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栓心脉宁胶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6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血栓心脉宁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神经功能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9.5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红素氧合酶-1(HO1)、S100β水平均明显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胶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栓心脉宁片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接收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用2mL注射用水溶解,1支/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血栓心脉宁片,2片/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升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丙二醛(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片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清学指标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米力农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静脉注射米力农注射液,先以50μg/kg为首次剂量,用生理盐水20 m L充分稀释后给药,10min缓慢静脉注射完毕,继以0.5μg/(kg·min)持续静脉输注4 h。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心脉隆注射液,5 mg/kg加入生理盐水200 m L中均匀混合后给药,滴速20~40滴/min,2次/d(间隔6 h)。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心功能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7.3%和9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悸、疲倦乏力、气短、面肢浮肿、胸闷(痛)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B型利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 MWD)值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水平、外周血NLR值、MLHFQ评分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CRP、NLR和MLHF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米力农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减轻炎性损伤,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在湖北省建始县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医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5 mg/次,1次/d,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剂量调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输注心脉隆注射液,5 mg/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 m L,20~40滴/min,2次/d。两组均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左心室功能、血清B型尿钠肽(BN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76.19%和9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改善得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BNP、hs CRP水平均降低,血VEGF水平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水平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具有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阻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周敏  彭丹亚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1):2836-2839
目的探讨龙生蛭胶囊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丹凤县医院就诊的1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尼莫地平片,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龙生蛭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血清学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38%、94.7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SS评分和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人内皮素1(ET-1)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6%,显著高于治疗组的3.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生蛭胶囊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炎性指标,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脉隆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 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心脉隆注射液,5 mg/k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脑钠肽(BNP)水平和6 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8%,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上升,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NP均显著降低,6 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BNP水平和6 min距离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较好,显著改善左心室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脑苷肌肽注射液,20 mL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到生理盐水250m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氧化因子、促炎因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ADL评分均显著降低,SS-QOL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氧化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亲环素A(CyP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MCP-1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促炎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调节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反应,减轻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何林  钟琪  陈劲松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1):3236-3239
目的研究清脑复神液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5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尼莫地平,2片/次,4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清脑复神液,10 mL/次,2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精神智能量表(MMSE)评分、血清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96%、93.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评分和MMSE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MoCA评分和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栓素B2(TXB2)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脑复神液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降低NSE和TXB2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左卡尼汀注射液,2 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 m L中,滴速为20~40滴/min,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心脉隆注射液,5 mg/k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滴速为20~40滴/min,2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和6 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E)和心指数(CI)均明显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末端脑钠肽元(NT-pro 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醛固酮(ALD)、血浆心钠素(ANP)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心功能,调节血清学指标,增加6 min步行距离,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浚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4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2.4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眩晕症状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22%、95.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均较治疗前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内皮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右侧椎动脉和左侧椎动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眩晕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眩晕症状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纠正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促进疾病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