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Me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6年6月住院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女性患者各50例,分析全部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将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观察组,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对照A组与对照B组,分别观察并记录c-Me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c-Met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患者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对各组进行年龄、基因突变、基因扩增、自分泌/旁分泌信号和c-Met活化、蛋白的超表达分析发现,观察组在基因突变、自分泌/旁分泌信号和c-Met活化、蛋白的超表达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基因扩增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在基因扩增方面观察组表达水平偏低(P0.05)。结论 c-Me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出现变异,cMe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方面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Bmi-1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51例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标本和同期住院的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瘤旁正常组织,用RT-PCR方法测定Bmi-1基因表达,并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参数与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 Bmi-1 mRNA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组织(P〈0.05)。Bmi-1 mRNA的高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Bmi-1 mRNA高表达可能参与调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进而影响其生物学特点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Chen WJ  Yu MH  Xu Y  Shen J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6):452-455
目的研究galectin-3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甲状腺标本中galectin-3表达.结果无论采用免疫组化或RT-PCR方法,甲状腺癌组织的galectin-3表达率均较高(阳性率为89.7%和91.7%),不同类型的癌组织中有较大差异,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腺癌具有较高水平的表达(阳性率100%).有淋巴结转移者galectin-3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在良性甲状腺结节及正常甲状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的25份甲状腺腺瘤标本和13份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仅3例呈阳性,余均为阴性,10份正常甲状腺组织及25份癌旁组织均未发现galectin-3表达.结论galectin-3可作为鉴别良、恶甲状腺疾病的一个较有价值的肿瘤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间皮瘤相关抗体-1(HBME-1)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MMP-2EY HBME-1左50例甲状腺癌(35例乳头状癌,15例滤泡状癌),15例腺瘤,15例多发结节,25例相临组织中的表达,通过甲醛固定及石蜡包埋。敏感性、特异性及精确性可以通过公式计算。结果 MMP-2及HBME-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及正常组织(64%、98%)(P<0.05),特别是HBME-1。但是HBME-1在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中的阳性率都很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反,MMP-2在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中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乳头状癌中有高表达(82.9%)。MMP-2在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因肿瘤大小、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而不同(P<0.05)。结论 MMP-2和HBME-1可成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特别是HBME-1。联合检测MMP-2和HBME-1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的鉴别诊断。MMP-2可以作为乳头状癌发生和转移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5.
G蛋白α亚基mRNA在不同甲状腺疾病的表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Lü ZH  Luo GC  Lu JM  Pan CY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2):103-105
目的 观察G蛋白α亚基mRNA在不同甲状腺疾病的表达。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组织包括Graves病 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 7例、正常功能甲状腺腺瘤 6例和甲状腺乳头状癌 5例 ,以腺瘤周围组织作为正常甲状腺组织对照 ,观察刺激性G蛋白 (Gs)和抑制性 (Gi)α亚基的表达。结果  (1 )GsαmRNA的表达 :甲状腺乳头状癌 (1 67± 0 2 5)较正常甲状腺组织 (1 1 0± 0 1 4 )和结节性甲状腺肿 (0 96± 0 31 )明显增高 (P <0 0 5和P <0 0 1 ) ,Graves病 (1 47± 0 1 1 )和正常功能甲状腺腺瘤 (1 36± 0 2 8)均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 (P <0 0 5) ,但与正常甲状腺组织表达水平相似 ;(2 )Giα 2mRNA的表达 :Graves病显著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 (0 68± 0 2 6比 1 1 5± 0 35 ,P <0 0 5) ;(3)Giα 1和Giα 3mRNA在不同甲状腺疾病的表达相似。结论 Gs蛋白α亚基的高表达可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不同疾病时甲状腺G蛋白α亚基具有不同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6.
p14ARF基因变异及其产物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p14ARF基因变异及其产物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双重PCR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甲状腺腺瘤和28例甲状腺癌组织中p14ARF基因纯合性缺失及其蛋白表达.28例甲状腺癌中,11例甲状腺滤泡癌、12例乳头状癌、4例髓样癌、1例未分化癌.结果①p14ARF基因在甲状腺腺瘤及癌中的纯合性缺失率分别为5.0%、42.9%,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 ②p14ARF蛋白在甲状腺腺瘤及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0.0%、35.7%,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甲状腺肿瘤p14ARF基因纯合性缺失是其蛋白表达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②p14ARF可能是甲状腺肿瘤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可作为鉴别甲状腺腺瘤与滤泡癌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4(ITGB4)蛋白在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招募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海口市中医医院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老年患者8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0例作为对照。术中切除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TGB4蛋白表达水平。分析ITGB4蛋白表达水平与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的关联性。结果 ITGB4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ITGB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P<0.05),癌旁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ITGB4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NM分期为Ⅰ~Ⅱ期患者相比,Ⅲ~Ⅳ期患者ITGB4蛋白表达水平更高。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ITGB4蛋白表达水平更高。与高分化患者相比,中、低分化患者ITGB4蛋白表达水平更高,且低分化患者的表达水平较中分化患者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甲状腺滤泡状癌(FT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45例(其中31例伴颈淋巴结转移)、甲状腺滤泡状癌17例(其中3例伴颈淋巴结转移)及1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中VEGF-C及TNF-α表达情况.结果 在甲状腺癌中VEGF-C及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乳头状癌中表达程度高于滤泡状癌,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较无转移的肿瘤表达升高(均P<0.05).结论 VEGF-C和TNF-α在PTC 中的表达高于FTC,提示VEGF-C和TNF-α可促进PTC与FTC发生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ZNF703和CD44v6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配对癌旁组织、50例结节性甲状腺瘤组织中ZNF703、CD44v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ZNF703和CD44v6)与癌组织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组织中,ZNF703和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9. 86%、78. 08%)均分别高于癌旁组组织(12. 32%、21. 92%)和结节性甲状腺癌组织(24. 00%、36. 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ZNF703和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均与年龄、性别无关(P>0. 05),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 05); ZNF703和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 722,P=0. 00)。结论 ZNF703和CD44v6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其表达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ZNF703和CD44v6可能协同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可为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CNA、VEGF、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雌激素受体(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5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和3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的PCNA、VEGF、ER表达。结果 PCNA、VEGF、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PCNA与VEGF呈正相关关系(r=0.8,P〈0.01),与ER呈负相关关系(r=-0.3,P〈0.05)。结论 PCNA、VEGF、ER表达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协助诊断指标,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