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龙蛭汤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00μmol/L过氧化氢(H2O2)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4h建立自噬模型,通过CCK-8法观察龙蛭汤含药血清对模型组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HUVECs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和Bcl-2同源结构域蛋白(Beclin-1)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空白组细胞增殖OD值及相对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UVECs增殖OD值及相对增殖率降低,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龙蛭汤组HUVECs增殖OD值及相对增殖率及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上升(P<0.05)。正常组和空白血清组细胞未见明显变化,模型组细胞胞质内双层膜样结构和空泡数量减少,龙蛭汤组细胞24h后胞质内双层膜样结构增多,弯曲延展,包裹部分细胞器。结论龙蛭汤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的HUVECs损伤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能维持细胞形态的完整和促进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自噬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茶多酚(TP)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RT-PCR法进行HUVEC的观察及鉴别.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TP对HUVEC增殖、细胞周期、增殖指数及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目的 条带测序结果 与GenBank人CD31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TP能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是一种潜在的新生血管抑制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茶多酚(TP)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RT-PCR法进行HUVEC的观察及鉴别。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TP对HUVEC增殖、细胞周期、增殖指数及凋亡率的影响。结果目的条带测序结果与GenBank人CD31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结论TP能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是一种潜在的新生血管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粉防己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PC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Tet)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新生血管形成的药物效应。方法: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10-3、10-4、10-5、10-6M)Tet对HUVEC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et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et对PCNA的影响。结果:Tet能抑制HUVEC增殖且具有量效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显示HUVEC经10-5MTet处理后,G1期细胞增加19.69%,S期细胞减少12.31%,G2期细胞减少7.38%;PCNA在1640对照组、Tet实验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842±0.079)、(0.519±0.052)。结论:Tet能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是一种潜在的新生血管抑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内质网应激分子伴侣氧调节蛋白150(ORP150)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GRP9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UUO大鼠模型,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那普利组和白藜芦醇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手术后2周将大鼠处死并收集血清和肾组织,检测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的损害程度并计算损伤参数;采用Masson染色检测大鼠肾间质胶原沉积面积值;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原位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肾组织ORP150、GRP78、GRP9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Scr、BUN均显著降低,肾小管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降低,肾组织中ORP15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原位细胞凋亡指数和GRP78、GRP9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和依那普利组比较各检测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白藜芦醇对UUO大鼠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肾脏肾盂积水,降低肾间质胶原沉积面积,诱导内质网应激过程中的关键信号分子ORP150的表达,下调分子伴侣GRP78、GRP94的表达,减缓凋亡的发展,抑制因细胞凋亡沉积而带来的肾间质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究芎芍胶囊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作用。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和体外培养HUVEC的方法,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芎芍胶囊高、中、低3个浓度含药血清对HUVEC增殖的影响。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高、中、低剂量的芎芍胶囊含药血清均有促进HUVEC增殖的作用,增殖率分别为54.14%、54.98%、33.77%;FCM法检测发现高、中、低剂量芎芍胶囊含药血清均可增加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52.14%、42.65%、37.08%;显微镜观察结果也显示各含药血清具有促进HUVEC增殖的作用。结论 芎芍胶囊能促进HUVEC的增殖,其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浓度有一定的关系;提示芎芍胶囊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GRP78/PERK/ATF4通路探讨泽泻汤改善肝细胞内质网应激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油酸(OA)及高脂饮食诱导高脂细胞及动物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模型。ER与Ca2+荧光共定位观察泽泻汤对ER-Ca2+稳态的调节情况;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泽泻汤对凋亡的影响;Q-PCR检测ER核心信号1(Ern1)、转录激活因子6(Atf6)、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homologous protein,Chop)、Grp78、Perk、X-盒结合蛋白1(Xbp1)、热休克蛋白90β1(Hsp90β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0B(Tnfrsf10b)的mRNA表达;Western bolt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B细胞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GRP78/BIP)GRP78、类PKR的内质网激酶(PERK)、p-PERK和转录激活因子4(ATF4)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ER-Ca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探讨其促血管生成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模型,大鼠连续5 d灌胃不同剂量的痰瘀同治方(78.0、39.0、19.5 g/kg)制备各剂量药物血清,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来反应其增殖能力,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给药后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正常组比较,490 nm处吸光度痰瘀同治方高、中剂量组内皮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1),增殖率分别为49.78%、33.92%;内皮细胞迁移能力也有提高,划痕区相对距离明显减少(P0.01),细胞迁移率分别增加11.36%、11.62%。结论痰瘀同治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促进增殖和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验丹皮酚等中药提取物是否能抑制AGEs(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AGEs损伤模型 ,采用MTT法观察丹皮酚等对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2 0 0、4 0 0、80 0 μg/mlAGEs可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 ,其抑制率分别是对照的 15 .36 %、2 0 .94 %、5 0 .15 % ,另外 ,丹皮酚 (0 .0 1、0 .0 0 0 1、0 .0 0 0 0 1mM)、甘草素 (0 .1、0 .0 1、0 .0 0 0 1mM )、葛根素 (0 .1、0 .0 0 1、0 .0 0 0 1mM )、当归油(0 .1、0 .0 0 1mg/ml)、柚皮素 (0 .1mM)可不同程度的拮抗AGEs的抑制作用。结论 :丹皮酚等中药提取物对AGEs培养条件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指出 :实验中药物有效拮抗AGEs引起的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 ,表明AGEs培养条件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超氧离子自由基及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龙蛭汤含药血清对氧化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管型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过氧化氢(H2O2)诱导HUVECs氧化损伤模型,采用CCK-8增殖实验、划痕实验和Matrigel实验比较龙蛭汤含药血清(治疗组)和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照组)对氧化损伤的HUVECs的增殖、迁移和管型形成的不同影响。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细胞具有较高增殖能力、更快迁移速度及迁移距离、形成更多的管形腔及小分支(P0.05)。此外,24 h后治疗组细胞仍能保持完整的管腔结构和形态,而对照组则不能。结论:龙蛭汤含药血清较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在促进氧化损伤HUVECs管型形成方面具有更优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丹皮酚等对AGEs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冰  王坚 《中医药学刊》2002,20(5):681-681,687
目的:检验丹皮酚等中药提取物是否抑制AGEs(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AGEs损伤模型,采用MTT法观察丹皮酚等对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200、400、800μg/ml AGEs可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其抑制率分别是对照的15.36%、20.94%、50.15%,另外,丹皮酚(0.1、0.0001、0.00001mM)、甘草素(0.1、0.01、0.0001mM)、葛根素(0.1、0.001、0.0001mM),当归油(0.1、0.001mg/ml)、柚皮素(0.1mM)可不同程度的拮抗AGEs的抑制作用,结论:丹皮酚等中药提取物对AGEs培养条件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指出:实验中药物有效拮抗AGEs引起的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表明AGEs培养条件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可有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超氧离子自由其及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石麦清火汤含漱辅助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慢性牙龈炎疗效及对弹性蛋白酶(EA)、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4例慢性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给予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观察组5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石麦清火汤含漱辅助治疗,观察2组近期疗效、随访复发率,比较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EA、GRP78及CHO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LI、GI、SBI、EA-s、EA-p、GRP78及CHO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石麦清火汤含漱辅助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慢性牙龈炎可有效减轻牙龈病变程度,下调EA-s、EA-p、GRP78及CHOP水平,避免远期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培养上清液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原代培养HUVEC,传至第3-6代进行实验。以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HSYA在不同作用时间,对HepG2培养上清液刺激后异常增殖的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HSYA在0.0073g/L-0.00045g/L浓度范围内作用24h后,对于肿瘤上清液刺激后异常增殖的HUVEC有显著抑制作用(F=13.015,P<0.01);同样浓度范围作用24h后,对正常HUVEC生长无明显促进或抑制作用。结论:一定浓度的HSYA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显著抑制肿瘤上清液刺激后异常增殖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提示HSYA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血管生成阻断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滋补脾阴方药(ZBPYR)对脾阴虚痴呆大鼠不同脑区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通过证病结合的方法建立脾阴虚痴呆大鼠模型,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CA3、DG区)、大脑皮质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凋亡促进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变化.结...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当归挥发油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相关关系。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当归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建立44批不同产地当归药材挥发油指纹图谱,质谱检索库及保留指数法鉴定各色谱峰所示化学成分,用噻唑蓝染色(MTT)实验考察不同产地当归挥发油对HUVECs细胞的增值率,再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并分析当归挥发油促HUVECs细胞增殖作用的相关关系。结果: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色谱峰X_1,X_2与细胞增殖率呈负相关的关系,其余色谱峰与细胞增殖率均呈正相关的关系,且其中X_3,X_6,X_7号色谱峰回归系数较大,是当归挥发油促HUVECs细胞增殖的主要化学成分。结论: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建立当归挥发油谱效相关关系,可为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药理性质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芳香新塔花总黄酮(ZCF)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HUVECs,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芳香新塔花总黄酮(25、50、100μg/ml)组和阳性药维生素C组。采用CCK-8法检测HUVECs活力,用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GSH含量和SOD活性明显降低,MDA、LDH和ROS含量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与模型组比较,芳香新塔花总黄酮(25、50、100μg/ml)组和维生素C组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明显增加GSH含量、减少MDA和LDH含量,抑制ROS的生成,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结论:芳香新塔花总黄酮对H2O2诱导的HUVECs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能力、降低ROS产生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肾康宁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取7只为正常组,其余53只采用2.5%腺嘌呤悬浮液灌胃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21d后将5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氯沙坦组[10mg/(kg·d)]、慢肾康宁低剂量组[7.5g/(kg·d)]、慢肾康宁中剂量组[15g/(kg·d)]、慢肾康宁高剂量组[30g/(kg·d)],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30d。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MTP),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水平,实时定量PCR测定肾组织GRP78、转录激活因子4(ATF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组和慢肾康宁各剂量组SCr、BUN、24hMTP均显著下降(P<0.01),eGFR上升(P<0.01)。病理观察,模型组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坏死、脱落,肾小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内腺嘌呤代谢产物沉积和胶原纤维增生,氯沙坦组和慢肾康宁各组较模型组病理变化轻。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GRP78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水平均下降(P<0.05或P<0.01)。各给药组GRP78、ATF-4、CHOP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慢肾康宁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组织内质网应激PERK-eIF2α-ATF4-CHOP通路过度表达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具有肾脏保护功能,这可能是它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络益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西药组及中药大、中、小剂量组,每组7只。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小鼠每日分别给予6.20、3.10、1.55g/ml的通络益肾方2ml灌胃;西药组小鼠每日灌胃洛汀新(0.09mg/ml)、糖适平(0.27mg/ml)混合液2ml。每日1次,连续给药10天。于末次灌胃2h后制备含药血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细胞分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同步化24h后,正常组加5.6mmol/L低糖+10%的胎牛血清100μl,模型组加30mmol/L高糖+10%的空白血清100μl,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加30mmol/L高糖及10%的中药大、中、小剂量含药血清100μl,西药组加30mmol/L高糖+10%的西药血清100μl。分别培养12h、24h、48h和72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系膜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各组系膜细胞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同时间点比较,模型组系膜细胞在24h、48h和72h凋亡率持续增加(P<0.01)。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各给药组24h、48h和72h时系膜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下降(P<0.01);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在各时间点系膜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剂量升高而降低,呈剂量依赖性(P<0.01)。与正常组同时间点比较,模型组GRP78mRNA在24h、48h持续升高,而72h明显下降,JNKmRNA表达在48、72h时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各给药组系膜细胞GRP78mRNA、JNKmRNA在48h、72h时明显减低,且以中药大剂量组最低(P<0.05或P<0.01)。结论通络益肾方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延缓GRP78mRNA增幅、下调JNK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