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3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分为联合组、冲击波组及对照组。3组患者均给予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治疗,冲击波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服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基础上给予体外冲击波及腰椎间孔注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周、4周及8周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下背痛功能障碍调查问卷(RMDQ)以及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OL-SF36)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疼痛VAS、ODI、RMDQ及QOL-SF36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在治疗1周时,发现联合组患者疼痛VAS评分[(2.6±1.4)分]、ODI评分[(15.9±8.3)分]、RMDQ评分[(9.9±5.4)分]及QOL-SF36评分[(74.6±17.1)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并且这种差异持续保持至治疗8周观察结束时;在治疗4周时冲击波组患者疼痛VAS评分[(2.5±1.3)分]、ODI评分[(15.1±7.3)分]、RMDQ评分[(9.8±5.1)分]及QOL-SF36评分[(76.8±16.8)分]与对照组间差异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差异持续保持至治疗8周观察结束时。 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腰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增强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冲击波穴位疗法联合悬吊运动训练(SET)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NLBP)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CNLBP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SET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冲击波穴位疗法。于入组时、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同时对2组患者腰肌动、静态耐力进行测试。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评分、SAS评分及腰肌动、静态耐力测试结果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1.9±0.6)分]、ODI评分[(15.2±2.9)分]、SAS评分[(38.7±4.0)分]、腰肌动态耐力测试结果[(23.1±5.5)次]及静态耐力测试结果[(61.7±11.9)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冲击波穴位疗法联合SET训练能进一步缓解CNLBP患者下背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及焦虑情绪,增强腰肌耐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SE)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NLBP)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NLBP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手法治疗基础上同时辅以CSE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6周及治疗结束1年后分别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定2组患者疼痛程度,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定2组患者日常社会生活活动能力及整体健康状况。 结果经2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经6周治疗及治疗结束1年后,发现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时间点治疗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86±0.82)分和(1.12±0.42)分]、SF-36评分[分别为(68.12±10.68)分和(78.68±10.95)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法治疗可迅速缓解NLBP患者疼痛,联合CSE训练能进一步减轻症状、增强腰椎功能,对改善患者日常社会生活活动能力及整体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走罐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SE)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NLBP)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CNLBP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走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卧位非负重CSE训练。于入组时、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腰腹肌耐力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评分、HAMD评分及腰腹肌耐力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1.69±0.40)分]、ODI评分[(20.65±2.66)分]、HAMD评分[(7.62±1.52)分]及腰腹肌耐力值[分别为(58.77±9.06)s和(55.18±8.83)s]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走罐疗法联合CSE训练治疗CNLBP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及抑郁情绪,增强腰腹肌耐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正中神经注射治疗早期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早期腕管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冲击波组、神经注射组及联合治疗组。4组患者均常规给予甲钴胺治疗,冲击波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体外冲击波治疗;神经注射组则辅以正中神经注射治疗;联合治疗组则辅以体外冲击波及正中神经注射联合干预。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观察对比各组患者疼痛病情、腕管电生理检查结果及腕部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前4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正中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ML)、腕部正中神经至拇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腕部正中神经-拇短展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波士顿腕管量表(BCTQ)症状评分、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OL-SF36)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发现冲击波组、神经注射组及联合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疼痛VAS评分、DML、SCV、CMAP波幅、BCTQ症状评分、BCTQ功能评分及QOL-SF36量表评分[分别为(0.70±1.08)分、(3.98±0.65)ms、(49.43±6.85)m/s、(8.61±2.90)mV、(1.25±1.07)分、(1.21±0.98)分、(94.4±28.18)分]均显著优于其他3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正中神经注射治疗早期腕管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外科手术实施率,且患者易于接受,治疗依从性高,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脊柱源性腹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脊柱源性腹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冲击波组、脉冲射频组及联合组,所有患者均连续口服药物依托考昔、普瑞巴林3周;冲击波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体外冲击波治疗,脉冲射频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联合组患者则辅以体外冲击波及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周、4周及12周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OL-SF36)、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4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于治疗结束后2年随访4组患者疾病发展、胃肠道功能、就诊情况以及医疗花费等。 结果 治疗4周时发现4组患者疼痛VAS、QOL-SF36、HAMA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联合组疼痛VAS评分[(0.67±0.72)分]、QOL-SF36评分[(139.00±10.54)分]、HAMA评分[(3.81±3.78)分]及HAMD评分[(4.36±4.16)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冲击波组及脉冲射频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联合组这种疗效优势持续保持至治疗12周时。治疗结束后通过2年随访,发现联合组患者胃肠道症状、就诊次数、医疗花费等均较对照组、冲击波组及脉冲射频组明显减少,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脊柱源性腹痛临床疗效显著,同时还能显著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具有明显经济、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NLBP)患者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CNLBP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集患者两侧竖脊肌和多裂肌肌电信号,分析其时域指标均方根值(RMS)及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本研究同时于上述时间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背痛评分系统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竖脊肌、多裂肌RMS及MF痛侧与对侧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JOA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发现2组患者痛侧竖脊肌、多裂肌RMS较治疗前明显增高,MF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发现实验组痛侧竖脊肌、多裂肌RMS[分别为(33.65±6.43)μV、(28.46±4.54)μV]均较对照组增高,MF[分别为(77.45±13.08)Hz、(68.30±8.61)Hz]均较对照组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64±0.81)分、(2.04±0.61)分]及JOA评分[分别为(23.40±1.58)分、(25.76±1.20)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能进一步改善CNLBP患者疼痛程度,增强腰部核心肌群控制能力,提高脊柱稳定性,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发散式体外冲击波(rESWT)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近期疗效。 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康复科就诊的106例S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rESWT组、运动组及常规理疗组。3组患者均积极配合家庭康复锻炼,rESWT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运动组则辅以系统运动训练(包括关节活动训练、关节控制训练及肌腱拉伸训练等),常规理疗组则辅以痛点超激光及低周波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分别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3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CMS、SF-36各项指标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运动组CMS疼痛评分、总分明显优于常规理疗组水平(P<0.05);rESWT组疼痛、日常生活、运动范围、肌力评分及总分[分别为(13.9±2.1)分、(16.6±3.0)分、(34.1±5.1)分、(23.4±6.8)分及(87.9±6.8)分]均明显优于运动组及常规理疗组水平(P<0.05)。运动组SF-36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4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理疗组水平(P<0.05);rESWT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精神健康5个维度评分[分别为(87.5±15.2)分、(83.2±11.2)分、(80.9±9.7)分、(82.9±8.6)分及(85.9±7.6)分]均明显优于运动组及常规理疗组水平。 结论 rESWT对SIS患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与运动康复疗法及常规物理疗法比较,SIS患者经rESWT治疗1个月后其肩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均能获得更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筋膜松解术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NLBP)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NLBP患者分为观察组、筋膜松解组及核心肌训练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健康宣教及姿势纠正指导,观察组同时辅以筋膜松解术治疗及核心肌群训练,筋膜松解组则辅以筋膜松解术治疗,核心肌训练组则辅以核心肌群训练,3组患者均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进行为期12周的随访,观察3组患者远期疗效情况。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3.70±0.78)分]、ODI指数评分[(17.47±2.75)%]以及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评分与治疗前差值[分别为(4.28±1.13)分、(22.47±2.69)%]均明显优于筋膜松解组及核心肌训练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发现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后6周、12周时其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80±0.66)分、(3.50±0.97)分]均较治疗结束时无明显变化(P>0.05),而上述时间点筋膜松解组及核心肌训练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结束时明显增加(P<0.05)。 结论 筋膜松解术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NLBP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部功能,且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下背痛伴情绪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下背痛伴情绪障碍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及对照组(38例)。2组患者均给予心理疏导及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生物反馈放松训练。于治疗前、治疗14d后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医师协会(JOA)下背痛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SAS、SDS、疼痛VAS评分及JO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发现实验组及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41.69±5.79)分和(46.79±4.25)分]、SDS评分[分别为(35.94±7.82)分和(42.95±8.22)分]、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69±0.54)分和(3.42±0.60)分]及JOA评分[分别为(25.31±1.64)分和(24.00±2.22)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疗效指标均以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心理疏导及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能进一步改善下背痛伴情绪障碍患者不良情绪,缓解疼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CSE)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背痛(DLBP)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DLBP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超短波及右旋布洛芬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辅以CSE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及1年后随访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结果 经8周治疗及1年后随访时发现观察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99±1.21)分、(1.98±0.75)分]、ODI评分[分别为(10.80±3.85)分、(6.12±2.48)分]及对照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4.12±1.40)分、(2.73±1.58)分]、ODI评分[分别为(14.51±4.79)分、(8.30±3.85)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并且上述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在超短波与药物(右旋布洛芬)治疗DLBP基础上辅以CSE训练,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T)联合运动训练治疗髂胫束摩擦综合征(ITBFS)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3例ITBFS患者分为运动训练组、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运动训练组、冲击波组患者分别给予运动训练或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治疗组则同时给予运动训练及体外冲击波治疗,每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时及治疗结束4周后分别采用下肢功能量表(LEFS)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下肢LEFS评分及疼痛V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及治疗结束4周后,发现3组患者下肢LEFS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联合治疗组患者下肢LEFS评分[分别为(69.9±4.9)分和(68.0±6.0)分]及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8±0.6)分和(3.4±0.9)分]均显著优于运动训练组及冲击波组(P<0.05),而运动训练组及冲击波组上述疗效指标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体外冲击波或运动训练均能有效治疗ITBFS患者,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下肢功能、缩短疗程,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3例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分为联合组、冲击波组及电针组。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冲击波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组则在电针治疗基础上辅以体外冲击波治疗,均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及8周时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检测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主动活动度(ROM),采用超声检测患者结节间沟处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厚度。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肩关节主动ROM、结节间沟处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厚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时联合组疼痛VAS评分[(3.8±1.0)分]较冲击波组及电针组明显降低(P<0.05),并且该差异持续至观察结束时(治疗后8周时)。治疗后4周时联合组肩关节主动ROM[前屈(158.4±13.8)°,后伸(40.2±3.7)°,外展(110.3±20.3)°,内旋(40.3±5.7)°]均较冲击波组及电针组明显增加(P<0.05),结节间沟处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厚度[(2.0±0.2)mm]均较冲击波组及电针组明显减小(P<0.05),且上述差异持续至观察结束时(治疗后8周时)。 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具有协同作用,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增加肩关节ROM,减小腱鞘厚度,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颈部抗阻训练治疗青年慢性非特异性颈痛(NCNP)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双侧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NCNP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颈部抗阻训练及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体外冲击波治疗,冲击波压力设定为2.0~3.0 bar,每次治疗共冲击3000~4000次,每5天治疗1次。于治疗前、治疗15 d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进行疗效评定,并采集、对比2组患者双侧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振幅均方根值(RMS)。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1.9±1.2)分]、NDI评分[(13.7±7.4)%]亦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双侧胸锁乳突肌RMS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执行颈部不同动作时其双侧胸锁乳突肌RMS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冲击波联合颈部抗阻训练治疗青年NCNP患者疗效显著,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肌功能,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胸锁乳突肌异常兴奋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理因素对下背痛(LBP)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LBP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治疗师评估及筛查共有144例患者入选,根据心理评定结果将其分为焦虑抑郁组、疼痛恐惧组及对照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因子治疗、推拿治疗、腰椎牵引、McKenzie治疗及药物干预等。于治疗前、治疗14d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医师协会(JOA)下背痛评分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JO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发现焦虑抑郁组、疼痛恐惧组及对照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17±0.71)分、(3.30±0.63)分及(2.09±0.76)分]及JOA评分[分别为(22.93±2.76)分、(22.09±3.03)分及(25.30±1.66)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焦虑抑郁组、疼痛恐惧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不及对照组间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因素(包括情绪因素及疼痛认知因素)能显著影响下背痛患者康复疗效,有必要对LBP患者辅以心理干预,以进一步提高康复疗效,促进患者疼痛缓解及腰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非手术脊柱减压联合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减压组、注射组及联合组,4组患者均常规给予依托考昔、马栗种子提取物等药物治疗;减压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注射组患者给予椎间孔注射治疗;联合组患者则给予非手术脊柱减压及椎间孔注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d、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分别观察各组患者疼痛、生活质量、腰椎功能障碍等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前4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OL-SF36)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疾患量表(JO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发现减压组、注射组、联合组患者疼痛VAS、QOL-SF36、ODI、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联合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4±1.2)分、(1.3±1.2)分和(1.1±1.1)分]、QOL-SF36评分[分别为(104.1±19.5)分、(105.2±22.2)分和(106.3±22.1)分]、ODI评分[分别为(8.6±6.5)分、(8.3±6.6)分和(7.5±5.8)分]及JOA评分[分别为(6.9±4.4)分、(6.3±4.5)分和(6.0±4.3)分]均显著优于其他各组结果(P<0.05)。治疗后6个月时联合组疼痛VAS、QOL-SF36、ODI及JOA评分较治疗后1个月时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12个月时联合组疼痛VAS、QOL-SF36、JOA评分较治疗后1个月时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非手术脊柱减压联合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康复疗效,同时还具有疗效持久、安全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治疗急性神经源性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急性神经源性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治疗组给予半导体激光(每日治疗1次,每次照射2部位,每次10 min,连续治疗2周)联合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仅给予电针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NDI、SF-36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VAS、NDI、SF-36评分分别为(2.38±1.11)分、(3.11±3.15)分、(96.81±19.12)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可显著缓解急性神经源性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频电药物导入及康复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KO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并于术后辅以膝关节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中频电药物导入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12周时及治疗结束6个月后分别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定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Lequesne膝关节功能量表评定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治疗4周时发现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3.1±1.1)分]、Lequesne评分[(65.9±10.3)分]及对照组疼痛VAS评分[(3.2±1.23)分]、Lequesne评分[(64.0±10.8)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但此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及治疗结束6个月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7±0.8)分和(1.9±0.9)分]、Lequesne评分[分别为(81.3±10.9)分和(83.5±11.4)分]及对照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8±1.4)分和(3.1±1.4)分]、Lequesne评分[分别为(72.9±12.1)分和(70.4±12.6)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联合关节镜清理术、中频电药物导入及康复训练治疗KOA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冲击波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 方法 60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冲击波治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2周后,应用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Friction指数法)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功能状况,目测类比法(VAS)疼痛评分评价疼痛程度,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量。 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和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的下颌运动分、关节弹响、关节触压痛、肌肉触压诊分、肌肉触压痛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及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AS疼痛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中社会功能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冲击波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结合揿针埋针疗法治疗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 方法 按接诊编号的单双数随机选取颈背MPS患者162例,尾数为单数的纳入观察组,尾数为双数的纳入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因12例患者未按预期完成治疗,6例患者未完成随访,最终纳入研究144例,其中观察组78例,对照组66例。2组患者均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频率5.0 Hz,能量180 mJ,对标识的痛点滑动冲击1000次),每6天治疗1次,连续5次;观察组在首次冲击波治疗结束后,在标识的痛点(阿是穴)采用揿针埋针治疗,每3天治疗1次,连续9次,2组的疗程均为25 d。分别于治疗前及冲击波治疗1、3、5次后,采用疼痛目测类比法(VAS)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定;疗程结束后,采用格拉斯哥效果评价表(GBI) 进行生存质量评价。 结果 2组干预前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3、5次后,观察组VAS评分由治疗前(7.77±0.90)分,分别降为(6.01±0.89)、(3.64±0.70)、(1.27±0.55)分,F=1219,P=0.000;对照组由治疗前(7.86±0.82)分,分别下降到(6.30±0.80)、(4.61±0.74)、(1.91±0.58)分,F=921.4,P=0.000;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第1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生存质量GBI评价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率78.2%明显好于对照组47%(P<0.05)。 结论 体外冲击波疗法能明显改善颈背MPS患者的疼痛,揿针具有良好的协同止痛作用,两者结合治疗MPS具有安全、便捷、微创的特点,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