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产生过多尿酸及尿酸排泄减少并在体内蓄积沉淀所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慢性痛风模型—痛风性结囊肿模型及高尿酸血症的动物模型对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进行研究。认为目前常见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模型在时效性、稳定性和代谢途径方面还存在不足,尚无理想的动物模型问世。  相似文献   

2.
痛风合剂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病的发病基础。其临床特点为特征性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症是当今世界中老年男性常见病。目前,国内尚无一个较理想的接近于人类尿酸代谢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本研究拟采用增加大鼠嘌呤代谢动物的方法,以腺嘌呤(Adenine)为造模剂制备较为稳定的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为研究高尿酸血症治疗方法提供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3.
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构建是研究痛风发病机制和进行抗痛风药物研制的实验基础。目前制备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主要是给动物饲喂、注射嘌呤或尿酸,同时抑制尿酸的排泄,也可通过使模型动物的尿酸酶活性受抑或失活,减少尿酸分解来提高血尿酸浓度。部分学者选用与人类一样缺乏尿酸酶的禽类作为模型动物也取得了较好的升高血尿酸的效果。本文综述了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研究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形成机制及防治途径,提供一个近于人类尿酸代谢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兹就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动物模型作一综述。参考文献19篇。  相似文献   

5.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由于嘌呤代谢终产物尿酸代谢失常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当尿酸盐浓度超过其饱和溶解度时可形成尿酸盐结晶,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关节周围的炎性反应,导致痛风性关节炎。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产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对痛风和痛风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引起的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该文对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黄酮类化合物抗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筛选抗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的黄酮类化合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林荔云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701-1702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所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  相似文献   

7.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重者导致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高尿酸血症是其病变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种类型。血尿酸及正常范围尿酸为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人体内的尿酸有两个来源,内源性尿酸由细胞代谢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而来,外源性尿酸由食物中的嘌呤经酶分解而生成。肾脏排泄尿酸减少,也可使血尿酸增高。一般认为血尿酸超过420mol/L,即达到饱和,但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水蛭素抗痛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次黄嘌呤复制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尿酸钠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炎症模型,观察水蛭素对急性高尿酸血症尿酸水平及其诱导炎症的影响;利用氧嗪酸钾诱导小鼠慢性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水蛭素对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尿素氮水平及血清、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肾脏的病理学改变、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葡萄糖转运体9(GLUT9)表达的影响。结果水蛭素可显著降低次黄嘌呤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显著抑制由尿酸钠引起的大鼠足跖急性肿胀;可显著降低由氧嗪酸钾引起的慢性高尿酸小鼠血清高尿酸水平,降低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抑制GLUT9的表达,减轻肾脏病理学损伤。结论水蛭素具有显著的抗高尿酸血症及抗痛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肾脏作用及调节GLUT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杨培丽 《河北中医》2005,27(11):842-842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和肾尿酸结石形成。现代医学认为此病是终生性疾病,目前西医治疗痛风仅能缓解症状。痛风属中医学痹证、历节范畴。笔者就其中医发病机制及证治特点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可引发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引起关节破坏、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人体内约1/3的尿酸通过肠道代谢,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中药在降尿酸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性和良好的安全性,可能与肠道菌群的调节有关。运用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及宏基因组学等测序技术分析口服中药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种群结构及基因表达的变化,阐述中药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机制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本综述总结了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现有痛风相关体内外模型研究进展,为契合临床疾病特点的痛风病模型提出展望与思考.方法:通过近30年来相关文献整理,从造模方法、模型载体选择、造模原理及模型特点等方面分析现有痛风相关体内外模型,思考痛风病模型建立的切入点.结果:痛风相关模型主要为高尿酸血症模型、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及尿酸性肾病模型,模型动物常用啮齿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虎杖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动物尿酸及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采用尿酸酶抑制剂法,造成小鼠高尿酸血症,观察虎杖提取物对该模型血尿酸的抑制作用;采用腺嘌呤+乙胺丁醇法造成正常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取血测其血尿酸和黄嘌呤氧化酶浓度,观察虎杖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动物模型的影响;同时取动物关节组织,观察滑膜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虎杖提取物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可明显降低大鼠高尿酸症的血尿酸水平和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可改善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结论:虎杖提取物能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3.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然近几年研究显示痛风的发病同时与炎症和免疫相关。笔者主要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对痛风的辨证治疗来探讨其对痛风"代谢-炎症-免疫"发病机制的指导作用,以此发挥中西交融的优势,最终为痛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高尿酸血症相关靶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尿酸血症是因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与痛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关系密切.综述高尿酸血症相关作用靶点,为高尿酸血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Total Saponin of Dioscorea (TSD) on animal experimental hyperuricemia. Mouse and rat hyperuricemic models were made by orally administering yeast extract paste once a day (30 and 20 g/kg, respectively), for 7 days. Yeast would disturb normal purine metabolism by increasing xanthine oxidase (XOD) activity and generating large quantities of uric acid. This model is similar to human hyperuricemia, which is induced by high-protein diets, due to a purine and nucleic acid metabolic disturbance. Another mouse hyperuricemia model was generat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nce with uric acid 250 mg/kg or potassium oxonate 300 mg/kg. Potassium oxonate, a urate oxidase inhibitor, can raise the serum uric acid level by inhibit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uric acid. Likewise, injecting uric acid can also increase serum uric acid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uric acid in serum or urine was detected by the phosphotungstic acid method, and the activity of XOD was assayed by a test ki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SD (240, 120 and 60 mg/kg, ig) could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level of serum uric acid in hyperuricemic mice. TSD (120 and 60 mg/kg, ig) could also lower the level of serum uric acid in hyperuricemic rats, reduce the activity of XOD in the serum and liver of hyperuricemic rats, and increase the level of urine uric acid concentration as well as 24-hour total uric acid excretion. In conclusion, TSD possesses a potent anti-hyperuricemic effect on hyperuricemic animals, and the mechanism may be relevant in accelerating the excretion and decreasing the production of uric acid.  相似文献   

16.
痛风是单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除关节损害,还可伴发肾脏病变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临床常见的代谢性风湿病。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越来越多,包括中药单体、单味药、中药复方和中医外治法,其具有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优势。通过对痛风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天然产物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查阅近几年有关天然产物及其有效成分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相关研究的文献报道,围绕尿酸盐结晶所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发病机制,对天然产物及其有效成分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靶点和药理作用机制进行文献整理、分析和归纳。研究表明,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天然产物有效成分主要有黄酮类、生物碱类、多酚类、皂苷类、香豆素类等,通过抗炎、镇痛、抑制相关炎症介质的释放及其信号通路、抗氧化等作用机制及多个药物作用靶点发挥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西药作用靶点较单一,存在较严重副作用,不利于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复发作。中医运用天然药物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拥有上千年历史和经验,与西药相比,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天然药物具有多靶点,低毒副作用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运用实验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来研究天然产物及其有效成分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并取得喜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痛风病是与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的慢性、进展性、复发性代谢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张冰教授针对痛风病高血尿酸、尿酸盐沉积、急性炎症不同病程阶段的病理特点,建立“整合论治”的治疗策略,采用健脾祛湿化浊除痹以降尿酸、抗炎镇痛,实现截断高血尿酸、扭转尿酸盐沉积、抑制急性炎症的治疗效果,标本兼治全程干预痛风病,为临床治疗慢性复杂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认为血瘀是痛风性关节炎病机关键。主要病机为湿、热、痰、瘀。指出:中医药在抑制尿酸合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控制病情有一定优势。综述痛风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体内血清尿酸浓度长期过高时,可诱发痛风并引起一系列代谢性疾病。近20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高。降低血清尿酸水平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防治的首要方法,但目前临床应用的降尿酸西药均具有较严重的毒副作用。降尿酸中草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安全有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及开发不同筛选方法从这些中草药中寻找高效、安全的药效物质已成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防治药物研究的热点。本文对降尿酸中草药提取物、提取物部位及活性单体成分等药效物质筛选方法进行了综述,发现降尿酸药效物质筛选方法主要有体内法和体外法,体内法主要应用于筛选药材提取物降尿酸活性与机制,体外方法多用于单体活性成分筛选且以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剂筛选为主,分子对接联用同源建模及亲和超滤联用液质联用(AUF-LC-MS)技术已成为促尿酸排泄成分及XOD抑制剂筛选的新趋势,而体外细胞模型将为促尿酸排泄药中草药药效物质筛选开辟新途径。综述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中草药药药效物质筛选及药物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