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PAH并进行干预。 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资料完整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18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PAH的确定按照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 结果 184例中并发PAH 65例(35.3%),其中男34例,女31例,平均年龄(56.84±14.58)岁,透析龄(29.69±21.61)个月。PAH组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61例,深静脉置管4例。PAH组静息肺动脉收缩压(PASP)为(44.56±8.25) mm Hg(1 mm Hg=0.133 kPa),显著高于无PAH组的(30.28±3.92)mm Hg(P < 0.01)。PAH组与无PAH组每周透析时间、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Hb、Hct、右室横径、右房横径、右房长径和肺动脉内径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以上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HD并发PAH与贫血、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和右房横径显著相关(P < 0.05)。 结论 HD患者并发PAH并不少见,60%为轻度PAH,但临床症状隐匿,应提高警惕以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定期对HD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筛选PAH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3~5期非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的影响因素,观察PAH对CKD非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到2017年1月1日在临沂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且随访资料完整的CKD3~5期患者。按照是否患有PAH分为PAH组和无PAH组。随访终点:(1)全因死亡;(2)进展到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RRT)。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总生存率和肾脏存活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83例患者,年龄(46.06±14.18)岁,其中男166例(58.66%),女117例(41.34%)。与无PAH组比较,PAH组患者的年龄、血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均高于无PAH组(均P0.05);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红细胞比容(red blood cell specific volume, HCT)、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碳酸氢盐、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无PAH组(均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OR=1.032,95%CI 1.007~1.056,P=0.007)、HCT(OR=0.812,95%CI 0.739~0.892,P0.001)、碳酸氢盐(OR=0.856,95%CI 0.781~0.938,P0.001)是CKD非透析患者PAH发生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AH组的生存率比无PAH组显著降低(χ~2=13.184,P0.001),肾脏存活率显著低于无PAH组(χ~2=21.948,P0.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AH组的全因死亡风险是无PAH组患者的2.228倍(HR=2.228,95%CI 1.088~4.564,P=0.029),进展至RRT的风险是无PAH组患者的1.692倍(HR=1.692,95%CI 1.064~2.728,P=0.031)。结论高血压、低HCT、低碳酸氢盐水平是CKD3~5期并发PAH的危险因素;PAH是CKD3~5期非透析患者的全因死亡及进展至RRT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olyacrylamide hydrogel,PAH)隆乳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原则及操作方法。方法对41例55只乳房注射PAH隆乳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分类、处理、总结和分析;对要求同期隆乳者,行硅凝胶假体置入术。结果注射隆乳术后感染的5例患者,均在治疗2-3周后,炎症消退,引流切口愈合,随访6个月至2年未再复发。24例无感染仅行取出PAH者,无1例出现继发性感染,但单纯抽吸PAH者22%仍有缩小的硬结;手术取出者无1例出现硬结,无感染。要求同时行隆乳者12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手感和外形均较满意,无感染和硬结等。结论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以手术取出PAH为主,根据PAH的层次、范围、是否有包膜等决定手术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心脏MRI评估肺高血压患者心肌受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心脏MRI (CMRI)评价肺高血压(PH)患者心肌受损程度的价值。方法 收集32例PH患者行CMRI,包括慢性血栓栓塞性PH (CTEPH)和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后者分为特发性PAH、结缔组织病相关PAH及先天性心脏病相关PAH。通过电影图像得到左心室(LV)、右心室(RV)心功能指标: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搏出量指数(SVI)、射血分数(EF)、心肌质量指数(MMI)及心室质量指数(VMI);通过相位对比序列得到主肺动脉峰值流速、最大及最小截面积、顺应性;通过延迟增强检查得到延迟对比增强(DCE)的心肌质量(MM)。比较CTEPH与PAH患者间DCE MM差异及不同类型PAH患者间DCE MM差异;分析DCE MM与左右心室心功能、主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病程的相关性;筛选与DCE MM显著相关的参数,并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2例(22/32,68.75%)患者出现心肌DCE,均位于RV插入部心肌中壁;CTEPH与PAH患者及不同类型PAH患者间DCE 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V EDVI、RV ESVI、RV MMI及VMI是DCE MM的预测因子,RV MMI是DCE MM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CMRI能无创、准确地反映PH患者心肌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产妇剖宫产术的麻醉管理经验并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37例,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A组,n=18)和椎管内麻醉组(B组,n=19)。收集两组产妇术前基本情况;收集两组产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事件;收集新生儿出生体重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孕产史、术前肺动脉压力、血氧饱和度、围术期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前NYHA分级Ⅳ级有10例明显多于B组的2例;A组术前NYHA分级Ⅱ级有3例明显少于B组的9例(P0.05)。A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PAH产妇剖宫产术麻醉方式的选择需结合自身情况,术前NYHAⅠ—Ⅱ级的产妇可采用椎管内麻醉,氧合欠佳、心功能差的产妇仍推荐使用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6.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主要特征是肺动脉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最终导致患者右心衰竭而死亡。尽管近几年来,PAH的诊断和治疗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还是缺乏规范的PAH诊断流程及标准,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临床医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制订治疗方案,甚至滥用钙通道阻滞剂及某些血管扩张剂,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了患者的正规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6.55‰,时点患病率为5.31‰,且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年龄在20~30岁[1].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产妇多数需选择剖宫产.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遇到14例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行剖宫产产妇14例,现将麻醉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野百合碱所致肺动脉高压(PAH)的早期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AH 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PAH 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采用脊背部皮下注射1%野百合碱60 mg/kg的方法复制PAH 模型,注射后第2天开始每日予2 ml 0.9%氯化钠注射液(PAH 模型组)或60 mg/kg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灌胃;对照组脊背部皮下注射等量溶剂,注射后第2天开始每日予2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第22天采用颈外静脉右心导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收缩压(RVSP),测定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的重量,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采用 HE染色观察肺细小动脉组织结构情况,并计算直径50~150μm的肺小动脉血管管壁厚度占血管厚度百分比(WA%)和血管管壁面积与血管面积比值(WV%);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及内皮素-1(ET-1)在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AH 模型组、治疗组的 mPAP、RVSP、RVHI、WA%、WV%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的 mPAP、RVSP、WA%、WV%较 PAH 模型组均降低(P〈0.05),而治疗组与 PAH 模型组的RVHI差异无显著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组 eNOS表达,对照组〉治疗组〉PAH 模型组;3组 ET-1的表达, PAH 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通过抑制 ET-1的合成、减轻内皮细胞损伤、维持 eNOS的表达,达到减缓PAH 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肺动脉高压(PAH)是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得肺动脉平均压力25 mm Hg(1 mm Hg =0.133 kPa),同时肺小动脉楔压<15 mmHg;以肺血管过度增生和重构引起肺小动脉收缩为其病理基础,以肺动脉压升高及肺血管阻力增加为特点;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疲劳、胸痛和晕厥,严重时导致心力衰竭及死亡.PAH是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多由左向右分流导致肺血容量增加引起.现对西地那非作用于NO途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CHD-PAH)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的疾病。如果不治疗,40%~60%的患者在诊断后2年内死亡。PAH除原因不清的特发性PAH和家族性PAH外,多种临床疾病状态与PAH的发生有关。免疫风湿病(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AIRD)是一组与PAH发生多个环节相关的疾病。有多种AIRD可并发PAH。  相似文献   

11.
正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指孤立的肺动脉血压增高,而肺静脉压力正常,主要原因是肺小动脉原发病变或其他的原发疾病而导致的肺动脉阻力增加,表现为肺动脉压力升高而肺静脉压力在正常范围内~([1]),最终可导致肺循环阻力进行性增加、心功能衰竭直至死亡。研究表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中的PAH的发生率很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的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的表达水平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63例COPD患者中30例肺动脉收缩压≥40mmHg(1mmHg=0.133kPa)患者为PAH组,33例肺动脉收缩压〈40mmHg患者为COPD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PAR-γ mRNA表达水平。结果COPD组及PAH组PPAR-γ mRNA表达水平分别相当于对照组的0.213、0.003,P〈0.05;PAH组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压力明显增高,PPAR-γ mRNA表达水平下降更加明显。PPAR-γ表达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呈负相关(r=-0.683,P〈0.05)。结论COPD患者PPAR-γ表达下调,PAH时PPAR-γ表达下调更为显著,PPAR-γ表达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呈负相关,PPAR-γ表达下调可能与PAH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康复治疗延伸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泌乳情况、恶露消失时间和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基于随机双盲的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产褥期妊娠产妇共计7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之后,再使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行催乳、促子宫复旧等治疗,并且采取按摩的手法进行形体恢复、改善阴道松弛状况、分清阴道和肛门括约肌的舒缩、子宫卵巢复旧、产后疲劳恢复等产后康复治疗。在完成上述治疗后,观察并记录产妇的泌乳量、母乳喂养情况和恶露情况,并且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实验组中产妇97.2%的产妇泌乳量充足,对照组94.3%的产妇泌乳充足;实验组产妇恶露消失时间(12.59±3.14)天,对照组产妇恶露消失时间(19.55±5.89)天;实验组产妇满意评分(92.66±7.14),对照组产妇满意评分(82.55±5.89);实验组产妇82.9%能够完全母乳喂养,对照组产妇68.6%可以进行完全母乳喂养;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产褥期延伸服务在对于孕产妇的康复应用,有助于促进产后哺乳和产妇康复,对于新生儿和产妇的健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产妇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我院2005年住院产妇及家属通过口头宣教、发放书面资料及播放录像进行产前、产时、产后及出院后不阶段教育。结果分娩前教育可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提高产妇的认知行为;分娩时的健康教育可增加产妇的信任,缩短产程;分娩后教育可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提高产妇的自护能力;出院后教育可增加预防保健知识,降低母婴患病率。结论对产妇进行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加产妇信任,消除恐惧心理,充分调动产妇的积极因素,使产妇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可有效地预防不同阶段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这是保障母婴安全,提高产科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幼儿完全性房室通道(CAVSD)伴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矫治术后快速康复(fast track,FT)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中心共收治CAVSD矫治术后婴幼儿患者51例,男24例,女27例;年龄4~36个月(12.5±8.9个月)。均按照快速康复临床管理路径行快速康复治疗。分析患者二次气管内插管率,住PICU时间,比较手术前后肺动脉压下降程度。结果 51例患者中有21例(41.17%)行快速康复治疗,均在术后8 h内拔除气管内插管。术后患者平均肺动脉压(MPAP)显著下降(39.59 mm Hg vs.24.50 mm Hg,t=5.514,P0.05),住PICU时间2.05±0.87 d(18 h~3 d)。1例48 h后因肺部感染二次气管内插管,插管原因与快速康复无关。随访3~6个月,21例患者心功能良好,无二次手术和死亡患者。结论快速康复治疗对部分伴PAH的CAVSD矫治术患者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减少住ICU的天数;但对重度PAH患者的快速康复治疗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孕期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2例中孕期合并PAH的患者病历资料,按照肺动脉收缩压高低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结合其原发病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妊娠结局.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29岁(17~41岁),经产妇3例、初...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并检测胎盘组织中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半胱氨酸肽酶7(Caspase7)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分析羊水过少与Cx43、Caspase7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羊水过少的孕产妇11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羊水正常的产妇11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孕产妇围产期结局,观察新生儿不良结局情况,检测胎盘组织中Cx43、Caspase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的阴道顺产率(17.27%)显著低于对照组(56.36%)(P<0.05);研究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程异常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分别为74.55%、16.36%、1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27%、3.64%、5.45%(P<0.05)。研究组产妇胎盘Cx43蛋白阳性率及阳性评分分别为21.45%、(2.42±0.7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64%、(7.69±0.83)分,蛋白表达的阳性程度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胎盘Caspase7蛋白阳性率及阳性评分分别为65.64%、(7.69±0.8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73%、(2.42±0.71)分,蛋白表达的阳性程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羊水过少产妇剖宫产率增加,产妇产程异常、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上升;产妇胎盘Cx43蛋白表达下调,而Caspase7蛋白表达呈现上升趋势,可能与羊水过少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疾病.研究发现PAH患者损伤部位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伴有能量代谢异常,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1异常高表达. 目的 探讨GLUT-1在PAH中的研究进展,为治疗PAH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内容 介绍GLUT-1的特性,探讨其在PAH疾病中上调的机制.趋向 GLUT-1可能成为治疗PAH的新靶点,为PAH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AH)的危险因素,分析其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MHD 3个月以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肺动脉压水平分为两组。回顾性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实验室指标。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肺动脉压与RDW的相关性;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19例MHD患者入选本研究,肺动脉高压组124例(56.6%),非肺动脉高压95例(43.4%),肺动脉高压组RDW显著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t=-4.485,P0.001)。MHD患者肺动脉压与年龄(r=0.166)、RDW(r=0.521)、高密度脂蛋白(r=0.150)、lg脑钠肽(r=0.375)、左心室质量(r=0.268)呈正相关,与红细胞计数(r=-0.211)、血红蛋白(r=-0.239)、白蛋白(r=-0.168)、三酰甘油(r=-0.199)、总胆固醇(r=-0.233)、低密度脂蛋白(r=-0.224)、体重指数(r=-0.145)、射血分数值(r=-0.209)呈负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前收缩压、RDW是MHD患者发生PA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RDW与肺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且RDW、透析前收缩压是MHD患者发生PAH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中的血压及镇痛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临床分娩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不给予分娩镇痛处理;观察组30例,给予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段血压相关指标、镇痛评分(VAS)以及妊娠结局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产妇在T_1、T_2、T_3时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均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T_1(镇痛后30分钟)、T_2(镇痛后60分钟)、T_3(镇痛后90分钟)时段VAS评分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中转剖宫产分别为93.33%、0%,与对照组的66.67%、23.33%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分娩中的应用,能够促进产妇血压指标改善,缓解疼痛,提升分娩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