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疗效。 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功能干预,包括饮水控制、间歇性导尿、膀胱区理疗、盆底肌训练等,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肛门括约肌的肌电生物反馈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后)检测残余尿量和肛门括约肌表面肌电信号,并根据排尿功能分级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和肛门括约肌扩张和收缩波幅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残余尿量和肛门括约肌扩张和收缩波幅分别为(81.2±47.8)ml、(25.37±5.65)μV和(36.47±5.02)μV,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显效8例(26.7%),有效22例(73.3%),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3例(10.0%),有效17例(56.7%),无效0例, 2组患者显效率和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膀胱功能干预的基础上增加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患者在饮水计划的基础上实施清洁间歇导尿,并给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排尿日记、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患者膀胱功能。结果:治疗后排尿日记指标比较,2组每次排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多(P0.05)、膀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24h尿失禁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观察组24h尿失禁次数、膀胱残余尿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每次排尿量较对照组改善增加(P0.05)。治疗后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2组最大膀胱容积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充盈期逼尿肌压力及逼尿肌漏尿点压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配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具有协同疗效,能提高膀胱排尿功能、降低膀胱输尿管返流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特征。 方法15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观察组)和15例正常人(对照组)参加本项研究,应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刺激仪经直肠内采集盆底肌静息状态(10 s)、快速收缩(2 s×3)、持续收缩(10 s)时的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并对2组盆底肌不同状态下的数值进行分析与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盆底肌静息时的RMS最大值(16.61±2.83)和平均值(13.52±2.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41±5.55)和(3.45±1.53)],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组内比较,持续收缩时RMS最大值(20.24±13.99)和平均值(13.36±2.39)、快速收缩时的RMS平均值(13.40±2.31)与静息时RMS最大值和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表面肌电可作为评定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状况和盆底肌功能的量化指标,对进一步制定脊髓损伤患者盆底肌协调训练计划,改善肠道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2组采用常规间歇式导尿技术并制定饮水计划,观察组加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膀胱功能及国际下尿路症候群症状(LUTS)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每日最大排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每日平均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平均漏尿次数及LUT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方法对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的疗效优于常规的膀胱功能治疗训练。  相似文献   

5.
盆底肌电刺激用于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PES)改善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对21例骶段以上SCI患者进行PES治疗8周,并在PES治疗前1周、PES治疗开始后第2周、第4周、第8周均记录7d的排尿日记并进行B超检查测残余尿量。结果: PES治疗8周后患者24h平均排尿次数由11.9±2.8减少至8.4±1.9次/d、漏尿次数由6.2±3.1减少至2.5±1.7次/d,平均单次尿量由188.1±43.3增加至254.1±42.4 ml/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盆底电刺激能有效地改善骶段以上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所致的尿失禁及尿频症状。对于PES治疗参数的选择和PES的长期疗效均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
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PES)对脊髓损伤(SCI)后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完全性S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PES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间歇导尿、激发排尿技术或Crede手压法、Valsalva屏气法;PES组采用PE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评定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症状(LUTS)评分等。结果:2个月的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日排尿次数减少、平均膀胱容量增加、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减少,排尿症状有显著改善(P<0.05),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ES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PES联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对治疗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优于常规的膀胱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3种方法的对比观察肠道综合物理疗法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10例。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A组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B组进行肠道运动疗法治疗,C组进行肠道综合物理疗法(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肠道运动疗法)的治疗,治疗前后比较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BD)评分量表、Wexner便秘评分量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PAC-QOL)、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PAC-SYM)、乳果糖及开塞露用量、肛门直肠测压等指标,分析评估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3组的NBD、Wexner便秘,PAC-QOL及PAC-SY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1),乳果糖及开塞露用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1),肛门收缩压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1),直肠容量感觉阈值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5),肛门静息压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组各项量表评分、乳果糖及开塞露用量均较A、B组有明显减少(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肠测压各项指标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方法均可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便秘症状,肠道综合物理疗法比单独生物反馈电刺激及肠道运动疗法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便秘的改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法治疗脊髓损伤(SCI)术后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 方法选取脊髓损伤术后排尿功能患者82例,按系统抽样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40)与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导尿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1~2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拔除尿管试验,并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膀胱B超检查和尿动力学测定,最后于随访结束时对2组患者进行满意度指数(PSI)评定。 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组拔除尿管成功率为87.5%,对照组仅为42.8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有膀胱巨大结石,有25例有不同程度尿路感染;治疗组患者中未见膀胱结石和尿路感染。治疗后,2组患者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对照组患者满意15例(35.7%),治疗组患者满意27例(6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法可显著改善SCI术后患者的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心理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SCI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照组则辅以中频电治疗。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罗森伯格自信心量表(RSES)、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运动评分对2组患者自信心及瘫痪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并对2组患者股四头肌、腘绳肌及胫骨前肌最大收缩时肌电信号值进行检测比较。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RSES、ASIA运动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2组患者ASIA运动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另外治疗组RSES评分在治疗后亦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该组患者RSES评分与ASIA运动评分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而对照组RSES运动评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rt;0.05)。通过肌电检测发现,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股四头肌、腘绳肌及胫骨前肌最大收缩时肌电信号值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 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能提高SCI患者自信心,有助于患者瘫痪肢体运动功能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排尿训练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31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以测压管连通导尿管,使患者可以直视膀胱内压的变化,根据患者排尿障碍的不同进行不同模式的视觉反馈膀胱训练。训练前后记录安全容量、基础膀胱内压、最高膀胱内压、自排尿量、残余尿量、排尿时程等数据。结果:经过2—8周训练,患者的平均最大膀胱内压由30.372±12.957cmH2O增至63.378±19.313cmH2O,尿潴留、无自主排尿者(16例)中有12例可以自主排尿,且残余尿量<100ml,4例目前尚无自主排尿,但可明确感知膀胱充盈;有自主排尿,但残余尿量≥100ml者(14例)中有12例残余尿量降至100ml以下,2例残余尿量仍在150—200ml;有自主排尿,但排尿时程延长的1例患者控制膀胱内压能力有所提高,但排尿时程仍较伤前长。结论:视觉反馈排尿训练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膀胱内压,为膀胱功能的恢复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2.
13.
脊髓损伤前后肠道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前后肠道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面对问卷调查方式对70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有关肠道功能的问卷调查。结果:脊髓损伤前后患者在肠道症状、排便频率及耗时、排便成功率、依赖程度、辅助手段等方面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改变有较高的发生率,应积极开展肠道管理。  相似文献   

14.
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分类及其与治疗的关系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展。传统的分类和按膀胱功能及尿流动力学的分类方法与临床治疗不相适应。基于排尿时患者有无尿道外括约肌松弛 ,结合患者全身情况及康复治疗的需要 ,近年提出了新的4型分类法 ,即大脑脊髓束残留型、脊髓协同型、截瘫型和四肢瘫型。本文简要介绍了各种分类方法及其治疗原则 ,尤其是新分类法 ,简明实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1周、治疗4周和8周后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和排尿日记对2组患者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日均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和导尿次数进行比较,通过泌尿症状困扰评分(USDS)和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LUTS)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及8周后,2组患者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及导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呈持续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及膀胱安全容量均较治疗前呈持续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及8周后,2组患者USDS及LUT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骶神经根磁刺激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SCI后NB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电针组、磁刺激组和联合组各20例,联合组为前3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并均在执行饮水计划的前提下行间歇性清洁导尿。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排尿日记评定和尿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因排尿症状而影响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对排尿日记、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发现,联合组明显优于常规组、电针组和磁刺激组,电针组和磁刺激组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电针及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均能改善SCI后NB患者的排尿功能,而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