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97例。根据是否合并真菌感染,分为真菌感染组(17例)和未真菌感染组(180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分级、血清白蛋白水平、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有无糖尿病、有无肝性脑病、有无侵入性操作史、有无消化道出血、有无自发性腹膜炎、有无饮酒史等临床资料,分析合并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97例患者的真菌感染发生率为8.63%,住院天数、肝功能分级、血清白蛋白水平、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复杂,感染不易及时识别,应加强临床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钠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血钠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发生和预后有直接相关。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必须积极预防和治疗纠正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3.
王刚  卢宗尚 《安徽医药》2018,39(8):981-984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次数不同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CT分级的影响,为临床多次TACE的治疗价值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TACE治疗的1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最终TACE术治疗次数不同分为6个组,其中治疗3次组6例、治疗4次组24例、治疗5次组32例、治疗6次组19例、治疗7次组16例及治疗8次及以上组5例。各组末次TACE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6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CT分级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TACE治疗次数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分级的关系。结果 6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肝硬化CT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次数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等级、肝硬化CT分级呈正相关(r=0.247,P=0.013;r=0.226,P=0.032)。结论 随着TACE术次数增加,肝癌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CT分级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董明珍  张勇刚 《安徽医药》2016,37(9):1147-1149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神经精神症状误诊肝性脑病的原因与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重庆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完患者62例,入院后诊断为肝性脑病的34例患者为A组,入院后确诊误诊为肝性脑病的28例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时肝功能主要生化指标、入院后到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时间、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前有无肝性脑病诱因、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率及住院期间再次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情况。结果 A组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A组入院后到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时间显著晚于B组(P<0.05),A组因消化道出血、感染、排放腹水及进食高蛋白质诱因的比例显著高于B组(P<0.05),A组HBV复制阳性率高于B组(P<0.05),A组住院期间再次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比例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除考虑肝性脑病外,对持续饮酒患者突然中断饮酒,要考虑酒精戒断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胆固醇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13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根据随访12月的存活情况分组。观察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清总胆红素、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胆固醇等相关以计算MELD评分。应用ROC曲线评价血清胆固醇浓度与MELD分值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及最佳临界值。结果 MELD分值越高,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率越高。死亡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率及MELD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血清胆固醇低于存活组(P〈0.05);MELD评分及血清胆固醇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2月预后评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6、0.825;MELD评分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26,血清CHOL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1.5μmol/L;当MELD评分≥26分同时血清CHOL值≤1.5μmol/L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4.21%和88.15%。结论血清胆固醇与MELD评分是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生存率的较好指标,血清胆固醇与MELD评分可提高重型肝炎预后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初始联合与优化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优化组,两组均连续治疗1年。联合组采用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初始联合治疗,优化组先给予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对患者的血清HBV DNA水平进行检测,如果HBV DNA水平大于1×103拷贝/mL,加用阿德福韦酯,继续治疗6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的HBV DNA复常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e Ag转阴率,ALT、总胆汁酸(TBIL)、白蛋白水平和腹水消退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HBV DNA复常率、ALT复常率和HBe Ag转阴率均明显高于优化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ALT、TBIL、白蛋白好转情况和腹水消退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优化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水平和肾功能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优于优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修明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877-1878
我科2005~2007年共收治2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现将对其临床护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均为晚期肝硬化病人,Child-Pugh分级为C级。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36~81岁,平均(53.6±4.6)岁。26例病人均出现腹水及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其中消化道出血15例,肝性脑病10例,自发性腹膜炎6例,肝肾综合征7例,脾功能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跃  赵闯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151-2152
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约50%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在10年之内发生腹水,75%以上失代偿期患者亦合并腹水。腹水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极易诱发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而顽固性腹水患者的2年生存率尚不及50%。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肝硬化腹水的病理生理机制及相关治疗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将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9.
沈俊松  华丽 《中国医药指南》2005,3(10):1216-1217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0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进行分析,并依据血钠值分为轻度(135mmo1/L~130mmol/L);中度(121mmol/L~129mmol/L);重度(≤120mmol/L)低钠血症,分别比较其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低钠血症与Child-Pugh分级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51.9%(120/231);轻、中、重度低血钠症,其肝性脑病或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14.04%(8/57)、20.45%(9/44)、42.11%(8/19)及5.27%(3/57)、9.09%(4/44)、42.11%(8/19),轻与重度低血钠症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轻与中度低血钠者无显著差异(P>0.05);轻、中、重度低血钠症病死率分别为8.77%(5/57)、25.00%(11/44)及68.42%(13/19),三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肝功能A级与肝功能C级的重度低血钠发生率比较P<0.01;肝功能B级与肝功能C级的重度低血钠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时血钠越低其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越高,且低钠血症程度越重对应的Child-Pugh分级也越差.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低血钠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顽固性腹水的关系.方法对2001年1月~2004年1月辽宁抚顺矿物局总医院92例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中,Child-Pugh改良分级法B级56例,C级36例.其中,并发肝性脑病26例(28.3%)、肝肾综合征17例(18.5%)、顽固性腹水24例(26.1%).结论低血钠程度与肝功能分级及病死率均显著相关(P<0.05).严重低血钠与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等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危害。方法收集了2000年4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47例,回顾分析该病与肝功能以及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顽固性腹水的关系及其转归。结果Child-Pugh改良分级法B级30例,病死率6.67%,C级17例,病死率14.89%;47例中,并发肝性脑病13例(27.66%),肝肾综合征9例(19.55%),顽固性腹水15例(31.91%)。结论低钠血症是肝硬化腹水常见的并发症,低血钠程度与肝功能分级及病死率显著相关(P<0.05),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顽固性腹水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75例,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存活组患者49例,死亡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腹水白细胞计数(WBC)、腹水中性粒细胞(PMN)、血肌酐(Cr)、血钠以及腹水白蛋白指标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合并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死亡组Child-pugh评分、Child-pughC级病例、腹水WBC计数>0.5×109/L及腹水PMN>0.5×103/mm3病例、Cr水平、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血钠、腹水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提示Child-pugh评分、Child-pugh C级、腹水WBC计数、腹水PMN、血钠、腹水白蛋白、上消化道出血及肝肾综合征均为肝硬化合并SBP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出现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低、腹水WBC以及PMN偏高、血钠和腹水白蛋白水平偏低、并发其他并发症的肝硬化合并SBP患者死亡率更高,对上述危险因素予以监测和干预对提高肝硬化合并SBP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功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至2011年2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肝功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44例,占88%,患者腹水培养阳性率低,多数患者腹水多型核细胞增多,治愈率低,病死率高。结论自发性腹膜炎是肝硬化肝功失代偿期的严重并发症,早诊断,早治疗,以及积极全面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赵莉  孙红梅 《安徽医药》2017,38(3):348-350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对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血流动力学及B型利钠肽(BNP)水平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联合使用左西孟旦,比较两组治疗48 h后的心率变异性参数、心功能分级、心率、平均动脉压、左室射血分数及BNP水平,统计分析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平均值标准差(SDANN)及相差超过50 ms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百分比(PNN5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心率慢于对照组(P<0.05),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P<0.05),BNP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西孟旦可改善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稳定其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血浆BNP水平,且治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文对 192例肝损伤后肝硬化住院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方法 :child肝功能分级 ,分析与死亡有关的危重因素。结果 :发现上消化道出血 ,腹水及高胆红素血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在死亡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生存组 (P <0 .0 5~ 0 .0 0 1)。结论 :血清转氨酸和自发性腹膜炎两组发生率相似 (P >0 .0 5 ) ,Child肝功能分级上反映了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1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每组43例。恩替卡韦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阿德福韦酯。治疗均持续48周,治疗开始后随访3年。采集治疗前后晨起空腹外周血,比较两组患者病毒学指标(HBV-DNA载量、HBV-DNA转阴率)、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期内不良结局(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全因死亡)发生率。结果 治疗48周后,恩替卡韦组外周血中HBV-DNA的水平低于阿德福韦酯组,HBV-DNA转阴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血清中PCⅢ、Ⅳ-C、LN、HA的水平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恩替卡韦组患者的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全因死亡发生率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阿德福韦酯相比,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用于在病毒学应答及纤维化进程抑制方面更具优势,且可积极降低远期不良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BV-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门脉型肺动脉高压症(POPH)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共有298例HBV感染并经活检证实肝硬化的患者入组。POPH诊断标准为同时满足以下两条:1)通过心脏多普勒测量肺动脉收缩压(PASP)≥40mm Hg;2)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测量主肺动脉和升主动脉直径比率(RPA)>1。收集重要的临床参数用于评估影响POPH发展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POPH在HBV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中发生率为20.47%。单因素分析显示,相比于非POPH组,POPH组患者年龄、顽固性腹水、原发性腹膜炎、PT、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红素水平、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和脾脏厚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较大的患者POPH发病率低(OR=0.96,P=0.001),有顽固性腹水的患者POPH发病率高(OR=4.7,P<0.001)。结论本研究结果可用于肝移植患者术前早期发现POPH。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生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从护理的角度对5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的诱发因素主要为摄入不足与排出过多、利尿剂使用不当、长期低钠饮食和多次放腹水。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需密切注意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的各项相关因素,根据不同原因进行护理和治疗中用药观察,预防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更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第4卷4A期《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分析》一文补充摘要如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以便及早预防、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对4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其中35例(72.9%)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易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对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腹水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及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了解腹水蛋白含量、消化道出血与SBP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