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河北省医疗照射应用频度调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河北省2016年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和医疗照射应用频度。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式,以行政文件形式下发调查表格,了解河北省2016年医用X射线诊断、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临床核医学的基本情况和诊疗人次。将调查的各类型放射诊疗人次数除以2016年全省常住人口数,得出不同放射诊疗类型的应用频度。结果 2016年全省有放射诊疗机构2 951家,放射诊疗设备6 966台,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为379.25人次/千人口,介入放射学应用频度2.31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应用频度0.55例/千人口,临床核医学应用频度1.65人次/千人口。CT应用频度136.39人次/千人口,占全省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的36.0%,年均增长率达12.4%。各地各类医疗照射应用频度中,临床核医学应用频度最高的石家庄是最低的衡水的11倍;三级医疗机构虽然只占机构总数的2.3%,但其开展25.5%的医用X射线诊断和35.3%的CT检查,开展介入放射学和放射治疗超过了全省的70%,临床核医学更是高达全省的97.7%。结论 初步掌握了河北省2016年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和医疗照射应用频度,医疗照射将保持较长时间的增长趋势且各地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情况很不平衡,要加强宏观调控和医疗照射防护管理力度,合理应用各种放射诊疗,保护患者和受检者健康和安全,促进放射诊疗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无锡市放射诊疗资源配置、分布及医疗照射应用频度,为合理调配医疗资源,规范医疗照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江苏省放射卫生信息管理平台"2020年度监测数据,结合无锡市统计年鉴提供的2019年底无锡市常住人口,对无锡市放射诊疗机构的人员、设备、医疗照射应用频度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20年无锡市的放射诊疗设备923台,放射诊疗工作人员2 480人,每百万人口拥有的设备及人员数量分别为140.03台和376.24人;2020年度无锡市医疗照射应用频度为1 137.53人次/千人口,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为646.17人次/千人口,CT诊断为394.11人次/千人口,介入诊疗5.34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0.79人/千人口,核医学诊疗7.12人/千人口。介入治疗、核医学诊疗及放疗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结论 无锡市放射诊疗资源配备,高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然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情况。常规X射线及CT检查应用频度高于全省水平,医疗照射引起的人群集体剂量较高,需加强放射诊疗活动正当性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江西省医疗机构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进行应用频度抽样调查,掌握江西省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水平和受检者的分布特点,估算全省普通X射线诊断、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装置(CT)、介入放射学的应用频度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典型抽样方法,在全省范围内抽取三级、二级、一级和其他各级样本医院,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样本医院进行应用频度的调查与分析。结果 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中"0~"组比例最低,"40~"组占比例最高;估算出江西省2016年度X射线诊断频度约为543.07次/千人口,CT诊断频度约为244.79次/千人口,介入放射学频度约为6.28次/千人口。结论 江西省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迅猛发展,给放射卫生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应加强医用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的监督管理并合理配置使用各类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4.
淮安市2020年放射诊疗资源应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淮安市放射诊疗资源配置现状及医疗照射频度。方法 根据"江苏省放射卫生信息管理平台"2020年监测数据,对淮安市放射诊疗机构的人员、设备、照射频次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淮安市共有放射诊疗机构181家,其中三级医院7家(3.9%),二级医院24家(13.3%),一级医院126家(69.6%),未评级医院24家(13.3%);放射工作人员1 397人,其中男性948人(67.9%),女性449人(32.1%);放射诊疗设备459台,其中放射诊断设备420台,放疗设备13台,核医学设备4台,介入放射学设备22台;不同级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平均数量相差较大,三级、二级、一级和未评级医院平均放射工作人员分别为80.1、20.9、2.2和2.0人,三级、二级、一级和未评级医院平均放射诊疗设备数量分别为15.7、5.5、1.4、1.6台。淮安市2020年度X射线诊断频次2 903 246人次,放射治疗27 648人次,核医学8 078人次,介入放射学17 874人次。全市医疗照射频度为599.50人次/千人口,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频度为334.59人次/千人口,CT为239.82人次/千人口,乳腺和牙科共计14.18人次/千人口,介入3.62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5.61人次/千人口,核医学1.69人次/千人口。结论 各级医院放射诊疗资源不平衡,需加强合理配置。二级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可能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要加大放射卫生监督力度,确保放射诊疗活动的正当性和防护最优化。医疗照射频度与经济水平基本一致,分析不同地区医疗照射频度差异及预测发展趋势,需建立更为精确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5.
2016年广东省临床核医学基本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广东省各地区临床核医学诊疗基本情况,评估临床核医学应用过程中的职业人员与公众的辐射照射风险,探讨防控辐射风险对策。方法 成立广东省临床核医学基本信息调查组,采用问卷普查及现场抽查形式,对全省核医学科工作人员、设备、核医学诊疗核素和人次、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以及医院放射防护管理措施等进行了调查。结果 2016年广东省开展核医学放射诊疗单位共71家,从业人员733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5±0.66) mSv/年。全省核医学设备189台,其中SPECT/CT 59台(含SPECT 5台),PET/CT 28台,甲状腺功能仪54台。使用核素总量1.15×108 MBq,其中99Tcm为7.39×107 MBq,18F为2.38×107 MBq,131I为1.70×107 MBq。全年核素诊疗325 903人次,平均频度为2.97人次/千人口。结论 近20年,广东省临床核医学得到飞速发展,21个市中18个市设立了核医学科;核素使用量比1998年增长了414%,核素诊疗年频度比1998年增长了111%。临床核医学的发展增加了职业人群、公众的潜在辐射照射及环境污染的风险,规范核医学科放射性药品的使用及排污管理是将来医用辐射管理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放射诊疗机构开展常规X射线诊断和CT诊断的总人次,研究黑龙江省放射诊疗检查频度和诊断受检者的分布特点,统计全省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方法 以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文件形式,向黑龙江省所有放射诊断机构下发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结合现场抽样调查,收集并汇总全省2016年常规X射线诊断(不含介入放射学)、CT诊断的基本情况和诊疗人次。将调查结果参照2016年全省常住人口数,获取黑龙江省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调查结果。结果 共调查1 645家医用辐射机构,其中三级医院81家,二级医院359家,一级及未定级医院808家,私人口腔诊所397家。这些医疗机构共进行常规X射线诊断7 706 050人次,CT诊断7 063 734人次。常规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为200.9人次/千人口,CT诊断应用频度为184.1人次/千人口,总频度范围为98.0~274.7人次/千人口。全省公立医疗机构诊断频度是民营医疗机构的7.47倍。结论 黑龙江省放射诊断总人次分布中三级医院占据50%,而一级以下医疗机构只占13%。同时,公立与民营医疗机构数量虽然在同一量级,但公立医院的放射诊断总人次是民营医院的7倍以上。黑龙江省2016年常规X射线诊断和CT诊断应用频度与江苏省2015年调查结果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调查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49家医院的抽样调查,了解2016年度各种类型X射线诊断照射的分布和应用情况,为制定医疗照射的放射防护策略提供基础数据与参考。方法 按照医院级别,以典型抽样的方式抽取49家医院。通过从医院放射科信息系统读取、人工记录等方式,获取医院基本情况和各种类型放射诊断的人次信息。结果 调查的49家医院,配备的393台X射线诊断设备,X射线诊断人次共计4 442 662人次。受检者男女比例1:0.99。上海市2016年度X射线诊断频度估算值为1 228人次/千人口,其中CT扫描检查304人次/千人口,牙科摄影105人次/千人口。结论 全市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频度与"十一五"期间相比明显增加,CT检查频度增加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全省X线诊断年频度为122.2人次/千人口,其中女性高于男性。胸透是X线诊断的主要类型。胸透,腹透和群检占总频数的77.1%,而拍片仅占20.7%。胸透和胸片的频度峰优在36~65岁之间.6%和19.1%。核医学应用131I占3.0%。放射治疗年频度为3.0人次/千人口,食管癌治疗频度占放疗的53.3%,并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9.
宁夏地区医疗照射频率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的配备情况及其医疗照射频度水平,为医疗辐射技术的合理化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式,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宁夏地区所有开展医用X射线诊断、介入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宁夏地区X射线诊断照射频率为727.9人次/千人口,其中X射线摄影检查频率最高,为525.2人次/千人口,其次是CT检查频率为147.9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频率为6.0例/千人口;核医学为1.8人次/千人口;介入放射学为3.8人次/千人口。宁夏5市医疗机构X射线诊断照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 280.7,P<0.0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X射线诊断照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 485.2,P<0.0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X射线摄影检查和CT检查(不包括乡级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照射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1 574.9、181 887.1,P<0.05)。结论 X射线诊断检查中,CT检查成为了仅次于X射线摄影检查的主要检查手段,不同地区和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X射线诊断照射频率有差异,相关部门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的监督管理,确保放射诊疗工作的正当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南京市放射诊断机构、设备基本情况和X射线诊断频度现状,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合理调配医疗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卫生行政部门以文件形式下发工作方案,放射诊疗机构在"江苏省放射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填报相关调查表,再将汇总后的X射线诊断人次数除以2019年底南京市常住人口数,获得南京市X射线诊断频度。结果 南京市拥有各级放射诊断机构347家,其中三级医院27家,二级医院52家,一级医院159家,未定级医院109家,放射工作人员3 270人,各类型X射线诊断设备1 285台,其中69.23%设备和44.57%的放射工作人员集中在三级医院;全市各类X射线诊断设备中,X射线摄影(DR)机数量最多(37.59%),其次为牙科机(20.70%);全市X射线诊断总数8 563 487人次,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占55.28%,计算机体层成像(CT)诊断占35.98%;南京市X射线诊断频度1 007.47人次/千人口,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频度556.90人次/千人口,CT诊断频度362.46人次/千人口,其他诊断频度80.03人次/千人口,介入治疗频度8.08人次/千人口;X射线诊断检查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62.23%),城区高于郊区。结论 初步掌握了南京市放射诊断机构基本情况和X射线诊断频度现状,一级及未定级医院在放射工作人员配置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城区医疗资源优于郊区,卫生行政部门需加强宏观调控,以保障患者及受检者健康安全,减少公众集体剂量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江苏省医疗机构临床核医学诊疗资源和应用基本情况, 了解其分布特点, 简要评估核医学资源和应用分布公平性。方法采用在线问卷调查形式, 对全省开展临床核医学诊疗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 包括核医学显像设备数量、型号、防护资源数量、核医学科人员数量和开展核医学诊疗应用频数。结果 2020年江苏省开展核医学诊疗医疗机构共67家, 从业人员727人;全省医疗机构共有核医学显像设备95台, 其中各类正电子显像设备(PET)38台, 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设备(SPECT)54台。全年全省医疗机构开展临床核医学显像诊断259 686人次, 各类核医学治疗12 186人次, 平均频率为3.21人次/千人口。江苏省核医学诊疗设备、人员和应用基于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达到了0.25、0.30和0.34, 泰尔指数分别达到了0.044 9、0.062 6和0.085 2。结论江苏省临床核医学在近十年快速发展, 各类核医学资源和应用在不断增加的基础上, 其分布呈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 同时也显示出了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天津市X射线诊断设备医疗照射频度,为规范医疗照射管理,合理配置和使用医疗卫生资源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式,以行政文件形式下发调查表格,对天津市687家医院(部队和武警医院除外)的X射线诊断设备基本情况和医疗照射诊疗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天津市2018年X射线诊断设备的基本情况和诊疗人次。将调查的各类型放射诊疗人次数除以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数,得出不同X射线诊断设备的应用频度,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结果 2018年天津市共有X射线诊断设备(含介入放射学)1 562台,平均每万人拥有1.00台。天津市从事X射线诊断工作(含介入放射学)的放射工作人员共4 782人,操作每台设备的放射工作人员数为3.06人/台,其中三级医院最高,为5.25人/台、未定级医院最低,为1.18人/台。全市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8 905 970人次,其中三级医院占54.81%、二级医院占18.00%、一级医院占16.21%、未定级医院占10.98%;X射线摄影检查占71.30%,年频度为407.84人次/千人口、CT检查占21.81%,年频度为124.74人次/千人口、介入放射学占1.04%,年频度为5.98人次/千人口,其他X射线检查占5.85%,年频度为33.47人次/千人口。结论 天津市X射线诊断设备配置基本合理,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频度呈上升趋势,各X射线诊断检查类别分布的合理性还需进一步提高,做好医疗照射防护,降低群体剂量水平,保护广大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是今后放射防护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武汉市放射诊疗机构X射线诊断设备基本情况及频度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疗照射防护策略及合理调配放射诊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通过"武汉市职业病防治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收集2022年全市1 030家放射诊疗机构(不包括部队和武警医院)填报的X射线诊断设备基本情况和诊断人次调查表,将调查的各类型X射线诊断人次数除以2021年底武汉市常住人口数,获得武汉市不同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结果 武汉市1 030家放射诊疗机构拥有各类型X射线诊断设备2 540台,放射工作人员7 062人,其中37.76%的设备和75.01%的放射工作人员集中在三级医院;全市平均每百万人拥有186.10台X射线诊断设备,其中数字X射线摄影机(DR)48.65台/百万人最多,其次为口内牙科机31.21台/百万人;全市X射线诊断总数11 884 582人次,集中在X射线摄影与计算机体层成像(CT)诊断检查,分别占43.61%与43.59%,频度分别为379.75人次/千人口与379.52人次/千人口;中心城区放射诊疗资源配置优于远城区。结论 武汉市X射线诊断设备发展较快且仍有增长空间,诊断频度未恢复到新冠疫情前水平,中心城区与远城区放射诊疗资源配置需统筹优化,医疗照射防护管理力度应不断加强,以促进区域间放射诊疗事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患者及受检者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样本医院的基本信息和放射诊断频度的调查,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居民的医疗照射应用频度和受检者的年龄部位分布信息,为医疗照射的最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内选取12家样本医院,调查医院2015年度和2016年度的X射线诊断受检者性别、年龄和受检部位等基本信息,并根据门急诊量、住院人数、工作人员数等信息,利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估算全区2015年度和2016年度的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结果 调查发现,三级医院的医疗照射实践总体上高于二级医院,二级医院高于一级医院,综合医院的医疗照射实践高于专科医院。估算出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度和2016年度常规X射线照射应用频度为223和233人次/千人口,CT照射频度为96和125人次/千人口,透视照射应用频度为1和2人次/千人口,牙科照射应用频度为35和19人次/千人口,乳腺照射应用频度为1和2人次/千人口。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放射诊断的频度水平持续发展,但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医疗照射实践差异较大,今后继续开展频度调查工作时应当兼具全面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