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每日三次注射双时相门冬胰岛素(BIAsp 50-50-30)治疗和每日两次注射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50例,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每日三次注射双时相门冬胰岛素(BIAsp 50-50-30)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每日两次注射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两种用药方法都联合二甲双胍综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16周.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HbA1C的变化以及患者的血糖谱等进行比较.结果:16周的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HbA1C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餐后的血糖增幅情况相似,患者的低血糖的发生频率与体重的增加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每日三次注射双时相门冬胰岛素(BIAsp 50-50-30)明显优于每日两次注射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而且不会使患者的低血糖风险增加,患者的体重也不受影响,且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4个月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方法,对于48例初发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在停用其他降糖药后应用诺和锐30一日3次皮下注射强化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糖、HbA1c、BMI、胰岛功能(空腹和餐后2 h胰岛素),通过计算观察HOMA-β和HOMA-IR变化,也同时也比较了治疗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和治疗后胰岛素用量情况,记录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从而对诺和锐30进行安全方面评估. 结果患者平均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时间为(8.2±2.8) d,血糖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HbA1c也下降明显,(降低程度3.03%,P<0.01).治疗后胰岛素、C肽、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HOMA-IR也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胰岛素用量与治疗达标时胰岛素用量相比下降了43.6%(P<0.001),其中13例完全停用胰岛素,仅用饮食和运动控制即可达到血糖稳态;14例停用午餐前胰岛素;1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低血糖或症状性低血糖,但没有1例出现严重低血糖.BMI变化体重增加(2.28±0.41) kg(P>0.05).结论 此临床病例观察证明了每天3次诺和锐30强化治疗初发型的2型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能够很快消除葡萄糖毒性,恢复B细胞功能和减少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用量可以大幅度减少,部分患者可以诱发出2型糖尿病蜜月期,其体重增加有限,是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又一很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双时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和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性对比研究,126例T2DM患者被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两次皮下注射联合文迪雅4mg,每日1次口服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8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的差异。结果诺和锐30治疗组空腹、三餐后血糖水平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5);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诺和灵30R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2DM患者采用早、晚餐前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文迪雅4mg,每日1次口服方案治疗时,诺和锐30较诺和灵30R对血糖控制更为满意,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雷晓燕  李丙蓉 《西部医学》2011,23(7):1239-1240,1243
目的比较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和预混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治疗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各30例,两组分别采用每日早晚餐前注射诺和锐30和早晚餐前30分钟注射诺和灵30R,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PPG及HbA1c均明显降低(P〈0.01)。但诺和锐30组2hPPG、HbA1c控制好于诺和灵30R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血糖达标时间短于诺和灵30R组(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在疗效及安全性更优于诺和灵30R,也更易于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每日3次注射双相门冬胰岛素(BIAsp50-50-50)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T2DM患者60例,由"基础-餐时胰岛素"四针治疗方案,转变为"BIAsp50-50-50"方案,治疗16周,比较FBG和PBG、7点SBGM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的变化、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及患者体质量的改变。结果 (1)治疗后Hb Alc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PBG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7点SBGM血糖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BIAsp50-50-50"方案每日胰岛素总量低于基础+餐时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后患者体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后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Asp50-50-50"方案在T2DM治疗中疗效非劣效于"基础-餐时"方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减少了注射次数,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德谷门冬双胰岛素(IDegAsp)和甘精胰岛素(IGlar)治疗预混胰岛素(PI)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方法:纳入PI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Glar组和IDegAsp组,各22例。IGlar组于睡前使用IGlar进行治疗,IDegAsp组患者在主餐前使用IDegAs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G)达标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FPG、HbA1c、2 hPG水平。比较两组的血糖波动相关指标,包括24 h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餐后血糖波动幅度。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IDeAsp组患者的HbA1c、2 hPG达标率高于IGla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IGlar组和IDegAsp组患者的FPG、HbA1c、2 hPG水平均下降,其中IDegAsp组HbA1c、2 hPG水平改善更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IGlar组和IDegAsp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德谷门冬双胰岛素(IDegAsp)对比双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 30)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搜集比较IDegAsp与BIAsp 30治疗T2DM...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的疾病,在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胰岛素分泌尤其是对进餐刺激的反应是逐渐减少的.近20- 30%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来控制其持续存在的高血糖.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双相门冬胰岛素对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门诊/住院诊治的经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双相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于治疗后12、26周复查,检测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单纯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单纯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45/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1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用药组(n=45)及单一用药组(n=45)。单一用药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接受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的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指标、氧化产物、抗氧化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及HbA1c均降低,联合用药组均低于单一用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空腹胰岛素(FINS)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OMA-β均升高,联合用药组高于单一用药组;两组FINS及HOMA-IR均降低,联合用药组均低于单一用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它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严重之处在于久病可引起多个器官系统的损害.胰岛素是治疗2型糖尿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分析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联合使用诺和锐30与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其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治疗患者的血糖均得到很好的控制,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可作为T2DM患者首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副作用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BIAsp30治疗组(52例)和BHI治疗组(68例),观察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七点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的发生频率、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的变化。结果BIAsp30和BHI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的作用,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IAsp30组的早餐、晚餐后血糖得到明显改善,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一半,夜间低血糖发作频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需胰岛素量较少,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均未观察到严重副作用。结论每天两次注射BIAsp30较BHI能更好的控制餐后血糖,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2次注射方案中,比较预混门冬胰岛素30(BIAsp30)和预混人胰岛素30R(BHI30)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2次/d的注射方案,选取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BIAsp30治疗组和BHI30治疗组,进行为期12周的比较研究.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4个时点的血糖(空腹及3餐后2 h)低血糖的治疗结果的对比研究.结果 BIAsp30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低于BHI30治疗组;BIAsp30治疗组早餐、晚餐后2 h及空腹血糖低于BHI30治疗组,中餐后2 h血糖与BHI30治疗组相似;BLAsp30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HI30治疗组.结论 BIAsp30在疗效及安全性更优于BHI30.  相似文献   

16.
王洲平 《海南医学》2012,23(18):35-36
目的 观察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阿卡波糖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FBG、2h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三种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但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减少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单独胰岛素治疗与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通过饮食、运动、糖尿病教育及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胰岛素,观察组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观察12周.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糖达标快,体重减轻,每日胰岛素用量渐少2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李晓琳  柏松  杜春蕾 《当代医学》2021,27(36):149-150
目的 分析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胰岛素组和磺脲类组,每组34例.胰岛素组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均能合理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测定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压,血脂,HBA1c.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BMI.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泵治疗两周.分为metformin+insulin和insulin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每日血糖监测结果(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及睡前血糖).计算出每组患者的达标率及治疗两周后的胰岛素日用量.结果治疗两周后,insulin组的血糖达标率为54.3%(19/35),metformin+insulin组的血糖达标率为92.3%(36/39),两组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insulin组胰岛素的日平均用量为26.5±12.3u,metformin+insulin组胰岛素的日平均用量为10.2±9.4u,两组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两周后,insulin组有2人(5.7%)停用胰岛素治疗,metformin+insulin组有12人(30.8%)停用胰岛素治疗,两组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metformin+insulin组患者9人有胃肠道不适,腹泻,恶心,但可以耐受,给与抑酸药治疗后症状缓解.insulin组无胃肠道反应.未发现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 初诊的肥胖糖尿病患者,早期联合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使更多患者血糖达标,并节约胰岛素用量.同时,二甲双胍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郑慧  赵凤丛 《新疆医学》2010,40(6):39-42
甘精胰岛素是长效胰岛素,在体内作用时间长达24~36h,每天一次或两次注射,维持全天的基础血糖水平,联合口服药物后血糖较易达到严格控制目标,较少出现夜间低血糖。对生活方式影响小,允许进餐量和进餐时间的变动,甚至可省去一餐不吃,也较少出现低血糖反应。本研究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