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镜下胰腺细胞学检查方法对胰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胰腺细胞学检查对胰腺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提高对胰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方法 在ERCP检查的同时采用胰管细胞刷及放置鼻胰管方法对 47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 刷检细胞学检查准确性为 70 4% ,敏感性为 65 2 % ,特异性为 10 0 % ;胰液细胞学准确性为 45 % ,敏感性为 8 3 %及特异性10 0 %。结论 该检查方法快速 ,经济实用 ,安全和准确性高 ,不失为胰腺肿瘤早期诊断的一种可靠且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一例患者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后出现胰瘘、胰管离断, 曾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胰腺远端胰液, 第1次ERCP造影证实胰腺体部胰管不完全断裂, 放置双猪尾胰管支架以引流胰腺远端胰液, 后胰管支架移位, 再次ERCP, 导丝及造影剂无法逆行越过胰体部胰管断裂处, 后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穿刺引流术经胃壁穿刺胰管, 内镜下放置7 Fr×150 mm塑料支架至胰管断裂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定期随访腹部CT提示胰管支架位置良好, 胰腺体尾部积液逐渐吸收。  相似文献   

3.
胰管损伤主要包括胰管狭窄和断裂,可发生于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胰腺手术、胰腺恶性肿瘤或腹部创伤。由于胰腺的解剖特点特殊,早期发现和诊断胰管损伤比较困难,治疗标准尚未统一,我们现就胰管损伤的诊断和内镜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胰管狭窄是胰腺疾病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可导致胰液流出受阻、胰腺实质高压和局部缺血,诱发腹痛和加速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扩张胰管、通畅引流为胰管狭窄的治疗核心。随着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不断完善,内镜治疗逐渐成为胰管狭窄的一线治疗方法,常用手段有括约肌切开术、狭窄扩张术和支架置入术。其中,括约肌切开术和狭窄扩张术效果不持久,常作为支架置入术的先导步骤。本文就胰管狭窄的内镜下支架置入术发展历史及临床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寄生虫相关性胰腺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耀星  贾林 《胰腺病学》2006,6(2):116-118,122
文献报道,多种人体寄生虫能移行进入胆胰管,引起胆胰管上皮病变,影响或阻塞胆胰液流出,致急性或慢性炎症。寄生虫性胰腺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性,西方发达国家并不多见,在落后和发展中国家的寄生虫流行地区则有较高的发病率。蛔虫或华支睾吸虫感染相关胰腺疾病以急性胰腺炎为主,而肝片吸虫、蓝氏贾第鞭毛虫、肝包虫等引起的胰腺疾病则分别表现为胰腺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和胰腺囊肿。上述疾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6.
慢性胰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比较困难。近年来虽然在诊断技术上已有很大的发展,如 B 型超声检查、内窥镜逆行胰管造影、计算机体层扫描、同位素扫描、选择性血管造影、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及外分泌功能试验等。这些诊断技术各有优缺点,有的需特殊设备,费用昂贵,有的属于创伤性检查;而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诊断方法。胰腺腺泡细胞分泌多种消化酶,重碳酸盐和胰液则主要由胰管上皮细胞所分泌。当胰腺实质受损而引起分泌功能减弱,或因腺体内的病变压迫胰管而致胰液引流到肠道的通道受阻,均可造成各种胰酶、重碳酸盐或胰液量的异常改变。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就是基于这种病理生理的机理,通过不同的刺激方式刺激后,  相似文献   

7.
胰管镜的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CT、磁共振(MRI)及超声内镜是目前诊断胰腺疾病的常规方法,对于大部分胰腺疾病,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明确诊断,而那些没有胰腺实质病变的胰管早期病变,仅仅用上述方法却难以奏效。为此,在70年代中期,国外学者就已开始将胰管镜用于临床,可直接观察胰管内的病变,以弥补其他诊断方法的不足。近年来,又对胰管镜的应用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随着内镜设备的改进,操作技术的提高,胰管镜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就胰管镜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简述。一、历史1974年Katagi和Takekoshi[1]首先将经口胰管镜(p…  相似文献   

8.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出现主胰管断裂使上游胰腺组织和十二指肠失去正常的解剖连续关系, 这种现象被称为胰管断裂综合征(DPDS)。断裂的胰管使持续分泌的胰液无法到达十二指肠, 导致胰周积液、胰腺外瘘、胰腺炎等, 处理难度大, 颇具挑战。  相似文献   

9.
胰管离断综合征(disconnected pancreatic duct syndrome,DPDS)最早在1992年美国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临床指南》中提出,是指任何原因所导致胰腺的主胰管(可位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与消化道的连接中断(主胰管断裂或是被阻断),从而使断端远侧部分仍具有分泌功能的胰腺绀织分泌的胰液不能正常排入消化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0名健康对照者和59例有上腹痛,体重减轻及(或)腹泻的患者于肠促胰液素刺激前,后以超声检查测量了胰管的直径。无胰病者在肠液素刺激后显示明显的比基础管径大90%的胰管扩张,而大多数慢性胰腺炎患者中则未观察到明显的由肠促胰液素诱发的胰管扩张,具有局限性胰管狭窄的患者在刺激后有明显而持续胰管扩张。在有胰管系统畸形的患者中,经肠促胰液素刺激后未能后发现一致的反应。在本研究中,超声图肠促胰液素试验显示对诊断慢性胰腺炎有92%的敏感性和95%的特异性,这些结果证实这种诊断方法可作为胰病的一个筛检试验。  相似文献   

11.
副胰管是胰液的第二流出道, 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在胰腺疾病的诊疗中起重要作用。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作为主胰管深插管失败的重要补充手段, 可以进行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副胰管支架置入术等治疗。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最常用于胰腺分裂的诊疗, 也是部分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并发症发生率较主胰管造影高, 要预防和关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1例胰腺纤维钙化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预后等。该病是一种继发于胰腺外分泌疾病的特殊类型糖尿病,主要见于热带发展中国家营养较差的青年人。其特点为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同时受累,表现为胰管结石,胰腺钙化及糖尿病。治疗主要包括内科改善营养、控制血糖等及外科胰管取石。临...  相似文献   

13.
CT诊断闭合性胰腺损伤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8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著的CT资料:结果CT正确诊断15例胰腺裂伤、挫伤和创伤后假囊肿,假阴性诊断2例、假阳性诊断1例;8例CT分级为Ⅳ级者胰管完整,9例CTⅢ级损伤者中8例有主胰管损伤、1例胰管完整。认为CT可准确发现胰腺实质损伤,对预示胰管完整或断裂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胰源性腹水     
胰源性腹水是由于炎症或肿瘤等使胰腺管破裂,胰液漏入腹腔所致。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为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膜炎、慢性胰腺炎有或无假性胰腺囊肿及胰腺癌。胰源性腹水虽不多见,一旦发生提示病情严重或预后不良。一、发生机理:急性胰腺炎伴发腹水与并发腹膜炎有关,急性胰腺炎时,由于蛔虫、结石、水肿、痉挛等因素致使胰管阻塞,胰液分泌增多,胰管内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诊治伴发胰管结石慢性胰腺炎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ERCP在胰管结石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评估。方法分析2008年2月~2008年10月期间共20例接受ERCP诊断和治疗的伴发胰腺结石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病例中,16例(80%)胰管结石位于胰头处,3例(15%)位于胰头及胰体处,1例(5%)累及全程胰管。14例(70%)患者一次性取石完全,5例患者术后接受体外震波碎石(ESWL),1例患者未能完成取石,建议其外科手术治疗.18例表现为腹痛的病例,在接受内镜下治疗结石后,腹痛症状均消失,在接受治疗后2~10d内出院,平均(5.3±2.43)d。术后2例(10%)出现一过性的血淀粉酶升高。结论对于伴有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病例而青,内镜下取石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应川支架及鼻胰管引流,不仅对胰管结石的治疗有效,而且充分的胰液引流对于缓解腹痛症状、减少术后的胰腺炎、高淀粉酶m症的发乍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献报道,多种人体寄生虫能移行进入胆胰管,引起胆胰管上皮病变,影响或阻塞胆胰液流出,致急性或慢性炎症.寄生虫性胰腺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性,西方发达国家并不多见,在落后和发展中国家的寄生虫流行地区则有较高的发病率.蛔虫或华支睾吸虫感染相关胰腺疾病以急性胰腺炎为主,而肝片吸虫、蓝氏贾第鞭毛虫、肝包虫等引起的胰腺疾病则分别表现为胰腺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和胰腺囊肿.上述疾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坏死性胰腺炎是胰管断裂最常见的病因,可引起胰腺液体积聚反复发作、胰瘘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合并胰管断裂是否需要早期常规诊断、首选的干预方式、最佳的干预时机等问题仍无定论。本文就坏死性胰腺炎合并胰管断裂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内镜下胰液收集及肿瘤标记物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内镜下置放鼻胰管收集胰液的方法及胰液细胞学检查、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和Kras基因12密码子点突变对胰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后置放鼻胰管收集20例胰腺癌、慢性胰腺炎患者胰液,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胰液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点突变,放免法检测CA199和CEA。结果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患者收集的胰液量分别为102ml±24ml(73ml~150ml)和86ml±27ml(56ml~140ml),胰液细胞学阳性率为8.3%。胰腺癌组胰液CA199值为(5620.58±1064.88)U/L,CEA值为(49.04±29.70)ng/L,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患者的CEA值(18.84ng/L±12.88ng/L),P<0.05。胰腺癌胰液Kras突变率为58.3%(7/12),慢性胰腺炎Kras突变率为12.5%(1/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检测胰液Kras突变及CA199、CEA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7.5%。结论联合检测胰液中肿瘤标记物对胰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曲韬  张德巍  张宁 《山东医药》2007,47(16):84-85
假性胰腺囊肿是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胰腺手术后、胰腺外伤所致胰液外渗或胰管断裂而形成的局部包裹性囊肿,约2/3的患者急性期采用保守治疗可治愈,另1/3则需手术治疗。既往治疗胰腺囊肿多采用经皮穿刺引流或手术内引流等方法,2005年1月~2006年10月,我们采用超声内镜下经胃穿刺引流治疗假性胰腺囊肿患者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ERCP诊治指南(2010版)(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疾病的ERCP诊治指南 一、ERCP对胰腺疾病的诊断作用 1.单纯胰管造影(ERP)对于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侵及主胰管的肿瘤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其他病变,尤其是仅累及胰腺实质或分支胰管的病变则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