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整脊疗法已在脊椎相关疾病中广泛应用,而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迄今病因未明、多发于青壮年的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在我国的精神病专科医院中,约占60%.以上。我院于2000年11月-2001年4月通过对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期中应用整脊疗法,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在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将患者均分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每组39例。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治疗配合度和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恢复效果更好,患者更愿意接受综合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方芳 《中国医药指南》2012,(34):493-495
目的评价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将治疗组63例采用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与对照组63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60.31%),总有效率90.47%;对照组,显效25例(39.68%),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治疗能够帮助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减轻心理障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改善精神状态,效果显著,所以,心理治疗应该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1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9例为精神病药物合并心理治疗,对照组89例为单纯药物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疗效评定和因子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PRS总分平均下降16.39分,总有效率91.01%.对照组治疗后BPRS总分平均下降4.97分,总有效率70.79%,两组问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BPRS各因子均有明显变化,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心理治疗能够帮助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减轻心理障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所导致的社会心理冲突对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已构成了相当程度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急剧变革,工业化、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因此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对精神疾病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尽管精神疾病的发生与生物遗传及生物化学等因素有关,但80%以上的精神疾病发作是由某种社会心理因素所引起.本项目由承德医学院、承德市卫生局、承德市精神病防治中心、承德市双栾精神病院等单位共同合作,对承德市两个较大的精神病院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不同职业人群精神疾病的发生(发作)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父系,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73例自愿戒毒者亲人陪护就吸毒者儿时情况,对吸毒情况了解程度,发现其吸毒后心理感受及态度,对患者戒毒的信任度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发现患者在兄弟姊妹中居最小者占多数。吸毒后平均经1~2年才被亲人发现,多数被人告知才发现。对吸毒情况了解程度中,配偶组优于父母兄妹组。亲人们发现其吸毒后存有心理上障碍,对患者戒毒态度有可取之处,也存在值得注意之处。提示,家庭对最小子女教育应严格,掌握观察子女有无吸毒行为方  相似文献   

7.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测试,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照.结果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6个因子的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较多,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心理治疗,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了解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情况,为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03~2013-12治疗且成功出院的2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进行心理状况方面的调查,并与常模进行对比.结果:社区康复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脆弱、偏执、敌对、精神病性因子评分都领先于常模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一次住院治疗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抑郁、人际关系敏感脆弱者两项因子的评分相对于多次住院患者评分都较高(P<0.05),而其它因子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全面下降,其心理方面存在明显问题,所以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应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原因及康复干预对策。方法:采用自编的半定量式问卷对19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其中复发组93例,未复发组104例。结果:复发组在藏药、医师调整药物、家属情感关怀、生活刺激事件、参加康复活动等方面与未复发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因素较多,应从多方面进行康复干预,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后其社会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研究,其中30例纳入对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剩余30例纳入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 常规组和康复组患者护理前的阳性量表评分、阴性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复合量表评分和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阳性量表评分、阴性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复合量表评分和PANSS总分均得到有效的改善,较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康复组的护理后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康复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组和康复组患者护理前自我照顾、社会角色功能、人际家庭和社会关系、干扰和攻击倾向评分以及PSP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在自我照顾、社会角色功能、人际家庭和社会关系、干扰和攻击倾向评分以及PSP总分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较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康复组各项评分明显高...  相似文献   

11.
社会支持作为一个科学的专业术语被正式提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情。七十年代初,精神病学文献中引入社会支持的概念,社会学和医学用定量评定的方法,对社会支持与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药物治疗组和药物治疗与社会心理干预组(综合治疗组),每组3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的第12周采用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采用数字划销测验(CT)、修订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认知功能,以GAF和PSP评定社会功能。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而综合治疗组在这些方面的改善优于药物治疗组,并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会心理干预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森田治疗方法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1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4例,对照组7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策略加之森田疗法;研究组通过亲情护理策略加之森田疗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护士通过精神病患者焦虑评价表、自评表以及量表进行观察。结果通过亲情加以护理的患者在焦虑、抑郁等方面都有了明前的改善。结论亲情护理可以降低脱落、焦虑等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其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68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案,研究组实施综合的护理方案,统计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临床信息,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以及焦虑(SAS)和抑郁(SDS)情绪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比较,研究组患者SDSS评分以及MRSS各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而患者药物治疗完全依从率则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改善其负性情绪,同时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  相似文献   

15.
孙兵 《首都医药》2022,(5):17-19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但现代人却同时面临着极大的工作、生活压力,同时在快节奏的生活与成长中也存在情感困境等问题,这些都是造成人们极大心理负担的因素,也是近年来精神分裂症发病率不断上升的原因.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理性的病症,其会对患者精神与生理造成不同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破坏患者的社会关...  相似文献   

16.
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把现代康复医学视为医学发展到一个较高层次的标志。近年来,我国的精神康复工作受到重视和关注。根据这一形势,现将我院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4年疗效对照研究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于1994-09对佳木斯4个区进行线索普查,以其中2个区155例(男93,女62)精神分裂证病人为康复组,另2个区精神分裂证病人143名(男83,女60)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平均年龄分别为38.9岁和38.6岁,平均起病年龄分别为24.6岁和25.1岁,平均病程分别为13.6年和15.1年,经济情况较差者分别占61.2%和60.0%,两组上述情况无显著…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对脑卒中的几种主要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且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脑卒中发生中的作用已经引起了大家的重视.瑞典的Per Harmsen等为了预警远期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子.对7457例中年男性进行28年的随访.认为心理压力与脑卒中有关[1].本文仅从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由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猝死与社会心理因素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日益受到重视,这对预防猝死的发生有积极作用。本文选择本院1998~2002年60例猝死患者,并对发病前3天的生活、工作及精神状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46例,女14例。发病前3天有社会心理因素者42例,占70.0%,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83岁,平均(61±18)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剖析剖宫产率呈持续升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住院分娩产妇的742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心理因素所占比例明显升高。结论加强宣传剖宫产术的适应证及并发症,大力推广无痛分娩,减少社会心理因素对剖宫产率升高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153例精神分裂症家庭康复分析,探讨在有家庭成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家庭成员进行精神分裂症社会康复的精神卫生知识讲座及专科医师通过电话回访、会面进行指导。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结果 153例精神分裂症CGI量表临床疗效自身对比显著好转(48/66例),好转(81/81例),进步(24/6例),进步明显减少,SDSS量表测查发现无社会功能缺陷者明显增加(12/66例)。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易复发和社会功能障碍已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严重负担,据本文153例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在社区通过专科医师和家庭干预在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康复中是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