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PGⅡ、PGⅠ/PGⅡ、胃泌素-17(gastrin-17,G-17)和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等血清学筛查指标在健康体检人群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0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血清PG、G-17检测及13C尿素呼气试验(13C urea breathing test,13C-UBT)的健康体检人群共25 38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PG(+)、G-17(+)、H.pylori(+)任意满足2项及以上或PG、G-17单独异常定义为高危组,对高危组患者行内镜检查及进一步病理活检,根据病理诊断分为胃癌前状态、胃癌前病变、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及对照组(胃黏膜正常组),分析PG、G-17、H.pylori水平与胃黏膜各级病变发生的关系及对胃癌的筛查价值。结果:血清学筛查高危组7 592例,占29.9%;高危组男性的构成、H.pylori感染率、平均年龄高于低危组,PGⅠ、PG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福建省胃癌中低发地区居民血清PGⅠ、PGⅡ、G-17和Hp感染水平分布特征,探讨用上述血清学标志物筛查高危人群的可能性。[方法]在同安区和福安市随机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检测血清PGⅠ、PGⅡ、G-17和Hp感染水平。[结果]PGⅠ水平呈明显的性别、年龄、地区分布差异,PGⅡ、PGⅠ,PGⅡ水平呈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异。不同Hp感染状态下PGⅠ、PGⅡ、PGⅠ/PGⅡ、G-17水平呈明显差异(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影响PGⅠ、PGⅠ/PGⅡ水平异常的因素.但G-17水平异常的危险因素为Hp感染(OR=2.656)和中年年龄(OR=2.114).[结论]PCⅠ、 PCⅡ、C-17筛查胃癌高危人群具有菝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能否以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IgG抗体检测筛查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并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在胃癌高发区对35岁以上无症状、有胃病史及胃癌家族史者进行胃癌筛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定量检测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定性分析血清H.pylori-IgG抗体,结合内镜活检和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受检者血清PGⅠ、PGⅠ/Ⅱ比值和血清H.pylori-IgG抗体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结果]本组共筛查1502人,以PGⅠ≤70ng/ml,PGⅠ/Ⅱ≤7.0者作为PG单筛胃癌临界值,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以上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66.67%,特异性为61.48%。PG阴性920人(61.25%),阳性582人(38.75%);总体胃癌检出率为0.60%(9/1502),早期胃癌检出率为55.56%(5/9),进展期为44.44%(4/9);PG阳性癌检出率为1.04%(6/582),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及萎缩性胃炎检出率分别为0.34%(2/582)、27.66%(161/582)、13.04%(78/582)、19.76%(115/582);PG阴性癌检出率为0.33%(3/92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及萎缩性胃炎检出率分别为0.11%(1/920)、18.04%(166/920)、8.37%(77/920)、17.07%(157/920)。PG阳性与PG阴性之间胃癌及其癌前病变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PG阳性中早期胃癌检出率为50.00%(3/6)。1502人中,Hp阳性1027例,占总检查人数的68.38%。PG阳性中Hp感染率为70.10%;PG阴性中Hp感染率为67.28%,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GⅠ≤70ng/ml,PGⅠ/Ⅱ≤7.0是筛查胃癌高发区武威地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较为合适的临界值;以血清PG水平作为初筛,再行内镜及病理检查,可提高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率;该地区Hp感染率极高,提示胃癌高发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福建省胃癌高、中、低发地区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泌素(G-17)水平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分布趋势。方法:选择长乐市江田镇、同安区大同镇和福安市赛歧镇分别代表福建省胃癌的高、中、低发地区,以ELISA检测3地区居民(共725人)的血清PGⅠ、PGⅡ、G-17含量及Hp IgG抗体,统计学检验比较各指标在3地区间的差异。结果:长乐江田镇、同安大同镇和福安赛歧镇PGⅠ中位数分别为110.75、131.00和107.32μg/L,PGⅡ为13.90、14.70和7.79μg/L,PGⅠ/PGⅡ比值为7.91、8.66和13.09,G-17为2.90、1.10和1.00ρmol/L,Hp感染率分别为49.6%、33.5%和29.3%。各指标在3个地区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47.15~121.76,χ2=22.47,P值均<0.001。3地区居民血清指标异常者(PGI<25μg/L、PGⅠ/PGⅡ比值<2.5或G-17≥2ρmol/L)所占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3.45~94.46,P值均≤0.001。Hp感染阳性者的血清PGⅠ、PGⅡ和G-17均高于阴性者,而PGⅠ/PGⅡ比值则低于阴性者。无论Hp阳性或阴性,3个地区居民的血清学指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32~70.36,P值均<0.05。结论:福建省胃癌高、中、低发地区居民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及Hp感染率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提示这些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17(G-17)及幽门螺杆菌IgG抗体(Hp-IgG)联合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四川省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早期胃癌组)、6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萎缩性胃炎组)、同期体检的1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3组受试者血清PGⅠ、PGⅡ、PGR、G-17和Hp-IgG的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及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早期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及对照组受试者血清PGⅠ分别为(59.85±8.59)ng/ml、(72.19±9.89)ng/ml、(96.83±8.66)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30.504,P<0.001);3组受试者PGⅡ分别为(23.19±2.45)ng/ml、(20.60±4.19)ng/ml、(16.52±3.34)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0.085,P<0.001);3组受试者PGR分别为2.78±0.69、4.33±0.95、6.21±1.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8.801,P<0.001);3组受试者G-17分别为(77.04±10.09)ng/ml、(64.69±7.22)ng/ml、(55.91±8.32)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0.770,P<0.001);3组受试者Hp-IgG分别为(70.23±8.11)IU、(58.30±9.37)IU、(33.00±5.24)I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78.431,P<0.001)。早期胃癌组和萎缩性胃炎组患者的血清PGⅠ和PG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且早期胃癌组血清PGⅠ和PGR水平显著低于萎缩性胃炎组患者(均P<0.05);早期胃癌组和萎缩性胃炎组患者的PGⅡ、G-17和Hp-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早期胃癌组患者PGⅡ、G-17和Hp-IgG水平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组(均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GⅠ诊断胃癌的临界值为73.11 ng/ml,敏感性为63.33%,特异性为83.33%,曲线下面积(AUC)为0.801;血清PGⅡ诊断的临界值为19.55 ng/ml,敏感性为75.83%,特异性为72.22%,AUC为0.760;血清PGR诊断的临界值为4.60,敏感性为82.50%,特异性为77.22%,AUC为0.816;血清G-17诊断的临界值为64.33 ng/ml,敏感性为64.17%,特异性为65.56%,AUC为0.631;血清Hp-IgG诊断的临界值为53.80 IU,敏感性为59.17%,特异性为75.00%,AUC为0.708;在最佳临界切点时,PGⅠ+Hp-IgG二者联合检测敏感性为69.17%,特异性为76.67%,AUC为0.754;PGR+Hp-IgG二者联合检测敏感性为88.33%,特异性为74.44%,AUC为0.798;G-17+Hp-IgG敏感性为71.67%,特异性为65.56%,AUC为0.718;五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2.50%,特异性为72.22%,AUC为0.869。五者联合检测敏感性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均P<0.05),且五者联合诊断的AUC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Z=1.848,P=0.032;Z=3.145,P=0.001;Z=1.688,P=0.046;Z=7.726,P<0.001;Z=4.931,P<0.001;Z=3.188,P=0.001;Z=1.783,P=0.037;Z=4.534,P<0.001)。结论血清PGⅠ、PGⅡ、PGR、G-17和IgG anti-Hp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对于胃癌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蛋白酶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们在胃癌高发区山东省临朐县对35岁~64岁自然人群共2940人进行了血清幽门螺杆菌lgG抗体的测定.当地居民感染率为49%并与胃粘膜病变有密切关系.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中感染率仅为19%,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升至40%,在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中则为63%.肠上皮化生或异型性增生病人中感染率略高于平均水平,但低于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饮水类型、教育因素有关,与年龄、家庭人口未见明显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型和Ⅱ型含量均高于感染阴性者,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06例胃癌患者及87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胃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水平,比较不同临床分期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水平;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胃泌素-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胃蛋白酶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NM分期为Ⅳ期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17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和Ⅲ期患者,胃蛋白酶原水平明显低于Ⅰ~Ⅱ期和Ⅲ期患者,Ⅲ期患者血清胃泌素-17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胃蛋白酶原水平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胃泌素-17水平升高、胃蛋白酶原水平降低均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联合检测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AUC为0.841(95... 相似文献
9.
胃蛋白酶原C基因插入-缺失多态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交互作用与胃癌发病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胃蛋白酶原C(PGC)基因插入-缺失多态与幽门螺杆菌(Hp)及其不同基因亚型菌株感染的交互作用.方法 1:1频数配伍,选择基本正常(NOR)、胃糜烂溃疡(GU)、萎缩性胃炎(AG)和胃癌(Gc)各141例,分析PGE基因多态和Hp感染的交互作用.同时选择177例Hp感染阳性者,分析PGC基因多态与不同基因亚型Hp感染的交互作用.以聚合酶链反应(MR)检测PGC基因多态型及Hp基因亚型.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Hp-IgG抗体.结果 PGG基因多态与Hp感染两因素交互作用,PGC等位基因1纯合型、Hp-IgG阳性者罹患GU、AG和GC的OR值分别为8.69、11.16和10.61(P值分别为0.049、0.02和0.03),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5.40、6.48和4.34,归因比分别为0.721、0.770和0.697.P02基因多态与不同基因亚型Hp感染对于AG和GC患病均无交互作用.结论 GC发生发展过程中,PGC基因多态与Hp感染存在正交互作用,而与不同基因亚型Hp菌株感染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诊治的胃部疾病患者189例,其中胃癌患者39例(观察组),胃炎患者150例(对照组),检测2组的Hp阳性率,同时检测血清PGⅠ、PGⅡ含量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p阳性率分别为82.1%和4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PGⅠ和PGⅡ阳性率为92.3%、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0%和28.7%(P<0.05)。在观察组中,PGⅡ的诊断敏感性最高(96.0%),PGⅠ的诊断特异性最高(32.0%)。结论Hp联合血清PG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反映胃部疾病患者癌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13.
14.
胃蛋白酶原Ⅰ、Ⅱ在早期胃癌普查中的意义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和萎缩性胃炎是与胃癌密切相关的两种病变 ,HP感染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 ,而萎缩性胃炎已被普遍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在由HP感染→萎缩性胃炎→胃癌的发展过程中 ,均伴随着胃蛋白酶原 (PG)的变化 ,而且后者已成为前面 3种病变的良好诊断指标及其治疗和预防干预过程中的监测指标。利用血清PG的测定 ,进行胃癌早期诊断的普查以及胃癌的预防干预计划已在日本、芬兰、挪威等国家实行。日本在老年保健法的指导下开展了日本胃癌检测计划 ,利用PGⅠ、PGⅡ进行大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和骨桥蛋白(OPN)联合检测筛查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70例受检者,其中胃癌144例,不典型增生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13例,糜烂、溃疡7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92例,健康者91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受检者血清PGⅠ、PGⅡ、OPN的含量。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PG联合OPN筛查胃癌的检验效率。结果 PGI≤80ng/ml+PGⅠ/PGⅡ≤5联合OPN≥34ng/ml或≥30.4ng/ml筛查胃癌与PG单筛相比,其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GⅠ≤50ng/ml+PGⅠ/PGⅡ≤5联合OPN≥35.2ng/ml或≥29.2ng/ml筛查胃癌与PG单筛相比,其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G联合OPN筛查与OPN单筛相比,其灵敏度、特异度可同时达到双高;而OPN单筛仅特异度较高。结论 利用血清PG与OPN联合筛查胃癌均优于血清PG或OPN单筛,此法可能成为胃癌人群筛查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血清胃蛋白酶原异常居民胃粘膜变化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变化与我国胃癌高发区居民胃癌发生的关系及PG异常在人群胃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在对赞皇县1504名农村居民进行血清PG和HP抗体检测的基础上,对受检居民进行了随访,并分析了受检后16~30个月胃粘膜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赞皇县居民血清PG水平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居民PGⅠ、PGⅡ和PGⅠ/PGⅡ比值明显高于女性居民,但男女居民中血清PG异常者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毒素相关蛋白A(CagA)对胃泌素基因启动子(GP)的调控作用及其信号传导机制,进一步阐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双酶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技术,鉴定CagA表达载体pcDNA3.1ZEO(-)/CagA和胃泌素报告基因载体PGL/GP.采用pcDNA3.1ZEO(一)/CagA+PGL/GP瞬时共转染AGS和SGC-7901细胞,同时用PGL/GP转染AGS和SGC-7901细胞,36 h后用HP感染细胞.在感染与转染细胞的同时,加入JAK2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和ER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以未经处理的胃癌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细胞为对照,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测定转染和感染细胞中GP转录活性的改变.TaqMan(R)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胃泌素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pcDNA 3.1 ZEO(-)/CagA+PGL3/Basic共转染组和pcDNA3.1ZEO(-)+PGL/GP共转染组相比,pcDNA3.1ZEO(-)/CagA+PGL/GP共转染组的萤光素酶活性在AGS细胞分别升高到251.3倍、106.1倍和2.4倍,在SGC-7901细胞分别升高到35.8倍、22.7倍和13.4倍(P<0.05).与对照组、PGL3/Basic+HP感染组和PGL/GP转染组相比,PGL/GP转染+HP感染组的萤光素酶活性在AGS细胞分别升高到1673.2倍、33.5倍和1.4倍,在SGC-7901细胞分别升高到1180.2倍、72.2倍和1.5倍(P<0.05).pcDNA3.1ZEO(-)/Cag,A+PGL/GP共转染组加入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或U0126后,萤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在AGS细胞分别下降了33.0%和95.7%,在SGC-7901细胞分别下降了86.2%和94.8%(P<0.05).而在PGL/GP转染+HP感染组加入AG490或U0126后,萤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在AGS细胞分别降低了25.8%和24.6%,在SGC-7901细胞分别降低了14.1%和57.3%(P<0.05).在AGS和SGC-7901细胞中,HP感染组的胃泌素mRNA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3.0倍和4.5倍,pcDNA3.1ZEO(-)/CagA转染组分别是对照组的10.8倍和10.9倍,是pcDNA3.1ZEO(-)组的2.3倍和16.2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gA能够增强GP转录活性,上调胃泌素基因的表达,是调控胃泌素基因表达的重要蛋白之一.ERK/MAPK和JAK/STAT信号通路参与了CagA对GP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与胃粘膜病变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告了胃癌高发区山东省临朐县一组随机人群共3252人的胃粘膜病变与血清胃蛋白酶原(PG)含量的关系。当地居民血清PGⅠ含量较高,当胃粘膜萎缩范围较广,特别是累及胃体时才有较显著的下降。PGⅡ含量与胃粘膜萎缩肠化的程度和范围呈正相关,是影响PGⅠ/Ⅱ比值的主要因紊。PGⅠ/Ⅱ比值随病变进展呈梯度下降趋势,由浅表性胃炎的9.1下降到异型性增生的5.4和胃癌的3.8。即使在相同病变条件下,PGⅠ/Ⅱ比值与病变范围呈负相关。因此,PGⅠ/Ⅱ比值可做为胃镜检查的辅助诊断和对当地人群不同胃粘膜病变随访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20.
胃癌高发区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XH Huang B Wang JL Li YH Mi JM Shen HT Zhang ZG Yan X Xing LX Wang SJ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7):507-511
目的探讨胃癌高发区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以及血清PG检测在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进行PG检测,与内镜活检、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相结合,对比分析胃癌高发区720例接受胃镜检查的当地居民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胃黏膜病变的关系。结果胃黏膜正常组血清PG Ⅰ、PGⅡ和PGⅠ/PGⅡ比值的中位数分别为172.0μg/L、9.6μg/L和17.5。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明显低于慢性胃炎组、胃黏膜正常组和胃溃疡(GU)组(P均〈0.05)。GU组血清PGⅠ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CAG组、胃癌组和GU组血清PGⅡ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和胃黏膜正常组(P均〈0.05)。CAG组和胃癌组血清PGⅠ/PGⅡ比值明显低于其他组(P均〈0.05)。PGⅠ≤60μg/L对CAG或胃癌检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9.7%和95.5%;而PGⅠ/PGⅡ比值≤6的检出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4.7%和89.3%;PGⅠ≤60μg/L且PGⅠ/PGⅡ比值≤6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4.1%和97.3%。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组血清PGⅠ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而PGⅡ则明显增高(P〈0.05)。PGⅠ≤60μg/L、PGⅠ/PGⅡ比值≤6、PGⅠ≤60μg/L且PGⅠ/PGⅡ比值≤6对肠上皮化生检出的灵敏度分别为16.6%、25.6%和11.9%,特异度分别为92.9%、80.4%和93.9%。结论胃癌高发区居民血清PG水平与胃黏膜病变密切相关。血清PG异常作为CAG、胃癌及肠上皮化生病变筛查指标的灵敏度不太高,但特异度高。血清PGⅠ≤60μg/L可作为鉴别诊断胃癌与GU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