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早产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分娩的2427例双胎妊娠临床资料,将分娩孕周为28~36~(+6)周的双胎妊娠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早产组(1741例),同期分娩孕周为37~40~(+6)周的双胎妊娠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组(686例),比较两组病例临床资料特点,分析导致双胎妊娠早产的危险因素。结果:2009~2016年双胎妊娠分娩量呈上升趋势,平均早产率为71.73%。双胎妊娠早产中自发性早产占47%,医源性早产占28%,胎膜早破占25%。早产组平均分娩年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受孕比例、初产妇比例、规律产检比例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剖宫产次、当次分娩剖宫产率及子痫前期、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粘连、瘢痕子宫比例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痫前期、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前置胎盘及不规律产检是双胎妊娠早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双胎妊娠早产原因以自发性最多,其次为医源性及胎膜早破。子痫前期、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前置胎盘及不规律产检是双胎妊娠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1胎胎死宫内存活胎儿临床预后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于本院分娩的13例孕中晚期双胎妊娠1胎胎死宫内病例。结果双胎妊娠1胎胎死宫内的发生率为2.83%,13例双胎妊娠1胎胎死宫内的患者,7例为单绒毛膜双胎,6例为双绒毛膜双胎。共8名患者接受了期待治疗。1胎胎死宫内确诊的平均孕周为31+4周。双胎妊娠1胎胎死宫内较早期早产(34周)的发生率单绒毛膜双胎者高于双绒毛膜双胎者,分别为57.1%(4/7),33.3%(2/6);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33.3%(2/6),0(0/5)。期待治疗的患者中,1例出现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因此终止妊娠。5名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新生儿,3名存在颅内病变。结论孕中晚期双胎妊娠1胎胎死宫内者,单绒毛膜双胎妊娠者预后较差。对胎死宫内发生时间较早者,可在密切监测下行期待治疗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为测定双胎妊娠产前并发症的发生,作者对洛杉矶县南加州大学医学中心妇女医院在1980年1月1日~1985年12月31日间>20孕周分娩的939例双胎妊娠的全部产科检查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分三组:第一组无产前检查;第二组孕27周后开始产前检查或产前检查<6次;第三组孕27周前开始产前检查并≥6次。产前仅鼓励孕妇卧床休息。所得资料与同诊所单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明显差异(P<0.006)。结果:①6年间孕≥20周每年双胎分娩发生率相对稳定,平均占全部妊娠0.98%。双卵双胎发生率为73.5%,单卵双胎为26.5%。939例中与妊娠有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双胎妊娠发生率明显上升,文献报道,双胎妊娠约占活产分娩数的3%以上~([1])。双胎妊娠是高危妊娠,如何提高双胎妊娠的孕期保健和管理质量是临床关注的问题。早产是双胎妊娠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早产导致的围产儿死亡率和致病率均明显上升。资料报道,双胎妊娠的平均分娩孕周为35.3周,23%的双胎妊娠会发生32周的早产~([2])。双胎妊娠孕期管理早产预测和预防、宫缩抑制剂应用等问题,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一、孕期宫颈长度测量在双胎妊娠流产早产  相似文献   

5.
多胎妊娠妊娠期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多胎妊娠与单胎妊娠相比 ,妊娠期并发症如早产、妊高征、贫血及羊水过多等明显增加 ,而胎儿畸形、多胎之一胎死宫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双胎输血综合征等也较常发生。因此 ,要加强多胎妊娠的妊娠期监护 ,早期发现其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降低围生期死亡率。1 早产早产是多胎妊娠最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约占多胎妊娠的 5 0 % ,比单胎妊娠明显增加。Kiely[1] 报道 ,在 3 2周前 ,单胎、双胎及三胎妊娠的早产率分别为 1 2 %、10 0 %及3 0 9% ,双胎妊娠在 3 7周前分娩达 5 0 % (见表 1)。表 1 单胎、双胎及三胎…  相似文献   

6.
多胎妊娠与早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胎妊娠虽属生理现象,但是对母儿均有不良影响,早产是其最重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患病的主要原因。双胎的平均分娩孕周为36周,三胎和四胎则分别为33和31周,单胎平均为39周。大约50%的双胎和几乎全部的三胎以上妊娠均在37周前分娩,25%的三胎及50%的四胎孕周低于32周。其中,占20%的单绒毛膜双胎更是早产的危险因素。据统计,55%的双胎新生儿属于低出生体重儿,平均出生体重(2383±715 g)比单胎(3356±599 g)低973 g,发生低出生体重风险比单胎高9倍。双胎围生期死亡率约为47‰~120‰,三胎达93‰~203‰,主要的围生儿死亡原因为早产,特…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双胎一胎胎死宫内(SIUFD)后存活儿的预后,探讨不同孕周及绒毛膜性双胎发生SIUFD后不同妊娠结局,并完善SIUFD的监测管理。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SIUFD病例37例(剔除双胎输血综合征病例11例),对SIUFD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SIUFD的发生孕周、存活儿的期待治疗时间、发生死亡的原因及不同孕周和不同绒毛膜性存活儿的预后,并电话随访新生儿生长情况。结果:37例SIUFD的发生时间以孕早期多见,占64.86%(24/37);SIUFD发生后期待治疗的时间最短1天,最长231天,平均116天;死亡原因中脐带及胎盘异常造成的占32.43%(12/37),胎儿畸形占8.11%(3/37);存活胎儿早产(分娩孕周小于37周)的有9例,其中最小孕周32周,足月分娩28例;早产、新生儿窒息、急诊剖宫产、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单绒毛膜双胎均明显高于双绒毛膜双胎;同时SIUFD发生孕周>13周时其存活胎儿的早产、新生儿窒息、急诊剖宫产的发生率也大于≤13周的SIUFD。对中、晚孕期发生SIUFD的13例病例存活儿近1年的随访,未发现存活胎儿存在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的有关损伤表现。结论:SIUFD发生后存活胎儿的预后与SIUFD发生孕周及绒毛膜性有关,虽然本研究中暂未发现发生SIUFD后存活儿在单绒毛膜双羊膜中双胎出现比双绒毛膜双羊膜双胎更高的神经系统不良后遗症,但仍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胎不同分娩方式对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的双胎无并发症病例325例,依据不同分娩方式和孕周(28~31周、32~33周~(+6)、34~36周~(+6)、37~38周~(+6))分组比较妊娠结局,并分析第一胎为头位的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结局。结果 (1)双胎剖宫产率占80.62%,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的出血率分别是54.58%和26.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窒息率在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分别为14.12%和15.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32周的病例中,阴道分娩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66.67%和33.33%均高于剖宫产组的15.38%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率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2周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的双绒毛膜双胎其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2周的双胎阴道分娩不增加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32周双胎的分娩方式需要更多研究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三胎妊娠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为多胎妊娠的围产期保健和并发症防治提供参考,以改善多胎妊娠的妊娠结局.方法 1997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10年间我院28周后共分娩了三胎妊娠共32例(分娩孕周均<37周),选择与每例三胎妊娠在相同月份分娩的同孕周的2~3例双胎妊娠(共68例)及单胎妊娠(共89例)作为对照,比较母儿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0年中三胎妊娠发生率前5年为0.05%,后5年为0.07%(P<0.05).三胎妊娠组孕产妇的各种并发症发病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低蛋白血症、贫血)均显著高于双胎及单胎组(P>0.05).三胎妊娠组新生儿各种并发症(如湿肺、肺炎及新生儿窒息等)与双胎及单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胎、双胎及单胎妊娠组的围产儿死亡率分别是135.4‰、60.2‰及56.2‰(P>0.05).三胎、双胎妊娠组剖宫产率分别为90.6%及91.2%,明显高于单胎组的48.3%(P<0.01).三胎妊娠组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两组的新生儿死亡率(70.6‰和3/7)、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4.7%和3/7)和颅内出血发生率(11.8%和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多胎妊娠较单胎及双胎妊娠孕妇易发生并发症;早产可能是造成三胎妊娠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剖宫产可作为三胎妊娠的首选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0.
双胎妊娠围产期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胎妊娠时,母儿并发症较高,围产儿死亡率增加,通过加强双胎妊娠围产期保健,将改善围产儿预后。现将我院近7年的双胎妊娠结局总结分析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1991年1月~1997年12月住院分娩双胎妊娠169例,以同期分娩的单胎17508例作为对照进行分析。所有双胎妊娠的孕周准确,胎儿体重均为胎儿娩出断脐后测得。2-统计学处理:均采用χ2检验。二、结果与分析1-双胎妊娠发生率:7年间分娩总数17677例,其中双胎169例,占同期分娩总数的0-96%。2-单胎与双胎剖宫产率、早产率、围产儿…  相似文献   

11.
双胎妊娠产科处理与围产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双胎妊娠是高危妊娠疾病中高危因素较多的一种异常妊娠。低体重儿发生率和围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现对1993年1月~199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246例双胎妊娠结局总结如下。一、资料分析我院在1993~1998年,6年期间住院分娩20632例,双胎妊娠246例,占1.2%(1:83)。孕妇年龄对~40岁,平均28.5岁;初产妇220例,经产妇26例;孕周28 4~40+4周,平均孕36+4周。1.主要并发症:(1)妊娠期并发症:早产133例占54.1%;中重度妊高征102例占41.5%;妊娠贫血76例占30.9%;胎盘早剥13例占5.3%;前置胎盘5例占2%。(2)分娩期并…  相似文献   

12.
最近的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数据显示 ,自 1990年以来分娩双胞胎的平均孕周几乎没有改变。 1995~ 1996年是 35 6± 3 7周。双胎妊娠发生 <37孕周早产与单胎妊娠相对危险比是 5 4,低估了双胎妊娠预防早产的需要。本研究旨在采用比较各种超声波宫颈参数的方法 ,预测双胎妊娠自然早产。131例双胎妊娠妇女在 18~ 2 8孕周接受经阴道超声波宫颈检查 ,测出漏斗宽和长、宫颈长、漏斗百分比 [漏斗长 /(漏斗长 宫颈长 )× 10 0 % ],和宫颈指数 (1 漏斗长 /宫颈长 )等宫颈参数。计算机统计软件分析孕妇在 15~ 2 0孕周、2 1~ 2 4孕周、2 5~ 2 8…  相似文献   

13.
多胎妊娠的分娩时机和剖宫产指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胎妊娠在妊娠期和分娩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与单胎妊娠有所不同,多胎妊娠的妊娠合并症多,围生儿发病率与死亡率高,因此把握好分娩时机,并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是极其重要的。1分娩时机的选择多胎妊娠的自然分娩发动时间,随着妊娠胎儿数的增加,而维持妊娠的时间缩短。有报道大约一半的双胎胎儿在36孕周或之前分娩,三胎分娩时间平均为33.5周,四胎分娩在31孕周左右。这可能与子宫容量增加,子宫壁张力增加导致宫缩频率增加有关。Newman等对35孕周以前分娩的双胎妊娠进行宫缩检测发现,双胎妊娠平均宫缩频率比单胎妊娠在同孕周有显著的增高,此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馨  耿力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11):865-869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sIUFD)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1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sIUFD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绒毛膜(MC)双胎(31例),双绒毛膜(DC)双胎(59例)。分析不同绒毛膜性sIUFD存活胎儿的预后,sIUFD存活胎儿终止妊娠的时间、分娩方式等。结果:(1)sIUFD孕妇存活胎儿妊娠丢失14例(15.6%),其中流产6例,引产8例(胎死宫内5例,胎儿异常3例)。MC双胎存活胎儿胎死宫内、早产发生率高于DC双胎(P<0.05);两组间存活胎儿活产、新生儿窒息、转NICU、新生儿脑损伤、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发现sIUFD后24小时内终止妊娠7例,其中2例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存活胎死亡。MC双胎与DC双胎相比,发生sIUFD距分娩间隔时间较短(P<0.05),分娩孕周较早(P<0.05)。(3)新生儿窒息率、转NICU率、新生儿死亡率在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双胎发生sIUFD存活胎儿发生胎死宫内及早产的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明显增加,应加强监测。sIUFD不是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的指征,阴道分娩并不增加新生儿不良预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89例双胎妊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双胎妊娠高危因素较多 ,早产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亦高 ,除积极防治妊娠期各种并发症外 ,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处理对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婴儿生存率很重要。本文就 1996年 1月至 1999年 8月间双胎妊娠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96年 1月至 1999年 8月收治双胎妊娠 89例 ,与同期单胎妊娠分娩 5 499例做对照分析。1 1 双胎妊娠发生率  4年分娩总数 5 5 88例 ,双胎 89例 ,占 15 9‰ ;单胎 5 499例 ,占 984 1‰。双胎与单胎的发生率为 1∶6 1 79。1 2 双胎与同期单胎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病死率  89例双胎中有 48例剖宫产 ,占 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羊膜(MA)双胎的临床特征及围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流产及分娩的17例MA双胎的临床资料。结果:①17例MA双胎中孕早、中期流产或引产4例(23.5%):1例一胎儿无脑儿、一胎儿胚胎停育流产,1例发生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引产,2例发生无心畸胎(TRAP)引产。另2例TRAP于孕23周行胎儿镜脐带结扎减胎术后继续妊娠。②MA双胎进入围生期13例(76.5%),分娩中位孕周33周,其中规律产前检查9例,无规律产前检查4例。13例中无合并症入院待产择期剖宫产3例(存活新生儿5例);因胎膜早破、先兆早产和胎儿窘迫入院6例,其中行急诊剖宫产4例,自然分娩2例,存活新生儿10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2例,其中急诊剖宫产1例,择期剖宫产1例,存活新生儿4例;合并TRAP 1例孕39周自然分娩,存活新生儿1例;孕30周双胎胎死宫内引产1例。③胎儿畸形9例(26.5%,9/34),其中TRAP 4例,无脑儿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肛门闭锁1例,先天性面横裂1例。结论:MA双胎胎儿畸形发生率高,早产风险大,孕期规律产前检查,积极进行TRAP、TTTS、重度子痫前期等处理,必要时入院待产,及时行剖宫产术可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胎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双胎PPROM122例(研究组)及同期随机抽取的单胎PPROM183例(对照组),探讨两组胎膜早破发生率、发病孕周、期待治疗、新生儿预后等情况。结果:双胎妊娠PPROM发生率为21.0%,显著高于单胎妊娠PPROM发生率(3.5%)(P0.05);研究组早产儿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胎膜早破孕周、终止妊娠孕周均早于对照组,研究组34周发生胎膜早破者期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易发生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窒息,期待治疗时间短,应积极预防,出现胎膜早破积极对症治疗,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8.
双胎3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双胎与胎次、孕妇年龄、遗传等因素有关。近年由于促排卵药物的应用 ,双胎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双胎的母婴并发症增多 ,早产儿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增加 ,故应给予足够重视[1 ,2 ] ,现将我院近 10年双胎 30 8例的有关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0年 1月 1日至 1999年 12月 31日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 33 6 80例 ,分娩新生儿 33 988例 ,其中双胎30 8例 ,分娩新生儿 6 16例 ,男婴 2 92例 ,占 47.40 % ,女婴 32 4例 ,占 5 2 .6 0 %。产妇 2 3~ 42岁 ,平均 32 .5岁。初产妇 2 47例 ,经产妇 6 1例。分别统计双胎的孕周、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供精人工授精(AID)助孕后的妊娠结局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0年4月在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AID助孕成功妊娠的1102例113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自然流产发生率为14.11%(160/1134),其中生化妊娠流产占20.00%(32/160),临床妊娠流产占80.00%(128/160)。随着年龄的增加,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P=0.001)。异位妊娠发生率为1.32%(15/1134),妊娠中晚期引产发生率为0.88%(10/1134)。多胎发生率为2.73%(31/1134),其中三胎占12.90%(4/31),双胎占87.10%(27/31)。726例分娩,其中单胎占97.66%(709/726),双胎占2.34%(17/726),分娩方式中顺产自然分娩占42.15%(306/726),剖宫产占57.85%(420/726)。出生新生儿743个,男婴占50.87%(378/743),女婴占49.13%(365/743),男女性别比为104∶100。新生儿出生体重(3180±480)g,出生孕周(39.15±1.43)周。低出生体重儿占6.73%(50/743),巨大胎儿2.69%(20/743),早产儿4.17%(31/743)。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4%(13/748)。结论女性年龄是AID妊娠重要影响因素。AID助孕在自然流产、异位妊娠、妊娠分娩、子代出生缺陷和健康状况等方面和自然受孕相似,是一项安全可靠的辅助生殖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绒毛膜性的一胎儿结构畸形双胎胎儿畸形种类差异及不同孕周减胎术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20年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因一胎儿结构畸形行孕中期减胎术的双胎病例,分析双绒毛膜双胎(双绒双胎组)及单绒毛膜双胎(单绒双胎组)胎儿畸形种类及不同减胎孕周的妊娠结局。结果 双绒双胎组颈部畸形占比高,两组其余胎儿畸形种类顺位基本一致。双绒双胎组A(12~13+6孕周)、B(14~19+6孕周)、C(20~27+6孕周)3个亚组流产率、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减胎孕周的增加早产率增加,出生体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早产率低于C组,A组及B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C组(A、B、C 3组的早产率分别为3.7%、13.9%和25.6%)。单绒双胎组A(12~19+6孕周)、B(20~27+6孕周)2个亚组流产率、早产率、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新生儿分娩孕周及出生体重高于B组[分别为38+2(37+4,40)v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