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eutz-Jeghers综合征小肠息肉的双气囊小肠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气囊小肠镜作为一种新的检查和治疗设备,使针对全小肠的直视检查和治疗干预成为可能。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治疗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患者小肠息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04年4月~2009年5月48例PJS患者的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治疗情况。结果:48例PJS患者共接受102例次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经肛38例次,经口64例次),行内镜下小肠息肉圈套切除术90例次,切除小肠息肉876枚,其中直径〉50mm的巨大息肉43枚。内镜检查/治疗前52例次有明显临床症状(不完全性肠梗阻35例次,腹痛和腹部不适11例次,消化道出血6例次),其中45例次(86.5%)经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发生较严重内镜治疗并发症5例,其中小肠穿孔2例,消化道出血3例。结论:双气囊小肠镜能安全、有效地治疗PJS患者的小肠多发息肉,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囊辅助小肠镜治疗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患者小肠息肉的临床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4年3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并行气囊辅助小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28例PJ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共行气囊辅助小肠镜下息肉切除术44例次,其中经口进镜28例次,经肛进镜16例次。1例小肠息肉呈密切分布,给予腹腔镜联合小肠镜切除息肉。17例患者小肠镜前行术前检查,其中6例行小肠钡餐造影检查,11例行小肠仿真CT检查。术前检查组单次切除息肉数高于未检查组。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次(消化道出血1例次,术中穿孔2例次),并发症发生率6.8%。结论气囊辅助小肠镜下切除小肠息肉治疗PJS安全有效。术前检查有助于小肠镜进镜方式的选择。对于息肉密集分布患者,单纯镜下切除困难,可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一次大量切除小肠息肉,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注水小肠镜下治疗Peutz-Jeghers综合征(PJS)肠道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由一名特定医师完成的小肠镜下治疗PJS息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注水小肠镜组和普通注气小肠镜组,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肠道息肉切除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共84例PJS患者纳入分析,注水小肠镜组49例患者,普通注气小肠镜组35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切除息肉情况、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方面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注水组小肠镜治疗术中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注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vs 20%,P=0.001)。结论 注水法小肠镜可降低Peutz-Jeghers综合征肠道息肉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双气囊小肠镜与胶囊内镜在小肠出血中的病变检出率、病因诊断率、耐受性和安全性,初步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内镜下治疗。方法2006年4月至2009年10月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可疑小肠出血患者159例,其中81例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首选进镜方式分为经口或经肛2种,首选方式检查后未发现病灶者,日后改换进镜方式再行检查。对活动性出血病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另78例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两组患者分别由专门医师独立操作并诊断,最后进行汇总分析,对比双气囊小肠镜与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双气囊小肠镜组的病变检出率为95.06%,病因诊断率为82.72%,23例检查时见病变活动性出血,行内镜下止血治疗,21例止血成功,内镜止血成功率为91.30%;胶囊内镜组的病变检出率82.05%,病因诊断率为66.67%。双气囊小肠镜组的病因检出率及病因诊断率均显著高于胶囊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耐受性方面,胶囊内镜的耐受性最好,双气囊小肠镜的耐受性依次为:全麻下经肛进镜、全麻下经口进镜、非麻醉经肛进镜、非麻醉经口进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明显优于胶囊内镜,并且可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是一项安全、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双气囊小肠镜在原因不明的慢性腹痛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对原因不明的慢性腹痛患者的病变检出情况,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原因不明的慢性腹痛的诊断价值,探讨小肠疾病导致慢性腹痛的常见病因。方法将46例经胃镜、结肠镜、钡餐等检查结果阴性的慢性腹痛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首选进镜方式为经口和经肛2种,首选方式检查后未发现病灶者,改换进镜方式再行检查。另70例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两组患者的相关检查分别由专门医师独立操作并诊断,最后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双气囊小肠镜组46例患者中,15例经口进镜,22例经肛门进镜,9例行口-肛门进镜。通过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病灶28例,小肠病变检出率60.87%;胶囊内镜组70例患者中,29例发现小肠病变,小肠病变检出率为41.43%;双气囊小肠镜的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胶囊内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气囊小肠镜组和胶囊内镜组检出病变中,以克罗恩病最为常见(分别为9例和8例),其次为非特异性肠炎。结合小肠镜检查结果、手术及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双气囊小肠镜组诊断疾病的准确率为82.14%(23/28)。其中除1例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外,其余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出血、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病变所致的慢性腹痛阳性病变检出率高于胶囊内镜,诊断准确率较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导致慢性腹痛的小肠疾病最常见病因为克罗恩病,其次为非特异性肠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DBE)在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患者小肠多发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DBE对临床诊断为PJS的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DBE检查治疗的完成情况、小肠息肉切除的数量、大小以及与DBE检查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等.结果: 共对18例患者进行34例次检查及治疗(经口18次,经肛16次),平均检查时间95(65-180) min,所有病例均有小肠多发息肉.共成功切除小肠息肉126枚(直径5-10 mm 16枚,11-30 mm 70枚;直径>30 mm 40枚,最大直径50 mm).发现息肉癌变1例.术后3 d发生慢性小肠穿孔1例(0.79%),腹部隐痛不适2例,无引起血色素下降的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DBE能安全可靠的切除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深部小肠息肉,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开腹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双气囊小肠镜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肠疾病一直是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的瓶颈,但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双气囊小肠镜的问世,使我们对不明原因消化系出血、小肠肿瘤等的诊断有了新的认识.并且随着双气囊小肠镜技术的逐步成熟使得小肠疾病的内镜下治疗,如出血灶止血、息肉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狭窄肠腔扩张成为可能.本文综述双气囊小肠镜诊断和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并且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小肠肿瘤诊断:双气囊小肠镜与其他检查手段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比较双气囊小肠镜与小肠稀钡灌注和胶囊内镜检查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诊断率和准确率。方法对59例临床怀疑小肠肿瘤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中有34例和17例患者分别同期行插管法小肠稀钡灌注或胶囊内镜检查。检查分别由专职医师独立操作并诊断,最后进行汇总比较。结果34例小肠稀钡灌注检查者中,19例诊断为小肠肿瘤或怀疑小肠肿瘤,诊断率为55.9%,最终经双气囊小肠镜确诊为12例,诊断准确率为63.2%(12/19例);在15例小肠稀钡灌注阴性者中,双气囊小肠镜发现肿瘤3例。17例胶囊内镜检查者中,8例检查结果为小肠肿瘤或怀疑小肠肿瘤,诊断率为47.1%,最终经双气囊小肠镜确诊为4例,诊断准确率为4/8例;在9例胶囊内镜阴性者中,双气囊小肠镜发现小肠肿瘤2例。59例患者中,经一侧进镜检查后(经口或经肛)发现小肠肿瘤36例,完成双侧检查后发现肿瘤16例。7例患者在双侧检查后未发现任何病变。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为88.1%,并经病理和临床随访确诊。上述三项检查中未见明显的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肿瘤诊断率及准确率方面明显优于小肠稀钡灌注和胶囊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气囊内镜治疗小肠巨大息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应用双气囊内镜对小肠巨大息肉进行镜下切除的情况:包括息肉的大小、形状、病理、息肉切除方法及手术并发症等,并对患者的内镜随访情况和外科干预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共检出小肠巨大息肉488枚,成功切除442枚(直径20~30 mm 112枚,31~50 mm 280枚,>50 mm 50枚;最大者长径达80 mm),术中出血47例(10.6%),术后出血4例(0.9%),并发穿孔2例(0.5%).11例患者因息肉巨大无法镜下摘除转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谨慎使用双气囊内镜下息肉切除技术,可安全摘除绝大多数小肠巨大息肉.这项技术不仅节省了医疗费用,还可以有效避免因外科手术引起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经常规检查怀疑为小肠出血的56例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分别接受经口或经肛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主要分析检查时间、内镜插入深度、确诊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操作时间为35-150 min,平均(76±22)min;平均插入小肠长度经口和经肛分别为(254±126)cm和(182±103)cm。小肠病变中阳性发现46例(82.1%),主要包括血管畸形、小肠溃疡、克罗恩病、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肿瘤、息肉及憩室等。结论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安全有效,为小肠出血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 PJ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以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和肿瘤易感性为主要特征。小肠是PJS息肉好发部位之一, 易伴发肠套叠、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癌变等并发症。随着小肠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 小肠镜已经成为PJS诊治的关键技术, 在小肠息肉诊断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 随着对PJS临床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入, 我国消化内镜医师对PJS诊治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积累。为进一步促进小肠镜技术在该领域的推广应用, 有必要制定中国小肠镜诊治PJS的专家共识意见。本共识基于循证依据及专家经验对PJS的流行病学、遗传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内镜治疗、外科手术、息肉监测及随访等方面进行梳理, 以便于指导专科医师、内镜医师加强对PJS患者全生命周期的规范诊治和管理, 从而更好地发挥小肠镜在PJS患者小肠息肉诊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和肿瘤易感性为主要特征。小肠是PJS息肉好发部位之一,易伴发肠套叠、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癌变等并发症。随着小肠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小肠镜已经成为PJS诊治的关键技术,在小肠息肉诊断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对PJS临床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消化内镜医师对PJS诊治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积累。为进一步促进小肠镜技术在该领域的推广应用,有必要制定中国小肠镜诊治PJS的专家共识意见。本共识基于循证依据及专家经验对PJS的流行病学、遗传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内镜治疗、外科手术、息肉监测及随访等方面进行梳理,以便于指导专科医师、内镜医师加强对PJS患者全生命周期的规范诊治和管理,从而更好地发挥小肠镜在PJS患者小肠息肉诊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目的探讨小肠疾病检查新方法——双气囊电子小肠镜的操作、诊断效果、适应证等问题。方法应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13例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分别从口侧或肛侧进镜,利用外套管、内镜前端的双气囊交替充气、放气和交替滑进,推进小肠镜进入小肠检查。记录检查范围、时间、耐受性及病变等。结果13例患者共行小肠镜检查19例次(11例次接受了口侧进镜,8例次接受了肛侧进镜),每侧进镜术程平均80min。从口侧进镜均达第3~6组小肠,从肛侧进镜达4~6组小肠。发现空肠良性问质瘤1例、空肠淋巴瘤1例、回肠溃疡狭窄及憩室2例、空肠息肉2例、空肠糜烂2例。口侧进镜患者,术中多数出现恶心、消化液自口及外滑管口溢出,偶尔出现一过性轻微腹痛;肛侧进镜患者无明显不适及反应;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是一种新型小肠疾病检查手段,平均2~3h可检查完所有小肠,进镜迅速。于操作直视下观察病变,通过活检对病变进行定性检查。病变检出率明显优于小肠钡剂造影,具有安全、可控性、直视、图像清晰等优点,适用于无肠粘连及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的小肠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4.
背景: 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患者的小肠多发息肉可引起出血、肠梗阻、肠套叠、息肉恶变等严重并发症,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且多次小肠切除术可致短肠综合征。目前关于小切口开腹术中内镜治疗PJS患者小肠息肉的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小切口开腹术中内镜治疗PJS患者小肠多发息肉的疗效和可能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1998年9月~2008年10月7例接受小切口开腹术中内镜治疗的PJS患者的息肉切除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和长期随访结果。结果: 7例PJS患者术中共切除929枚小肠息肉,直径≤10mm 492枚,11~30mm 377枚,≥30mm 60枚,最大者45mm×38mm。术后2例患者分别出现肠功能障碍和少量便血,1例术后1年内腹部偶有隐痛不适,经治疗后均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随访1~8年,无患者出现需考虑外科手术治疗的病情变化。结论: 小切口开腹术中内镜治疗能安全有效地切除小肠多发息肉,可反复治疗而无须切除肠段,对PJS患者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Fujinon双气囊小肠镜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间拟诊小肠疾病的186例患者进行检查。43例患者经口进镜检查,69例患者经肛进镜检查,36例患者经口+经肛进镜检查。镜下可疑病变常规进行组织病理活检。结果 186例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共发现小肠病变164例,阳性率达88.2%。发现小肠肿瘤性病变28例(炎性息肉14例,间质瘤5例,黄色瘤5例,错构瘤1例,小肠腺癌1例,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1例,胃肠息肉病1例)。小肠炎症性病变108例,其中小肠克罗恩病17例,小肠非特异性炎症91例。小肠寄生虫病5例(包括钩虫、鞭虫)。小肠憩室13例,其中确诊小肠Meckels憩室出血1例。小肠外压性狭窄8例。小肠异物2例,均通过小肠镜异物钳成功取出异物。成功行回盲部溃疡出血小肠镜下钛夹止血治疗1例。尚未发生出血、穿孔、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能安全、准确地检查全段小肠,并能对可疑病变取活检,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及阳性率,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双气囊小肠镜与胶囊内镜诊断小肠出血病因比较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目的比较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在小肠出血中的诊断准确率和实用价值。方法24例原因不明的可疑小肠出血患者分别接受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检查。双气囊小肠镜首选进镜方式分为经口或经肛2种,首选方式检查后未发现病灶者,日后改换进镜方式再行检查。胶囊内镜采用以色列GIVEN公司产品。2种检查方法分别由专门医师独立操作并诊断,最后进行汇总比较。结果24例患者中21例通过小肠镜检查发现病灶,总检出率为87.5%。24例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后,有阳性发现者11例(45.8%),另13例无异常发现。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的阳性病灶均经活检病理和手术探查证实,其病因诊断准确率为87.5%,胶囊内镜诊断准确率为25%。在耐受性评估方面,胶囊内镜和全麻下经口进镜的耐受性最佳,以后依次为非麻醉经肛方式和非麻醉经口方式。所有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检查者中未见操作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①经口和经肛方式结合能使双气囊小肠镜完成对全小肠的检查。②双气囊小肠镜在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方面明显优于胶囊内镜检查。③胶囊内镜在小肠多节段病变和长段病变的诊断上仍有一定价值。④胶囊内镜和全麻下经口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是一项易为患者接受的、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双气囊小肠镜自2001年应用以来,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小肠疾病检查方法。自2004年12月以来,我院对32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检出23例疑有小肠疾病且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再次行小肠镜检查,记录病变性质及数量。  相似文献   

18.
运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诊断小肠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4名疑患小肠疾病者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进镜方式,全部患者采用国产丙泊芬及芬太尼联合麻醉,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密切观察检查过程中的并发症及主要术后并发症,记录并分析患者的症状、小肠镜检查情况、其他检查情况、病理结果、最后诊断。结果本组24名患者的小肠疾病总阳性检出率为62.5%;共检出疾病类型8种,其中小肠血管畸形3例、空肠间质瘤2例、空肠淋巴瘤1例、空肠腺癌2例、小肠寄生虫病2例、小肠憩室2例、回肠双腔畸形1例、小肠息肉2例。结论运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治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克罗恩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28例疑有小肠疾病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分析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对小肠疾病,尤其是小肠克罗恩病的检出率、诊断准确性、患者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28例中,小肠病变总检出率为71.43%(20/28),小肠克罗恩病检出率为21.43%(6/28),占所有检出病变的30%(6/20).6例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判断为克罗恩病者中,结合病理、治疗效果和临床随访,6例均确诊为克罗恩病,诊断准确率为100%(6/6).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是一项针对小肠疾病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是诊断小肠克罗恩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0.
术中内镜治疗黑斑息肉综合征小肠息肉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腹术配合内镜治疗黑斑息肉综合征(PJS)小肠多发息肉的疗效。方法对临床诊断为PJS的患者进行小肠多发息肉的术中内镜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内镜下息肉治疗的完成情况、小肠息肉切除的数量、大小以及与内镜下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等。结果8例患者共在术中切除812枚息肉,直径〈10mm384枚;10~30mm 356枚;〉30mm 72枚,其中最大者45mm×38mm。术后出现肠功能障碍1例,腹部隐痛不适1例,未引起血色素下降的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内镜治疗能安全可靠地切除PJS患者深部小肠息肉,对小肠息肉的治疗损伤小、恢复快,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