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陕西野生薄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采自陕西省的野生薄荷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取适量配制成溶液,用GC-MS进行分析。色谱柱为HP-FFAP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进样口温度为220℃,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65℃,保持3 min,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230℃,保持5 min,载气为N2,流速为1.5 mL/min,分流比为10∶1。质谱条件,接口温度为230℃,离子源温度为220℃。结果 共鉴定了5批野生薄荷挥发油中的67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薄荷醇、左旋香芹酮和乙酸松油酯。结论 生长环境、居群和采收时间不同,陕西野生薄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7,(16):2224-2227
目的:比较新疆一枝蒿药材人工种植品种与野生品种药材之间的差异性,筛选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组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建立22批不同产地及采摘时间的新疆一枝蒿人工种植品种与野生品种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Marker View~(TM)软件、SIMCA-P 11.5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人工种植及野生一枝蒿主成分特点,筛选差异变量,获得人工种植品种与野生品种的差异组分。结果:建立了22批一枝蒿(12批野生品种,10批人工种植品种)的指纹图谱,经主成分分析,人工种植品种与野生品种分组良好,有明显差异;不同采摘时间的人工种植品种主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开花前后,其中花蕾期、盛花期较集中;不同产地的野生品种植株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在组分和含量上均有一定差异性;通过正离子模式的矩阵发现了268个变量,负离子模式发现了155个变量,经差异变量提取共找出28组变量,确定出19个变量。结论:人工种植品种与野生品种一枝蒿的主成分有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花期与采摘地等方面,可为新疆一枝蒿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原产地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野生和栽培鲜肿节风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野生和栽培鲜肿节风挥发油中的成分。方法应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和NIST-98、WILEY275检索库对两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分离出的115种物质中野生和栽培鲜肿节风挥发油分别鉴定了65和64种化学成分,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分别为76.3%和77.8%,其中两者共有化学成分为48个,其相对含量总和占各自总检出成分分别为74.38%和79.32%。结论野生品与栽培品的挥发油成分、共有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有差异,有些相差很多倍;共有成分所占比例较大,且共有成分总含量接近。该研究为肿节风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南药学》2019,(2):216-219
目的对3种不同品系桂郁金药材性状、挥发油含量及挥发油成分分析。方法观察测量3种不同品系桂郁金药材性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运用GC-MS方法比较3种不同品系桂郁金挥发油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不同品系桂郁金外形为纺锤形、卵圆形、类球形,断面颜色为白色,横切宽为2 cm左右,纵切面长为3.5~9.8 cm,挥发油得油率为0.07%~0.15%。从A10中鉴定了10个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6.12%;从A18中鉴定了11个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79.15%;广成中鉴定了1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62.74%,3个不同品系桂郁金共有的成分有6个。结论 3种不同品系桂郁金不仅药材性状存在一定差异,挥发油含量、挥发油成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可为进行分子水平种质研究提供前期基础,为进一步筛选优良桂郁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韩金华  孟庆强 《齐鲁药事》2005,24(11):663-665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中药材资源分布情况及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现状,更好地推进我市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中药生产现代化工作,笔者利用业余时间或出差等机会,历时两年,对我市有关中药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对中药材比较熟悉的老药工、药农进行走访、座谈,并深入冠县、莘县、阳谷等地的农村对部分中药材种植地和野生药材分布较多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总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石菖蒲挥发油中的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石菖蒲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在初始柱温80℃情况下,以程序升温方式升至280℃、载气流速1.3 mL/min的气相色谱条件下,与质谱联用,对石菖蒲油进行分离鉴别。结果石菖蒲挥发油主成分可较好分离,共鉴定出55种成分,占总油的94.92%。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反式-异榄香素、爱草脑含量比甲基丁香酚、反式甲基异丁香酚高。可能是不同产地药材成分不同或者提取方法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7.
主产地泽泻药材顶空萃取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福建、江西、四川产泽泻药材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顶空萃取泽泻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经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质谱分析工作站NIST标准图库检索,参照有关文献,确认了17种共有成分。含量较高的有:δ-elemene(δ-榄香烯),3-mthyl-butanal(三甲基正丁醛),2-methyl-butanal(二甲基正丁醛),hxanoic acid,ethyl ester(己酸己酯),β-elemene(β-榄香烯),beta-caryophyllene(β-石竹烯),2-pentyl-furan(二戊基呋喃),α-caryophyllene(蛇麻烯),elixene,caryophyllene oxide(氧化石竹烯)等。化合物类型主要为倍半萜类。结论利用GC-MS法分析鉴定泽泻挥发性成分,具有快速、稳定、重现性好的特点,可用于泽泻药材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壮瑶药金线风药材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提取分离金线风中脂溶性成分,并将分离得到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后通过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 共检识出31个成分,其中有机酸类和甾醇类化合物为主要物质。结论 这31个成分均为首次在金线风中鉴定出,可为进一步研究金线风的化学成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牛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牛至的品质资源优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GC-FID和GC-MS联用技术,鉴定六个不同产地的牛至挥发油的化合成分。应用主成分分析对牛至挥发油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鉴定六个不同产地牛至的挥发油提取物共11-46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8.5 %-99.9 %。六个不同产地牛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的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三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是桉树脑和丁香油酚甲醚;第二主成分大根香叶烯和石竹烯氧化物;第三主成分是百里香酚,累计贡献率达99.57 %。根据主成分因子得分和加权综合得分,河南商丘、安徽和伊犁这三个产地的牛至具有较好的品质。结论:首次比较六个不同产地牛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同的主要成分为香茅醇(72.7 %-85.3 %)、香茅醇乙酸酯(8.8 %-12.2 %)、百里香酚 (1.5 %-42.9 %)、石竹烯 (0.4 %-17.7 %)。获得牛至品质的综合评价,为地域栽培牛至的种质鉴定和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四花青皮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并结合HPLC-PDA对其6种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四花青皮中的挥发油,结合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进一步建立HPLC方法同时测定四花青皮中6种活性成分辛弗林、橙皮苷、川陈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橘皮素、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的含量。结果:采用GC-MS分析从四花青皮中分离鉴定出的38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25种萜烯类、2种酯类、4种醇类、2种醛类、2种酚类、3种其他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柠檬烯(55.45%)、γ-松油烯(16.18%)、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5%)、α-蒎烯(2.84%)以及β-蒎烯(2.75%)等。HPLC-PDA定量结果显示,四花青皮中活性成分以黄酮类为主,其中以橙皮苷的含量最高,多甲氧基黄酮类中,橘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川陈皮素的含量较高,而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含量较低。结论:建立了四花青皮的GC-MS和HPLC-PDA的分离鉴定方法,该法简便易行,可为四花青皮...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薄荷中蒙花苷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薄荷中的蒙花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Zorbax Eclipse XDB -C18柱(4.6mm×150mm,0.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5%醋酸溶液(20∶20∶60,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8nm.结果 在选定色谱条件下,蒙花苷在5~100 μg/m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是100.9%和1.42%.结论 本方法精密度好,结果可靠,适合薄荷中蒙花苷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薄荷诱导株系田间农艺性状鉴定及其挥发油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组织培养条件下用秋水仙碱诱变剂和^60Co-γ射线辐照诱导获得了16个薄荷(Mentha ha plocalyr Briq)的变异株系,对各株系进行了农艺性状的鉴定,同时测定了各株系的挥发油含量,并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挥发油中薄荷醇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6个薄荷株系中有8个株系的单株产量高于对照株系,有10个株系挥发油含量高于对照株系,有12个株系挥发油中的薄荷醇含量高于对照株系。这一结果为今后进一步选育出产量高,且挥发油含量高,品质好的优良薄荷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GC-MS鉴别感冒清热颗粒中荆芥穗和薄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GC MS同时鉴别感冒清热颗粒中的荆芥穗和薄荷。方法采用HP -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 ,程序升温 ,以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以感冒清热颗粒与荆芥穗、薄荷的挥发油的TIC图谱相比较。结果从感冒清热颗粒中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别出来自荆芥穗的胡薄荷酮和来自薄荷中的薄荷醇等主要挥发性成分。结论GC MS可同时鉴别复方中药制剂感冒清热颗粒中含挥发性成分的组成药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安徽、湖南、广东、广西及江苏等五个产地薄荷饮片挥发油含量和化学成分,为薄荷饮片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产地薄荷饮片挥发油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五个产地薄荷饮片中挥发油提取量存在明显差异,安徽产挥发油含量最高,广西产挥发油含量最低。五个产地挥发油中共计检出49种化学成分,其中16种为共有成分,11种为产地特有成分。在16种共有成分中,薄荷醇、薄荷酮、胡薄荷酮及乙酸薄荷酯是四种主要成分,其相对含量之和介于51.51~81.73%之间,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结论:不同产地薄荷饮片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存在的地域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目前中药市场薄荷饮片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薄荷的化学成分和临床药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楚遵雷 《齐鲁药事》2009,28(9):545-546
本文主要针对薄荷的化学成分及其临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和应用薄荷在临床应用上提供更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建立薄荷药材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薄荷脑为指标成分,采用DM—FFAP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初始柱温为120℃,以2℃/min升温至140'C,然后以15℃/min升温至220℃,保持5min。比较索氏提取、加热回流、超声提取法的差异,并优选最佳提取方法。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加10倍量无水乙醇溶液85℃回流提取1h。薄荷脑在34.034~343.04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00%,RSD=1.87%(n=6)。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可靠,可为薄荷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薄荷饮片挥发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薄荷饮片挥发油的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INNOWax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为280℃,炉温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保持15 min后,以8℃/min升至140℃后保持10 min,再以5℃/min升至200℃,载气流速为1.3 mL/min,分流比为2:1。结果 10批薄荷饮片挥发油标示出13个共有峰,5号峰(薄荷脑)的峰面积百分含量为(65.78±13.90)%。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薄荷饮片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优选乙醇提取薄荷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并考察薄荷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低功率超声法(50℃,100 W)提取薄荷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选最佳薄荷总黄酮醇提工艺;采用Fetion反应考察薄荷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41.14%,液料比21.57:1(mL/g)...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大庆区域野生祈州漏芦的植物形态及生活习性;重点介绍了将野生祈州漏芦驯化为栽培种的研究与实践,文章中叙述的收集种子的方法很有实用价值;还阐述了二次移栽和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薄荷脱病毒苗的农艺性状和有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薄荷进行了组织培养条件下的脱病毒研究,并进行了农艺性状和有关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脱病毒薄荷的田间农艺性状和和挥发油含量、品质均明显优于未脱毒薄荷。同时脱病毒薄荷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未脱毒薄荷。薄荷的脱病毒可望显著提高薄荷田间生长量,从而提高薄荷油的产量,同时脱毒薄荷油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因此脱毒薄荷有望较大程度提高薄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