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组精神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目标已不再是控制症状,而是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未明而且容易复发,已知共识。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早期表现,提出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不复发或在复发早期状态得以控制,将极大地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及减少精神残疾,从而产生重大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为此,笔者对再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复发早期表现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及其市场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培奇  高惠君 《上海医药》2003,24(10):458-460
1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脑疾,其特征为患者精神功能异常且伴行为混乱。精神分裂症的人口发病率约在1%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年龄介于15~45岁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包括妄想、幻想和思想混乱等阳性症状与避离社交和缺乏动机等阴性症状,以及诸如工作记忆等基本认知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是我国目前致成精神残疾最严重的疾病,已引起政府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有关精神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全国人大正在讨论中,《精神卫生法》即将出台。本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多元化治疗方法,它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减少精神残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医学新发现     
我国新疆一家精神病医院经过长期临床实验和观察发现,锂盐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特殊疗效。据医学资料表明,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精神医学习惯将重症精神病划分为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两种不同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传统概念认为,锂盐对躁狂抑郁症具有特异性治疗作用,而对于精神分裂症则无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精神医院牛佩志医师通过使用治疗躁狂抑郁症的传统药物锂盐对八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果表明,患者均在6-8天内精神分裂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有效率达98%,其中综合治疗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心理疏导、精神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为精神分裂症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疏导、精神护理。对比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与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可以整体上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具有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7.
乳腺恶性肿瘤手术对于女性患者的打击通常较大,也给患者心理上产生了"负担"。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临床上这两种病多成单发,2011年11月我科收治1例有精神分裂症病史并发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后诱发精神分裂症,病例特殊,临床表现多样,对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较高,精神残疾率也较高。为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采用健康教育的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进行人为干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博思清)联用西酞普兰与单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后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治疗8周,并用PANSS量表评价临床疗效,TESS量表评价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之间疗效有显著差异,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组患者病情好转更彻底,阴性症状消失,更用利于回归社会,而继续单用阿立哌唑组虽然精神症状消失,但患者整天精神不佳,不想干活,不良反应相对较多(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苏学艳 《河北医药》2008,30(9):1348-1349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组精神病,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在常规治疗下,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愈后的第1年内复发,80%的在5年内复发[1],对患者和家属来说是灾难性的.本文调查了216例精神分裂症复发患者,其中144例系停药所致,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氯氟平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它具有强大的镇静作用,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和阳性症状均有效。一般认为它对急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效率在70%以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约30%[1]。据统计在精神病人所使用的精神药物中,氯氮平仅次于氯丙哄而居第二位”。但由于其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对此我们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1995~1997年间首次住我院的精神病人,符合以下条件人组者: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排除其它躯体和精神疾病;精神症状消失,临床上达到痊愈或显著进步或精神症状部…  相似文献   

12.
例l,患者女,29岁。因疑人害她,怕见陌生人,行为异常致自伤,持刀将左手食指、中指砍断,病程1年。于2007年4月25日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应用奎硫平(湖南洞庭制药厂产)递增法系统治疗,入院3周奎硫平剂量加至500mg/d,治疗5周,患者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第6周时双上肢及背部出现散在片状大小不等的惰性红斑,患者自觉全身无力,2d后双下肢臀部对称性出现红斑,随之停药给抗组织胺及激素药物治疗,治疗1周红斑消失。  相似文献   

13.
李光辉  向乾龙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552-2552
在精神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肯暴露思维内容,安静合作,加之患者缺乏主诉,若仅凭中医四诊,往往感到“无证可辨”。因此,如何用中医的论证对不同的精神症状进行辨证分析,是目前有待解决的课题之一。对100例精神分裂症的资料,进行了精神症状与中医辨证关系的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在精神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新举措。对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施行人性化服务行为,创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开展健康教育,文体活动,工疗活动,给予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等。从而构建了和谐健康的交流平台,缩小了护患距离,密切了护患关系。人性化护理对提高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技能,改善社会交往能力,延缓精神衰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损害与精神症状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情绪图片的回忆和再认测试,评定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50位正常人的情绪记忆对照。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87%的患者出现记忆损伤,而正常对照者只有21%有记忆损伤。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记忆障碍,而且与精神症状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组精神病,其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奥氮平是一种对阳性、阴性症状以及一般精神病态均有良好疗效的一线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据文献报道,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领域损害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2]),但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奥氮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疗效、认知功能及脑功能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5岁.于六个月前,因精神发生异常,当地诊断"精神分裂症"用氯丙嗪治疗,二个月后精神症状消失,继续服用氯丙嗪300 mg/d,以巩固疗效.入院前半个月渐起双下肢发作性疼痛,右侧较重,膝踝之间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着自知力的逐步恢复,阳性症状基本消失,往往以阴性症状为主,患者大都缺乏主动性,这一时期,患者往往会出现众多的心理反应和压力,心理问题较为突出。药物治疗虽然对急性期患者阳性症状控制较为理想,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后的抑郁及社会功能的恢复有所欠缺。为了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本研究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辅之以行为疗法,并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奖励机制在精神分裂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7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内容基本与对照组相同,但更强调奖励机制。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简明精神量表(IPROS)各维度改善情况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适的奖励机制,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更好康复。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轻易否定患者,同时重视物质和精神奖励。  相似文献   

20.
1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EPQ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本仁  张文林 《江苏医药》1997,23(5):328-329
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1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验,并与12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内向性和精神质的个性特征,E维度个性分布提示中间型频度高,内向型次之,男性病人外向型性格少,女性病人内向型性格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