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7,(2):78-81
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是从传统中药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中分离得到的主要活性成分。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氧化苦参碱的抗肿瘤作用强于苦参碱,其在抗肿瘤临床疗效中将具有更广阔的利用开发价值。近年来氧化苦参碱的抗肿瘤作用受到较大重视,氧化苦参碱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耐药性等。作者对氧化苦参碱在临床治疗肿瘤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的概述,为临床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传统中药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近年其抗肿瘤作用受到较大关注.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以及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等.同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也能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并能增强临床上常用抗肿瘤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作者对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系统的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3.
4.
5.
纵览苦参生物碱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近年研究发现苦参碱可抑制部分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 ,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分化 ,同时又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升高白细胞活性。研究结果提示苦参碱有可能在抗肿瘤机制中发挥独特效用 ,为人类攻克肿瘤提供更加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药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苦参碱作为苦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和提高免疫等途径发挥抗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作用。根据不同作用分类,综述苦参碱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为苦参碱临床新药的开发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苦参是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作为其主要成分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具有抗炎、抗心律失常及抗病毒的功效.其还具有肿瘤杀伤作用,其抗肿瘤活性主要表现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与凋亡,抑制端粒酶的活性、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肿瘤耐药性及促进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等.此外研究证实,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在临床上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恶病质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对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由于分子构象差异使得氧化苦参碱的药理活性要大于苦参碱,因而加强对氧化苦参碱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为天然植物药物,疗效切实,进一步的研究将会为新药的研发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中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薄层扫描法。结果:苦参碱的含量为2.118mg/g.S=0057.RSD=2.69%;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为3.894mg/g,S=0.044,RBD=1.13%、结论:苦参碱的含量比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低:薄层扫描法结果准确性好、重现性好,所选显色剂使斑点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9.
HPLC测定苦参药材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建立用HPLC同时测定苦参药材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氨基键合柱,以乙腈-3%磷酸溶液-无水乙醇(80:1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nm。结果:苦参碱在0.050-0.61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氧化苦参碱在0.372-4.464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山西黎城、山西左权、山西临汾和陕西太白苦参药材中氧化苦参碱含量较高,均大于3.0%,各地药材的苦参碱含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贤芳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11(4):46-47
苦参碱类生物碱是从中蒙药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类活性物质,包括苦参碱(matrine,MAT)、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XY)等多种成分〔1〕。其中对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研究最为深入广泛,其化学式分别为C15H24N2O及C15H24N2O2,属于四环的喹嗪啶类,分子骨架可看作2个喹嗪啶环的杂体。所谓苦参素是从中蒙药苦参提取得到的生物碱类,其主要成分为氧化苦参碱〔2〕。苦参碱类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蒙药成分在抗炎、抗心律失常、抗肿瘤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在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对于肝纤维化的防治也有明显的作用。有关苦参… 相似文献
11.
灯盏乙素是从菊科植物短莛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灯盏花)中提取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其最主要的有效成分,灯盏乙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抗胆固醇血症、抗心肌梗死等药理活性。近年来,其抗肿瘤作用被逐渐发现并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灯盏乙素能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肝癌、黑色素瘤、骨髓瘤、宫颈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发生发展。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阻碍肿瘤侵袭和迁移、减轻肿瘤炎症反应、增强抗肿瘤药物敏感性等多个方面,在抗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结合文献,针对灯盏乙素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山豆根中精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并以此为化学对照品对山豆根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的方法分离纯化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经理化数据和光谱解析等方法鉴定结构,采用TLC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检查其纯度,并利用TLC的方法对不同来源的山豆根商品药材进行鉴别研究。结果 从山豆根中分离纯化得到纯度98%以上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各1.7 g和2.0 g,并以此为对照品有效地鉴别了正品山豆根药材及其混淆品。结论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作为山豆根的定性指标是合理的,采用TLC方法鉴别山豆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黄芪甲苷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黄芪甲苷是从黄芪Astragali Radix中提取得到的皂苷类化合物,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调节代谢及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近年来在抗肿瘤领域备受关注。研究发现黄芪甲苷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进一步抑制肺癌、结直肠癌、肝癌、宫颈癌、卵巢癌等癌症进展。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进程、抑制肿瘤细胞侵袭等,此外还发现黄芪甲苷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抗肿瘤药物敏感性和提高机体免疫力。黄芪甲苷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在抗肿瘤治疗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其抗肿瘤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的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支持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一直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难点问题。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厚的经验,不同中药的抗肿瘤机制也不尽相同。中医认为肿瘤即为“邪”,中医药抗肿瘤的主要思路就是“补气扶正”,黄芪被称为“补气诸药之最”,是肿瘤方剂中的常用药材。现代研究也证实了黄芪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有效成分主要有多糖、黄酮及皂苷类等成分。除此之外,黄芪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增效减毒、增敏和逆转多药耐药等作用。黄芪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影响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与新血管生成、抑制炎症反应和逆转多药耐药性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黄芪多糖、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和黄芪甲苷IV等主要成分有着极大的研究与开发价值。总结近年来黄芪在抗肿瘤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综述了黄芪活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和分子机制,为促进黄芪资源及其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并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HPLC法测定妇炎灵胶囊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金兰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12):53-55
目的:建立一种用HPLC法测定妇炎灵胶囊中苦参碱的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APS柱(4.6mmID×25em)、以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0:1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nm,流速为1.0ml/min。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进样量分别在0.258~1.548μg和0.0396~0.792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7,n=5),平均回收率为98%以上。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可很好地控制妇炎灵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和植株年龄对苦参干燥根中氧化苦参碱含量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大规模人工种植场地、合理的管理及物种保护提供可考的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苦参干燥根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并采用SPSS9.0及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从17个省、自治区采集的苦参根样品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差异很大(0.494%~4.127%),其中以黑龙江省采集的样品中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含量最高(3.493%)。方差分析表明采自北方寒冷干燥的高纬度地区的样品中氧化苦碱的含量明显高于采自南方温暖潮湿的低纬度地区的样品。而且,植株年龄与苦参干燥根中氧化苦参碱含量呈相关。结论 不同产地和植株年龄均会明显影响苦参根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生长在寒冷干燥的高纬度地区的苦参根中氧化苦参碱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该文使用中性氧化铝Cleanert Alumina-N-SPE小柱(0.5 g/6 mL),洗脱剂为三氯甲烷-甲醇(7:3)5 mL,代替氧化铝开放柱(100~200目,5 g,内径1 cm),依次以三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7:3)各20 mL进行洗脱对苦参药材供试液进行处理,该方法优化洗脱溶剂使用种类和数量,并优化了苦参药材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将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流动相条件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优化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4:6:10);简化了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苦参药材供试液的前处理,缩短了样品处理时间,减少了洗脱溶剂,结果更为准确可靠,适合苦参药材中含量的测定,提高苦参药材中苦参生物碱含量测定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苦参水提物(WSF)抑制脂多糖(LPS)诱导大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WSF对RAW264.7细胞的最佳给药质量浓度;以LPS刺激RAW264.7细胞制备体外炎症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WSF组和WSF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及一氧化氮(NO)水平,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化;最后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的含量。结果通过CCK-8实验确定WSF质量浓度为0.01 mg/mL对细胞无毒性。与对照组比较,LPS刺激能够显著地增加细胞中NO和ROS产生,IL-6和TNF-α水平也明显升高,iNOS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1、0.001),而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WSF干预后细胞NO、ROS、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iNOS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0.001),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和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0.001)。结论 WSF可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中发挥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白屈菜临床用于肿瘤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小。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白屈菜有效部位和主要活性成分,构建活性化合物-靶点网络,对其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科学阐释。方法采用ADME计算方法筛选白屈菜活性成分,通过文献挖掘、多个数据库联用检索收集白屈菜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并利用Sys DT模型对化合物靶点进行筛选。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分析靶点基因功能及信号通路。结果生物碱是白屈菜抗肿瘤主要活性成分,通过ADME方法筛选出21种生物碱类成分,相关靶点168个,肿瘤相关通路60条,整合相关通路绘制了白屈菜抗肿瘤通路。根据网络拓扑学分析结果以及成分修正结果推测,白屈菜红碱、小檗碱和血根碱为白屈菜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PTGS2、SCN5A、F10、NCOA2、CHRM3、AR、TP53、CASP1/3/9、DRD1、MAPT、MAPK1和BLM等关键靶点。结论白屈菜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等多表型干预的网络模式产生作用,从而发挥抗肿瘤活性,且具有一定的中枢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