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在新医改背景下,构建体现公平性的新型行政后勤二级单元绩效评价与分配体系。方法:引入以资源投入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绩效体系,建立医院内部岗位相对价值比较机制,实现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分开考核,独立设置行政后勤单元绩效分配方案,抽取绩效改革前、后行政后勤二级单元同期月均绩效进行比较。结果:新绩效分配方案实施后,绩效分配向工作量大、技术强的个人倾斜。结论:基于RBRVS以工作量为基础的行政后勤二级单元绩效分配方案,能够体现后勤工作的数量、质量,可以充分调动后勤人员积极性,并作为行政后勤二级单元绩效分配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新医改背景下,构建体现公平性的新型护理绩效评价与分配体系。方法:引入以资源投入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绩效体系,成立医院绩效考核办公室,建立医院内部岗位相对价值比较机制,实现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分开考核,独立设置护理单元绩效分配方案,抽取绩效改革前、后护理单元同期月均绩效进行比较。结果:新绩效分配方案实施后,绩效分配向病区护理工作量大、风险高、技术强的单元倾斜,同期月均护理单元绩效有所提高。结论:基于RBRVS以工作量为基础的护理绩效分配方案,能够体现护理工作的数量、难度、强度、质量,可以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并作为护理绩效分配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新医改背景下,构建体现导向性和公平性的新型绩效评价与分配体系。方法:成立绩效考评分配办公室,使用以资源投入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绩效评价项目,建立医院内部岗位相对价值比较机制,分开核定医疗、护理、医技、行政相对岗位价值。结果:新绩效分配方案实施后,绩效分配明显向临床一线工作量大、技术难度强、风险程度高的岗位倾斜,实现了业务单元目标管理与奖励性绩效预算有机结合。结论:基于RBRVS的绩效评价分配方案,能够体现岗位工作数量、强度、难度、效率和质量,可以作为医院奖励性绩效分配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符合县级公立医院实际,体现县级公立医院岗位差异及劳动强度的绩效方案。方法根据岗位性质,将医院一线岗位的医护人员分为医生、护理、医技以及其他部门,并分为不同的科系类别,建立以工作量为基础,引入RBRVS的绩效奖金分配方案。结果以工作量为基础的绩效分配方案符合国家政策方针要求,体现了绩效分配的公平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县级公立医院发展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医技科室岗位不同,工作量、技术含量及劳动强度千差万别,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比较困难,如何合理地设定医技科室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一直困扰着管理者,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进一步细化, 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也拉开了帷幕。作者以某医院为例, 深入剖析了医技科室基于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BRVS)理论, 以工作量考核为基础、多维度成本考核为重点、工作效率为鞭策、工作质量为根本的四维一体绩效考核方案, 并介绍了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方案落实至科室二次分配的过程。该绩效考核方案科学反映了医技科室医务人员的工作价值, 加强了科室对成本的管控意识, 提升了科室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显著激励了医技科室人员, 深化了医院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对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esource Based Relative Value Scale,RBRVS)评估系统为基础的医师费用的付费方式在我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可行性研究,探讨建立以工作量考核为主导的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绩效分配模式,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既符合目前医院绩效分配实际,又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8.
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方法是调动产科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科室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RBRVS构建劳动价值评价指标表,对科室专科项目进行相对价值评估,建立以工作量为基础,以可控成本结余、综合质量考核、其他专项绩效为抓手的医护绩效分配体系。实际运行后,诊疗结构调整合理,成本费用有效控制,职工满意度提高,有效提升了医院及科室管理效能。该方案可以客观反映产科医护人员劳动价值,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医院绩效分配,完善产科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将治病导向转变为健康导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体现肿瘤专科医院特点的绩效分配体系,完善激励机制。方法 以医院战略目标为导向,面向医、护、技不同岗位序列,以DRGs和RBRVS为工作量评价工具,结合肿瘤专科诊疗特点建立绩效分配方案。结果 新方案实施后,医疗收入、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手术台次相关指标呈上升趋势,管理成效明显。结论 基于DRGs和RBRVS的肿瘤专科医院绩效评价方案能够体现技术劳务价值和风险价值,满足成本管控要求,有助于引导疑难危重症的诊断治疗技术发展,并为多学科诊疗、区域协同的绩效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工作量考核为理论框架,构建三类护理绩效点数测算模型,分析不同模型应用于工作量考核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专家咨询,确立护理单元绩效考评方案指标体系,以样本医院患者数据为基础,测算不同方案下护理单元绩效点数。结果:构建了单独使用DRG指标(方案1)、单独使用RBRVS指标(方案2)、DRG+RBRVS(方案3)三类绩效点数测算模型。结论:方案1侧重对诊疗结局的评价,不可用于评价设置虚拟床位的护理单元;方案2侧重资源消耗,体现多劳多得,适用于护理过程复杂的科室;方案3从护理全局出发,在兼顾公平的情况下,重塑了绩效管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借鉴科学绩效管理理论和工具,统筹考虑医改政策导向、社会及患者需求、医疗行业特点等要素,构建以工作量、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技术含量等基于劳动价值的绩效薪酬考评体系。方法:以资源投入的相对价值比率为理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数据的收集,建立理论模型,反复回归测算,集中评价。结果:建立了以工作量为核心的绩效分配方案,体现医护人员劳动的风险程度、技术难度及人力成本等因素。结论:新绩效方案的制订与实施,体现了劳动价值的投入,符合新医改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工作量为基础计算手术室护士绩效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取量化数据,根据"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评估系统(RBRVS)"计算手术护士工作量并转换为绩效分值。结果方案实施后整体工作时间内直接护理时间明显提升,达到总工作时间的73.22%,首台手术准时率从50.97%提高到75.11%(p<0.05),接台手术间隔时长从平均0.62小时降至0.33小时。结论建立以工作量为基础多维度评价手术护士绩效方案体现专科护士的工作特点与劳动价值,充分调动手术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手术室运行效率和护士工作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国际职位评估系统(IPE)对某公立医院现有的155个行政管理职位进行职位价值评估,探索构建以职位价值评估为基础的行政管理人员绩效奖金分配模式。通过将职位相对价值评估和个人绩效考核相结合,量化了职位相对价值和个人绩效表现,体现了岗位差异,实现了医院薪酬分配体系的内部公平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剖析了RBRVS与DRG在公立医院绩效分配应用中的难点与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某三甲综合医院为例,设计实施了一套以工作量核算为基础的绩效分配体系,在优化难度系数的同时,还有合理应用DRG激励、重视质量指标、鼓励创新等特点。这一体系在提升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有利于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合理分配绩效工资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科室更好发展。借鉴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理论,综合员工岗位级别、学历、职龄、工龄,分别确定心脏检查项目、血管检查项目、腹部检查项目岗级系数,按实际工作量、标化工作量汇总员工工作量,合理、公平地分配科室员工绩效工资,并按月度、年度进行绩效考评,落实奖惩。指出,合理定岗是核心,信息系统是支撑,公开透明是原则,定期修订不可少。只有建立全面、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才能促使科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DRG/DIP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推动建立基于价值的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公立医院需要相应地建立基于价值的绩效分配体系,促进医院发展符合医改要求。文章通过运用以资源消耗为标准的相对价值比率(Resource-based relative valve scale,RBRVS)与DRG管理工具,从分配理念、分配方法、实施路径和处理策略等角度,构建以相对价值为测算基础,以质量为激励导向,以成本为约束条件,以医疗效果为考核目标的绩效考核分配体系,面向医师、护理、医技和药技等不同人员设计相应的分配方法,并突出特色技术与质量目标,推动公立医院向价值医疗和精益绩效方向的高质量发展迈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变目前医院以科室收支差为基础的传统绩效管理方式,探索建立同时体现医疗工作量和医疗质量的新型绩效管理体系。方法:以新医改政策为导向,基于理论与实践研究初步构建以工作数量考核和工作质量考核为依据的“二元均衡”绩效管理体系,通过专家咨询方法确立指标体系并进行医院实践应用,同时定期采用TOPSIS、 DEA方法对医疗质量和运营效率进行跟踪评价,用以实现对绩效方案的持续改进。结果:成功构建“二元均衡”绩效管理体系,在多家医院实践应用并取得效果良好。结论:“二元均衡”绩效管理体系以患者为中心,实现了医疗工作量和医疗质量的二元均衡绩效考核和支付,体现了“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理念和原则。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以收支结余为基础和以工作量为基础的绩效分配模式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科室的工作重点以及对医院的贡献大小,将其分为外科、内科、医技、实验室、行政及后勤等科室,选择合适的指标建立了基于工资总量控制的绩效考核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相对价值评价体系(RBRVS)在我国公立医院有三种主要应用模式(点值模式、绩效费率模式、本土化绩效指标模式)。随着RBRVS应用的拓展,在本土化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最终体现在RBRVS的具体计量模型上,影响绩效奖金的核算。本文基于RBRVS本土化应用的一般计量模型,结合其它绩效考评工具和辅助措施,兼顾质量、成本、效益指标,形成以工作量为基础、价值为导向、切合公立医院实际的综合绩效奖金计量模型,有利于强化医院的公益性以及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医改不断深入推进,绩效评价在医院管理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现。为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优化人才结构,客观评价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和劳动所得,医院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绩效评价方法。而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esource based relative value scale,RBRVS)和(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作为以工作量为基础的绩效评价方法,对正在进行的医院绩效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前者以资源投入为基础,以相对价值为尺度,依据医师消耗的资源成本测算工作量,最初是美国用于合理支付医师服务费用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有效解决了美国医疗服务市场失灵问题,使医疗收费价格趋于正常化;后者侧重通过制定统一疾病诊断分类标准,评价医疗技术水平,实现医疗资源利用标准化。该文主要对上述两种方法和现阶段医院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进行对比,明确相关方法的应用优势,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制定基于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奖金分配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