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研究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急诊儿科晚夜间静脉输液患儿家属进行调查,找出不满意的要因并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及对整改前后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急诊儿科晚夜间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显示:患儿家属对穿刺技术、等待时间和输液环境的满意度由整改前的75.0%、83.0%和87.0%,提高至整改后89.2%、92.0%和95.2%,总体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4.2%提高到实施后的94.2%,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提高儿科急诊输液患儿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对500例急诊输液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主要由家属负责,不提供人性化服务。观察组主动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创造出良好的输液环境。比较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重复穿刺率、输液过程舒适度和就诊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结果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重复穿刺率分别为85.2%和14.8%;而观察组为95.2%和4.8%。输液舒适度和就诊满意度对照组为83.6%和79.2%,观察组为96.4%和90.4%。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可以显著地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林玉梅 《吉林医学》2015,(9):1871-1872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静脉输液质量管理干预方法。方法:对照组选择某一时段输液患者2 813例,观察组选择另一时段输液患者3 265例,进行对照比较。通过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制订静脉输液质量综合评价标准,开展静脉穿刺的研究,加强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管理,找出主要原因并进行改进。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工作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观察组护理人员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液体渗漏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静脉输液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优化急诊儿科就诊流程,缩短急诊儿科候诊时间,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方面的可行性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对急诊儿科就诊候诊时间较长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患儿的候诊时间分别为88.20±4.76分钟、37.10±3.16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充分发挥了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患者的就诊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儿科急诊输液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急诊输液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3,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6,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儿科急诊输液患儿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显著地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 QC)活动在小儿静脉输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成立QC小组,对小儿门诊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寻找问题、探讨管理对策,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小儿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有效降低小儿输液风险,保障患儿输液安全,让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运用科学的品管工具指导儿科护理工作,降低人为干扰因素,减少患儿因静脉穿刺失败带来的痛苦,提高儿科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增强团队凝聚力。方法:开展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采用现状调查的方法对住院及门诊患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果: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由原来的93.4%提高到98.03%,明显提高了整体工作质量,增强了责任护士对工作的热情与成就感。结论:儿科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中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减少患儿因静脉穿刺失败带来的痛苦,也充分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对缩短急诊小儿静脉输液等待时间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主题"缩短急诊小儿静脉输液等待时间"。对急诊输液患儿的具体输液等待时间进行现况调查,剖析导致小儿输液等待时长的要因,分析总结后采取相应对策并组织活动加以实施。结果:实施此活动后,输液患者平均等待时间由原来的14 min缩短至目前的7.46 min,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缩短急诊小儿静脉输液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9.
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急剧转变 ,心理护理已经被作为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深入临床各科。近年我院对 1 80例门诊输液患儿根据不同年龄段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 ,发现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是十分有效的。1 临床资料本组 1 80例 ,男 78例 ,女 1 0 2例。年龄 0~ 3岁 68例 ,4~ 6岁 68例 ,7岁以上 4 4例 ,实施心理护理后 ,顺利完成输液 1 68例 ,成功率 93.3%。2 心理护理体会1 护士首先要给患儿良好的第一印象 ,整洁的外表 ,端庄的仪态 ,温和的语言和甜美的笑容 ,都较容易让患儿产生亲切感 ,使患儿的家属…  相似文献   

10.
杨洋 《中外医疗》2013,(25):34-35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12月对急诊患者实行QCC的高品质护理,将护理人员分成几个圈组,在总结平时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后,确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状与设定目标,解析问题、拟定及实施对策的品质圈活动进行质量改进和巩固。实施3个月后,通过比较患者满意程度和住院时间来评价效果。结果该次品质圈活动有效的找到问题,确定主题,分析原因,然后逐条进行改进,使先前的各类问题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和住院时间明显改善(P<0.05)。结论品管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增强了沟通协作能力。从而有效降低了各类问题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使患者满意,更快的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1.
郎晓莉 《河北医学》2000,6(1):81-83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患儿疾病的重要手段。以往多采用头皮针进行注射,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逐渐被引起重视。相对于其他输液方法,其优越性正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认可。特别在儿科病人的输液中,留置针取代头皮针进行输液,使输液护理的效率大大提高。我病房自1996年11月开始以静脉留置针替代头皮针用于输液,此法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自1998~1999年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89例,其中男41例、女48例,新生儿31例,婴幼儿47例,儿童11例。留置时间最短2…  相似文献   

12.
王娜 《大家健康》2016,(1):268-269
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 CCU )是心内科相对独立的治疗单元 ,有特殊的要求、治疗护理和人文关怀规范.CCU 收治所有心血管病的急危重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需循环支持的患者 ,这意味着较多的患者要持续静脉输液治疗.由于我科年轻护士较多 ,患者病情重 ,输液持续时间长 ,而如何有效的进行静脉输液管理 ,避免不良状况 ,提高 CCU 住院患者的静脉输液满意度是目前临床上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韦平(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儿科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技术先进的套塑针管。由于它具有普通的钢管注射针管无法比拟的优点:针壁构造薄,针头与套管的斜面接触严密,使穿刺非常容易,对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病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度南通市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人民医院儿科常规护理的静脉输液患儿340例(常规护理组),2021年度进行护理风险管理静脉输液患儿340例(风险管理组)。常规护理组按照医嘱执行护理措施,风险管理组成立静脉输液小组、制定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输液培训、实行弹性排班制、加强健康教育、完善输液技术环节。对比2组静脉输液护理质量、静脉输液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结果 风险管理组护理人员穿刺位置选择、穿刺技术、固定方式、防范渗漏、无菌操作、处理能力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风险管理组患儿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88%,低于常规护理组的8.53%(P<0.05);风险管理组护理态度、输液沟通、输液技术、输液巡视、问题处理、输液环境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将护理风险管理用于儿科病房静脉输液,可提高护士静脉输液质量,减少输液不良事件,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儿科静脉输液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160例需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按常规的输液方法进行操作,而观察组患儿则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外渗现象及输液器脱出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外渗现象以及输液器脱出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以及输液的成功率,降低输液外渗现象及输液器脱出率等均有较好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品管圈方法,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对本病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静脉穿刺成功率由90.7%上升到97.2%。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杨冬 《中外健康文摘》2013,(12):338-339
探讨在儿科病区静脉输液治疗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及防范措施.分析预测患儿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临床护理计划,落实患儿输液过程中护理制度管理,培训护士风险防范意识,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儿输液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应用于门诊急诊儿科输液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急诊儿科输液室接受治疗的14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中,投诉8例,投诉率为11.3%,观察组中,投诉1例,投诉率为1.4%。观察组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中,出现医疗纠纷9例,医疗纠纷发生率为12.7%,观察组中,医疗纠纷1例,医疗纠纷发生率为1.4%,观察组的医疗纠纷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满意度为84.5%,观察组满意度为97.2%。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护理应用于门诊急诊儿科输液室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急诊急救过程中建立颈外静脉输液通路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颈外静脉穿刺患者70例;对照组:四肢静脉穿刺患者70例,留置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加强静脉输液的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输液畅通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颈外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安全,可以减少四肢静脉穿刺易致的并发症,达到有效、安全用药,快速补液,因此建议在急诊急救过程中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