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夏仕勇  陈兵  宋超 《安徽医药》2018,39(6):742-744
目的 探讨磁共振高b值(b>1 000 s/mm2)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筛查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合肥市滨湖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病变患者32例,其中前列腺癌24例,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8例,术前均行磁共振不同b值DWI检查,最后通过穿刺或手术所得病理证实。比较分析前列癌患者前列腺内不同b值(800、3 000 s/mm2)癌性组织与非癌性组织弥散信号强度。结果 前列腺癌的癌性组织弥散信号强度高于非癌性组织的信号强度,对比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b值(3 000 s/mm2)较低b值(800 s/mm2)显示对比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对癌性组织的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显示更清晰。在前列腺癌的筛查中,低b值时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75.00%、准确性为84.38%,高b值时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87.50%、准确性为96.88%。结论 在前列腺癌的筛查中,磁共振高b值DWI较低b值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价值, 并分析感兴趣区表观弥散系数值(ADC)与临床分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47例PCa患者,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扫描及DWI检查, 在常规MRI图像上观察前列腺病灶的位置、大小、信号及累计范围, 观察病灶区DWI信号并测量ADC值。结果 47例PCa患者中, 29例位于外周带, 14例位于中央带, 4例同时累及中央带和外周带, 所有病例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或稍高信号, 在相应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或稍低信号;PCa病灶平均ADC值约为(0.97±0.33)×10-3 mm2/s, 与临床分期及血清PSA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4, -0.66, P<0.05)。结论 MRI常规序列联合DWI检查及血清PSA检测可以提高PCa的诊断, 测量病灶的ADC值有助于对PCa的临床分期进行初步评估, 进而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李爽  刘影  吕维富 《安徽医药》2018,39(10):1176-118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细胞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省立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经临床或病理检查确诊的52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1~3次TACE治疗,并于TACE术前、术后4~6周行上腹部磁共振平扫及DWI检查,术后4个月行磁共振增强扫描,上述检查均在1周内完成。依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mRECIST),将病例分为稳定组和进展组,分析TACE术前、术后病灶的坏死、复发转移情况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鉴别稳定组和进展组的诊断效能以及ADC的最佳截断值。结果 52例HCC患者术前共计检出68个病灶;参照mRECIST标准,评价为稳定病例20例,进展病例32例。术前病灶以稍长T1和T2信号为主,DWI序列上呈高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TACE术后,肿瘤坏死区呈等或稍长T1、T2信号,DWI序列上呈等或稍低信号。进展组于T1WI和T2WI序列上信号表现多样,DWI序列上呈不均性高信号;稳定组和进展组术前肿瘤病灶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术后ADC值较术前升高(P<0.05),其手术前后ADC的增加值高于进展组(P<0.05)。ROC分析提示:鉴别稳定组和进展组ADC的最佳截断值为1.28×10-3 mm2/s,此时曲线下面积为0.773(P<0.05)、灵敏度为76.3%、特异度为68.9%。结论 DWI扫描能够及时、客观的评估HCC患者化疗栓塞术后疗效,具有较高的随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多模态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对乳腺癌患者的检测,分析其MRI相关影像特征,探讨其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术前行MRI检查和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6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多模态MRI数据资料,统计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及动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像(TIC)。结果 16例患者MRI显示病灶多见分叶(75.00%)、毛刺(75.00%),边界不清(81.25%)。ADC值为(0.92±0.19)×10-3 mm2/s,rADC为(0.56±0.13)×10-3 mm2/s。TIC:Ⅱ型4例(25.00%),Ⅲ型12例(75.00%),无符合Ⅰ型的病例。结论 多模态MRI用于乳腺癌的检查,结合病变形态学改变、DCE-MRI的TIC曲线形态和ADC值,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90例,其中良性病变56例,恶性病变34例.90例患者均进行磁共振DWI扫描,分析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DWI表现和扩散系数(ADC)图表现,并进行比较.结果 前列腺癌病灶在DWI上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前列腺增生的DWI和ADC图表现为中央腺体区信号不均匀,而外周带信号均匀;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组的平均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DWI检查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晓禾  郝丽  张森  季蓉  郑穗生  单艳棋 《安徽医药》2018,39(12):1451-1454
目的 探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联合颅脑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对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进行透析的患者65例,采用MMSE和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MRI扫描脑白质区并计算表观弥散系数(ADC)和部分异向性(FA)量化值;根据MoCA结果分为认知正常组(38例)和认知障碍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量表评分、ADC值及FA值的差异性。结果 MoCA检出率高于MM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25,P=0.001),且MMSE和MoCA总分呈正相关(r=0.660,P=0.001)。认知障碍组患者MMSE评分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语言和总分低于认知正常组,而MoCA评分的执行力、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定向力和总分均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叶和顶叶ADC值高于正常组,额叶、顶叶、胼胝体及侧脑室FA值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认知量表联合评估可提高透析患者认知障碍的检出率;且存在认知障碍的透析患者主要表现为执行力、定向力、注意力、语言和记忆力的下降,和大脑额叶、顶叶、胼胝体和侧脑室白质的损伤相对应。  相似文献   

7.
刘文慧  钱银锋  曾艳  李小虎 《安徽医药》2020,41(12):1430-1433
目的 比较表观扩散系数(ADC)全容积直方图与传统测量ADC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中的差异,探讨直方图相关参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临床诊断为脑肿瘤的患者,经病理证实为20例高级别胶质瘤、25例脑转移瘤,回顾性分析患者头颅MRI资料。分别用ADC全容积直方图及传统测量ADC进行肿瘤弥散加权成像的评估,测量记录直方图相关参数,包括峰度、偏度、平均ADC、最大ADC、最小ADC、中位ADC、极差及百分位点的ADC。对比相关参数及传统测量法ADC在2种肿瘤间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鉴别诊断的效果。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传统测量法的ADC值为(0.82±0.23)×10-3 mm2/s,脑转移瘤为(0.89±0.25)×10-3 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全容积直方图测得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峰度、偏度、最大ADC和极差分别为(4.40±2.08)×10-3 mm2/s、(0.87±0.72)×10-3 mm2/s、(2.63±0.44)×10-3 mm2/s和(2.14±0.52)×10-3 mm2/s,脑转移瘤患者分别为(3.12±1.44)×10-3 mm2/s、(0.41±0.55)×10-3 mm2/s、(2.17±0.65)×10-3 mm2/s和(1.55±0.69)×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差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敏感度为84.62%,偏度系数的特异度为90.00%。结论 全容积ADC直方图在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鉴别中具有优越性,优于ADC传统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中央腺体前列腺癌(CG-PCa)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87例前列腺疾病患者,根据病理将患者分为CG-PCa组(47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ADC值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值对CG-PCa的诊断效能。根据病理Gleason评分,CG-PCa组患者再分为低危组(Gleason评分<7分)、中危组(Gleason评分=7分)与高危组(Gleason评分>7分),并与BPH组比较ADC值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CG-PCa患者ADC值与Gleason评分相关性。结果 CG-PCa与BPH患者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3,P=0.000);ADC值对CG-PC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50%和76.59%。CG-PCa低危、中危及高危组与BPH组患者ADC值比较,4组患者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321,P=0.000),其中CG-PCa中、高危组与BPH组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PCa组患者的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s=-0.619,P=0.000)。结论 ADC值对CG-PCa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对癌灶的分化程度及危险性预估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疗效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太和县人民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28例PCNSL,测肿瘤最小表观扩散系数值(ADCmin)、最大ADC值(ADCmax)及平均ADC值(ADCmean),分析不同ADC值间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差异。放疗后即刻评估疗效,将患者分为初始疗效完全缓解组(CRi)和部分缓解组(PRi),比较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CRi者(P=0.031)、低Ki-67表达(P=0.008)、高KPS(P=0.031)、高ADCminP=0.031)或者ADCmeanP=0.003)有较好PFS,年龄、强化灶数目、性别不影响PFS。CRi与PRi患者的PFS、KPS、ADCmin、ADC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可预测PCNSL放疗反应性和PF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分析磁共振弥散成像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院80例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的DWI和ADC图像表现进行分析,测量病灶区ADC值,对两组ADC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6例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中央带腺体,在DWI上呈不均匀稍高信号,ADC值平均为(1.35±0.35)×10-3 mm2/s.34例前列腺癌中,16例病灶局限在外周带,8例发生在中央带,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平均ADC值为(0.99±0.25)×10-3 mm2/s.两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P< 0.05).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特别是ADC值定量分析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前列腺中央带及外周带ADC值分析,研究其在前列腺癌和非癌组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前列腺疾病分类,分为增生组和癌变组,并选取正常对照组,b=1 500 s/mm2。并对正常组、增生组和癌变组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E3.0T扩散加权成像技术高b值得出的前列腺癌变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和增生的ADC值,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列腺中央带和外周带癌变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E3.0T扩散加权成像选用高b值得出的ADC值分析结果表明前列腺癌和非癌组织有明显差异,更助于诊断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7例前列腺癌、16例前列腺炎以及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MR资料。测量病灶ADC值,对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值为800s/mm2时,前列腺癌灶ADC值为(0.82±0.16)×10-3mm2/s,与炎症及前列腺增生结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0.84s/mm2作为诊断前列腺癌阈值,其敏感度为84.21%、特异度为86.54%、准确性为85.92%、阳性预测值为70.37%、阴性预测值为93.75%(Kappa=0.67,P<0.01)。结论 ADC值测量在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度他雄胺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2例)和治疗组(91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1粒/次,1次/d。治疗组口服度他雄胺软胶囊,1粒/次,1次/d,同时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16、24周最大尿流率(MFR)、残余尿量(RU)、前列腺体积(PV)、泌尿症状困扰(BS)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2%、90.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FR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RU、PV、BS评分、IP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他雄胺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缩小前列腺体积和膀胱残余尿量,改善患者下尿路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3.0T 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灌注加权成像(PWI)在肾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可疑肾脏疾病来某院就诊的病患50例,经病理检查2例正常,48例肾脏存在肿瘤,经3.0T MRI检查,比较DWI与PWI检查后指标的差异,PWI检查指标用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Ve)、血液回流常数Kep、血管通透性常数Ktrans表示。DWI检查指标用ADC表示。结果:肾脏恶性肿瘤细胞的Ve、Ktrans的值都比良性肿瘤肾血管平滑肌瘤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Ktrans、Ve、ADC都有临界值作为鉴别肿瘤良恶性的指标。结论:DWI与PWI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肾脏存在的肿瘤的良恶性进行鉴别判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检测直肠癌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影像科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50例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男83例,女67例,年龄31~68(49.35±9.64)岁,均行DWI及DCE-MRI检查,以术前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t检验比较直肠癌分化程度与检测参数ADC值及Ktrans值的关系,χ2检验DWI检测、DCE-MRI检测及联合检测对肿瘤T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150例患者病理学结果显示,黏液腺癌患者16例,ADC均值为(1.179±0.173)mm2/s,黏膜性腺癌患者134例,ADC均值为(0.896±0.141)mm2/s,黏液腺癌组ADC值显著高于黏膜性腺癌组(t=4.328,P<0.05);黏膜性腺癌组ADC值随分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Ktrans值随分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7.548、51.125,均P<0.05);术前DWI检测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3.33%(10/12)、86.36%(38/44)、94.67%(71/75)、89.47%(17/19),总准确率为90.67%(136/150);DCE诊断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8.57%(11/14)、88.64%(39/44)、95.95%(71/74)、94.44%(17/18),总准确率为92.00%(138/150);DWI结合DCE诊断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2.31%(12/13)、93.02%(40/43)、97.30%(72/74)、90.00%(18/20),总准确率为94.67%(142/150)。结论 DWI结合DCE-MRI检查有助于提高直肠癌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绿激光汽化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的12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体积≥80 mL),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79例),观察组采用绿激光汽化剜除术,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丢失量、膀胱冲洗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IPSS、QOL及Qmax均较手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 绿激光汽化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疗效显著,但需要较熟练的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远端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 月-201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2例接受机器人辅助远端乙状结肠癌 (4例) 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 (8例) 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5例, 女7例, 年龄27~72岁, 中位年龄59.5岁。观察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 了解患者术后生存、 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辅助远端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根治术, 无中转传统腹腔镜或开腹手术。1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 (282.50±90.72) min, 术中出血量为 (91.67±41.74) mL, 未发生术中并发症。12例患者中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 肠梗阻、 吻合口漏和脑梗死各1 例。脑梗死患者转回当地继续治疗, 肠梗阻和吻合口漏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住院时间为 (11.25±4.22) d。术后12例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为 (18.50±7.75) 枚。手术切缘均为阴性, 8例直肠癌患者远切缘距离为 (2.21±0.88) cm。病理学T分期: ypT0期1例, pT1期2例, pT2期2例, pT3期5例, pT4a期2例。病理学N分期: pN0期7例, pN1期3 例, pN2期2例。病理学类型: 中分化腺癌10例, 低分化腺癌2例。12例均获得术后随访, 随访时间为1~28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随访期间, 1例因脑梗死死亡, 其余患者均无肿瘤复发、 转移和死亡。结论 机器人辅助远端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