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芥子碱对Aβ25-35诱导的认知功能障碍小鼠海马神经元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侧脑室内注射Aβ25-35诱导认知功能障碍小鼠模型,并分为4组:假手术组、Aβ25-35组、假手术+芥子碱组和Aβ25-35+芥子碱组。采用Y型电迷宫法检测学习和记忆行为;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的神经元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海马的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素(P38)的蛋白水平。结果相比于假手术组,Aβ25-35组的学习次数、海马MDA和TNF-α的水平增加,记忆次数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升高、GAP-43和P38的蛋白水平降低(P<0.05);而芥子碱处理可改善以上症状,但仍与假手术组有差异。结论芥子碱可改善Aβ25-35诱导的认知功能障碍小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并缓解海马区与神经再生相关蛋白及分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丹红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CA1区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加丹红注射液组(丹红注射液组)、缺血再灌注加依帕司他组(依帕司他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1 h再灌注模型,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开始时丹红注射液组、依帕司他组分别按2 mL·kg-1、20 μg·kg-1在0,24,48 h尾静脉注射给药,72 h后处死大鼠取材。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等方法考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病理形态变化、AR的阳性细胞指数以及AR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给药72 h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凋亡较多,分布排列紊乱,且AR的阳性细胞数表达增多(P<0.05),Western blot显示AR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丹红注射液组和依帕司他组神经元细胞凋亡减少,分布排列更整齐;丹红注射液组AR的阳性指数降低(P<0.05),且Western blot显示AR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激活大鼠海马CA1区AR的表达。丹红注射液对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AR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反式白藜芦醇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记忆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反式白藜芦醇10,20,40 mg·kg-1组。在小鼠海马CA1区注射Aβ25-35后给予反式白藜芦醇10 d,采用水迷宫试验观察药物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可塑性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40?mg·kg-1反式白藜芦醇能明显缩短AD小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增加原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和穿越次数;20,40 mg·kg-1反式白藜芦醇能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顶端树突的长度和树突的密度;40 mg·kg-1反式白藜芦醇能增加AD小鼠海马CA1区BDNF、pCREB以及c-fos蛋白的表达。结论 反式白藜芦醇能逆转Aβ引起的小鼠的学习记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海马神经元的神经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X受体激活对全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小鼠的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全脑缺血/再灌注+肝X受体激动剂TO901317干预组(I/R+TO90),每组25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方法建立全脑I/R小鼠模型;肝X受体激动剂TO901317(30 mg·kg-1)在缺血后24 h腹腔注射(i.p,1次/天,连续14 d)。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学习与记忆等认知功能的改变;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化观察小鼠海马齿状回区DCX阳性细胞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海马齿状回区Brd U阳性细胞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LXRα、LXRβ、ABCA1、p-ERK1/2、t-ERK1/2、p-CREB、tCREB、BDNF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LXR激动剂TO901317处理后,I/R小鼠的海马齿状回DCX与Brd U阳性细胞的表达数目均增加(P<0.01),认知功能得到了改善(P<0.01),同时,海马ABCA1、p-ERK1/2、p-CREB、BDNF等蛋白表达水平也上调(P<0.01)。结论肝X受体的激活促进了I/R小鼠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认知功能的改善,其机制可能与激活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促进I/R小鼠海马DG区内源性神经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丙酮酸乙酯(EP)调控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XNIP)/核苷酸结合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I)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焦亡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8 mg·kg-1)组,EP低、高剂量(1.5、3.0 mg·kg-1)组,EP (3 mg·kg-1)+白藜芦醇(Res,30 mg·kg-1,TXNIP抑制剂)组。通过左颈总动脉结扎及缺氧处理构建HIBI大鼠模型,于造模24h后开始ip给药,每天1次,连续2周。采用Longa评分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进行评估;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大鼠海马超微结构;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情况;TUNE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中TXNIP/NLRP3/Caspase-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onga评分、海马组织IL-1β和IL-18水平、神经元凋亡指数(AI)、以及TXNIP、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神经元损伤、海马组织病理学程度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EP低、高剂量组Longa评分、IL-1β和IL-18水平、神经元AI以及TXNIP、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神经元损伤、海马组织病理学程度明显改善;与EP高剂量组比较,EP+Res组Longa评分、IL-1β和IL-18水平、神经元AI以及TXNIP、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神经元损伤、海马组织病理学程度改善更明显。结论 EP可能通过抑制TXNIP/NLRP3/Caspase-1通路来减轻HIBI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焦亡。  相似文献   

6.
唐婷  杨青 《中国药师》2016,(7):1267-1272
摘 要 目的:观察甲基莲心碱(neferine,Nef)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海马功能区Notch1和SY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50 300g)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组,尼莫地平(nimodipine, Nim)阳性对照组,Nef治疗组,每组5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ligation, 2 VO)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术后第1天口服给予NS(5 mg·kg-1),Nim(1 mg·kg-1),Nef(20 mg·kg-1)至21 d。记录大鼠体质量变化;Niss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变化;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IHC和Western blot分析海马Notch1和SYN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与Mod组比较,Nef可以明显改善2 VO诱导大鼠在21 d的体质量减轻,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减少,寻找平台路线和时间、逃避潜伏期延长,跨越平台次数降低,且优于Nim(P<0.05);Nef可明显上调2 VO诱导的大鼠在第21天时海马CA1区Notch1和SYN蛋白表达降低。结论:Nef可有效改善2 VO诱导的CCl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海马CA1区Notch1信号通路,增强突触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受体(TrkB)通路是否介导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丙戊酸(VPA)改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SAE模型。成年雄性C57BL/6小鼠90只,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n=15)、模型组(CLP组,n=25)、丙戊酸组(VPA组,n=25)和联合用药组[VPA+K252a(TrkB拮抗剂)组,n=25)]。术后第15天,四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1)、生理盐水(10 mL·kg-1)、VPA(100 mg·kg-1)和VPA(100 mg·kg-1)+K252a(1 mg·kg-1),连续14天。术后第29天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行为学测试后取小鼠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DNF、TrkB、pTrkB和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的含量;电镜观察突触数量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小鼠目标象限探索次数与其它象限探索次数比值明显减少,BDNF、pTrkB/TrkB和PSD95含量下降(P<0.05);与CLP组比较,VPA组小鼠目标象限探索次数与其它象限探索次数比值明显增加,BDNF、pTrkB/TrkB和PSD95含量升高(P<0.05);与VPA组比较,VPA+K252a组小鼠目标象限探索次数与其它象限探索次数比值明显减少,pTrkB/TrkB、PSD95含量和突触数量降低(P<0.05)。结论:VPA改善SAE小鼠认知功能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DCA)和丙戊酸钠(VPA)联用对胃癌细胞株MGC-803的作用及对non-metastasis 23-H1基因(nm23-H1)的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 DCA 1.5 及3.0 μmol·L-1,VPA 1.5 mmol·L-1,DCA 1.5 μmol·L-1+VPA 1.5 mmol·L-1,DCA 3.0 μmol·L-1+VPA 1.5 mmo·L-1作用MGC-803细胞72 h。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m23-H1 mRNA表达,焦磷酸测序法检测nm23-H1启动子上随机选取的两个CpG岛位点甲基化状态。结果 VPA 1.5 +DCA 1.5联合用药组[早期:(33.58±3.88)%,晚期:(31.52±4.20)%]和VPA 1.5 +DCA 3.0联合用药组[早期:(42.61±4.23)%,晚期:(38.01±3.86)%]凋亡率均高于其相应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m23-H1 mRNA在VPA 1.5 +DCA 1.5联合用药组(1.84±0.46)和VPA 1.5 +DCA 3.0联合用药组(2.88±0.4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相应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PA 1.5 +DCA 1.5联合用药组[位点1:(53.50±3.39)%,位点2:(51.17±2.71)%]和VPA 1.5 +DCA 3.0联合用药组[位点1:(41.17±2.14)%,位点2:(39.83±2.56)%]nm23-H1启动子两位点甲基化阳性率均低于其相应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PA 1.5 mmol·L-1、VPA 1.5+DCA 1.5、VPA 1.5+DCA 3.0这3组的HDAC酶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DCA 1.5 μmol·L-1、DCA 3.0 μmol·L-1任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CA联合VPA能显著上调nm23-H1基因的表达,其机制与启动子上的甲基化水平降低和去乙酰化酶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赵辉  赵伟  李素霞  王卫华  于淼 《药学研究》2021,40(7):437-440
目的 探讨丹皮酚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丹皮酚预处理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采用颈外动脉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前12 h,药物预处理组给予丹皮酚(100 mg·L-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采用腹腔注射。造模成功后,采用Zealongal法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法判断梗死灶体积;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细胞Hsp-70、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梗死灶和Hsp-70、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等表现。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预处理组大鼠脑梗死灶缩小、神经功能缺损有所改善,TUNEL和Bax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Hsp-70和Bcl-2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 丹皮酚可能通过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Hsp-70和Bcl-2蛋白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对受损神经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研究黄芪多糖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神经元凋亡因子及脑积水的影响,探讨黄芪多糖发挥作用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 以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多糖组。采用颅内血管刺破法建立SAH模型后,黄芪多糖组ip给予黄芪多糖40 mg/kg,1次/d,模型组给予和假手术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部核因子(NF)-κB、Bcl2、Caspase3、AQP4的阳性细胞数及灰度值,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分别扫描各组大鼠脑室,统计脑室大小指数变化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和免疫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黄芪多糖组和模型组大鼠海马部凋亡相关因子Bcl2、Caspase3、NF-κB均有明显的表达(P<0.01),但模型组上调Bcl2的表达和抑制Caspase3及NF-κB表达的效果弱于黄芪多糖组(P<0.01)。与假手术组对比,黄芪多糖组和模型组海马部AQP4的表达和脑室指数均明显提高(P<0.01),黄芪多糖组与模型组相比海马部AQP4表达无统计学意义,而黄芪多糖组脑室指数小于模型组(P<0.01)。结论 黄芪多糖能通过调节NF-κB、Bcl2、Caspase3的表达来抑制SAH大鼠海马部位神经元的凋亡,而减轻因SAH引起的脑积水,在早期可能不是主要通过调节AQP4表达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19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和药物干预组。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假手术组仅进行头皮切开缝合处理;脑损伤组和药物干预组均制作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其中药物干预组在制作模型后定期给予神经节苷脂(40 mg·kg-1·d-1)。造模3,6,12,24,336 h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CA1区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Apaf-1)蛋白的表达。结果脑损伤组和药物干预组大鼠海马CA1区Apaf-1蛋白表达含量均于3 h开始增加,6 h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药物干预组大鼠海马CA1区Apaf-1蛋白表达含量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脑损伤组,除3 h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可引起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神经节苷脂可改善该凋亡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鼻腔给药包载非促分裂活性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non-mitogenic aci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NMFGF1)的纳米粒(NMFGF1-NPs)对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小鼠认知功能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水包水型乳化技术制备NMFGF1-NPs并进行质量表征。采用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法建立VD试验模型后分成假手术组、VD模型组、空白纳米粒组、NMFGF1溶液组及NMFGF1-NPs组,分别鼻腔给予相应形式药物干预。干预结束后,应用Morris水迷宫评价试验动物的学习及记忆功能,同时应用HE染色、FJB染色及Tunel凋亡染色等病理学方法评价试验动物海马神经元的形态、排列及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另外应用ELISA及Western blotting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鼻腔给药NMFGF1-NPs改善VD的分子机制。结果 NMFGF1-NPs形态圆整,包封率(87.76±5.89)%。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VD模型组小鼠的各项行为学指标均较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病理结果显示,VD模型组小鼠海马神经元CA1区域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形态结构缺失且AI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而经过鼻腔给药NMFGF1-NPs治疗组小鼠的各项行为学指标较VD模型组有显著改善,同时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完整,排列整齐,AI指数较VD模型组及其他各个治疗干预组显著降低(P<0.01)。ELISA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鼻腔给药NMFGF1-NPs治疗组小鼠脑内MDA含量较VD模型组及其他各个治疗干预组显著下降(P<0.01),同时SOD,NO含量及Nrf2,SOD-1,GSTO1/2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 鼻腔给药NMFGF1-NPs给够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最终改善VD小鼠的学习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氯胺酮对SD幼鼠海马GAP-4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7~10日龄的SD幼鼠36只,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2只。A组注射生理盐水50 mg/kg,B组注射氯胺酮25 mg/kg,C组注射氯胺酮50 mg/kg。24 h后处死小鼠取海马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GAP-4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图像分析软件处理后得知,A组、B组、C组条带灰度值分别为187.43±7.98、164.87±8.35、154.31±6.9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C组GAP-43阳性细胞计数分别为(87.45±14.98)个/mm2、(66.48±12.36)个/mm2、(35.32±9.93)个/mm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胺酮可明显降低SD幼鼠海马GAP-43蛋白的表达水平,这可能与其影响幼鼠神经系统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黄芪、红芪提取物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采用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分别灌服同剂量黄芪与红芪提取物进行抗衰老实验。UV检测脑组织T-AOC、SOD活力和MDA含量,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脑细胞DNA损伤。光镜和电镜观察其脑组织学和海马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黄芪高剂量组,红芪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T-AOC、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减轻DNA损伤,明显减轻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衰老。结论 黄芪、红芪提取物具有明显的延缓衰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对脑细胞DNA的损伤,维护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结构完整性,改善或延迟脑组织和神经元退行性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构建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致认知障碍的整体及离体模型,并检测两种模型的相关指标,探索两种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评估联合应用D-gal整体及离体模型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方法 采用连续腹腔注射D-gal生理盐水溶液8周制备D-gal致认知障碍整体动物模型,并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小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之后检测脑组织中相关的分子指标评估模型效果;采用外源性给予体外培养的幼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D-gal制备D-gal细胞模型,并检测细胞损伤的相关分子指标,评估离体模型效果和应用价值。结果 在D-gal模型下的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动物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显著低于对照组动物,与此同时,模型组动物的神经元凋亡和氧化应激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动物;D-gal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模型中显示,随着D-gal剂量的增加,神经元细胞出现功能和形态学改变,其凋亡和氧化应激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元细胞。结论 D-gal致认知障碍整体模型及在离体状态下给予海马区神经元细胞D-gal均可以诱发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损伤,并导致动物学习和记忆功能下降;联合应用D-gal致认知障碍整体及离体模型可以成为今后研究认知障碍机制和药效学评价的有效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左旋千金藤啶碱改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认知症状的功能与Tau蛋白磷酸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1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 hydrochloride,MPTP)组及给药组,每组50只。用MPTP建立PD大鼠模型。先测定各组大鼠的体质量,然后通过水迷宫对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游泳时间百分比以及海马锥体细胞顶树突分支数目和直径进行比较。对大鼠海马神经元进行采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对Tau蛋白的磷酸化程度进行计算。最后对大鼠的海马组织进行采集,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进行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的体质量、游泳时间百分比、锥体细胞顶树突分支数目、海马P-Tau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脑外伤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MPTP组相比,给药组体质量、游泳时间百分比、锥体细胞顶树突分支数目、海马P-Tau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逃避潜伏期、脑外伤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左旋千金藤啶碱对PD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抑制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是左旋千金藤啶碱保护神经元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姜黄素抗癫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连续腹腔注射戊四氮,诱发大鼠点燃致癫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灌予生理盐水5ml,1次/d,连续28d。低剂量和高剂量姜黄素组分别灌予姜黄素100mg/kg和200mg/kg,1次/d,连续28d;丙戊酸钠组灌予丙戊酸钠400mg/kg,1次/d,连续28d。治疗结束后,按照Racine的6级评分标准,观察癫大鼠发作等级变化,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海马区IL-2和IL-6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姜黄素组的癫大鼠惊厥发作等级降低。模型组IL-2和IL-6高表达,比空白组呈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大鼠海马区IL-2和IL-6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低剂量姜黄素组相比,高剂量姜黄素组IL-2和IL-6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高剂量姜黄素组与丙戊酸钠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能降低癫大鼠惊厥发作级别,具有一定的抗癫作用,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其可能机制是通过降低海马区IL-2和IL-6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通过调节CX3CL1-CX3CR1信号通路对老年大鼠肝部分切除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改善作用.方法 60只SPF级老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和CX3CL1抗体+右美托咪定组.阳性对照组大鼠于术前3 d给予布洛芬混悬液35 mg/kg,ig给药,8 h/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五味子乙素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TrkB)/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选择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结合孤养制备抑郁症模型,造模结束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3 mg·kg-1)组、五味子乙素(5 mg·kg-1)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8周。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及给药后进行旷场、悬尾、强迫游泳行为学实验;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法观察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BDNF、TrkB、CREB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BDNF、TrkB、CREB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垂直得分显著降低(P<0.05),悬尾不动时间和强迫游泳漂浮时间显著增加(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海马神经元结构损伤,IHC结果显示海马BDNF表达明显降低;海马BDNF、TrkB、CREB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盐酸氟西汀及五味子乙素组大鼠水平、垂直得分显著增加(P<0.05),不动时间和漂浮时间显著减少(P<0.05);海马神经元结构明显复原,海马组织中BDNF染色明显增加;BDNF、TrkB、CREB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五味子乙素可以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抑郁样行为、海马区神经元数量及形态,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