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FNH的CT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12例FNH病灶均有典型的CT表现,均呈孤立结节或分叶状肿决,其中10侧位于近肝表面包膜下,直径约为2—6cm。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均为明显全瘤均匀性强化,强化高于正常肝而接近于同层腹主动脉,门静脉期9例下降到稍高密度,3例为等密度,其中4例显示典型中央瘢痕组织,1例中央瘢痕延迟扫描后出现强化。结论CT可以明确诊断典型的FNH,不典型的FNH应与肝细胞腺瘤、肝细胞癌、纤维板层肝细胞癌、肝血管瘤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的血供方式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 50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发展过程证实的肝细胞癌的CT强化特点及征象。结果: 50例肝细胞癌平扫低密度 50例,合并高密度 5例;境界不清楚 31例,显示包膜 8例。动脉期病灶强化 46例,供瘤动脉增粗迂曲及病灶内肿瘤血管 18例,动静脉分流 10例。门静脉期病灶呈低密度 47例,血管受侵 25例;门脉癌栓 8例,伴发肝内子灶 10例;肝硬化征象 40例;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增大 13例。结论: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技术能显示HCC病灶血供特点及较特征性的CT征象:动脉期病灶强化、供瘤血管增粗、病灶内肿瘤血管、动静脉分流、包膜、肝内子灶、血管侵蚀及静脉瘤栓、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VIBE技术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不典型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4年6月我院确诊的不典型肝血管瘤6例,肝细胞癌10例。分析VIBE动态增强不典型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的影像表现,分析病变信号强度随b值的改变的变化,结合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大小鉴别不典型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结果 6例不典型血管瘤动脉期边缘或中央结节样强化,门静脉期和延时期其中1例周边环状强化,2例出现反相填充,3例始终不填充。肝细胞癌呈不均匀强化,3例为结节样强化,1例为不规则环状强化。DWI中随b值增加,非典型肝血管瘤信号衰减高于肝癌。不典型血管瘤ADC值较肝细胞癌高,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IBE技术结合DWI可对不典型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做出鉴别诊断,两者相互结合,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PHNEC)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HNEC的CT检查资料,均行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16例患者中单发3例,2例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左叶;3例多发,表现为单个较大肿块伴多发子灶。肿瘤最大径1.8-8.5cm。2CT表现:均无肝硬化背景,CT平扫均为实性低密度肿块或结节,边界清晰。动态增强扫描5例动脉期不均匀明显强化,其中3例门脉期持续强化呈不均匀稍高密度,2例门脉期开始廓清呈低密度。1例单发病灶动脉期轻度强化,门静脉期持续强化,延迟期呈相对低密度。结论 PHNE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常表现为肝内单发低密度肿块或一较大肿块伴多发子灶,增强后肿瘤大多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少数表现为轻中度持续强化,CT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5.
肝癌组织中B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及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B淋巴细胞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数量和分布,及其与患者临床状态的关系。方法:HCC60例,单纯性肝硬化62例,正常肝组织23例,以免疫组化二步法进行CD20染色,对阳性细胞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各组B细胞平均数从高到低为:HCC,癌旁组织,肝硬化、正常肝;2HCC患者15个月内有无转移、组织学分级与HCC和癌旁组织中的B细胞分布无关;3HCC和癌旁组织中临床TNM分期、期B细胞数量均高于、期(P<0.05)。结论:肝癌局部组织中的B细胞数量可成为反映机体抗肿瘤免疫状态及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肝细胞癌(HGC)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的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并探讨APS的形成原因及相关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肝动脉造影证实为HCC合并APS患者的肝脏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并与其肝动脉造影表现进行对比。结果 经肝动脉造影证实为合并APS的35例HCC患者中,CT增强动脉期表现分为三型:(1)门静脉主干和正常肝的门静脉分支在肝动脉期提前强化显影20例。(2)肿瘤同侧肝叶门静脉(2级或2级以远分支)在肝动脉期提前强化显影7例。(3)肿瘤周围非癌变肝实质在肝动脉期提前强化8例。结论 经血管、经肝窦、经肝血管丛的途径是肝细胞癌APS形成的主要机制。多层螺旋CT诊断HCC合并APS具有相当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在MR DWI和LAVA动态增强上的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肝血管瘤18例,肝细胞癌17例,共35例病例的MRI图像,随机选取37个病灶,其中肝血管瘤20个病灶、肝细胞癌17个病灶,同时选取20例无肝脏病变者的正常肝组织。扫描序列为常规自旋回波序列(T2WI、正反相位)、LAVA动态增强序列及DWI检查(b值分别为0和500s/mm2),对病灶DWI的信号及LAVA增强扫描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病灶及正常肝组织的ADC值进行测量,比较是否有差异。结果:多数(15/20)肝血管瘤病灶在DWI上表现为稍高信号,多数(14/17)肝细胞癌病灶表现为高信号,两者信号特点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肝组织的平均表观扩散现象(ADC)值为(1.16±0.12)×10-3mm2/s,肝血管瘤平均ADC值为(2.03±0.15)×10-3mm2/s,明显高于肝细胞癌的平均值(1.42±0.16)×10-3mm2/s(P〈0.05)。20个肝血管瘤病灶LAVA动态增强表现出两种方式,15个(15/20,75.0%)病灶呈动脉期病灶边缘结节状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时期强化向心性充填;5个(5/20,25.0%)病灶呈动脉期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稍高于或等于肝实质。而17个肝细胞癌病灶LAVA动态增强表现出两种方式,14个(14/17,82.4%)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时期强化消退,强化表现为"快进快出";3个(3/17,17.6%)病灶于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轻度强化。11个(11/17,64.7%)肝细胞癌病灶显示完整的假包膜,且于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结论:DWI结合LAVA技术对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39例原发性小肝细胞癌(MHCC)的49个病灶进行分析,研究CT的检出能力及MHCC的CT表现。高分辨率的CT扫描机也只能识别2cm的癌灶。MHCC的CT表现可分为4类:L_1,L_2,I_1和I_2型。癌灶直径如大于3cm,则可出现包膜、隔壁与坏死等。动态CT扫描有助于定性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6(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6,CEACAM6)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肝细胞癌、18例肝炎肝硬化、1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组织中CEACAM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肝炎肝硬化、肝海绵状血管瘤组织中未见CEACAM6蛋白表达,在肝细胞癌组织中CEACAM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9.4%(43/62),与肝炎肝硬化、肝海绵状血管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31.2)。肝细胞癌组织中CEACAM6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期、门静脉癌栓、肿瘤包膜等临床病理学参数明显相关(P<0.01)。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CEACAM6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明显相关,CEACAM6可能是防治肝细胞癌及其侵袭转移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SCT征象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对42例(45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S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的HCC病例,观察每个癌灶的SCT表现特征:肿瘤的大小、包膜、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和肝硬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癌组织中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SCT图像上HCC肿瘤大小、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分别与VEGF表达之间有相关性(P<0.05),HCC包膜形成状态和癌灶周围组织有无肝硬化与VEGF蛋白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HCC的SCT表现与VEGF表达存在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根据HCC的SCT表现特征(肿瘤大小、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VEGF表达情况,有助于HC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CT诊断的价值与外科治疗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7年以来收治的23例FNH,均行CT扫描、生化检查及病理证实。结果:23例FNH病灶均成孤立结节或分叶状团块,CT平扫多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影,多发生在近肝缘处,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为明显的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18例仍略高于肝实质,5例略低于或等于肝实质。17例病灶内显示瘢痕,其中16例呈延迟强化。病理示16例FNH均无包膜,增生的肝细胞形成肝板被纤维间隔分隔成结节状,瘢痕区域有纤维结缔组织及厚壁畸形血管组成。16例行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7例CT引导下穿刺活检,均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结论:典型的FNH经CT检查可明确诊断,不典型的FNH应与肝细胞腺瘤、肝细胞癌、肝血管瘤相鉴别。无症状的FNH无须手术治疗,但当结节直径>5 cm,病人有症状时,或结节位于中肝,压迫门静脉、下腔静脉时应积极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峥 《实用全科医学》2004,2(2):135-136
目的 检验螺旋C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59例HCC患者的CT图像,采用高质量平扫加增强扫描模式,层厚10mm,病灶处3mm薄层扫描。结果 绝大多数原发性肝细胞癌呈典型表现,即平扫表现为低或等密度,动脉期高密度,静脉期为低密度或高密度,延迟期为低密度。结论 CT扫描尤其是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一种有效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SCT灌注(DSCTP)对肝细胞癌、肝血管瘤及FNH的诊断意义。方法通过对1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8例肝血管瘤及8例FNH的病灶实性部分、边缘部分以及正常肝实质的CT灌注参数分析,研究各组病灶实质部分的参数。结果BF、BV、HAP值在肝细胞癌、血管瘤及FNH三组中均较正常肝实质增高:其中BF、BV由高至低依次为FNH、肝细胞癌、血管瘤(P0.05),HAP在肝细胞癌、血管瘤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FNH(P0.01);TTS及TTP在肝细胞癌组及FNH组低于正常肝实质,在血管瘤组则高于正常肝实质,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管瘤、肝细胞癌、FNH(P0.05);PS值在肝细胞组及FNH组中高于正常肝实质(P0.05),血管瘤组则与正常肝实质无明显差异(P0.05),由高至低依次为FNH、肝细胞癌、血管瘤(P0.05)。结论 DSCT灌注参数反映出肝细胞癌、血管瘤及FNH肿瘤结节的血供类型与分布特点,具有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HPCC)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IHPCC患者的CT表现。结果33例患者中29例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实质病灶,4例无明确肿块;肝内胆管扩张23例,扩张胆管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5例。所在肝叶萎缩、肝包膜凹陷征25例。三期增强扫描:早期或动脉期明显强化1例,27例周边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周边向中心明显强化呈片状、条状、分隔状;1例三期均无强化。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特征,加深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15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肝左叶9例,右叶3例,左右叶同时受累3例;斑点状、小条状高密度影4例;邻近胆管扩张10例;肝包膜凹陷征5例;并发肝内胆管结石6例;延迟期扫描呈渐进性延迟强化15例;不规则细线状强化或网格样强化7例。结论: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于与肝内其他常见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 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后的CT及MR表现.方法 选择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用CT和MR 评价术后肝内病灶的密度、边界和大小等变化.结果 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在术后1个月进行了CT或MRI检查,图像均完整记录并进行分析.1年后随 访,2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接受第二次CT或MRI检查,对影像学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第一次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论 CT或MRI可以了解肝细胞癌术后是否 存在残留或复发,是原发性肝细胞癌TACE联合RFA治疗后有效的影像学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17.
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探讨116例肝组织中的肝细胞不典型增生(LCD)发生率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的表达情况.发现肝细胞癌(HCC)伴肝硬化的LCD发生率为21/30(70%),单纯肝硬化为2/10(20%),HCC不伴肝硬化1/12(8.33%),正常对照1/64(1.56%).试验组52例中有46例HBsAg阳性,其中24例有LCD(52.17%),而6例HBsAg阴性肝组织中无1例有LCD(P<0.05).52例中22例HBcAg阳性,其中14例有LCD(63.64%);30例HBcAg阴性,10例有LCD(33.33%),前者LCD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果还发现,HBsAg和HBcAg阳性肝硬化的LCD发生率(65.71%,77.78%)明显高于HBsAg和HBcAg阴性的肝硬化及HBsAg、HBcAg阳性的非肝硬化病例(P<0.01,P<0.05).表明LCD的发生与肝硬化和HBV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APFs)的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的影像学表现,并与肝动脉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表现相比较。方法对38例HCC合并APFs的患者进行肝脏MSCT动态增强及DSA检查。以DSA诊断APFs为金标准,对照分析MSCT诊断APFs的准确率及APFs的CT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38例HCC在MSCT增强动脉期均发现与APFs相关的阳性影像学征象。MSCT增强影像学表现可分为:中央型(29例)和周围型(9例)。中央型表现为:①肝动脉期门静脉主干和/或左右一级分支提早显影,显影段门静脉密度接近主动脉增强密度。②动脉期低密度门静脉癌栓内及其周围见网状滋养动脉显影。周围型表现为:①肝动脉期肿瘤所在的肝叶瘤周肝实质出现片状强化区,门静脉期该区域密度与其他部位正常肝组织密度一致;②肝动脉期肿瘤内门静脉提前显影呈线条状、圆点状强化,密度较高,边缘较清晰。结论 MSCT诊断APFs可作为无创检查的首选,并对指导肝癌的化疗栓塞术(TACE)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邹文远  石思李  李胜 《西部医学》2010,22(7):1294-1295
目的总结68例肝脏血管瘤的CT与临床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中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68例肝血管瘤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血管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大多数肝血管瘤CT平扫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椭圆形的低密度影,边界较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呈结节样、环形或斑片状强化,门脉期对比剂逐渐向病灶中心充填。延迟期扫描造影剂进一步向病灶中心充填,部分病灶完全充填为等密度或部分充填。结论结节样强化是CT诊断肝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CT三期增强扫描是诊断肝血管瘤的一种有效而准确的方法,具有定性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场MR平扫在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结节型)及血管瘤MR资料,其中HCC30例41个病灶,血管瘤20例25个病灶。两组均分别行横轴位T1WI、T2WI。分析病灶MRI特点及分别测量和计算HCC、血管瘤T1WI的信号强度(T1S)、T2WI信号强度(T2S)、及各自的对比噪声比(CNR)。结果HCC组:T1WI25个病灶(71.43%)呈稍低信号;T2WI38个病灶(92.68%)呈稍高信号;T2WI20个病灶(48.78%)周围见低信号包膜;10例(24.39%)可见门静脉癌栓;16例(16.67%)可见肝门淋巴结肿大;16例(53.33%)合并肝硬化。血管瘤组:T1WI15个病灶(65.21%)病灶为稍低信号,T2WI23个病灶(92.00%)为高信号,19个病灶(76.00%)见边缘分叶征。两组T2WI信号特征及边界征像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两组T2S、T2CNR在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低场MRI平扫显示的T2WI信号强度、假包膜征、肿瘤边界征等在HC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