血压心脏病的检出有很高的敏感性,既有效又无创伤,适宜临床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率。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同时进行心脏彩超检测与心电图检测,比较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率。结果通过心脏彩超检测,108例患者中左室肥厚的检出率为73.15%,左房增大的检出率为38.89%,左室扩大的检出率为34.26%,主动脉扩张的检出率为61.11%,主动脉弹性减退检出率为12.96%。通过心电图检测,108例患者中左室肥厚的检出率为30.56%,左房增大的检出率为11.11%,左室扩大的检出率为10.19%,心脏彩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的检出率(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彩超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中心脏变化较心电图检测敏感,可作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心脏B超对中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116例中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心脏B超和心电图检查,观察不同检查方法在诊断率上的变化情况.结果 心脏B超左室增厚、左室扩大、左房增大、主动脉扩大、主动脉弹性减退发生率分别为75.86%、45.69%、56.03%、65.51%、24.14%,心电图左室增厚、左室扩大、左房增大、左室高电压、心率和心律改变检出率分别为35.34%、13.79%、8.62%、20.69%、68.10%,心脏B超在左室增厚、左室扩大、左房增大检出率上显著高于心电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心脏B超对中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价值大在临床上最好结合心电图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用心脏彩超与心电图检查的准确率,探讨最佳的诊断方法.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住于本院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1例,均接受心脏彩超与心电图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脏B超检查:主动脉弹性减退检出率为33.3%,主动脉扩张检出率为54.9%,左房增大检出率为52.9%,左室增大检出率为51.0%,左室肥厚检出率为51.0%.心电图检查:主动脉弹性减退检出率为15.7%,主动脉扩张检出率为23.5%,左房增大检出率为19.6%,左室增大检出率为19.6%,左室肥厚检出率为19.6%,心律改变检出率为64.7%,左室高电压检出率为68.6%.两种方法比较显示,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主动脉弹性减退、主动脉扩张、左房增大、左室增大以及左室肥厚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采用心脏彩超更有助于诊断病情,其对心脏病理变化更为敏感,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分析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9例高血压左室肥厚并心力衰竭患者以及同期4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高血压左室肥厚并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VEDD水平、LVESD水平、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t=3.623,5.206,2.144,P=0.000)。观察组E峰值少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11.602,P=0.000)。观察组A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5.102,P=0.000)。观察组E/A比值少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2.974,P=0.004)。结论通过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可以很好的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数据支持,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诊断中心脏B超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某院收治的5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临床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分别对59例患者实施心脏B超和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心脏B超检出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心电图,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脏B超检查在诊断高血压心脏病中有着较心电图检查更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探讨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率。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治疗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检查,比较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率。结果:心脏彩超结果显示,左室肥厚的检出率可以达到73.47%。心电图结果显示,左室肥厚的检出率可以达到30.61%,两组检查方法比较,心脏彩超的检出率比心电图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心脏彩超来评估心脏的变化比较敏感,明显优于心电图,临床上可以将其作为一项检测高血压心脏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对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96例疑似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试验组(n=48)。对照组采用心电图检查,试验组采用心电图联合UCG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检出情况、总符合情况,并分析两种方法对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试验组房室肥大、ST-T改变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心肌缺血有无冠心病征象、心律失常及左心室肥厚劳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UCG检查结果显示左心室肥厚11例,左室增大26例,左房增大3例;其中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及E/A>1的患者各有1、32和41例。试验组患者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UCG对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二者联合检查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9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心电图诊断,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临床诊断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检出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11例(24.44%),心律失常10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高血压性心脏病采用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诊断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行单纯心电图诊断,研究组行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70例中发现左心房增大11例(15.71)、左心室扩大9例(12.86)、左心室肥厚16例(22.86)、左心室高电压6例(8.57)、主动脉弹性减退8例(11.43)、主动脉扩张7例(10.00),阳性检出率为81.43%;研究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采用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室肥厚心肌质量指数与心电图Cornell电压的关系。方法检测90例中国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脏质量指数(UCG-LVMI),心电电压各参数反复测三个心动周期,取均值,评价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脏质量指数与ECG-Cornell电压与的关系。结果 ECG-LVH阳性对应的UCG-LVMI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项ECG电压与UCG-LVMI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以Cornell电压与UCG-LVMI相关性最佳(r=0.832 P〈0.001)。伴ST-T改变(劳损)的综合电压与UCG-LVMI间相关性更高,尤以Cornell电压最为突出(r=0.928 P〈0.001)。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质量指数(UCG-LVMI)与ECG-Cornell电压呈明显相关性,ECG-Cornell电压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7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别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作为实验组,心电图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由医师分别根据两组检查结果进行诊断,诊断结果与患者最终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组诊断准确率差异。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7.70%,对照组诊断准确率74.71%,其中左室增大23例,占26.43%,主动脉扩张16例,占18.39%,心肌缺血32例,占36.78%,室间隔肥厚37例,占42.52%,左室后壁肥厚32例,占36.78%,诊断准确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除明显的心脏病症状外,还同时伴有高血压症状,因此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较为明显,患者的心脏出现心室肥厚、心功能异常等症状,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心脏B超由于其无创,能反复对比检查等优点,在器质性心脏疾病的诊断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对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B超和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均为1993年7月~1994年12月期间的住院病人,均符合们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外‘中的有关条文,住院期间均同时作心电图,心脏B超检查,其中男42例,女11例,年龄48~87岁,平均63岁。1.2心电图采用ModelBS-613D;心脏B超仪采用CTS-380型,探头频率为3.SMHZ。心电图采用常规十二导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超声心动图和螺旋CT左心室功能各项指标,探讨超声心动图和螺旋CT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06~2012-07我院接诊治疗的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于12h内行超声心动图及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检壹测量值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及左室肥厚检出率。结果:在心功能指标方面两种检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每搏输出量(LVS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方面两种检查结果相关性高(r=0.80~0.93)。在LVSV、LVEF方面,超声心动图所测较螺旋CT偏大;在LVEDV、LVESV方面,超声心动图所测较螺旋CT偏小。超声心动图和螺旋CT检出左室肥厚比率分别为71.88%(46/64)和75.00%(48/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左心室功能方面有较好的准确性与相关性,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方面均有较好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作用。方法:对5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服用厄贝沙坦每天150mg,疗程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的血压对比,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参数对比。结果:5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服用厄贝沙坦治疗后血压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对比,室间隔厚度(LV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除降压效果显著外,有逆转左心室肥厚,同时减少心肌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军堂 《淮海医药》2010,28(5):424-424
目的探讨无临床症状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的基础病因。方法 2000年-2009年共收治LBBB患者63例,临床症状均不明显,进行心超、胸片、血脂、血糖、心肌酶及冠状动脉造影(±左室造影)等检查,确定其基础病因。结果 63例LBBB患者中,冠心病21例(33.3%)、扩张型心肌病(DCM)15例(23.8%)、心脏瓣膜病10例(15.9%)、高血压心脏病5例(7.9%)、先天性心脏病3例(4.8%)、心肌炎与感染性心内膜炎各2例(3.2%),无明显病因者5例(7.9%)。结论无临床症状而心电图表现为LBBB者最常见于冠心病,其次为DCM与心脏瓣膜病,高血压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为少见病因,部分病例无基础病因可寻。冠心病患者中LBBB的出现主要与左前降支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与部分神经体液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80例病人分2组:原发性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35例为A组;原发性高血压病不伴左室肥厚45例为B组。对比观察心率变异、肾素、血管紧张素(AT—Ⅱ)、醛固酮、24h动态心电图等指标。结果(1)A组肾素、血管紧张素(AT—Ⅱ)及醛固酮明显高于B组;(2)A组病人交感神经张力明显增高,迷走神经活性下降不明显;(3)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室性期前收缩的级别明显高于无左心室肥厚的患者。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AT-Ⅱ)及醛固酮水平增高,具有正相关,交感神经张力增高与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