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MNs)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8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动作观察疗法。2组疗程均为16周,每周治疗10次。于治疗前和治疗4、8、16周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BI)分别评定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同时计算2组患者治疗4、8、16周后3个时间点的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的差值,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治疗4周、8周、16周后,观察组上肢FMA评分分别为(32.50±9.32)分、(36.35±8.32)分、(41.32±13.45)分,BI评分分别为(67.41±16.81)分、(78.74±15.63)分、(93.85±13.45)分,与组内治疗前及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6周后,观察组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的差值与对照组的同时间点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MNs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可改善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动作分析的强化性分离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动作分析及在此基础上的强化性分离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每个作业活动进行动作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性分离运动训练。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分别用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和Brunnstrom分期评定上肢功能,以及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作分析的强化性分离性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和ADL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对提高脑卒中的康复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作业治疗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为作业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作业组同时进行滚筒、木钉盘及手的精细活动训练等作业疗法。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作业组提高更显著(均P0.01)。作业组中发病≤15d进行治疗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30d后进行治疗的患者(90.0%、44.4%,P0.05)。结论:及早配合作业疗法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效果,卒中后15d即介入作业疗法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1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动作观察疗法,每周6次,每次20min,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并使用量角器对肩关节前屈、肘关节伸展和腕背伸主动活动度进行测量,以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并分别检测治疗前后FMA与肩关节前屈、肘关节伸展和腕背伸主动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及肩关节前屈、肘关节伸展和腕背伸主动活动度评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MA评分(44.81±8.86)、肩关节前屈(150.88°±21.32°)、肘关节伸展(135.56°±17.22°)主动活动度的改善程度显著(P0.05);两组患者,除治疗后的对照组FMA评分与肩关节主动前屈活动度、FMA评分与肘关节主动伸展活动度不相关(P0.05)外,其余FMA评分均与肩关节主动前屈活动度、肘关节主动伸展活动度及腕主动背伸活动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可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且FMA与肩关节前屈、肘关节伸展和腕背伸主动活动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同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分析该疗法对患者运动相关脑皮质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上肢部分及Barthel指数(BI)对2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在治疗前对2组患者进行fMRI检查,并对治疗结束2个月后9例观察组患者及8例对照组患者(该期间2组患者均继续相应治疗)再次进行fMRI检查。 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上肢FMA评分[分别为(28.00±7.89)分和(21.95±5.99)分]、BI评分[分别为(76.50±11.36)分和(65.50±12.96)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水平(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上肢FMA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但BI指数评分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2个月后通过fMRI检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观看动作视频时其双侧中央前回、顶叶及辅助运动区激活程度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而对照组患者在观看动作视频时其大脑区域激活情况较治疗前无明显规律性、实质性改变。 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ADL能力,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增强镜像神经元系统兴奋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易化技术及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急性脑卒中患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病情稳定后即开始以易化技术为主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两组均在不治疗前和出院前两天用Barthel地对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康复组的ADL能力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性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的ADL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联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偏瘫肢体良肢位摆放、物理因子治疗及运功功能训练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包括渐进性吸气肌抗阻训练和呼吸控制训练)及作业治疗,每天训练2次。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和运动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分为观察组(运动疗法加作业疗法)和对照组(运动疗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训练3个月后,应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MA评分和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颖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3,(10):2161-2164
目的 探讨镜像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及相关治疗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83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镜像治疗组42例(采用镜像治疗)和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及经4周治疗后,采用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测评,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Asworth痉挛量表对患者上肢疼痛、痉挛程度进行评定,用Barthel指数(BI)测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WMFT、FMA、VAS、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WMFT(60.17 ±4.82 VS 47.31 ±4.57)分、FMA(58.77 ±3.79 VS 46.32 ±3.84)分比较,镜像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VAS(1.47 ±0.23 VS 1.53 ±0.25)分、BI(79.75±7.94 VS 75.25±7.55)分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Asworth痉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疗效,但对改善ADL及患肢痉挛程度,减轻患者上肢疼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康复治疗技术对存在有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作业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配合运动疗法,包括主被动运动,运动想象等。作业组增加作业疗法,主要内容为上肢控制能力、关节活动度及精细动作训练。训练前及训练2、4、6及8周时均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对2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与训练前比较,作业组在介入训练2周后FMA评分持续上升,8周〉4周〉2周;对照组在训练4周后FMA评分开始上升,作业组在各训练时间段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0.01)。结论:早期介入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VR)结合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 O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即常规药物及运动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传统OT训练,每次50min,每周5次,疗程4周;试验组予VR联合传统OT治疗,其中传统OT训练每次20min,VR治疗包括BioMaster数字OT训练及Flextable数字OT训练每次各15min,共50min,每周5次,疗程4周。采用简化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和香港版偏瘫上肢功能测试(FTHUEHK)、Barthel指数(BI)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估各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以判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FMA-UE评分、FTHUE-HK分级、BI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UE评分、FTHUE-HK分级、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作业治疗比单侧传统作业治疗更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病情稳定后即开始以易化技术为主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和出院前两天用Barthel指数法对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的ADL能力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功能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32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疗法、作业训练及针灸等综合康复治疗,采用Brunnstrom法和香港版活动分析法评定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平均治疗(40.0&;#177;7.0)d,偏瘫侧上下肢体运动功能Brunnstorm分级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治疗前、后患者的整体功能活动、自理活动得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01)。结论 功能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 将3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如肢体良肢位摆放、平衡训练、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动作观察疗法,每周治疗10次,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上肢部分)及Barthel指数(BI)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SEP进行评估检测,记录SEP检测中N9 、N20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 观察组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的上肢FMA评分分别为(18.87±6.62)分和(26.27 ±9.22)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的上肢FMA评分分别为(16.53±4.79)分和(20.07 ±6.77)分,组内比较仅治疗8周后的上肢FMA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8周后上肢FMA评分的提高值大于对照组治疗8周后上肢FMA评分的提高值(P<0.05).观察组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的BI指数评分分别为(58.00 ±19.89)分和(62.33±20.34)分,而对照组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的BI指数评分分别为(65.67±18.01)分和(71.33 ±14.82)分,2组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BI提高值与对照组BI提高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观察组偏瘫侧SEP的N9和N20潜伏期分别为[(9.35±1.63) ms和(9.03±1.68)ms、(20.84 ±2.07)ms和(20.32±2.56)ms],波幅分别为[(3.71±1.28) μV和(3.91 ±1.18) μV、(1.83±0.44) μV和(2.08±0.51)μV],比较后发现,N9、N20的潜伏期均逐渐缩短、波幅逐渐增高(P<0.05);对照组偏瘫侧SEP的N9 、N20潜伏期分别为[(9.87±1.68)ms和(9.52±1.54) ms、(20.89 ±2.38)ms和(20.51±2.69) ms],波幅分别为[(2.75±1.54)μV和(2.84±1.47) μV、(1.38 ±0.43) μV和(1.51±0.44)μV],治疗4周后的N20潜伏期和治疗8周后的N9、N20潜伏期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偏瘫侧仅治疗8周后的N20波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可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改善其SEP. 相似文献
18.
19.
孙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0,4(4)
脑卒中患者除了一侧肢体功能障碍外 ,还往往出现认知、言语、心理、社会等障碍。导致患者的ADL能力、家庭生活能力、学习、工作及娱乐活动能力下降。OT强调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 ,重视其各方面能力的改善与恢复。通过OT的干预、评估、制定目标、分析及选择活动、治疗 ,达到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提高作业活动能力、调整心态、建立起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早期介入作业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3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接受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治疗组加入作业疗法指导,分别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初评时)以及平稳后1个月、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上肢和手Brunnstrom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恢复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上肢、手运动功能指数及ADL得分,初评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个月后、3个月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早期介入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良好促进作用,可显著降低家庭依赖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