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非计划再入院是导致患者负担加重和医疗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目的是统计本中心脊柱外科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率,分析其原因,探究合适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01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脊柱骨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14 770例患者病例资料,共筛选出92例出院后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患者,分析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疾病类型、不同手术部位、不同内植物使用情况下患者再入院原因。结果脊柱外科30 d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率为0.62%(92/14 770)。其中因神经功能缺陷或恶化再入院46例,因手术部位感染再入院32例,因脑脊液漏再入院6例,因血肿形成再入院5例,因内植物移位再入院2例,因骨水泥渗漏再入院1例。结论脊柱外科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主要原因是神经功能缺陷或恶化,脊柱外科医生应注重提高手术质量以降低非计划再入院率,避免不良结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3):2156-2159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通过优化围术期管理措施,使得髋、膝关节置换(THA/TKA)患者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但患者出院后再入院率仍居高不下。目前国外对于THA/TKA患者出院后30 d及90 d再入院危险因素及原因研究结论参差不齐,国内尚缺乏相关的研究报道。本文通过对THA/TKA患者出院后非计划再入院危险因素及原因做一综述,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手术患者再次入院的发生率、发生时间、主要原因以及再次入院需要承担的经济负担,以期为减少术后患者再次入院提供借鉴。 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1至2020年胸外科出院后90 d内非计划再入院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手术部位、手术入路和再入院间隔时间进行亚组分析,并对组间差异进行比较。 结果共纳入111名患者。所有患者的90 d和30 d非计划再入院率分别为0.71%和0.55%。非计划再入院的最常见原因是大量胸腔积液(36.9%)、感染(31.5%)、漏气(19.8%)。该研究的总体再入院时间为14(19.3±19.4)d。非计划再入院患者的平均二次住院时间为13.1(12.0)d。住院费用为(19 533.6±18 918.7)元,总体的有创操作率为79.3%。 结论胸外科手术患者的非计划再入院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接受食管手术和非微创手术是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大量胸腔积液、感染和漏气是所有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的最常见原因。出院后的第2~3周是再入院风险最高的时间段。计划外的再入院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有创伤害、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初次行人工全关节置换术(total joint arthroplasty,TJA)患者出院后90 d内非计划再次入院的原因、危险因素以及可预防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初次行TJA的患者348例,分为9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组和非再入院组,统计样本的术前、临床及出院后资料,用t检验比较两组样本的资料情况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再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再入院组的相关危险因素,最后由专家组分析、判断再入院组的可预防情况。结果初次行TJA患者出院后9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率为5.7%,主要原因为僵硬、脱位、伤口感染等,其中8例是可预防的。两组患者资料显示: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察尔森共病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支付方式、学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BMI、CCI是出院后9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患者进行严格术前筛选、评估,优化患者术中、术后的治疗措施,正确的引导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才能更好识别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进而降低非计划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1):1941-1944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30 d内非计划再手术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17年7月本院脊柱骨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4 770例,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疾病类型、不同手术部位、不同内置物使用情况患者再手术原因。[结果] 14 770例接受脊柱手术患者中共有109例发生非计划再手术,其中19例属于出院后再次入院进行再手术,再手术发生率为0.74%。其中因切口并发症再手术41例,因神经功能缺陷或恶化再手术34例,因血肿形成再手术13例,因内置物位置异常再手术10例,因脑脊液漏再手术6例,因引流管残留再手术5例。在初次手术后超急性期(0~1 d)内发生非计划再手术的首要原因为血肿形成,急性期(2~10 d)内发生非计划再手术的首要原因为神经功能缺陷或恶化,亚急性期(11~30 d)内发生非计划再手术的首要原因为切口并发症。[结论]脊柱外科30 d内非计划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切口并发症、神经功能缺陷或恶化、血肿形成,应注意优化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手术质量,降低非计划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至少一次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初次入院和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原因。方法:对2013年10月~2019年04月在我中心住院的MHD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有无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特征及初次入院特征。并根据初次入院和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主要原因,确定两次入院原因符合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90(占18. 1%)例MHD患者有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仅20. 5%的患者初次入院和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主要原因相符。合并脓毒血症(a OR 4. 491,95%CI 1. 555~12. 97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 OR 1. 814,95%CI 1. 084~3. 126)和抑郁症(a OR 1. 610,95%CI 1. 013~2. 558),以及初次入院住院时长≥21 d(a OR 2. 780,95%CI 1. 254~6. 164)和急门诊入院(a OR2. 845,95%CI 1. 005~8. 26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a OR 1. 572,95%CI 1. 049~2. 356)均是MHD患者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支付类型为商业医疗保险(a OR 0. 192,95%CI 0. 068~0. 543)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近1/5的MHD患者有31 d内非计划地再入院。大多数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主要原因与初次入院不同。脓毒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抑郁症、住院时长≥21 d、急门诊入院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商业医疗保险均是影响MHD患者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集中管理模式下日间病房收治的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患者围术期安全性,并分析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南京鼓楼医院日间病房在2021年收治的VATS患者,分析患者围术期资料及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383例患者,其中男179例、女204例,年龄(46.09±14.82)岁。11例(2.87%)患者住院期间发生3~4级术后并发症,18例(4.70%)患者出院7 d内非计划门急诊就诊,6例(1.57%)患者出院30 d内再住院,其余患者出院30 d随访中均无明显不适。平均住院时间(2.27±0.35)d,48例(12.53%)患者延期出院。患者进行肺叶切除或肺联合切除手术[OR=3.015,95%CI(1.174,7.745),P=0.022]是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集中式日间手术管理模式下进行VATS安全有效,延迟出院与手术切除范围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脊柱外科非计划再手术的原因并总结经验,为减少非计划再手术的发生提供相应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7-04脊柱外科103例非计划再手术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术记录及医院病历信息系统查找非计划再手术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总结,找出导致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9 279例手术中出现103例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为1.11%。非计划再手术距初次手术6 h~79 d,平均10.6 d。103例中治愈79例(76.7%),好转21例(20.4%),手术无效3例(2.9%)。术后血肿形成压迫神经、切口感染是非计划再手术的主要原因。结论积极评估患者情况,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严格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外科医师的专业化培训,规范手术操作流程,进行科学管理,对减少脊柱外科非计划再手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素养对其出院后健康行为和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31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于出院前进行人口学变量、疾病相关资料和健康素养资料收集,于患者出院后30 d收集其社会支持、服药依从性、心理困扰、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非计划再入院资料。进行相关影响与中介作用分析。结果 健康素养可直接影响服药依从性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直接效应分别为0.281、-0.290),也可通过社会支持和心理困扰间接影响两者。出院后30 d非计划再入院率为14.29%;健康素养对非计划再入院有保护作用(直接效应为-0.304),可通过社会支持(间接效应为-0.128)和心理困扰(间接效应为-0.115)间接影响非计划再入院。结论 健康素养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行为和结局的保护因素,医护人员可采取有效方案提高患者健康素养,从而提高健康行为和避免非计划再入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胃癌根治术后30 d内非计划再手术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的458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30 d内非计划再手术病人26例,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结果胃癌根治术后30 d内非计划再手术26例病人中,腹腔出血11例(42.3%);吻合口相关并发症10例(38.5%),其中吻合口漏6例,吻合口梗阻1例,十二指肠残端漏3例;切口裂开5例(19.2%)。25例(96.2%)病人经再手术治疗后顺利出院,1例(3.8%)吻合口漏病人再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胃癌根治术后非计划再手术的原因主要包括腹腔出血、吻合口漏、吻合口梗阻、十二指肠残端漏以及切口裂开;规范精细的手术操作和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支持是减少胃癌根治术后非计划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