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作为其中一个亚型,目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西药治疗主要为通便药、微生态制剂、解痉剂、促胃肠动力药、助消化类药物、精神类药物等,由于为对症治疗,其总体疗效欠佳.随... 相似文献
2.
3.
目前,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法很多,临床效果明显.肠易激综合征主要对脾肝肾三脏腑功能不调进行论治,同时也有部分医者提出身心同治的的论述.中医外治包括针灸、穴位埋线、中药灌肠等方法.但是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如只是经验疗法而无临床数据支撑,中医诊断分型及疗效判定尚无标准,因而此后的临床治疗应更加重视阐述机制疗效,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医学在线(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中医外治法为主要疗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 24 篇 RCT 文献,包含 1 908 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OR = 4.07,95%CI = [3.09,5.36],P<0.05),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OR = -11.86,95%CI = [-15.49,-8.22],P<0.05),症状积分(OR = -2.56,95%CI = [-4.25,-0.87],P<0.05),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OR = 1.24,95%CI = [0.42,2.06],P<0.05),首次排便时间(OR = -4.23,95%CI = [-5.82,-2.64],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周排便次数(OR = 0.89,95%CI = [-1.75,3.52],P>0.05)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外治法治疗老年性便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症状积分,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并加快首次排便时间;但在改善老年便秘患者的周排便次数方面,尚不能证实其有效性。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5.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文章回顾了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中医外治法如脐疗、针刺、灸法、中药灌肠、推拿、耳穴刺激等治疗IBS-D的临床实验研究。分析表明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IBS-D,具有起效快、效果好、费用低、安全度高等特点,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然而,目前的研究多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具体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还需更多基础系统实验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针刺调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各类数据库中关于针刺调神治疗IBS-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纳入研究符合罗马III诊断标准;文献质量运用Revman5.3软件中Cochrane手册风险偏倚工具评估,纳入研究的数据应用RevMan 5.3软件分析;以上均由2名评价员独立完成。结果:1)纳入10篇研究,总察病例533例,针刺调神组284例,其他方法组249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调神法治疗IBS-D临床疗效优于其他治疗方法,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09,95%CI:2.41-6.93);针刺调神组IBS-SSS评分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调神法与其他方法在改善HAMD方面由于异质性过大、样本量小,未体现出明显差异性;3)纳入研究漏斗图提示可能有潜在的发表偏倚。4)纳入研究未明确报道随访。结论:1)针刺调神法治疗IBS-D的有效性优于西药与常规针刺,可明显改善IBS-SSS评分,改善临床症状;该法具有改善焦虑、抑郁等情志问题的潜质,应进行大样本、高质量临床对照研究,以进一步提高的循证医学证据。2)应拓宽调神法的运用思路,“脑肠同治”,丰富针刺调神法治疗IBS-D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在儿童便秘中的临床效果,为其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1 年3 月于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7 大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中医外治法在儿童便秘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检索、筛查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3 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2 篇文献,纳入患儿共1 528 例,Meta 分析合并结果显示2 组患儿间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儿间的大便性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儿间的排便困难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儿间的腹痛腹胀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儿间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绘制便秘患儿治疗有效率的漏斗图显示本次研究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儿童便秘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但纳入的文献质量不高,且数量有限,今后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的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以乌梅丸为主的干预措施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筛选纳入以乌梅丸为主的干预措施治疗IBS-D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用Cochrane评价方法对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并收集文献的发表时间、研究者、样本量、研究对象性别、干预措施、疗程、结局指标,利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符合要求的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不含乌梅丸的干预措施相比,含乌梅丸的干预措施治疗IBS-D的综合疗效合并效应量RR = 1.19,95%CI[1.11,1.2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单用西药的干预措施相比,含乌梅丸的干预措施的综合疗效的合并效应量RR = 1.18,95%CI[1.10,1.2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异质性检验没有统计学差异。所有研究的乌梅丸试验组均未报告有不良反应。结论:以乌梅丸为主的干预措施治疗IBS-D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对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比较针灸联合西药和纯西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方法:全面检索中文和外文有关数据库,收集比较针灸联合西药和纯西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数据后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符合标准的研究,将其中的7项报告了有效例数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合并RR=1.25[1.14,1.38],漏斗图基本对称,提示针灸联合西药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4.66,P<0.01);将其中的4项报告了治疗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合并MD=2.87[0.64,5.10],漏斗图基本对称,提示针灸联合西药对阿尔茨海默病在改善认知功能上优于对照组(Z=2.52,P=0.01)。结论: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针灸联合西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确实有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6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中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及Embase7大数据库,收集中药治疗OSAH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及提取资料,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项RCTs,1095例OSAHS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健康指导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能有效降低OSAHS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MD = 5.37,95%CI[3.40,7.35],P < 0.00001)及Epworth嗜睡评分(ESS)(MD = 1.55,95%CI[0.83, 2.26],P < 0.0001)、提高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SMD = 0.78,95%CI[0.46,1.10],P < 0.00001)、改善中医证候积分(SMD = 1.09,95%CI[0.68, 1.51],P < 0.00001);与单纯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相比,CPAP联合中药更能降低OSAHS患者的AHI(MD = 6.46, 95%CI[1.00,11.93], P = 0.02)及ESS(MD = 1.14,95%CI[0.57,1.71],P < 0.0001)、提高LSaO2(SMD = 0.49,95%CI[0.27,0.70],P < 0.00001);中药与安慰剂对比,能有效降低OSAHS患者的ESS(MD = 1.93, 95%CI[0.16,3.70],P = 0.03),但在AHI、LSaO2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项研究报道了不良反应,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中药治疗OSAHS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未来可进一步发挥中药在防治OSAHS方面的作用及优势。 相似文献
15.
检索近10年国内外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1治疗类型,2随机和盲法,3结局指标,4对照干预措施,5治疗方案,6结果。研究显示国内研究存在治疗类型较单一、不重视随机隐藏及盲法的应用、结局指标非国际公认、缺乏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价等问题;国外研究整体质量较高,但假针刺对照设置合理性不足。今后的研究应充分考虑上述问题,严格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进行进一步探讨,更好地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6.
中药外治与西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NKI及维普数据库(各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均从创库到2011年5月).收集所有以西药为对照的中药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1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RCT,共2 159例(中药组共1 152例,阳性对照组共1 007例).共21篇文献纳入疗效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组与西药组有效率分别为92.35% (941/1 019),81.19% (712/877),OR =2.88[2.16 ~3.83],对总效应假设检验结果Z=7.20(P<0.000 01).中药外治法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共25篇文献纳入不良事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中药组为1.30%(15/1 152)、西药组为5.36%(54/1 007),OR =0.40[0.11~1.38],Z=1.46(P =0.15).中药外用与西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亚组分析显示:与外用西药相比,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1.87%(11/589)∶ 1.60% (9/564)],Z=0.26 (P=0.80).而对于NSAIDS和COX-2抑制剂口服止痛药,中药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1.07% (4/375)∶15.46% (45/291)],OR =0.11[0.01,0.87],Z=2.09 (P =0.04).结论:中药外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优于西药,中药外治法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外用西药相当,而显著低于口服西药.但由于纳入的文献质量不高,仅以本研究Meta分析为基础,目前尚不能得出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的最终结论,有待于高质量临床研究的结果来证实.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for women with 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Methods A literature search was conducted in eight electronic databases f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esults Seventee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volving 1174 patients were included.Meta-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CM was superior to Western medicine(WM)in reducing basal serum FSH level[MD=-1.70,95%CI(-2.63,-0.77);P=0.0004]and FSH/LH(MD=-0.43,95%CI[-0.56,-0.30];P=0.0001),and the effect was more obvious two months after the last treatment(MD=-4.60,95%CI[-6.26,-2.90],P0.000 01 and MD=-0.56,95%CI[-0.85,-0.28],P=0.0001),and increasing antral follicle count(AFC)(MD=0.44,95%CI[0.04-0.83];P=0.03).The review also revealed the positive role of CMM as an adjuvant to IVF-ET in improving pregnancy rate(PR=1.75,95%CI[1.25,2.46];P=0.001).Conclusion TCM,with its unique way of replenishing the kidney,may provide an effective and safe alternative therapy to patients with DOR.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16年10月10日间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 Fang)、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及Embase关于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IB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人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收集,采用RevMan5.3版软件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1个RCT,包含12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IBS在总有效率、治愈率和显效率方面,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其中总有效率OR=4.98,95%CI(3.56,6.96),P0.00001,治愈率OR=2.19,95%CI(1.49,3.20),P0.0001,显效率OR=1.84,95%CI(1.40,2.41),P0.0001,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IBS具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因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可能存在较大偏倚,故仍需要更多设计更为严谨的大样本临床试验,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疾病谱的变化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中医药治疗疾病谱的变化及其优势:方法 手工检索中医、中西医结合13种核心期刊在1999-2004年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建立RCTs数据库;对所研究疾病进行系统归类,同时对常见疾病进行分析,并与1980-1998年的RCTs数据库进行疾病谱的比较结果本数据库共计7422篇RCTs文献,以消化、心血管、神经、呼吸系统疾病文献最多,分别占14.93%、11.33%、10.01%和8.68%:各系统以脑血管意外、糖尿病、冠心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研究居多,分别占5.01%、4.86%、3.17%和2.57%:与既往比较,神经、内分泌代谢、肿瘤和妇科疾病的系统构成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均P〈0.05),而消化和呼吸系统的构成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均P〈0.05)。结论 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比较关注中医药在防治心脑血管、内分泌代谢、恶性肿瘤等方面的临床研究,中医药具有治慢性病、治未病、注重整体性、经济性和毒副反应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85例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腹泻型IBS患者(中医分型为肝郁脾虚)随机分成中药组(n=45,予以加味痛泻要方随证加减,每日1剂)和西药组(n=40,得舒特50mg,3次/d),疗程2个月。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浆中胃肠激素(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9%,优于西药组的70%,中药在改善患者的大便次数及便意窘迫上优于得舒特(P均<0.05),而得舒特对缓解腹痛、肠鸣方面要优于中药(P均<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浆中SS、VIP、CCK都较正常人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经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中3种胃肠激素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中药组似乎下降得更明显,尤其是SS(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能有效地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是通过调整紊乱的胃肠激素分泌、释放来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