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和探讨射波刀脊柱追踪影像引导放疗中X射线曝光条件与错误节点比率的关系。方法 利用脊柱追踪放疗计划,采用不同X射线曝光条件对体模进行影像引导定位,观察脊柱追踪错误节点比率及体模表面吸收剂量的变化规律,确定X射线曝光条件与脊柱追踪错误节点比率之间是否存在优化曝光剂量。结果 脊柱追踪错误节点比率随着X射线曝光条件增加而降低,初期明显,但随着曝光条件的增加到一定水平,脊柱追踪错误节点比率不再降低;体模表面吸收剂量随着X射线曝光条件增加而增加;在≤5%的错误节点标准范围内,当平均错误节点为2.77%、1.07%、1.0%时,体模表面吸收剂量分别为0.11、0.26、0.31~0.46 mGy,相差1~3倍。结论 在射波刀影像引导放疗中,X射线曝光条件与脊柱追踪错误节点之间存在优化曝光剂量,使用最优X射线影像曝光剂量可大幅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对放疗患者的辐射防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射波刀治疗>3 cm脑转移瘤(每例患者脑转移灶≤3个)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47例经病理诊断的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其中43例单发,2例为3个病灶,另2例为2个病灶,且每名患者至少有1个病灶直径>3 cm,仅给予射波刀治疗,8~12 Gy/次,共计3~5次,治疗后1周、1个月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此后根据原发肿瘤情况,平均每2~3个月评估1次。结果 治疗后1周、1个月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9%、72%,治疗后3个月评价治疗总有效率为83%,疾病控制率为96%,6个月及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7%和93.6%,期间急性脑水肿发生1例,激素依赖性脑水肿发生1例,无3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 射波刀治疗>3 cm脑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射波刀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总医院28例接受射波刀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Ⅰ~Ⅱ期),处方剂量为28~52 Gy(中位剂量42.2 Gy),分3~7次给予。等剂量曲线水平为65%~87%(中位水平为80%)。结果疾病控制率96.4%,随访5~26个月(中位时间15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96.4%,总生存率100%。发生Ⅰ~Ⅱ级乏力16例(57.1%),Ⅰ~Ⅱ级放射性肺炎5例(17.9%),无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结论射波刀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部控制率高、不良反应轻,可作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根治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脑肿瘤放射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放射损伤风险,其可能损害正常脑组织,从而造成认知障碍.射波刀对治疗靶的适形性好,且定位准确,因此,可以在分次较少的情况下完成整个治疗.射波刀治疗是迄今为止放射损伤的危险最小的治疗手段,其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最大保护.射波刀已被证明了在治疗颅内常见恶性肿瘤性疾病转移瘤方面具有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比较实验方法与端对端(end to end,E2E)测试结果,探讨建立一种射波刀快速动态追踪精度检测方法。方法 将自动质量保证程序(auto quality assurance,AQA)模体放置在运动平台上,使用水平、垂直两个正交射野,采用同步追踪方式照射,通过AQA软件分析胶片上的射野投影中心和模体内钨球中心的同心度来检测系统的追踪精度,并比较实验方法和动态同步E2E测试的计划执行时间。结果 实验方法与E2E测试数据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摆位和建模时间相同,计划执行平均时间分别为144和723 s。结论 实验方法结合了AQA测试和动态E2E测试的特点,缩短了测试时间,可作为AQA测试和动态E2E测试的补充,用于射波刀同步追踪的晨检或周检测试。  相似文献   

6.
目的 验证某射波刀机房的迷路外墙屏蔽的辐射防护效果,发现特殊情况下的屏蔽防护设计缺陷并予以纠正。方法 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某射波刀机房辐射防护屏蔽设计方案,主要考虑有用线束经过影像中心,不会直接照射迷路外墙。在对已经建成的机房实施放射防护验收检测时,发现存在有用线束不经过影像中心实施照射的情况并补建屏蔽防护设施,并加以验证。结果 经过现场验证检测,在有用线束经过影像中心的情况下,距迷路外墙30 cm相关关注点处的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为0.31 μSv/h,低于参考控制水平10 μSv/h。当有用线束不经过影像中心的情况下,距迷路外墙30 cm相关关注点处的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达到301.67 μSv/h,接近参考控制水平的30倍。对此部分迷路外墙增加厚度以后,距其30 cm处的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为2.14 μSv/h。检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结论 建议设计射波刀机房的迷路外墙屏蔽时,应当根据加速器的运动范围确定有用线束是否经过影像中心,是否存在直接照射的迷路外墙的特殊情况,并根据照射范围和辐射源点至关注点的距离,按照有用线束计算屏蔽厚度,以符合标准要求,同时避免在机房迷路外墙相关专注点位置居留的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  相似文献   

7.
目的统计患者在接受射波刀治疗过程中拍摄的千伏级影像的数量,评估影像系统给予患者的剂量。方法对射波刀治疗的患者按照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和四肢进行分类,统计最少、最多和平均拍片张数。根据每个部位拍片选择的曝光条件,评估影像系统给予患者的剂量。结果头颈部肿瘤患者平均拍片144张,剂量为36~72mGy。胸部肿瘤平均拍片228张,剂量为57-171mGy。腹部肿瘤平均拍片226张,剂量为56.5~452mGy。盆腔肿瘤平均拍片198张,剂量为49.5~148.5mGy。四肢肿瘤平均拍片166张,剂量为41.5-83mGy。结论患者在射波刀治疗的过程中,kV级影像系统给患者带来了不同剂量的额外辐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开展射波刀Iris可变准直器的研究工作,评价射束大小的可重复性。方法 在射波刀等中心800 mm处辐照胶片,扫描曝光后的胶片并使用Iris 质量保证(QA)软件获取胶片上的射束信息。结果 Iris可变准直器在5~40 mm大小范围内标准偏差<0.11 mm,在50、60 mm的情况下标准偏差<0.19 mm。结论 射波刀Iris可变准直器孔径大小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陀螺旋转式钴60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陀螺刀)治疗脑膜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应用上海伽玛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GMXB型陀螺旋转式钴60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26例脑膜瘤患者,肿瘤直径1.1~5.5cm,多靶点联合照射,50%~60%等剂量曲线包绕,处方剂量周边3600~5000cGy,中心9600~11700cGy,单次剂量300~470cGy,1次/日,5次/周,一个疗程7~11次。结果随访3~18个月,按实体瘤疗效WHO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3例,占11.54%,部分缓解(PR)12例,占46.15%,稳定(SD)9例,占34.62%,进展(PD)2例,占7.69%。肿瘤控制率92.31%,症状改善率84.62%。结论陀螺刀治疗脑膜瘤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射波刀治疗计划系统中不同的小跳数(MU)射野删减优化方法对颅脑肿瘤计划剂量计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17例脑转移瘤患者, 针对每例患者使用射波刀VSI系统配备的MultiPlan计划系统设计计划作为无优化组, 每例初始计划生成后需删减一些小MU射野, 以优化计划的执行效率, 形成经验组和优化组。经验组按照经验将30 MU以下的射野删掉, 优化组将基于二阶导数方法计算的MU值以下的射野删掉, 最后统计对比3组计划参数。主要评估的参数包括节点数、射野数、总MU数、预计治疗时间、计划靶区(PTV)所接受的2%、95%体积的剂量PTVD2、PTVD95和平均剂量PTVDmean, 脑组织的平均剂量Dmean-Brain、适形指数(CI)、新适形指数(nCI)、梯度指数(GI)、覆盖率、脑干和左右眼晶状体的最大剂量(Dmax-BS、Dmax-LL和Dmax-RL), 距离PTV 20和40 mm的剂量壳的平均剂量Shell20和Shell40。结果采用的两种优化方法均可以满足>98%PTV接受处方剂量照射。无优化组、经验组和优化组在节点数(H...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一种肝脏金标植入新方法在兔肝脏内固定及取出的可行性, 以期用于射波刀金标追踪治疗。方法分为活体实验和离体实验。活体实验对10只家兔麻醉后, 经皮肝穿刺植入3颗金标, 10 d后植入设有外置套管和固定细线的第4颗金标, 以射波刀分别对参照组(第1颗和第2颗)和套管组(第1颗和第4颗)配准后追踪, 施照结束后, 评估金标植入成功率、配准精度及取出的安全性。离体实验在离体的肝脏进行金标拉力测试, 测量弹簧圈金标和无弹簧圈金标取出时所受阻力。结果实验过程中金标没有出现远处转移的情况, 植入与回收成功率均为100%。操作过程家兔未发生明显相关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所有金标均成功追踪, 套管组的配准平移偏差在头脚方向和前后方向高于参照组(Z=-11.77、-4.57, P<0.05), 而左右方向低于参照组(Z=-2.52, P<0.05)。金标拉力测试结果显示弹簧圈金标拉力为(2.23±0.85)N,无弹簧圈金标拉力为(0.81±0.13)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1, P<0.05)。结论螺旋线圈结构金标在穿刺针道内的固定效果好, 细线限制了金标肝外远处移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托联合真空垫个性化体位固定在射波刀颈椎转移灶体位固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放射治疗部位为颈椎为标准, 选取拟行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颈椎转移灶的患者68例。男性41例, 女性27例, 年龄43~78岁, 平均年龄51.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A组患者采用颈托联合真空垫个性化体位固定, B组采用真空垫体位固定, C组采用小头模固定。首次治疗完成后询问患者治疗过程中固定模具的舒适度。完成放疗后, 收集并分析3种固定技术平移和旋转方向的平均偏移量、最小公差距离(dxAB)、最小旋转偏差角度(drAB)、错误节点比例(false nodes)以及舒适度。结果 3组患者首次治疗过程中位置偏差在头尾(infsup)、左右(leftright)、腹背(antpost)、俯仰(pitch)、横滚(roll)、平旋(yaw)方向上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3、2.56、3.41、4.21、2.71、8.14, P<0.05)。与B组和C组比较, A组的dxAB, drAB和false nodes数据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设计一种软件将随机六维摆位误差引入到直肠癌调强放疗(IMRT)计划中,并评估其剂量学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1例直肠癌IMRT计划作为参考计划(单次剂量 2 Gy, 共50 Gy;PTV为CTV均匀外扩5 mm)。对参考计划的每个分次,通过调整射野几何参数的方法引入随机生成的六维摆位误差,并重新完成剂量计算。再将各分次剂量累加后得到存在摆位误差情况下的总剂量分布。基于美国瓦里安Eclipse脚本应用程序接口(ESAPI)开发能够自动完成上述流程的治疗模拟软件,将服从两种预设分布[分布1:平移误差服从N(0,42),旋转误差服从N(0,22);分布2:平移误差服从N(0,22),旋转误差服从N(0,12)]的六维摆位误差引入参考计划,并评估剂量学影响。结果 参考计划、误差分布1和误差分布2情况下,CTV的Dmin分别为(49.4±0.41)、(47.56±0.76)和(49.17±0.64)Gy;CTV的D98%分别为(50.23±0.07)、(49.98±0.10)和(50.27±0.09)Gy;主体靶区(靶区除去边缘后的内核部分)D98%为(50.25±0.08)、(50.42±0.13)和(50.33±0.10)Gy;边缘靶区D98%为(50.22±0.10)、(49.88±0.11) 和(50.26±0.10)Gy。另外,相比参考计划,误差分布1和2的情况下,膀胱和股骨头平均受量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分布的适形指数虽有微弱降低,但临床意义有限。结论 本方法及据此开发的治疗模拟软件可以根据需要将服从不同分布的六维摆位误差引入到直肠癌IMRT计划中,并给出总体剂量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状态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45例≥70岁拟行放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CGA。45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7岁,男28例,女17例。CGA状态良好组31例,不良组14例;俯卧位放疗35例,仰卧位放疗10例。放疗期间通过锥形束CT(CBCT)进行摆位...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tracking marker locations on wrist kinematics during free movements and the golf swing, with the intention of recommending a solution that generates meaningful three-dimensional wrist kinematics.DesignRepeated measures.MethodsSix participants performed free movements of flexion/extension, radial/ulnar deviation and forearm supination/pronation, with a further sixteen participants performing golf drives. A passive motion capture system tracked four different marker sets located on participants’ hand and forearm segments. Variables of peak angle and range of motion were used to compare marker sets during free movements and angles at the top of the backswing and impact were compared during the golf swing.ResultsWrist marker set had a large (η2  0.557) and often significant (p  0.051) effect on the variables measured during free movements, and a mixed (η2  0.108, p  0.198) effect on wrist angles during the golf swing. Wrist axial rotation range of motion during free forearm supination/pronation revealed the greatest difference between marker sets (∼42°). The large values generated by two of the marker sets for this rotation appeared to influence the values of flexion/extension and radial/ulnar deviation during the golf swing.ConclusionsThe location of markers used to measure wrist kinematics can have a large effect on the angles generated. A solution of two markers located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forearm and one at the proximal, appears to minimise values of wrist axial rotation during free forearm supination/pronation and, consequently, produce more meaningful three-dimensional wrist kinematics.  相似文献   

16.
腰椎轴向负荷的CT、MR检查对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腰椎轴向负荷的CT、MR检查对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腰腿痛的患者(79例表现为坐骨神经痛,20例为下腰痛,1例为神经性跛行)分别行腰大肌放松体位(PRP)和腰椎轴向负荷仰卧位(ACE)的CT或MR检查。其中CT检查40例,MR检查60例。硬膜囊面积在ACE检查中较PRP明显减小(〉15mm^2)并降到75mm^2以下、侧隐窝和(或)椎间孔狭窄、椎间盘突出程度增加及出现滑膜囊肿为腰椎轴向负荷检查的附加信息(AVI)。结果:40例CT检查的患者中,16例发现AVI。其中硬膜囊面积减小13例,椎间盘突出程度增加7例,侧隐窝和(或)椎间孔狭窄4例,未见滑膜囊肿的病例。60例MR检查的患者中,19例发现AVI,其中硬膜囊面积减小13例,椎间盘突出程度增加10例,侧隐窝和(或)椎间孔狭窄8例,未见出现滑膜囊肿的病例。79例坐骨神经痛的患者中32例(40.5%)出现AVI,20例下腰痛的患者中2例(10.0%)出现AVI(X2=7.45,P〈0.05)。结论:与常规腰椎CT、MR方法比较,腰椎轴向负荷的CT、MR检查更能反映腰椎直立状态下的椎间盘、硬膜囊、侧隐窝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18.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以影像学为指导的放射治疗技术,肿瘤的准确分期和准确勾画肿瘤靶体积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的重要环节。~(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能够提高肿瘤的诊断准确率、肿瘤分期的准确性,对恶性肿瘤治疗方案做出正确选择,对准确详尽地描绘肿瘤范围和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仰卧位轴向负荷MRI对腰椎退行性疾病诊断的影响.方法 对30名健康志愿者及89例腰腿痛患者进行了常规仰卧腰大肌放松体位(PRP)和仰卧位轴向负荷(ACE)MRI.89例腰腿痛患者中慢性下腰痛61例,坐骨神经痛19例,神经性跛行9例.观察、分析下腰椎(L3~4、L4~5、15~S1水平)椎管变化情况.结果 30名志愿者90个椎间盘水平ACE检查发现10名(33.3%)共14个椎间盘水平(15.6%)硬膜囊横截面积(DSCA)缩小15 mm2以上.89例患者267个椎间盘水平ACE检查发现38例(42.7%)55个椎间盘水平(20.6%)DSCA缩小15 mm2以上(平均缩小28 mm2).89例患者中ACE检查还发现有26例32个椎间盘突出程度加重,12例16个椎间盘水平椎间孔狭窄,10例11个水平黄韧带增厚,3例3个水平小关节半脱位,3例3个水平椎体滑脱.89例患者中22例(24.7%)ACE检查提供了更多的有效信息,其中7例(7/9)神经性跛行患者、8例(8/19)坐骨神经痛患者及11.5%(7/61)下腰痛患者ACE检查提供了有效信息.结论 与常规检查方法比较,ACEMRI能提供附加有效信息,能发现更多的隐匿性病变,对诊断腰椎退行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粗隆下旋转截骨术治疗Perthes病的效果。方法:采用粗隆下旋转截骨的方法为36例Perthes病的患者(37髋)作了治疗,患者平均年龄8.5岁(3.14岁)。受到随访的有30例(31髋),平均随访1年10个月(0.6-8年)。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分别做出评估。结果:临床分组优良率占80%,X线分组优良率占80%。其中9岁以前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结论:粗隆下旋转截骨术治疗Perthes病效果满意,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