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症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2000年4月~2008年3月,我们采用小切口开窗法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手术治疗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7岁以下尤其是发育未成熟的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少见。我院1989年8月~1998年5月手术治疗19991117收稿,20000315修回作者单位:怀集县人民医院骨科,广东 怀集 526400作者简介:礻羽四天勋(1959),男,主治医师,科副主任。研究方向:脊柱、骨关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7例,其中年组5例,占成年人发病率14%。本组5例因经长时间非手术方法治疗无效,且症状加重,出现腰椎代偿性侧弯和跛行,影响生活、学习、工作,选择手术治疗,术后效果优良,无并发症发生。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未满17岁。病史长3年…  相似文献   

4.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36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全部病例随访1~12年,平均2年8个月。优2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4.4%。结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复杂,手术入路应根据上腰椎的解剖特点及影像学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决定。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本院采取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8例,其中合并侧隐窝狭窄者77例,发生率约为52%。手术采用椎板开窗,半椎板减压,全椎板减压术,手术效果优良率为88.2%。作者强调在摘除髓核后常规探查侧隐窝,根据术中情况做神经根管扩大,同时应重视影响手术效果的一些细节问题,以减少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6.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是指L1 ,2 ,L2 ,3 和 L3 ,4椎间盘突出。因上段腰椎管及神经根的解剖学特点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低 ,且其临床表现有其特点。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 0 .4~ 5 .2 %[1 ] ,但部分文献中的病例包含合并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 ,故其发病率可能偏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自 1934年Mixter和Barr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诊断逐步完善。在明确临床诊断的基础上 ,需要手术治疗时 ,选择手术治疗方法以传统开放手术到近年来开展的微损伤手术 ,可以说是一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革新 ,本文就此进行综述。1 传统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的后路手术要经过切开皮肤 ,剥离骶棘肌 ,牵开暴露椎板咬除部分或全椎板 ,切除黄韧带 ,摘除髓核 ,椎管内外彻底止血等步骤…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达到缓解症状,松解粘连,充分减压的目的。方法 切除病变间隙的黄韧带与切除小关节的肥大部分,必要时扩大神经根管,减压侧隐窝。结果 优30例,良9例,好转2例。结论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不能被其他方法所替代。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临床常见,治疗方法颇多.本院1994年至2000年2月前瞻性手术治疗LDH 78例,随访3~7年,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获得满意疗效,但术后症状复发或加重并需要再手术者也屡有报道。我们自1989~1997年再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讨论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7例,女5例。年龄25~56岁,平均406...  相似文献   

11.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sequester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SLDH)的临床特点及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56例SLDH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MRI和术中探查结果,总结分析SLDH临床特点,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SLDH分为单纯游离、游离黏连、异位游离三种类型。随访6~26个月,平均18个月,无术后复发者。术后4周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31例,良18例,可7例,优良率87.5%。结论SLDH诊断明确后,根据椎间盘的游离情况,采用适当的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即时三维导航下单节段微创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minimally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mini—TLIF)与开放后路(openposterior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open—TLIF)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对4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即时三维导航下mini—TLIF(20例)和open—TLIF(20例)术式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与总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评价术后伤口疼痛及功能情况。结果4|D例均获得随访,mini—TLIF组平均手术时间较open—TLIF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ni—TLIF组总的住院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较open—TLIF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ni—TLIF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open—rrIJIF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明显较open—TLIF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dmini—THF组腰痛VAS评分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dmini—TLIF组JOA评分同open—TLIF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时三维导航下单节段微创TLIF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短期疗效确切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附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采用椎板切除及带蒂复合体回植成形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26例。结果:平均随访5年8个月,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14例,部分缓解12例;马尾神经功能完全恢复8例,未恢复5例;下肢肌肉瘫痪的18例中,肌力完全恢复12例,未恢复2例。结论:本病预后与马尾神经损伤程度及手术减压是否彻底有关,马尾神经损伤程度与突出物大小、突出速度及病程长短有关。腰椎管狭窄是本病的前置因素,继发性、粘连性马尾神经炎是影响马尾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本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带蒂复合体回植成形髓核摘除术优于全椎板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臭氧消融术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选择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穿刺髓核臭氧消融术治疗,根据髓核突出程度分类,分为A组:膨出型91例;B组:突出型127例;C组:脱出型82例,分别采用安全三角区入路、安全三角区入路+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和小关节内侧缘入路,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臭氧消融术,经6~18个月随访,采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A组有效率82.6%,B组有效率85.7%,C组有效率80.4%,明显高于文献报道,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不同入路方法的经皮穿刺髓核臭氧消融术,其治疗效果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应根据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类型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ED)及Quadrant通道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微创系统阶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理念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月~2016年4月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单节段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9例,其中PELD组手术62例,MED组手术54例(其中2例是PELD术后复发),Quadrant通道辅助下组手术53例(其中1例经PELD、MED术后不佳);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对比分析;采用ODI评分、VAS评分及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比较3组术中、术后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组平均随访>15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PELD组优于两组,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VAS、ODI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基于患者术后12个月对手术经历和疗效的问卷调查各组优良率大于91.4%,改良MacNab 标准评定各组优良率大于92.8%。术后并发症:PELD组手术有5例复发,经MED或Quadrant通道辅助下手术后治愈。结论: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对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PELD→MED→Quadrant均有微创的特点;在临床工作中PELD治疗LDH是首选且更理想的手术方式,其经济、安全、有效、恢复快,这种阶梯式治疗方式患者更容易接受,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与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与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16例CT检查证实的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与临床表现。结果 16例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位于L3、4、L4、5及L5S1,其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与单间隙椎间盘突出相同,特点是由上而下突出程度加重,下位间盘疝的钙化较为常见,而前突型仅见于L3、4椎间盘。结论 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无特异性,但其临床表现多样。对年龄较大、临床表现复杂者应进行多间隙CT扫描,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1 d,术后2周、1个月、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指数(ODI评分)、JOA评分、足底红外热成像温差值。结果:术前、术后1 d、术后2周,两组患者腰腿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治疗组腰腿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术后1 d,两组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术后1个月、3个月,治疗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术前、术后1 d,两组患者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术后1个月、3个月JOA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 d、术后2周,两组患者足底红外温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足底红外温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较好,术后肢体疼痛、功能恢复快,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一种颈腰牵引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2例年龄在38~60岁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试用,观察牵引前后患者症状改变.结果 本组42例病例均获得随访,以1994年中华医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疼痛非手术评价标准为参考,治愈为29例,有效9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5%.9例下肢放射痛患者4例不能耐受牵引,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自行研制的颈腰牵引器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重量轻、可折叠、便于携带、使用移动存放方便等优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后路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后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三种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并随访65例,其中行后路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A组)12例、TLIF(B组)26例、PLIF(C组)27例。结果 A组和B组手术时间低于C组(P0.05),A组术中失血量少于B组和C组(P0.05)。术中硬脊膜撕裂3例(B组1例、C组2例),神经根损伤2例(B组1例、C组1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三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椎间隙高度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A组腰椎失稳1例,B组和C组发生断钉各1例),B组和C组椎间均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及腰椎失稳。结论三种术式均可获得满意疗效,相对而言,TLIF是较为安全理想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适应证与影像学区域定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75例采用“三联疗法”(手法推拿按摩、电脑程控多方位牵引和脱水疗法)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胡有谷的影像区域定位分类,并比较分析其中转手术治疗的12例术中结果。结果a)“三联疗法”治愈率90.9%,总有效率为96.2%;b)治愈组中a域为70.7%,b域为20.2%。有效组中a域为1.6%,b域为3.7%,c域为0,d域为0。无效组中c域为2.1%,d域为1.6%,转手术治疗组中术中证实c域为66.7%,d域为33.3%。结论a)“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b)腰椎间盘突出证“三联疗法”适应证为腰椎间盘突出位于a域和b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