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医体质三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体质是人类生命的重要表现形式,自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和我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以来的医家一直重视研究人的体质,但两千多年来,中医体质一直未能形成专门的学术体系。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提出"体质可分论""体病相关论""体质可调论"三个关键科学问题,成为体质研究的总体框架。其中,人体生命过程中,受时空、遗传、饮食结构与心理等多因素影响,形成人群中存在个体差异,是体质可分论的基础;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发生有其内在联系,并影响着证候的类型与演变,是体病相关论的基础;基于体质偏颇状态及动态可变性特征,从体质入手,调节人体整体机能,从而使其恢复健康,是体质可调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医体质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即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其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天我们从中医体质学的三大贡献、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和三个展望展开论述. 1 中医体质学的三大贡献 1.1 为研究人类生命现象及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开辟新领域 1.1.1 从人体个体差异解读生命本质 古今中外,医学多以疾病为理论框架进行研究,中医体质学从人体生命个体差异角度认识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并通过文献研究、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表型研究和微观实证等系列研究解读生命本质.为医学研究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但如何早诊早治、规范化管理,尚未找到有利的抓手。中医体质可以根据不同体质类型或状态,及早发现、设计调体方案,控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干预体质的偏颇状态,进行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为慢病管理提供有力的工具。并指出体质干预慢性病的研究路向,宜制定基于体质的慢性病评估指南;制定慢性病中医体质三级防治指南以及中医体质干预评估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免疫系统具有复杂性、多变性以及可塑性。目前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动态变化的研究过程只局限在其群体效应,无法体现免疫系统的异质性。近年来,单细胞技术的出现革新了对免疫学问题的认识。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单细胞技术,它能够在单细胞和单分子的水平进行免疫学分析,揭示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的免疫反应过程。因此,本文对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的一般流程、发展及其在免疫学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免疫学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肿瘤患者中医药治疗究竟应该如何应用?应用多久?是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医体质学的发展,其理论已经广泛应用到中医临床各科中,现就应用该理论探讨上述问题,与同道共商,以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和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the international HapMap pro‐ject)的完成以及高通量生物芯片技术的成功研发,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基因组结构初步分析已经完成。研究发现,肿瘤是在细胞水平的恶性克隆,同时,恶性肿瘤细胞通过对自身的不断的“改良”以适应宿主各种环境。从进化上来说,能够引发恶性肿瘤的细胞即所谓“成功”的肿瘤细胞,其具备将遗传模板传递给下一代肿瘤细胞的能力,而能够引致远处转移的恶性肿瘤细胞其自身必定带有其他肿瘤细胞亚群所不具备的信息。因此,在单克隆水平去分析这些肿瘤克隆的发生、发展、转移等,有可能揭示恶性肿瘤产生的具体机制。由于恶性肿瘤本身的异质性,在原发灶的肿瘤细胞群可能是由具备血管生成、侵袭能力、转移特性等不同方面的能力或是具备多功能的细胞亚群所组成。目前普遍认为,倾向于发生远处转移的一些细胞亚群在亲代肿瘤中已然存在,不同的转移灶可从不同的单个细胞增生而来,并且这些发生转移的细胞亚群受多重机制的调控。如果能够以单个细胞进行整个全基因组范围的分析,不仅取材更经济,更重要的是细胞可能达到真正的纯化,实验所得结果更精确也更可靠。因此,探索单个肿瘤细胞的遗传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成为肿瘤基础研究人员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肿瘤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单细胞测序技术是在单个细胞水平上进行全基因组、转录组以及表观遗传学测序,从而为肿瘤异质群体的细胞亚群分类提供依据,进而有效揭示肿瘤细胞内有关遗传、转录和表观遗传水平复杂性改变的过程。本文介绍测序技术的进展、单细胞测序技术方法以及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具体肿瘤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男性不育症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诊断、检测和治疗手段仍不完善。精原干细胞作为维持男性生育能力的基础,在男性不育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传统的测序技术是对大量的混合细胞进行分析,无法观察到各种类型细胞之间的区别,还会掩盖SSC这类重要且稀少细胞的独有特征。单细胞测序技术能够对单个细胞进行无偏倚、高通量和高分辨率的分析,为探究SSC在单细胞水平的变化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时也为发现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和潜在靶点,促进男性不育症的个性化诊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氧化还原机制不仅被广泛的运用于到多种疾病机制研究中,也被中医学采纳,运用到中医证侯以及治未病、亚健康领域研究中。氧化还原平衡体现了阴阳平衡思想,氧化还原机制与体质学原理及体质三级预防理念有着相似之处,氧化还原机制的多样性奠定了其与体质理论相结合的基础,运用氧化还原机制进行中医体质研究是符合体质理论的方法。将氧化还原机制与9种体质理论相结合,进行人群系统的分类检测,一方面丰富了体质理论的科学内涵,一方面可将氧化还原检测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运用到未病人群中,且有助于把握不同系统疾病氧化应激机制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单细胞测序技术是目前解码组织、器官、细胞、分子异质性的重要热门工具,其主要基于二代测序技术,根据其检测对象可分为单细胞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单细胞表观组学测序技术、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技术,以及可同时解析多个组学的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表观遗传学是连接基因组学和细胞表型的重要调控环节,其可通过染色质的可及性、DNA和组蛋白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体质判定,观察分析不同证候类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收集263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虚痰湿证居多,83例,占31.6%,其次为肾虚肝郁证77例,占29.3%;痰瘀互结证70例,占26.6%、肾虚血瘀证33例,占12.5%。中医体质以气虚质(74例,28.1%)、血瘀质(53例,20.2%)、痰湿质(51例,19.4%)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4种中医证候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证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要体质;肾虚肝郁证的体质以气虚质及气郁质为多;痰瘀互结证中以血瘀质和痰湿质占主要比例;肾虚血瘀证中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候间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的特异性影响中医证候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气虚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和寒热错杂体质多寐病患者的体质进行判别与分析,采取同病异治的方法针对多寐患者偏颇体质进行调理,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实践证明体质辨证是临床疾病辨证论治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应用于慢性病和疑难病治疗与调摄。对于人体体质的认识应该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临床的具体运用中不能局限于目前所颁布常见体质相关内容,而要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提升和丰富中医对人体体质的认识,从而为中医药更加精准解决各类临床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中医体质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医体质辨识指导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可行性。方法 居民体质辨识采用黄炎东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KY3H中医体质识别软件,使用二手数据挖掘的方法,对长宁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中医体质辨识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对接、整合、清理、分析。结果 完成居民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档案对接11 321人,其中32.38%的居民为平和质。偏颇体质中,以阳虚质和气虚质最为常见,分别占25.66%和21.05%。女性偏颇体质居民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尤其在阴虚、阳虚、气虚、气郁和血瘀上。随着年龄增长,不同性别间偏颇体质的差异逐步减小(P<0.001)。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中偏颇体质比例均显著高于无慢性病的人群,OR(95%CI)分别为1.873 (1.494~2.348)和2.907(2.578~3.278)。结论 女性、年龄较大者、慢性病患者偏颇体质比例较高。运用中医诊疗技术对不同偏颇体质的人群进行调整,对社区人群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揭示中医体质作用于卵巢癌的微观机制基础上,对中医体质可调论应用于卵巢癌防治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方法]利用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表,于2015年3—9月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病房,对卵巢癌患者进行结构性访谈,收集到34位卵巢癌患者的体质类型数据和癌胚抗原(CA)199与CA125的检测值,以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表的问题作为自变量,构建了以CA199、CA125分别作为因变量的测量模型1和测量模型2,然后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体质类型方面,34位患者中,倾向或属于阳虚质26例,倾向或属于阴虚质10例,倾向或属于气虚质19例,倾向或属于痰湿质9例,倾向或属于湿热质6例,倾向或属于血瘀质12例,倾向或属于特禀质1例,倾向或属于气郁质19例;测量模型的回归分析方面,测量模型1的调整R~2为0.999,方差分析的F统计量值为879.420(P=0.025),整体拟合程度较好;测量模型2的调整R~2为0.682,方差分析的F统计量为3.216(P=0.419),整体拟合度非常不足。由于存在多重共线性,对测量模型1进行了修正,其调整R~2为0.819,方差分析的F统计量为10.327(P0.05),整体拟合度很高,变量的相关系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结论]第一,兼夹体质广泛存在;第二,微观因子可能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第三,为中医体质可调论在卵巢癌防治中的实际应用、可操作性以及体质调整效果评估提出了一个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大学生疲劳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整群抽样抽取广州某大学602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疲劳状况及中医体质分型,进行卡方检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疲劳发生情况为"总是"占3.3%(196)、"经常"占19.7%(1187)。男、女大学生发生疲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25,P=0.000)。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是"发生疲劳时平和质为保护因素,气虚质、瘀血质及湿热质为危险因素;"经常"发生疲劳时平和质为保护因素,气虚质、瘀血质为危险因素;"有时"发生疲劳时只有平和质密切相关,为保护因素;"很少"发生疲劳时各体质对模型无贡献。结论气虚质、瘀血质和湿热质是大学生发生疲劳的危险因素,而平和质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医体质类型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类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为体质与疾病相关理论提供流行病学调查依据。方法:汇集我国9省市(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横断面中医体质调查数据7782例。中医体质调查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实施,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的判定应用判别分析法。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原发性高血压有意义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结果: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因素后,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入选了3个中医体质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其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9/6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2.00[1.58,2.553、1.66[1.33,2.083和1.37[1.13,1.66]。以性别分层分析,男性高血压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是痰湿质、阴虚质,其0R值和95%C1分别为1.61[1.22,2.14]、1.60[1.17,2.19];女性高血压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是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其OR值和95%C1分别为2.80[1.79,4.39]、1.55[1.13,2.14]和1.39[1.05,1.84],痰湿质对女性高血压的影响更显著。结论: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高血压的中医体质影响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7.
从中医证侯、病因病机、藏象、治则治法、经络、针灸以及中药新药的研发等领域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作为基因组学与中医药学研究的一个桥梁,必将对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中国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现状,评价其方法学质量。[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3大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并纳入文献,并对文献名称、发表年份、文献类型、发表期刊、第一作者所在地区、作者数量、样本量、抽样方法、方法学质量(AHRQ)等信息进行提取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7篇合格文献,文献数量整体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中华中医药杂志》载文量最多,为4篇(占10.81%);载文量为2篇以上(含2篇)的7种期刊中,核心期刊共4种10篇(占27.78%);文献作者分布于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单篇作者数为1~9人不等,每篇文献研究平均作者数量为4~5个。纳入的37篇文献中,样本量分布不均衡,每篇文献研究平均样本量为1 363例;抽样方法分布情况显示,6篇文献(占16.22%)使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7篇文献(占18.92%)使用整群抽样方法,24篇文献(占64.86%)未提及抽样方法;方法学质量结果显示37篇文献均为中等质量和低质量文献,且与文献发表年份无关(P=0.987)。[结论] 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总量较高,但文献质量偏低,今后需努力钻研循证医学研究方法,严格质控科学调查研究过程。同时开展多机构合作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中亚洲国家IBS的发病率达6.5~10.1%~([1]),欧美国家IBS发病率高达10~20%~([2-3])。临床上腹泻型IBS患者最为常见,此类型患者腹泻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IBS反复发作与内脏敏感性都与体质密切相关~([4])。本研究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中医体质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医理论,从内服和外用两方面统计近年来中药及其制剂在治疗湿疹中的应用情况。其中,内服方面,从健脾除湿、养血润燥、清热凉血、补中益气等方面进行统计划分。外用通过中药外洗、中药外洗、中药湿敷、外用中药膏剂、涂搽成药搽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综述近5年来的文献,为进一步推广中药及中药制剂在治疗湿疹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