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40例,其中恶性淋巴结24例(44枚),良性淋巴结16例(26枚),行DCE-MRI及STIR-EPI-DWI序列扫描,分析两种病变动态增强特征性参数及T-SI曲线类型的特性,分析DWI的信号表现及ADC值特点.结果 Ⅰ型、Ⅱ型及Ⅲ型T-SI曲线在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组间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Ⅰ型作为诊断恶性标准,Ⅱ型及Ⅲ型作为诊断良性标准,其敏感性为59.09%、特异性为92.31%、准确性为71.43%、阳性预测值为92.86%、阴性预测值为57.14%.若以Ⅰ型及Ⅱ型作为诊断恶性标准,Ⅲ型作为诊断良性标准,其敏感性为88.64%、特异性为57.69%、准确性为77.14%、阳性预测值为78%、阴性预测值为75%.恶性淋巴结平均至峰值时间较良性淋巴结短,恶性淋巴结最大上升斜率较良性淋巴结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淋巴在DWI图像上均表现为高信号,良性淋巴结的平均ADC值为(1.072±0.245)×10-3mm2/s,恶性淋巴结的平均ADC值为(0.875 ±0.240)×10-3mm2/s,良性淋巴结组的平均ADC值高于恶性淋巴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DCE-MRI和DWI,有助于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对鼻咽癌患者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66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35例良性淋巴结肿大患者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行MR常规平扫、增强和多b值DWI影像学检查,比较不同b值下鼻咽癌患者原发灶、颈部转移性小淋巴结、转移性大淋巴结与良性淋巴结肿大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诊断阈值、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不同b值下ADC值对鼻咽癌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和诊断价值。结果随着b值的增加,鼻咽癌患者原发灶、颈部转移性小淋巴结、转移性大淋巴结与良性淋巴结肿大患者ADC值呈现减少的趋势;鼻咽癌患者原发灶、颈部转移性小淋巴结、转移性大淋巴结之间ADC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患者原发灶、颈部转移性小淋巴结、转移性大淋巴结ADC值均显著低于良性淋巴结肿大患者(P<0.05)。在b值分别取400、600、800、1000s/mm^2时,其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82、0.91、0.87。当b=800s/mm^2时,其鉴别和诊断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最高,此时ADC值诊断鼻咽癌颈部转移性小淋巴结的阈值为0.945×10^-3mm^2/s,诊断敏感度为98.49%,特异度为79.63%,约登指数为0.78。结论3.0T MR多b值DWI检查可有效区分良恶性淋巴结的性质,并且在b值为800s/mm^2时,其鉴别和诊断不同淋巴结性质的能力最强,可用于临床鉴别和诊断鼻咽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磁共振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颈部良、恶性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转移性淋巴结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34例颈部淋巴结增大病人的52个淋巴结(>10 mm),经颈部淋巴结清扫(25个)或穿刺活检(14个)及影像学随访(13个)证实.SSEPI-DWI序列(b=0 mm2/s和1 000 mm2/s),重建出ADC图并测量ADC值.统计学分析包括方差分析及Sidak t或Tamhane's T2检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喉鳞癌性转移淋巴结(25个)、淋巴瘤性淋巴结(11个)、良性淋巴 结(16个)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78±0.09)×10-3mm2/s、( 0.64±0.09)× 10-3mm2/s、(1.22±0.16)×10-3mm2/s.转移淋巴结组,高分化组ADC值高于低分化组(P<0.05).低分化组转移性淋巴结与淋巴瘤性淋巴结ADC值无显著差异(P>0.05).恶性淋巴结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淋巴结(P<0.05),鉴别良恶性淋巴结ADC值的最佳临界点值为0.94×10-3mm2/s.结论 在原发性喉鳞癌转移性淋巴结中,其ADC值与淋巴结分级有关.应用SSEPI-DWI可以可靠地鉴别喉鳞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和良性淋巴结,但是无法区分低分化型喉鳞癌转移性淋巴结与淋巴瘤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 MR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鉴别直肠癌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术前行 IVIM-DWI 及 DCE-MRI 检查。比较转移性淋巴结(n=28)与非转移性淋巴结(n=27)的短径、短径-长径比、IVIM-DWI 参数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单纯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及 DCE-MRI 半定量参数值[曲线上升斜率(Slope)、最大上升斜率(Maxslope)、对比增强比(CER)、对比剂清除率(Washout)、达峰时间(TTP)、前90 s 增强曲线下面积(iAUC90)和前180 s 增强曲线下面积(iAUC180)]。结果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在平均短径(8.87 mm±2.829 mm vs 6.83 mm±1.075 mm)、D 值[(0.824±0.113)×10-3 mm2/s vs (1.033±0.244)×10-3 mm2/s)]、CER(1.588±0.664 vs 1.054±0.419)、iAUC90(22.89±9.83 vs 13.59±5.34)和 iAUC180(49.38±20.19 vs 30.31±11.67)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在短径-长径比、ADC 值、D?值、f 值及 Slope、Maxslope、Washout、TTP 上无统计学差异(P >0.05)。鉴别转移性及非转移性淋巴结的最佳阈值(各自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短径=7.1 mm(0.744、64.2%、85.1%)、D=0.906×10-3 mm2/s (0.821、81.5%、75.0%)、CER=1.05(0.749、85.7%、62.9%)、iAUC90=13.42(0.780、85.7%、62.9%)及 iAUC180=49.65(0.770、50.0%、100%)。结论IVIM-DWI 及 DCE-MRI 在鉴别直肠癌直肠系膜转移性及非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相对ADC(rADC)值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只新西兰兔VX2转移淋巴结模型及20只炎性淋巴结实验兔进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b值0~1000s/mm2)。在常规图像基础上测量转移淋巴结、炎性淋巴结及被测淋巴结对侧股四头肌的平均ADC值,并计算转移淋巴结/肌肉及炎性淋巴结/肌肉的rADC值。所有ADC和rADC结果以x-±s表示,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两者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良恶性淋巴结的ADC值与rADC值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1,t=-3.298;P<0.0001,t=-4.761)。良恶性淋巴结ADC值曲线下面积为0.791,诊断阈值为0.889×10-3mm2/s,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75%;rADC值曲线下面积为0.855,诊断阈值为0.671,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85%。结论 rADC较ADC值能更准确地鉴别良恶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3.0T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诊断价值并对b值使用进行优化。方法:34例患者共20个良性和16个恶性乳腺病灶纳入研究,同期20例正常乳腺受检者列为对照组。采用3.0T MR行乳腺DWI成像检查,b值分别取0,750 s/mm2,1000 s/mm2,1250 s/mm2。比较不同b值DWI图像质量,测量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NR)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b值时DWI图像主观质量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F=3.02,P=0.0516>0.05)。b=750 s/mm2时病灶的CNR明显优于b=1000s/mm2及1250s/mm2时(P值为0.004及0.000),而b=1000s/mm2与1250s/mm2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800>0.05)。相同b值时,正常乳腺组织的平均ADC值>乳腺良性病变>乳腺恶性病变(P均=0.000)。以各b值恶性病变平均ADC值95%可信区间的上限作为界定乳腺癌ADC的阈值,则b=750 s/mm2、1000 s/mm2、1250s/mm2时,ADC阈值分别为1.33×10-3mm2/s、1.25×10-3mm2/s、1.16×10-3mm2/s。以上述阈值判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1.25%、87.5%、85.71%,81.25%、77.5%、78.57%及81.25%、82.5%、82.14%。三个b值的ROC曲线下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1925>0.05)。结论:乳腺的3.0T DWI中,以b=750s/mm2时病灶CNR最高,值得推荐应用。应用DW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时,需要结合ADC值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乳腺病变的60例患者行MR检查,将病灶形态学、早期增强率、时间-信号曲线(TIC)、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病灶周围组织与病灶ADC的差值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早期增强率、TIC、ADC值、ADC差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1、0.808、0.882、0.959,早期增强率、ADC值、ADC差值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163%、1.30×10-3mm2/s、0.47×10-3 mm2/s.形态学、早期增强率、Ⅲ型曲线、Ⅱ型及Ⅲ型曲线、ADC值、ADC差值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53.1%、59.4%、43.8%、90.6%、93.8%、96.9%,特异性分别为85.7%、82.1%、89.3%、57.1%、75.0%、82.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0%、79.2%、82.4%、70.7%、81.1%、86.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5%、63.9%、58.1%、84.2%、91.3%、95.8%,准确率分别为68.3%、70.0%、65.0%、75.0%、85.0%、90.0%.结论 DCE MRI与DWl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其中ADC差值诊断效能最高,需多种方法综合诊断互补不足,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PCa)3.0T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特征,探讨 DCE-MRI 检查对 PCa 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 PCa 患者行常规 MRI 平扫和 DCE-MRI 扫描,分析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类型,并进一步计算到达峰值时间(Tmax)、最大强化程度(SImax%)和最快强化率(Rmax)。对前列腺进行标准化分区,比较穿刺证实阳性组(癌区)与阴性组(非癌区)各参数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分化程度 PCa 之间的差异。结果活检发现 PCa 59例,26例未检出肿瘤证据,共有507个分区得到组织学证实,阳性组250个,阴性组257个。阳性组 SI-T 曲线以廓清型为主,阴性组 SI-T 曲线以上升型和平台型为主。Tmax、SImax%、Rmax 阳性组分别为(69.49±22.53)s、1.74±0.43、7.83±3.80,阴性组分别为(175.61±52.64)s、1.05±0.35、1.86±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4.24、16.34、17.75,P 均<0.01)。Tmax、SImax%、Rmax 高分化组(Gleason 评分2~6分)分别为(89.19±31.72)s、1.58±0.46、5.21±3.34,中低分化组(Gleason 评分7~10分)分别为(64.25±14.68)s、1.76±0.43、8.25±3.70,二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7.09、-8.74、-7.83,P 均<0.01)。结论3.0T DCE-MRI 在 PCa 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淋巴结转移与否对于癌症病人的预后、分期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极为重要。目前常规MRI依靠淋巴结大小鉴别其良恶性的准确性不高,利用MR功能成像方法鉴别淋巴结良恶性是目前影像学研究的热点。其中扩散加权成像相较其他方法具有诸多优点。近年来非高斯模型包括双指数模型、拉伸指数模型、扩散峰度模型等逐渐应用于临床。现就传统及非高斯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上的研究现状及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弹性成像技术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9月超声科颈部淋巴结检查的就诊患者48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加做弹性成像的病例20例,对照组为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病例28例.结果 通过比对穿刺活检及外科切除获得病理结果,随访两组患者超声淋巴结诊断的正确率,观察组阳性符合例数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6例软组织肿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其中良性组25例、恶性组21例.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DWI和DCE-MRI(Tofts双室模型)检查,测量肿瘤的AD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时间-信号曲线(TIC)、半定量指标与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56个乳腺病灶的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半定量指标以及ADC数值。分析测定的6个半定量指标包括达峰时间(TTP)、正性增强积分(PEI)、时间最大密度投影(TMIP)、最大上升斜率(MSI)、流入(WI)、流出(WO),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6个半定量参数在良恶性病灶间的分布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联合MRI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半定量参数、ADC值得最佳诊断组合及最佳切值。结果:良性病灶38个,恶性18个。良性病灶多见TIC类型为I型,共29个(76.3%),TTP≥180s(79.4%)、MSI≤1500;恶性病灶多见TIC类型为I型,共14个(77.7%),TTP<180 s(91.79%)、MSI>1500。ADC数值良恶性病灶的分界为1.04×10^3mm^2/s。TIC类型、达峰时间(TTP)、最大上升斜率(MSI)、ADC值联合诊断敏感度98.2%、特异度93.3%。结论:TIC类型、达峰时间(TTP)、最火上升斜率(MSI)、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均有价值。且联合使用使得诊断敏感度、特异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在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3.0T 磁共振对病理证实的27例胰腺癌患者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图像通过 Jims 软件的 Toft with Vp 模型分别计算病灶和正常胰腺组织的定量参数:K trans ,k ep ,Ve ,Vp ,并应用 SPSS17.0软件进行单向方差分析。结果胰腺癌的 K trans 值、k ep 值、Ve 值、Vp 值分别为:(0.303±0.321)min,(1.387±1.486)min,(25.07±10.98)%和(3.420±4.692)%;而正常胰腺组织的 K trans 值、k ep 值、Ve 值、Vp 值分别为:(1.235±0.777)min,(9.277±7.996)min,(17.89±8.882)%,(7.196±6.704)%,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的各参数间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F 值分别为33.188,25.414,6.984,5.78,P 值均<0.05)。结论胰腺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能够准确反映病灶血流灌注及微循环变化,有助于不典型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MRI(DCE-MRI)在口底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经病理确诊的75例非囊性口底病变的磁共振图像.经后处理获得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这两个指标与口底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良恶性口底病变的ADC值和TIC形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和P<0.001),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4和0.704.当联合应用ADC值和TIC形态进行良恶性鉴别时,诊断效能更佳,最佳诊断标准为ADC≤1.23×10-3mm2/s且平台/退出型TIC曲线,其AUC值为0.820,敏感度98.3%,特异度88.9%.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对于口底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辅助诊断价值,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gnal intensity-time curve,SI-T曲线)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Pca)患者和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观察病变的MRI表现特征并分别绘制前列腺癌病灶和增生结节的SI-T曲线,重点分析其信号强度变化及SI-T曲线的走形趋势。结果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早期Pca癌灶和BPH增生结节均呈明显强化,有助于病变的检出。SI-T曲线参数:峰值时间Pca组早于BPH组,强化程度和强化率Pca组均高于BPH组(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SI-T曲线对BPH和Pca的鉴别诊断有较明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近几年在最新技术条件下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网(CNKI)的英文和中文文献,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诊断试验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文献评价采用诊断研究评价工具QUADAS-2.数据分析采用Meta-DiSc1.4软件,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对所有研究进行加权定量合并,计算汇总灵敏度(Se)、汇总特异度(Sp).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纳入28项研究,共1 707例患者、1 857个病灶.28项研究存在异质性,按照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汇总Se、汇总Sp分别为93%、88%,SROC的AUC为0.96.结论 DWI与DCE-MRI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一种诊断效能较高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