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亓晓宇  汪银凤  孙敬武  孙家强 《安徽医学》2021,42(12):1410-1412
目的 比较并分析变应性鼻炎患者粉尘螨及屋尘螨的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12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屋尘螨及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SPT)及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查,分析两种结果的差异性,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两种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粉尘螨和屋尘螨的SPT阳性级别与sIgE阳性级别显著相关(r粉尘螨=0.636,P粉尘螨<0.000;r屋尘螨=0.655,P屋尘螨<0.000);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粉尘螨SPT和血清sIgE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5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粉尘螨=11.285,P粉尘螨<0.05);变应性鼻炎患者屋尘螨SPT和血清sIgE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5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屋尘螨=7.031,P屋尘螨<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粉尘螨及屋尘螨的SPT及血清sIgE检查具有相关性,也具有差异性,不可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标准化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G4(specific IgG4,sIgG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安脱达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进行皮下免疫治疗,抽取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静脉血,检测血清sIgG4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1年后患者血清sIgG4水平增高(P<0.001)。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较好,sIgG4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变应性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42例,进行SIT治疗1年,于屋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分别取外周血,测定外周血清IL-4、IFN-γ水平及检测肺功能.选择同期在我院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确诊为儿童哮喘、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患儿2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1年后,SIT组儿童血清IL-4水平下降、IFN-γ水平及IFN-γ/IL-4升高(P<0.05),肺功能指标FVC、pre-FEV1%、pre-PEF%改善明显(P=0.05);而对照组儿童IFN-γ水平及IFN-γ/IL-4升高(P<0.05),血清IL-4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肺功能指标FVC、pre-FEVI%、pre.PEF%改善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肺功能指标FVC、pre-FEVI%、pre-PEF%差异无显著性,治疗1年后,SIT组pro-FEVI%、pre-PEF%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SIT能够调节体内Th1/Th2细胞的平衡,维持哮喘患儿良好的肺功能,SIT可能对哮喘儿童气道重塑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提取液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屋尘螨过敏支气管哮喘儿童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8例屋尘螨过敏的支气管哮喘儿童分为SIT组(81例)及对照组(87例),两组均予吸入激素布地奈德(ICS)治疗,SIT组同时予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提取液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27周及53周时病情改善情况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观察SIT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SIT治疗可提高哮喘患儿病情改善率及VAS评分,在53周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T组不良反应轻微,无严重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SIT联合ICS治疗可明显增加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病情改善率及提高VAS评分,优于单用ICS治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宁波镇海化工区变应性鼻炎(AR)变应原情况,为高污染地区AR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宁波美康医学检验中心变应原体外检测试剂盒,以酶免疫分析法对该地区506例AR患者进行变应原血清总IgE(tIgE)和特异性IgE(sIgE)检测,其中镇海化工区274例、城区232例,并对两区域变应原IgE进行特异性分析。结果两个区域AR患者的变应原sIgE差异主要体现在吸入性变应原方面。化工区AR患者的尘螨、屋尘、霉菌、树类和艾蒿sIgE均显著高于城区患者(P〈0.05),其中尘螨和屋尘差异最大(P〈0.01)。在两区域中,患者青少年组在尘螨、带鱼、虾蟹、龙虾、食品I和肉类sIgE方面要显著多于成年人组(P〈0.05),而成年人组在屋尘、树类、蟑螂、艾蒿和皮屑sIgE方面要显著多于青少年组(P〈0.05)。结论受该地区气候潮湿及镇海化工区环境污染的影响,化工区AR变应原tIgE和sIgE较高,表明该地区AR较为严重,患病率可能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气道过敏性疾病患儿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的分布特征,为治疗和预防儿童气道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四川省人民院儿科和(或)耳鼻喉科的418气道过敏性疾病患儿血清样本,进行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哮喘组、喘息组、变应性鼻炎组患儿较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尘螨(28.94%)、屋尘(22.24%)、花粉类[柏树花粉(6.22%)、藤草花粉(1.43%)]、狗毛/猫毛皮屑(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最高的为牛肉/羊肉,其次为牛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3岁患儿羊肉/牛肉、牛奶的阳性检出率较其他年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岁患儿中屋尘阳性检出率较另两组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吸入性变应原sIgE阳性分级以及sIgE阳性种类所导致的3种疾病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尘螨、屋尘、花粉类(柏树花粉、藤草花粉)是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常见的过敏原,不同年龄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杭州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常见变应原分布情况,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AR并进行体外血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检测的13 52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季节AR患儿的常见变应原阳性率。结果 13 521例患儿中,sIgE阳性率为54.49%(7367/13 521),其中64.82%的患儿仅对1种变应原过敏。在常见的19种变应原中,总体阳性率居前3位的分别是户尘螨(44.27%)、牛奶(14.62%)和混合草(4.82%)。男性患儿的户尘螨、猫毛皮屑、桑树、霉菌组合、树花粉组合、苋、蟑螂、牛奶、虾、蟹、菠萝、贝、芒果的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患儿(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户尘螨、混合草、猫毛皮屑、桑树、霉菌组合、蛋清、虾、蟹、菠萝、腰果、贝的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月和8月是患儿变应原阳性率最高的两个月;户尘螨、猫狗毛皮屑变应原阳性率在夏季最高,植物类变应原阳性率的高低与开花季节相一致。户尘螨的sIgE浓度以3级及以上为主(77.87%),其他变应原的sIgE浓度主要集中于1~2级。结论 杭州地区AR患儿的变应原以尘螨和牛奶最常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季节间的变应原分布存在差异,变应原检测可为AR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更为精准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小儿喘息性疾病患者血清sCD86及IgE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清可溶性CD86(soluble CD86,sCD86)、总IgE(total immunoglobulin E,tIgE)及特异性Ig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在喘息性疾病中的表达,为临床治疗喘息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4例喘息性疾病与20例健康对照血清sCD86及tIgE水平,采用欧蒙印迹法检测45例喘息性疾病与17例健康对照血清变应原sIgE。结果:喘息性疾病组sCD86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喘息性疾病组tIgE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tIgE升高率也明显升高(P(0.01);喘息性疾病组变应原以sIgE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喘息性疾病吸入性变应原sIgE以屋尘、尘螨组合最多见,食物性变应原以淡水鱼最常见;tIgE和sIgE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喘息性疾病血清sCD86的浓度与tIgE未显相关性(P〉0.05),喘息性疾病变应原sIgE阳性组与sIgE阴性组sCD86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CD86在喘息性疾病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小儿喘息性疾病与Ⅰ型变态反应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淋巴免疫治疗对特应性皮炎儿童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4年1 月-2015 年1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 例特应性皮炎儿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 法将入选者分为皮下注射组(50 例)和淋巴注射组(50 例),均进行屋尘螨过敏原制剂注射,皮下注射组实施 上臂肘部正中的皮下注射,淋巴注射组则实施腹股沟处的淋巴结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皮肤屏障 功能、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后16 和20 周,淋巴注射组患者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低 于皮下注射组(P <0.05),治疗后68 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完成后,皮下注射和淋巴注射组患者 用药评分均低于各组治疗前(P <0.05),但治疗后两组间用药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 者血清屋尘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低于治疗前(P <0.05),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4(sIgG4)高于治疗前(P < 0.05),而治疗后两组间sIgE 与sIgG4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皮损区和非皮损区经表皮水 分丢失量(TEWL)下降,且淋巴注射组下降幅度大于皮下注射组(P <0.05)。皮下注射组CD4+、CD4+/CD8+、 自然杀伤细胞(NK)低于淋巴注射组,CD8+、B 细胞高于淋巴注射组(P <0.05)。此外,淋巴注射组患者的不 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皮下注射组。结论 淋巴免疫治疗缩短了常规特应性皮炎的疗程,减少了注射剂量和次数,增 强了皮肤屏障功能,改善免疫力,降低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显效快,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鉴定重组葎草花粉主要变应原pTSX2的免疫特性,并初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鉴定pTSX2
的免疫特性;ELISA法检测经pTSX2免疫的小鼠血清sIgE、sIgG水平;pTSX2免疫治疗小鼠哮喘模型后:ELISA法测定小鼠血
清sIgE、sIgG水平;计数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比值;ELISA法检测小鼠BALF中及
脾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IL-4、IFN-γ)水平;评价小鼠肺组织炎症程度。结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重组表达的pTSX2可与
70%的葎草花粉特异性过敏的变应性哮喘患者血清发生抗原抗体反应;pTSX2免疫正常小鼠后主要诱导产生血清sIgG;pTSX2
免疫治疗小鼠哮喘模型后:血清中sIgE、sIgG的抗体水平分别为(146.74±28.57)和(548.76±11.98)μg/ml,与哮喘模型组的
(603.06±10.00)和(260.32±6.40)μ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中细胞总数及Eos百分比与哮喘模型组相比明
显下降(P<0.05);BALF中IL-4、IFN-γ水平分别为(56.74±28.57)和(49.7±11.98)pg/ml,与哮喘模型组的(89.03±10.00)和
(23.10±6.40)p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组织匀浆中IL-4、IFN-γ水平分别为(126.24±37.00)和(1547.72±490.43)
pg/ml,与哮喘模型组的(457.95±70.06)和(720.34±93.96)p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炎症程度减轻。结论
重组葎草花粉主要变应原pTSX2具有较好的免疫治疗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其机制可能是抑制变应原sIgE抗体、诱导变应原
sIgG抗体产生,降低气道炎症细胞浸润,调节Thl/Ih2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变应性因素在慢性鼻-鼻窦炎(CR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194例CRS患者(实验组)进行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定量检测及皮肤点刺试验(SPT)。同时选取190例排外CRS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①实验组屋尘螨、粉尘螨SPT阳性率分别为18.6%、18.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屋尘螨、粉尘螨、屋尘SIgE阳性率分别为14.9%、16.0%、20.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IgE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屋尘、屋尘螨、粉尘螨SIgE与CRS临床分型均呈负相关(r=-0.176,P=0.014;r=-0.177,P=0.014;r=-0.152,P=0.034)。结论部分变应性因素与CRS的病因及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R)患者接受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1年后血清总Ig E(tIgE)和特异性Ig E(sIgE)水平的变化,探讨皮下免疫治疗(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LIT)的疗效预测指标。方法以尘螨致敏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完成免疫治疗1年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自评的方式对治疗效果进行主观评价,比较治疗前后血清tIgE、屋尘螨(Dp)和粉尘螨(Df)sIgE水平的变化,并依据治疗有效与否进行分层分析。对免疫治疗前患者的基线血清Ig E抗体水平与治疗效果的关系进行分析,应用ROC曲线获得具有最佳预测效果的血清指标及其最佳临界值(cut-off值)。结果完成1年免疫治疗的SCIT组(50例)和SLIT组(58例)患者中,有效率分别为64.0%和65.5%,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血清tIgE、Dp-sIgE和Df-sIgE水平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SCIT组有效患者血清Dp-sIgE水平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血清Dp-sIgE/tIgE比值对SCIT疗效具有最佳预测效果,其最佳cut-off值为11.95%,敏感性为71.9%,特异性为83.3%。而基线血清Df-sIgE水平对SLIT疗效具有最佳预测效果,其最佳cut-off值为27.95 IU/ml(4级),敏感性为52.6%,特异性为85.0%。结论免疫治疗前患者的血清sIgE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效果进行预测,sIgE水平较高或sIgE/tIgE比值较大的患者更容易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方平  王瑾  吴昊 《安徽医学》2009,30(1):60-62
目的了解铜陵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吸入变应原,观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敏筛过敏原检测系统对2004年1月-2006年10月铜陵市人民医院15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常见吸入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选择检测阳性67例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SIT)。结果158例支气管哮喘中119例变应原检测阳性,检出率为75.32%,最常见的变应原为户尘螨(69.75%)、屋尘(56.30%)。67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满12个月者,有效率84.91%,而对照组为53.85%,P=0.0005,结果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SIT疗程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以上的有效率分别为66.13%、83.02%、10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67例进行SIT患者中,无大局部反应及全身性反应出现。结论铜陵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吸入变应原为户尘螨和屋尘,特异性免疫治疗安全、有效,疗程越长,其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哮喘患者快速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 IgE)的变化,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160例血清总IgE(tIgE)>100 kU/L,屋尘螨特异性IgE(sIgE)>0.72 kU/L 的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用屋尘螨变应原浸液快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在治疗前后抽静脉血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tIgE和sIgE.结果 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tIgE和sIgE均降低,(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快速特异性免疫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IgE和sIgE值,这可能为特异性免疫治疗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儿童变应性鼻炎(AR)血清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1例持续性中重度AR儿童,按家属意愿,31例患儿接受SIT(SIT组),20例患儿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药物组)。检测SIT组和药物组治疗前、治疗后1年血清IDO浓度,并记录鼻炎症状评分(TNSS)和药物评分。结果:SIT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血清IDO浓度分别为(70.43±8.80)ng/mL和(78.78±6.2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P<0.01),药物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血清IDO浓度分别为(70.17±8.32)ng/mL和(69.27±6.69)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P>0.05)。SIT组治疗1年后TNSS评分由治疗前的7.52±2.16下降至4.10±1.96(t=7.53,P<0.01),药物评分由治疗前的4.84±1.21下降至1.06±1.00(t=14.23,P<0.01)。药物组治疗1年后TNSS评分由治疗前的7.35±2.08下降至4.35±1.23(t=9.25,P<0.01),药物评分由治疗前的4.60±1.76下降至2.60±0.99(t=5.03,P<0.01)。2组治疗前、治疗后1年血清IDO浓度与相应的TNSS评分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SIT可明显控制AR症状,减少药物使用。AR患儿血清IDO水平随SIT进展而升高。IDO可能在SIT引导免疫耐受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皮肤点刺情况和血清总IgE水平,探讨其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测定并比较12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12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同期我院体检的126例健康儿童血清总IgE水平和皮肤点刺结果。结果①CVA组与哮喘组血清总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CVA组、哮喘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②CVA组与哮喘组摄入性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总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组、哮喘组摄入性、吸入性、总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VA组、哮喘组、健康组3个组内摄入性变应原与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25例CVA患儿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为65.6%。吸入变应原总阳性率52.8%,吸入变应原中以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率居高,分别为46.4%和43.2%;摄入变应原总阳性率28.8%,摄入变应原主要为海蟹33.6%,鸡蛋清22.4%。皮肤点刺结果强阳性以粉尘螨和屋尘螨为主,分别为24.0%和21.6%。结论 CVA患儿皮肤点刺试验有较高阳性检出率,血清总IgE水平较健康儿童高,二者对CVA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体血清中常见食物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sIgG)抗体与过敏性皮肤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过敏性皮肤病患者263例,其中70例检测血清特异性IgE(sIgE)抗体,53例过敏原皮试。健康对照30例。使用全自动过敏原检测仪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sIgG、sIgE的抗体水平,结果在263例过敏性皮肤病的病人中14项食物体外血清sIgG检验235例出现阳性结果,阳性率占89.4%。针对阳性患者进行跟踪调查,有197例病人根据试验结果改变了饮食习惯,其中有95例在20d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33例病人症状改善并不明显,有69例虽然症状有所改善但并不确定是由于改变饮食习惯引起的。结论使用全自动过敏原检测仪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食物sIgG抗体水平,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与速发型IgE检测、变应原皮试互为补充。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过敏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test,SPT)结果与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lgE,slgE)检测结果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0例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患者,测定血清slgE水平,对SPT结果及血清slgE及年龄分别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尘螨变应原SPT阳性结果与其相应的血清sIgE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尘螨类变应原阳性级别的升高,其血清slgE的阳性率也随之升高,与血清sIgE的分级呈正相关,与年龄的增长呈负相关。结论尘螨变应原SPT结果与血清slgE检测结果及年龄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牛奶蛋白过敏(CMPA)和健康婴幼儿常见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sIgE)的阳性率差异,明确CMPA婴幼儿常见过敏原sIgE阳性分布特征,为CMPA患儿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56例CMPA (CMPA组)和318名健康婴幼儿(健康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婴幼儿血清中常见过敏原sIgE和总IgE水平,比较2组婴幼儿常见过敏原sIgE和总IgE阳性率差异。结果:CMPA组和健康组婴幼儿常见过敏原sIgE和总IgE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PA组sIgE阳性率较高的食物过敏原为牛奶(44.2%)、鸡蛋白(10.3%)和腰果(5.1%),sIgE阳性率较高的吸入性过敏原为猫毛皮屑(21.2%)、狗毛皮屑(9.6%)和户尘螨(4.5%);健康组sIgE阳性率较高的食物过敏原为牛奶(45.0%)、鸡蛋白(14.2%)和腰果(6.0%),sIgE阳性率较高的吸入性过敏原为猫毛皮屑(25.8%)、狗毛皮屑(14.5%)和真菌组合(4.5%)。不同年龄段(<1岁与1~2岁)分组分析,CMPA组和健康组婴幼儿常见过敏原sIgE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PA和健康婴幼儿常见过敏原血清sIgE阳性率未发现明显差异,提示CMPA婴幼儿行血清sIgE检测的临床指导意义证据尚显不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sIgE)和特异性IgG(sIgG)检测的意义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59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中食物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sIgE,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食物sIgG,并在不同年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59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sIgG的总阳性率为76.73%,前4位的食物依次是鸡蛋、牛奶、蟹和大豆。食物sIgE的总阳性率为54.13%,前4位的食物依次是蟹、虾、牛奶和腰果;食物sIgG和sIgE的检测结果不一致(P<0.01)。不同年龄组的过敏原检测结果有所不同,吸入性过敏原sIgE的总阳性率为89.38%,前3位依次均是户尘螨、矮豚草、霉菌组合。结论:联合测定患者血清中sIgE和sIgG是寻找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的有效方法。尽早采取有效的环境控制和食物规避,对预防和治疗急性荨麻疹及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