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对抑郁症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模型大鼠海马CA1区内CNPase+少突胶质细胞的作用。方法:选用青年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4~6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模型组(38只),给予模型组大鼠连续4周的CUS干预。随后依据大鼠的糖水偏好百分比筛选出模大鼠,随机分为CUS组(12只)和CUS+fluoxetine组(FLX组)(12只),第5~7周CUS组和FLX组继续给予慢性应激,同时FLX组大鼠给予5 mg/(kg·d)氟西汀腹腔注射,对照组和CU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干预结束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现代体视学对大鼠海马CA1区CNPase+少突胶质细胞的数量进行精确的三维定量研究。结果:实验发现,CUS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251.4±15.9) g较对照组(323.3±25.9) g明显下降(P=0.00),但与FLX组大鼠的体质量(257.9±22.7) g相比无差异(P=0.473)。CUS组大鼠的糖水偏好百分比(62.0±14.2)%明显低于对照组(89.2±4.8)%(P=0.000)及FLX组(78.2±12.8)%(P=0.020)。CUS组大鼠海马CA1区CNPase+细胞数量(18 650.7±1 812.0)明显低于对照组(33 606.9±4 471.4)(P=0.007)及FLX组(29 080.7±2 877.5)(P=0.042)。结论:大鼠海马CA1区内少突胶质细胞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氟西汀治疗可防止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的CNPase+少突胶质细胞的丢失。本研究结果为探索新的抗抑郁策略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纳洛酮(naloxone)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诱导少突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共培养大鼠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用LPS(1μg·mL-1)刺激小胶质细胞,随后用0.1μM纳洛酮进行干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计数少突胶质细胞.结果 仅用0.1μM纳洛酮处理细胞,细胞活性基本保持不变,而当小胶质细胞被LPS激活后,与之共培养的大量的少突胶质细胞死亡(P<0.01);小胶质细胞被LPS激活,给予0.1μM纳洛酮处理后,少突胶质细胞的活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结论 纳洛酮能够抑制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引起的少突胶质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叶好好  厉向  夏君慧  张琦  张旭 《浙江医学》2011,33(7):989-992
目的 建立以125I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一硫氧还融合蛋白(MOG融合蛋白)介导的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作为测定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血清抗MOG抗体的新方法.方法 Na125I标记MOG融合蛋白,以MOG融合蛋白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将125I -MOG融合蛋白与小鼠血清标本结合,孵育后与兔抗鼠IgG结合,收集沉淀,用γ放射性检测仪测定抗MOG抗体水平.结果 成功制备纯度较高的125I-MOG融合蛋白,当实验条件为Na125I 投料量1mCi,MOG融合蛋白量60μg时,获得较好的标记率48.3631%,最高的比放射性320 043.7 Bq/μg.应用新型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抗MOG抗体,MOG组血清抗MOG抗体水平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较为敏感的测定血清抗MOG抗体的放射免疫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苹  彭锡嘉  叶剑  袁容娣 《重庆医学》2003,32(3):330-331
目的:探讨视神经少突胶质细胞的分离方法和体外培养条件,为研究视神经损伤修复及少突胶质细胞相关课题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新生大鼠视神经取材,以DMEM/F12为基础的化学限定性培养基进行组织块培养,并用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GC鉴定细胞。结果:培养第3天,视神经周围出现少突胶质细胞生长,呈圆形或梭形,10d左右基本铺满盖玻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该细胞为阳性细胞,纯度较高。结论:采用视神经组织并用化学限定性培养基能成功获取体外培养的少突胶质细胞、较传统方法有获得细胞量大、纯度高、操作简便易行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少突胶质细胞几乎不含神经细丝和糖原颗粒,但含有大量的微管。他们的突起和分支均较少。其主要功能是参与形成和维持髓鞘,其细胞有髓磷脂组成,含20%脂质和80%的蛋白质。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主要由它形成,它是除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之外大脑中第三种重要的细胞类型。少突胶质细胞将突起发出至神经轴突,将他们与周围的细胞质隔绝,对神经冲动传导速度有重要影响。通过少突胶质细胞的研究对解决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厌神经干细胞移植、神经损伤后修复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总数量、活化小胶质细胞和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6~8周龄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在适应性饲养、糖水偏好基线调整及筛选后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19)和CU...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TNF-α对O-2A祖细胞、原少突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这三个不同发育阶段少突胶质谱系细胞的易损性。方法:采用TNF-α分别刺激这三个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胞,MTT法检测存活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活化的caspase-3。结果:O-2A祖细胞与OL相比存活率明显降低,原少突胶质细胞与OL相比存活率也降低;50ng/mlTNF-α刺激少突胶质谱系细胞48h以内,O-2A祖细胞的存活率与原少突胶质细胞、OL的存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原少突胶质细胞的存活率与OL存活率相比较明显降低;caspase-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在这些细胞的胞浆和胞核有大量阳性信号。结论:TNF-α降低少突胶质谱系细胞的存活率具有细胞成熟程度的依赖性;caspase-3参与TNF-α诱导的3个不同发育阶段的OL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苯丙氨酸(Phe)对中枢神经系统少突胶质细胞(OLG)Nogo 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平摇床和差数贴壁方法获取OLG前体细胞,并在化学限定液中培养诱导成OLG。用细胞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方法进行OLG的鉴定和Nogo A蛋白的定位。体外模拟高Phe(0.9μmol/L)环境,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高Phe作用0(对照组)、12、24和48 h的OLG Nogo 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高Phe作用12、24和48 h的OLG Nogo A mRNA与alpha-tubolin(DM1A)的相对Ct值无明显改变,其相对表达量轻度上升,分别为0.98、1.09和1.20。高Phe作用12、24和48 h的OLG Nogo A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1.5、5.3和6.7倍。结论高Phe作用下,OLG产生的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 A表达增加,可能为高Phe导致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厉向  夏君慧  张旭 《浙江医学》2013,35(20):1795-17,981,801
目的:探讨血清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意义。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测定23例MS、57例临床孤立综合征(CIS)、41例其他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OIND)、37例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ONND)患者的血清抗MOG抗体水平。并对MRI发现中枢神经脱髓鞘患者的病灶负荷进行测定,将其与患者血清中抗MOG抗体水平作相关性分析。通过绘制受试者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血清抗MOG抗体水平、脑脊液IgG指数、24h鞘内IgG合成率等参数对MS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MS组患者血清中抗MOG抗体的水平及抗MO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CIS组、OIND组和ON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活动期血清抗MOG抗体的水平及阳性率高于缓解期(P<0.05)。中枢脱髓鞘病变(MS和CIS)患者MRI显示的病灶负荷与其血清抗MOG抗体水平呈正相关(P<0.01)。抗MOG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脑脊液IgG指数、24h鞘内IgG合成率。结论血清抗MOG抗体可以成为可靠的诊断MS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无偏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 CUS)模型大鼠海马DG体积、DG突触密度、突触总数的改变情况.方法 筛选4~5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n=15)和CUS组(n=23).CUS组大鼠通过孤养并结合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方式建立模型,对照组每5只为1笼,正常喂养.建模期间,每周进行糖水偏好试验.建模4周后,结合糖水偏好试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对两组大鼠行为学表现进行评估.随后运用现代体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测量两组大鼠海马DG体积、DG突触密度和突触总数.结果 经过4周CUS干预后,CUS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糖水偏好显著下降(P<0.05);旷场实验中央区域路程、中央路程比和中央时间比显著降低(P<0.05).CUS组大鼠海马DG突触密度[(0.48±0.13) /μm3]和突触总数(6.713 5×1o8)较对照组大鼠[突触密度(0.15 ±0.03)/μm3,突触总数(2.103 3×109)]显著下降(P<0.05).结论 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DG的突触总数减少、突触密度减小,表明海马齿状回突触改变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神经结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后患者合并抑郁情绪与其认知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成套认知神经心理学量表分别对68例乳腺癌术后未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进行化疗前和化疗后测查,比较化疗前后抑郁评分及认知神经心理学特征的变化。结果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患者在抑郁自评量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延迟记忆和数字广度倒背成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后合并抑郁患者的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词语流畅性测验量表、即刻记忆、延迟记忆及数字广度倒背得分低于化疗后无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癌化疗后合并抑郁患者存在总体认知及记忆功能下降,推测抑郁可能进一步加重乳腺癌术后化疗后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认知损害与抑郁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SIV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度认知损害者48例(A组),痴呆者36例(B组),无认知损害者22例(C组).根据SIVD者的临床特征及老年抑郁量表-30项(GDS-30)评分情况,将SIVD患者分成抑郁组(>10分,72例)和无抑郁组(≤10分,34例)两组.比较A、B、C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抑郁组与无抑郁组患者的认知损害情况.多因素分析SIVD患者抑郁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关系.结果:A、B、C三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CAMCOG-C评分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均为A组最高,C组最低.抑郁组与无抑郁组患者的Framingham评分与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性,但抑郁组患者的GDS评分显著低于无抑郁组,CAMCOG-C评分显著高于无抑郁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主效应在CAMCOG-C全部子项中均差异显著;抑郁程度主效应在CAMCOG-C大部分子项中也差异显著;但两者的相互作用只在语言总分、语言理解、注意及执行中差异显著.结论:SIVD患者有着不同程度抑郁症状及认知损害症状,且SIVD并发抑郁的患者认知受损现象更为严重,认知损害与抑郁症状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糖尿病脑病大鼠认知功能、海马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及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p-IGF-1R)表达的影响,探讨阿司匹林可能的大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阿司匹林对照组(Con+Asp)、糖尿病脑病组(DM)和阿司匹林治疗组(DM+ Asp),每组10只,后2组大鼠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建立糖尿病脑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1周后,Con+ Asp组和DM+ Asp组给予阿司匹林[10mg/(kg· d)]灌胃,Con组给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持续14周.第14周时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变化,蛋白质印迹法观察大鼠海马组织IGF-1R及p-IGF-1R表达的变化.结果 经阿司匹林治疗后,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得到改善:Morris水迷宫实验DM+Asp组逃避潜伏期短于DM组(P<0.01);DM+ Asp组平台穿越次数、目的象限时间均多于DM组(P<0.01或P<0.05).H-E染色结果显示:DM+ Asp组海马神经元数量较DM组增多.与Con组相比,DM组海马区p-IGF-1R表达减少(P<0.01),经阿司匹林治疗后糖尿病大鼠海马区p-IGF-1R表达增多(P<0.01),但各组大鼠海马总IGF-1R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司匹林可能通过调控IGF-1R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脑病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海马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表达的变化,探讨InsR的表达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胰岛素的干预效果。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组(12只)、胰岛素干预组(12只)及对照组(12只),每组再均分为1、3个月组。应用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制作糖尿病模型。对照组给予单次腹腔注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血糖正常。所有大鼠每周2个固定时间点测血糖。胰岛素干预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2~3 U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量,保证空腹血糖处于正常范围。于1、3个月分批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认知功能水平后处死,取脑、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InsR表达的变化。结果糖尿病1个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脑内InsR表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3个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明显,海马InsR表达减少明显,与糖尿病1个月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胰岛素干预1个月组,与对照组比较,逃避潜伏期略延长,海马InsR表达减少,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与糖尿病1个月组比较,逃避潜伏期缩短,海马InsR表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胰岛素干预3个月组与干预1个月组比较,逃避潜伏期延长,海马InsR表达减少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糖尿病3个月组比较,逃避潜伏期、InsR表达差异均无明显。结论 InsR表达减少是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早期应用胰岛素干预可以延缓认知功能损害,具体机制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小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VCI)组、丹皮酚(Pae)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制备小鼠反复缺血再灌注VCI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认知功能,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比色法检测海马SOD活性、MDA和NO含量的变化。结果:VCI小鼠认知功能下降(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变性坏死,MDA和NO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P〈0.01);丹皮酚中、高剂量治疗可显著提高VCI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少VCI所致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并降低MDA和NO含量,升高SOD活性(P〈0.05或P〈0.01)。结论:丹皮酚可有效增强VCI小鼠的认知功能,并改善海马神经元病理改变,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海马体积及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脑梗死患者194例,所入选患者均测定血浆Hcy浓度,用脑磁共振三维测量方法测量海马体积,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测定,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正常Hcy组(血浆Hcy<15 μmol/L,49例);Hcy轻度升高组(血浆Hcy 16~30μmol/L,78例);Hcy中重度升高组(血浆Hcy 31~100μmol/L,52例);Hcy重度升高组(Hcy> 100μmol/L,15例).结果 血浆Hcy不同水平组间认知功能MoCA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cy不同水平组间左、右侧海马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cy水平与认知功能MoCA总分呈负相关(r=-0.504,P<0.05),血浆Hcy水平与左、右侧海马体积均呈负相关(r=-0.472,P<0.05;r=-0.647,P<0.05).左、右侧海马体积均与认知功能MoCA总分呈正相关(r=0.569,P<0.05;r=0.671,P<0.05).结论 高Hcy血症可能与脑梗死患者的海马体积缩小及认知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BP)对精神分裂症模型(Sz)大鼠海马中GluR1表达及认知功能影响。 方法  选取3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3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药物干预组(Sz+LBP)。Sz及Sz+LBP腹腔注射地卓西平马来酸盐0.6 mg/(kg·d),连续注射14 d制造精神分裂症模型,Sz+LBP同时灌胃枸杞多糖100 mg/(kg·d)。正常对照组在相应时段注射等剂量的正常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分别评估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进行Morris水迷宫,比较3组大鼠的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时间以及采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中GluR1蛋白的表达。结果  Sz的运动量、共济失调、刻板行为评分以及海马中GluR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Sz+LBP的运动量、共济失调及刻板行为评分均低于Sz,明显抑制精神分裂症大鼠海马中GluR1的表达(P <0.01)。结论  枸杞多糖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海马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海马中GluR1表达来改善其认知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病变及相关危险因素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疾病。VCI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白质损伤、脱髓鞘与神经炎症。神经胶质细胞是大脑内数量最多的细胞,对于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在VCI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探讨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对VCI的认识,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DG)区的多巴胺(DA)浓度及D1受体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选用12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VD组和假手术组,每组6只。利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模型制备结束30 d后,利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的DA浓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DG区D1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VD组大鼠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的DA浓度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在VD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海马DG区颗粒细胞层均有D1受体的表达,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大鼠海马门区均有D1受体的表达,VD组D1受体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VD模型大鼠海马DG区的DA浓度减少,其功能可能是通过海马门区D1受体的表达增加而代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