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刘静  刘晓莺 《安徽医药》2017,38(8):998-1001
目的 探讨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患儿1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轻症组80例以及重症组90例,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同龄健康儿童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儿童细胞免疫(免疫表型及炎性因子)以及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各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 重症组患儿CD3+ T细胞数量为(59.41±6.08)%、CD3+CD4+T细胞数量为(17.44±4.20)%,CD3+CD8+T细胞数量为(26.25±4.58)%;均低于轻症组[分别为(66.33±7.52)%、(20.01±3.86)%、(39.66±4.93%]及对照组[(73.58±7.94)%、(23.75±3.11)%、(51.32±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CD19+ B细胞数量为(19.24±8.05)%,高于轻症组(14.68±6.71)%及对照组(12.03±5.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儿童CD4+/CD8+以及CD16+CD56+ NK细胞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IL-6、IL-10以及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表达水平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临床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适当开展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地佐辛与舒芬太尼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给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116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n=58)和舒芬太尼组(n=58),两组患者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使用均相同,术毕给予PCIA,地佐辛组药物为0.8 mg/kg地佐辛和6 mg托烷司琼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00 mL,舒芬太尼组药物为舒芬太尼2.5 μg/kg和托烷司琼6 mg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00 mL。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PCIA按压次数和镇痛药物累积消耗量,计算有效按压率;分别于术后6h (T2)、12 h (T3)、24 h (T4)和48 h (T5)评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别于术前(T0)、T1、T3、T4和T5时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地佐辛组患者术后48 h内按压次数和镇痛药物累积消耗量分别为(5.1±2.2)次和(60.6±11.2) mL,低于舒芬太尼组(7.2±2.6)次和(88.8±9.1) mL (P<0.05);地佐辛组患者T2~5时安静时VAS评分[(2.1±0.9)、(1.9±0.6)、(2.0±0.5)、(1.7±0.4)分]和活动时VAS评分[(2.6±1.1)、(2.2±0.8)、(2.3±0.7)、(1.9±0.8)分]均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与舒芬太尼组相比,地佐辛组患者T3~5时CD3+细胞[(57.8±9.2)%、(62.3±7.8)%、(66.3±9.5)%]均升高,T3时CD4+[(27.8 ±6.8)%]升高,T3~4时CD4+/CD8+比值[(1.15±0.62)、(1.24±0.52)]和NK细胞[(20.2±6.9)%、(21.3±4.9)%]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患者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2.4%,显著低于舒芬太尼组的39.7%(P<0.05)。结论 与舒芬太尼相比,地佐辛应用于食管癌患者术后镇痛,可提高镇痛效果、改善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潘成林  蒯文霞 《安徽医药》2017,38(7):848-851
目的 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4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和典型哮喘儿童50例(典型哮喘组),同期选择慢性肺炎儿童50例(肺炎组)和健康儿童50例(对照组),比较发病1个月内环境中平均PM2.5浓度,检测血清淋巴细胞比率、CD+4/CD+8、IgE、肺通气指标水平。结果 ①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和典型哮喘组的平均PM2.5浓度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85.6±10.3)、(76.4±11.4)μg/m3 vs(41.3±12.5)、(25.9±10.5)μ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和典型哮喘组的淋巴细胞比率和IgE水平高于其他两组,CD4+/CD8+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咳嗽变异性哮喘组的FEV1% Pred、FEV1/FVC和MMEF% Pred分别为(88.7±13.5)%、(80.2±7.8)%、(78.6±15.4)%,典型哮喘组分别为(85.4±14.6)%、(76.3±7.6)%、(72.5±16.3)%,均分别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咳嗽变异性哮喘组相关数据与典型哮喘组则基本一致(P>0.05)。结论 PM2.5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有关,免疫调节和通气功能降低与典型哮喘改变可能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3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合并或未合并乙型肝炎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血常规、病毒学指标,并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计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病毒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65.43±23.91)U/L、(72.93±33.87)U/L及(16.38±5.51)μmol/L,高于对照组的(32.72±22.15)U/L、(34.53±18.62)U/L以及(11.80±3.17)μmol/L;观察组白蛋白(ALB)为(38.31±6.40)g/L,低于对照组的(42.91±8.02)g/L;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为(160.74±48.60)×109/L,低于对照组(200.85±58.38)×109/L;观察组患者HIV RNA病毒载量为(6.21±1.10)log10 copie/mL,高于对照组(4.26±0.79)log10 copie/mL;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及CD8+细胞个数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 RNA载量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CD4+ T细胞及CD4+/CD8+与HBV DNA载量以及HIV RNA载量呈负相关(P<0.05);CD3+ T细胞及CD8+ T细胞与HBV DNA载量以及HIV RNA载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HIV/HBV合并感染时,两种病毒可能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加重患者肝损伤及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左乙拉西坦缓释片,进行体外释放特性以及Beagle犬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 按照筛选处方制备左乙拉西坦缓释片,以市售左乙拉西坦缓释片(Keppra-XR)为参比制剂,采用相似因子(f2)法进行体外释放行为相似度评价;并将自制左乙拉西坦缓释片与市售普通片进行Beagle犬体内药动学参数比较。结果 自制左乙拉西坦缓释片与市售左乙拉西坦缓释片体外释放行为相似。市售左乙拉西坦普通片和自制左乙拉西坦缓释片的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1.75±0.50)和(5.50±1.00)h,Cmax分别为(30.33±2.00)和(17.29±3.56)mg·L-1,AUC0-t分别为(186.88±8.83)和(202.50±34.20)mg·L-1·h。结论 自制的左乙拉西坦缓释片具有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D-α-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修饰的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TPGs-Tri-SLNs),并评价其质量。方法 采用热熔乳化-超声法制备TPGs-Tri-SLNs,并以山嵛酸甘油酯浓度(X1),大豆磷脂与TPGs比例(X2)和山嵛酸甘油酯与药物比例(X3)作为考察因素,以TPGs-Tri-SLNs的粒径分布(Y1)和药物包封率(Y2)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TPGs-Tri-SLNs的处方,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分布,透射电镜观察其微观形态,并考察了TPGs-Tri-SLNs的体外药物释放特性。结果 TPGs-Tri-SLNs的最佳处方组成为:山嵛酸甘油酯浓度为10%,大豆磷脂与TPGs比例4:1,山嵛酸甘油酯与药物比例为60:1,按照最优处方制备3批TPGs-Tri-SLNs的平均粒径为(107.8±16.9)nm,包封率为91.4%±1.1%;在透射电镜下可以观察到TPGs-Tri-SLNs呈球型分布,表面光滑;TPGs-Tri-SLNs在前4 h内药物释放较快,后期释药速率较为平稳,24 h药物释放可以达到85%。结论 通过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并得到TPGs-Tri-SLNs的最优处方,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荭草苷(orientin,Ori)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电流(INa)的影响,探讨Ori在离子通道层面的抗心律失常机制。方法 使用Langendorff恒温恒压灌流装置、单酶解消化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观察不同浓度Ori作用前后大鼠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电流(INa)的变化。结果 低于2 μmol·L-1的Ori对INa无明显影响,3,10,30 μmol·L-1的Ori使INa的I-V曲线显著上移,峰值钠电流(INa-Peak)由给药前的(-81.49±3.9)pA/pF依次变为(-74.38±4.1)pA/pF,(-63.05±2.8)pA/pF和(-55.35±3.2)pA/pF;Ori使激活曲线右移、失活曲线左移,失活后恢复曲线显著右移,最大半数激活电位(V1/2-ac)由给药前的(-53.66±4.12)mV分别变为(-44.64±1.9)mV,(-38.95±1.7)mV和(-30.21±1.5)mV;最大半数失活电位(V1/2-in)由给药前的(-51.68±0.76)mV分别变为(-60.17±1.5)mV,(-68.51±1.4)mV和(-75.22±1.37)mV,恢复时间(τ)由给药前的(18.38±0.84)ms分别变为(24.53±1.4)ms,(35.25±1.3)ms和(68.75±1.58)ms。结论 Ori能浓度依赖性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的INa,并能显著影响其激活、失活及失活后恢复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吴陈新  徐萍  强铭  魏方  蔡树华 《安徽医药》2016,37(10):1217-1221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肿瘤中心就诊的7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患者。观察组在接受3D-CRT后3个月内给予CIK细胞治疗2次。治疗后3个月,依据肝脏CT、甲胎蛋白(AFP)、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3D-CRT联合CIK细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0.6%,高于对照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直径和AFP指标监测数据显示,观察组[(4.17±1.65)cm和(348.5±127.2)ng/mL]明显优于对照组[(5.32±1.63)cm和(464.9±134.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T细胞、CD4+CD8+T抑制/细胞毒性细胞及CD16+CD56+NK细胞均不同程度增加(P<0.05)。结论 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三维适形放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可以提高疾病的控制率、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可行性,可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双层渗透泵片在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价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LC-MS测定比格犬体内的血药浓度,采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血浆中非诺贝特酸的Cmax分别为(1 100.0±771.2)、(924.3±564.0)ng/mL,tmax分别为(6.7±8.5)、(2.5±0.5)h,AUC0-t分别为(17 841.1±12 220.7)、(17 615.5±12 870.2)ng·h/mL;t1/2分别为(17.7±8.2)、(16.4±3.3)h,MRT0-t分别为(24.7±4.0)、(24.5±5.2)h,受试制剂中非诺贝特酸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7±12.4)%。结论 受试制剂非诺贝特渗透泵片和参比制剂非诺贝特缓释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滴丸中的主要成分银杏内酯A、B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为制定合理的临床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的试验设计,10例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银杏内酯滴丸后,按预定时间点采集血样,肝素锂抗凝,离心分离血浆。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样品中银杏内酯A、B的开闭环总质量浓度,以及银杏内酯A、B闭环质量浓度,并应用WinNonlin 6.3软件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银杏内酯滴丸后,银杏内酯A闭环及开闭环总量的tmax分别为(3.05±1.40)、(3.40±1.22)h,Cmax分别为(84.3±32.8)、(92.2±35.0)ng/mL,Cmax比值为91.4%,AUC0t分别为(636±183)、(753±205)ng·h/mL,AUC0t比值为84.5%,t1/2分别为(13.00±10.30)、(12.90±8.49)h;银杏内酯B闭环及开闭环总量的tmax分别为(3.15±1.42)、(3.35±1.25)h,Cmax分别为(74.10±31.50)、(148.00±60.10)ng/mL,Cmax比值为50.1%,AUC0t分别为(627±202)、(1 410±431)ng·h/mL,AUC0t比值为44.5%,t1/2分别为(13.20±5.83)、(13.7±5.83)h。结论 健康受试者口服银杏内酯滴丸后,银杏内酯A、B吸收速率适中,消除速率适中,在人血浆中银杏内酯A主要以闭环形式存在,而银杏内酯B以开、闭环2种形式存在、暴露量相当。  相似文献   

11.
方宁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42(8):1557-1562
目的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纳米制剂载体材料将葫芦素B制备成纳米粒,并考察其对HepG2肝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方法 使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以PLGA浓度(X1)、PVA浓度(X2)和药物浓度(X3)作为考察因素,以载药纳米粒的粒径大小(Y1)和包封率(Y2)作为评价指标,应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处方;测定了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值,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微观形态,并考察了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的体外药物释放特性;比较了葫芦素B与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对HepG2肝癌细胞的抑制效果。结果 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的最优处方组成为:PLGA浓度为9.0%,PVA浓度为2.0%,药物浓度为4.5%,制备的纳米粒粒径为(145.4±15.8) nm,Zeta电位值为(-7.6±0.8) mV;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纳米粒表面光滑,分布均匀;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释药前期出现突释,后期平缓,48 h药物释放达到86%;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对HepG2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葫芦素B。结论 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可延缓药物释放,提高对HepG2肝癌细胞的抑制活性,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加强辅助用药的管控,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方法:以“信息化网络质控”为依托,“辅助用药预警监控制度”为指导,“多元性药事干预”为措施,建立全方位、多角度辅助用药预警干预体系,考察干预前后辅助用药管控成效。结果:干预后酒泉市人民医院辅助用药销售金额较干预前下降了16.16%;排名前20位辅助用药销售金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总金额较干预前下降了18.67%;辅助用药使用频度(DDDs)也有明显变化;医院药占比由干预前的40.75%下降至35.98%;辅助用药销售占比由35.46%下降至31.32%。人均药品费用由干预前的(4701.24±1.41)元下降至(3674.45±2.09)元,人均辅助用药费用由(1629.20±0.86)元下降至(1050.01+1.02)元。结论:加强辅助用药的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控制药品费用,以及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前期研究我国医院病区退药的基础上,调研全国医院门诊退药现状,估算年退药总金额。方法: 从已检索到的2004年1月1日-2014年6月31日期间发表的退药相关文献中筛选关于门诊退药的研究,按其所在区域进行分类,计算人均年退药金额、退药金额百分比,估算全国门诊年退药总金额。结果: 共纳入合格文献25篇,经排除整理后得可用数据33条。门诊年退药金额在1.32~1476.02万元之间,人均年退药金额在0.0220~28.1826元之间。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医院人均年退药金额中位数分别为:0.3606元、0.6586元、0.0525元。由此估算全国门诊年退药总金额约为6.66亿。结论: 不同区域的医院普遍存在门诊退药,其隐性成本主要为药品资源浪费及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4.
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药物应用现状,评价门诊处方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方法:每月随机抽查2007年我院门诊处方共计21140张,统计分析有关处方药物的品种数、平均处方金额、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结果:人均次药费149.84元,人均次抗菌药物费用69.75元,人均次抗菌药物应用天数5.33天,处方平均用药品种2.18种,处方平均药费125.88元,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率24.80%,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14.18%;不合格处方占抽查处方5.30%,其中不规范处方3.71%,占不合格处方70.03%。结论:我院门诊用药状况基本合理,不规范处方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5.
李锐  李忻 《中国药事》2022,36(10):1182-1189
目的: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方法:完善组织架构,通过制定医院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管理制度,编制医院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目录,搭建“合理用药防控预警体系”,使用“ATC/DDDs系统”工具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更科学的参考意见等措施,对比管控前后的重点监控药品品种销售金额及占比、门诊及住院次均药费、药占比等药事管理指标,评价其实践效果。结果:重点监控品种的用药合理性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适应症和联合用药方面的合理率提高更为显著。重点监控药品品种销售金额由2019年22443.07万元降至2021年6857.18万元,销售占比由2019年19.18%下降至2021年7.06%;门诊次均药费由2019年105.13元降至2021年74.57元,住院次均药费由2019年6669.61元降至2021年5310.09元;药占比由2019年28.7%下降至2021年20.76%。结论: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有效降低重点监控品种销售金额及占比、门诊及住院次均药品费用、药占比,促进了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的合理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我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及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进一步提高药品自动请领模块的运行效率,降低各药房药品请领后的拒收药品品种数和药品配送过程中的催送药品品种数。方法 分析汇总原有药品自动请领模块的不足之处,改进药品请领数量的计算公式,在根据药品销量请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根据药品警戒库存请领窗口和短缺药品优先出库窗口。结果 改进后的药品自动请领模块与之前相比,由于药品自动请领量过大而导致的拒收药品品种数门诊药房由5.70±1.89下降到1.10±0.74,住院药房由1.90±0.99下降到0.30±0.48;药品配送过程中的催送药品品种数门诊药房由1.50±1.08下降到0.20±0.42,住院药房由0.40±0.52下降到0;药房药师对药品自动请领模块的满意度在门诊药房由(85.0±3.39)分上升到(96.8±2.39)分,在住院药房由(85.2±6.38)分上升到(97.6±2.30)分。结论 药品自动请领模块改进后,有效减少了2个药房由于药品自动请模块功能不完善而导致的拒收药品品种数和催送药品品种数,提高了2个药房对药品自动请领模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王萌  高卫华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45(11):2263-2268
目的 制备盐酸环丙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原位凝胶,并评价其抑菌及创面愈合效果。方法 采用复乳法制备盐酸环丙沙星壳聚糖纳米粒,采用2因素2水平全因子析因实验设计考察了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X1)和壳聚糖质量浓度(X2)对壳聚糖纳米粒的药物包封率(Y1)、粒径分布(Y2)、多分散系数(Y3)和Zeta电位(Y4)的影响;并以泊洛沙姆407作为凝胶基质制备盐酸环丙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原位凝胶。通过抑菌圈实验比较盐酸环丙沙星乳膏和盐酸环丙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原位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使用无菌活检穿刺针在大鼠背部造成直径为5 mm的皮肤全切除的圆形人工创面,并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基感染24 h,建立大鼠创面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环丙沙星乳膏组和盐酸环丙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原位凝胶组,模型组大鼠创面未接受任何处理,给药组大鼠每2天给药1次,每次给药量均约为1 mg,观察并记录每组大鼠创面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结果 选择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壳聚糖质量浓度为2.0 mg·mL-1制备盐酸环丙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其中盐酸环丙沙星质量浓度为50.0 mg·mL-1,其包封率为(85.3±0.9)%,平均粒径为(354.7±15.7)nm,PDI为0.357±0.014,Zeta电位为(22.2±0.5)mV,呈球状分布;盐酸环丙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原位凝胶和盐酸环丙沙星乳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8.4±0.2)、(29.2±0.3)mm,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圈直径分别为(41.3±0.6)、(32.1±0.1)mm;大鼠创面给予盐酸环丙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原位凝胶后,其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均较模型组和盐酸环丙沙星乳膏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 成功制备盐酸环丙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原位凝胶,其可以抑制创面细菌繁殖、加速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8.
江殷  尹茶 《药学实践杂志》2019,37(4):380-384
目的 分析评价上海市某医院(简称本院)门诊中成药利用情况,考察本院控制药占比措施的实际效果。方法 调查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本院门诊中成药使用的销售量和总费用,采用药品日剂量数(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指标,分析门诊中成药利用情况。结果 在门诊人数下降仅8.4%的情况下,本院中成药总费用由2015年的1496.8万元降至2017年的1147.5万元,降幅达23.3%。本院中成药使用数量由2015年的362414.6盒/瓶锐减为2017年的270144.5盒/瓶,降幅达25.5%。大多数药品的DDDs均表现出稳定的下降趋势,但DUI指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本院从2016年开始采取的降低药占比措施是有效的,降低了药品费用,促进了合理用药,2017年实现了药占比降至35%的阶段性目标,中成药的使用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s: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ron oxi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ucoadhesive tablets of cinnarizine using Eudragit RLPO polymer. A simplex lattice design was employed for optimizing the drug delivery system.

Methods: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Eudragit RLPO (X1), iron oxide (X2) and PVP K 30 (X3) were taken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mucoadhesive strength, t50%, t90%, MDT and tablet tensile strength were the selected response variables. Contour and 3D plots were drawn to portra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ependent and response variables. Ex vivo studies were perform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ucoadhesive strength of formulated tablets employing texture analyzer. ATR-FTR, DSC and zeta potential determination were conducted for drug-excipient and ionic interaction studies.

Results: Friability, hardness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mucoadhesive tablet formulation were found to be 0.42 ± 0.21%, 3.93 ± 1.57 kg/cm2 and 0.65 ± 0.26 mN/m2, respectively. Mucoadhesive strength was found to be ranging between 5.75 ± 4.41 and 42.85 ± 3.94 g. Value of release exponent (n) was found to be 0.65 ± 0.22, indicating anomalous drug release behavior from the formulations. Numerical optimization using the desirability approach was employed for developing optimized formulation by setting constraints of the 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 mucoadhesive tablet formulation composition consisting of 8.58% w/w Eudragit RLPO, 7.02% w/w iron oxide and 7.26% w/w PVP K 30 fulfilled maximum requirements of an optimum formulation with better regulation of the selected constraints.

Conclusions: Eudragit RLPO and iron oxide combination showed high level potential for fabricating gastroretentive as well as mucoadhesive drug delivery system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2019—2021年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医院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科学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阜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销售金额及构成比、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类别、药品使用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阜阳市人民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