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联合阿糖腺苷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选择素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阿糖腺苷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人体丙种球蛋白(IVIG)台疗小儿早期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设治疗组(n=18)及对照组(n=20),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缓解时间、肢体瘫痪及智力低下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用IVIG治疗后患儿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很快恢复,不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IVIG治疗小儿早期病毒性脑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均给予解痉、降温、降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抗病毒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和丙种球蛋白治疗,连用3~5d。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惊厥、昏迷、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可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86-87
目的观察并探讨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20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2例,采用常规抗病毒、降低颅内压,解除痉挛,降温,营养脑细胞及纠正代谢紊乱等综合治疗措施;实验组10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治疗后评价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记录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5.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儿头晕呕吐、惊厥、发热、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脑电图、脑脊液异常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各项临床症状与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瑞 《中国实用医药》2010,5(5):113-114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解痉、降颅压、降温、改善脑细胞代谢、抗病毒等常规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以纳洛酮0.03mg/(kg·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点滴,3次/d,14d为1个疗程,丙种球蛋白1.0g/(kg·d)静脉注射,连用2d。观察并记录用药期间两组患儿发热、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发热、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颅神经受累、脑电图、脑脊液、平均住院时间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可有效、快速的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对4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止惊、脱水降颅压、利尿、抗感染、保脑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住院3d内加用丙种球蛋白及地塞米松,观察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恢复及住院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发热、抽搐时间缩短,意识障碍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缩短,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邓衍圣  韩道野  卞磊 《安徽医药》2018,22(12):2450-2452
目的 探讨热毒宁联合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宿州市立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高热和惊厥、呼吸和循环功能监护与支持、抗病毒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和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儿的发热、昏迷、惊厥消失的时间,脑电图和脑脊液恢复正常的时间。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患儿发热、昏迷、惊厥消失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脑电图以及脑脊液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热毒宁联合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可以明显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能够缩短病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佐治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并与对照组46例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止惊时间、神志开始恢复时间、神经系统病理反射消失时间及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两组颅神经损害开始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病毒性脑炎,能减轻脑组织损伤,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病毒性脑炎,可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恢复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更昔洛韦分别联合神经节苷脂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4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42例)、观察2组(43例)及对照组(39例)。观察1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2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1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观察2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48%);观察组(1、2)的头痛、发热、惊厥、意识模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异常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在惊厥、意识模糊消失时间上显著短于观察2组。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中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1、2)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的NS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观察2组的NS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3组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1、2)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神经节苷脂和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两种方案均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有效措施,均能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更昔洛韦联合神经节苷脂具有更好的修复神经损伤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对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型肌酸激酶(CK-BB)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热毒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脊液和血清NSE、CK-BB含量,,及其在治疗前脑脊液和血清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脑脊液和血清NSE、CK-B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脊液和血清NSE(4.89 ±2.69)μg· L-1、CK-BB含量(4.44 ± 1.36)U· L-1显著低于对照组(9.08 ±2.04)μg· L-1、(5.64 ±1.44)U· L-1(P<0.01);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前脑脊液和血清NSE、CK-B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85,0.685,均P<0.01).结论 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能有效地降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NSE、CK-BB含量,对减轻和修复脑损伤,控制病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 将6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针15~2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分2次使用,每12小时1次,连用3d后减量为2 mg/(kg·d),再用2~3d停药,同时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0.4g/(kg·d),每日1次,连用3~5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3~0.5 mg/(kg·d),每日1次,连用5d.结果 治疗组退热、抽搐缓解、神志转清、肢体瘫痪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3.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 4 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厄贝沙坦组和卡托普利 4组 ,每组 10只。 12wk终止实验 ,处死大鼠 ,取血、尿和肾脏标本 ,测定尿量、体重、肾重/体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lc)、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尿清蛋白排泄率 (UAR)和尿 β2 微球蛋白(β2 MG)以及血液和肾组织的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结果 :12wk终止实验时 ,糖尿病各组大鼠的尿量、肾重 /体重、血糖、HbAlc ,UAR ,β2 MG ,Ccr ,血液和肾脏组织的MDA水平均明显高于或大于对照组 ,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厄贝沙坦组和卡托普利组大鼠的血液和肾脏组织的MDA水平 ,UAR ,β2 MG ,Ccr明显低于糖尿病组 (P <0 .0 5 ) ;而血液和肾组织的SOD活性高于糖尿病组 (P <0 .0 5 )。结论 :厄贝沙坦能延缓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损害的进展 ,其机制可能与厄贝沙坦不同程度地抑制糖尿病大鼠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提高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实验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惊厥、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2.41±1.02)d、(2.53±1.03)d、(3.74±1.21)d、(4.12±1.32)d、(4.23±1.32)d,实验组脑炎治疗有效率为92.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氯沙坦干预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分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氯沙坦组 (预先喂服氯沙坦 )。检测各组在急性肾缺血 1h、再灌注 1h和 2 4h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与丙二醛 (MDA )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和氯沙坦组MDA含量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均显著增高 (P<0 .0 1) ;氯沙坦组在再灌注 1h和 2 4h ,MDA含量(7.7± 1.0 )nmol·mg- 1pro和 (9.2± 0 .5 )nmol·mg- 1pro较模型组 (9.5± 0 .4 )nmol·mg- 1pro和(11.9± 0 .9)nmol·mg- 1pro明显降低 (P <0 .0 5 )。模型组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SOD活力明显降低 (P <0 .0 5 ) ;氯沙坦组在缺血 1h ,再灌注 1h和2 4h ,SOD活力分别为 (81.3± 1.6 )NU·mg- 1pro ,(79± 4 )NU·mg- 1pro和 (48± 4 )NU·mg- 1pro)较模型组 (6 8± 8)NU·mg- 1pro ,(48± 11)NU·mg- 1pro和 (18± 4 )NU·mg- 1pro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能减轻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引起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36例,根据丙种球蛋白的治疗剂量分为2组,试验组68例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68例行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6.76%(χ2=4.847,P<0.05)。治疗后,2组NSE、NGF、MBP、S-100β、CK-BB、IL-1、IL-6、CRP、INF-γ水平均下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8,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可减轻患儿炎性反应及神经损害,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大剂量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毫米波和ADM分别单独应用以及联合应用对K562细胞株培养体系中的氧化自由基及抗氧化酶系的调控和影响,来探讨毫米波及ADM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机制,为研究白血病细胞体外净化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毫米波和阿霉素分别单独以及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株,测定细胞培养体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单用ADM或毫米波辐射均对K562细胞内MDA的含量有显著的增高(P<0.01);对K562细胞内SOD、GSH-Px两种重要的抗氧化酶系的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毫米波与ADM联合应用能产生协同作用(P<0.01)。结论毫米波和阿霉素联合作用于人白血病K562细胞能产生协同治疗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