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来源与骨髓来源的基质干细胞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比较脂肪基质干细胞(ASC)与骨髓基质干细胞(MSC),为ASC的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分离培养脂肪组织来源的ASC、分离培养骨髓组织来源的MSC,培养至14d时,对贴壁细胞再次计数,当细胞融合达到80%时,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培养,取第3~4代细胞进行分析。观察培养前后两种细胞的形态并计数,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种细胞的表面抗原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比较两种细胞的免疫原性。结果 ASC与MSC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基本相似,但也存在差别,ASC为CD49d^+CD106^-,而MSC为CD49d^-CD106^+。ASC与MSC都能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且这种抑制作用与其数量呈正相关。但相同数量的ASC和MSC对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别。结论 ASC和MSC在细胞表面抗原、免疫原性等方面相似,这为进一步利用ASC移植治疗疾病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未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MHC-Ⅰ、MHC-Ⅱ类抗原与共刺激分子CD80(B7—1)和CD86(B7—2)的表达及探讨MSC的抗原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SC表面MHC-Ⅰ、MHC-Ⅱ类抗原与共刺激分子CDS0(B7—1)和CD86(B7—2)的表达,测定淋巴细胞MSC混合反应的强度。结果 MSC表达高水平的MHCⅠ类抗原,不表达MHCⅡ类抗原,低表达CD86(B7—2),不表达CD80(B7—1),IFN-γ刺激48h后,MHCⅠ类抗原表达增加,MHCⅡ类抗原表达,CD80(B7—1)、CD86(B7—2)也均有表达。未分化的MSC经γ-干扰素(IFN-γ)刺激之后,不会引起很强的免疫排斥反应,表现为弱免疫原性。结论 未分化的MSC抗原性较弱,具有同种异体移植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陈强星  综述  张剑  审校 《器官移植》2016,7(6):484-489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研究表明,MSC具有低免疫源性,并且可以通过与细胞间直接接触或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当前,MSC在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研究是一个热点。为了更好了解MSC免疫方面的特性,本文就MSC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组织干细胞,体外培养的MSC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本文就MSC一般的特性、功能及其对于肾脏的作用机制研究及目前在各种肾脏疾病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代鑫  程龙  王强  骆助林  汪涛 《器官移植》2021,12(6):748-753
目前,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的临床治疗仍以外科手术、内镜治疗等方法为主,具有治疗策略单一、治疗方法难度大和医疗费用高的缺点,亟需寻找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及免疫调节作用等特性,已然成为再生医学中组织和器官修复的潜在种子细胞。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MSC移植到ITBL动物模型后,不但可归巢到损伤区域,而且可通过抗凋亡、促血管新生等作用促进损伤胆道组织的修复,这表明MSC移植有望成为治疗ITBL的新策略。本文对MSC的生物学特性、MSC移植治疗ITBL的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再生应用中的诸多问题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一种主要存在于骨髓的未分化多能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结缔组织细胞的潜能,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肌腱细胞等。在机体正常的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MSC是一种重要的参与组织再生的细胞库。  相似文献   

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骨髓衰竭性疾病、某些先天性及代谢性疾病等的重要方法。本文就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BSCT)、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NST)、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与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以及间充质干细胞(MSC)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人嗅鞘细胞的免疫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嗅鞘细胞的免疫学特征。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人嗅鞘细胞的相应标记抗原的阳性表达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测定人嗅鞘细胞的组织相容性和免疫耐受性。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比。结果 人嗅鞘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与移植免疫排斥发生密切相关的标志:HLA-DR、B7-1(CD80)、B7-2(CD86)、CD40和CD40L均为阴性。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人嗅鞘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无明显的刺激作用。结论 人嗅鞘细胞可能是一种免疫缺陷细胞,在体外有诱导细胞移植免疫耐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参与组织器官的修复过程。但由于不同分离方法得到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纯度不同,极大地影响了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因此,利用其表面标记分子进行鉴定分选,成为当前干细胞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人MSC 表面标记分子的分类、功能、应用以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将间充质干细胞(MSC)用于器官移植已成为细胞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MSC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地挖掘,且影响MSC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因素很多,这些原因导致MSC难以达到预期疗效。在本综述中将通过介绍MSC的免疫抑制作用及机制、影响MSC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因素以及MSC的临床应用等方面来阐述MSC在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赵江宁 《器官移植》2011,2(2):116-120
一、引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具有很高的可塑性。目前认为MSC几乎存在于人体所有组织,如骨髓、肌肉、脂肪、皮肤、外周血、脐带血、胎儿附属物(脐带、胎盘、羊水)、毛囊、牙根、肺、肝、脾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治疗急性心肌缺血中是否能改善心功能、提高缺血心肌局部的灌注。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于第一对角支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8):单纯注射0.6ml α最低必需培养基(α—MEM);移植组(n=8):注射等量含有自体MSC的培养液0.6ml。建立模型前、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心尖段位移和应变;治疗后4周采用抗5-溴,2-脱氧尿嘧啶(BrdU)和抗肌钙蛋白T(TnT)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MSC在梗死区心肌存活和分化的情况;采用抗CD14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治疗区心肌局部毛细血管密度。结果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移植组中有岛状分布的细胞呈双染阳性,对照组中未发现此种细胞。抗CD146血管内皮染色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移植组毛细血管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移植组LVEF值、心尖段位移和应变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兔的急性缺血心肌中注射自体MSC,可依赖于心肌微环境存活并转化为心肌样细胞,提高整体和局部的心脏功能,还可进一步提高局部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13.
胰岛移植被认为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其疗效受到多种因素限制。胰岛在分离、培养和移植过程中的缺氧、应激及排斥反应,都会影响胰岛移植的结局。间充质干细胞(MSC)因其抗炎、促进血管生成和调节免疫代谢等生物特性,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此外,MSC的衍生物如外泌体在调节缺氧诱导的氧化应激、促进机体血管形成和调节免疫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基于MSC的胰岛移植可能是1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因此,本文就MSC在胰岛移植前后发挥的潜在作用进行综述,并探讨其临床应用及局限性,以期为今后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14.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具有取材方便、体外扩增能力强和免疫原性低等特点,已成为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的重要种子细胞。MSC治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部分疾病已经完成Ⅲ期临床试验,证实了这种新型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关于MSC治疗的机制并未阐明。近几年的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及其旁分泌作用,可能不是其组织修复及治疗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而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膜微粒,可能是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本文就MSC膜微粒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鲍颖颖  陈小湧 《器官移植》2023,14(3):327-335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非复发死亡的主要原因,因其病理生理过程复杂,常规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药的防治有效率不足50%。对于糖皮质激素抵抗的cGVHD患者需启动二线治疗,然而目前的二线治疗方法尚未形成共识,且治疗效果不佳。间充质干细胞(MSC)是最常见的成体干细胞之一,因其具有多维度、多靶点的免疫调控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cGVHD的预防及治疗,且大量研究证实了MSC治疗cGVH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望成为cGVHD防治的新策略。本文主要围绕MSC防治cGVHD的研究进展、作用机制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优化MSC治疗方案、提高cGVHD防治效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表型表达c Kit蛋白(CD117),遗传学上有c Kit基因突变。笔者分别从病名简史、组织起源、发病机制、病理特点、临床特点、生物学行为、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进展及预后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炎症性肠疾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IBD的传统药物治疗仍以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三类为主。随着IB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在免疫学、细胞分子生物学方面的重大进展推动了IBD治疗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制剂的应用,使IBD的治疗有了更有效、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学者们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研究的不断深入,MSC以其容易分离培养、低免疫原性、抑制免疫反应、可诱导分化为多种组织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细胞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及临床治疗等领域;因供体与受体MSC必须相符,又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相似文献   

19.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起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治疗组织损伤。多种类型的成人结缔组织与器官间质可分离提取出MSC。研究证实,关节液(SF)也可分离出MSC。相比于其他组织来源的MSC,SF来源MSC(SF-MSC)具有更强的成软骨细胞分化能力,在软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该文就SF-MSC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组织工程膀胱为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建提供了技术支持,种子细胞的选择为该领域的关键问题。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具有极强的体外扩增与多向分化潜能,为一种具有前景的种子细胞来源。本文就MSC在组织工程膀胱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HT5”H〗〓〓【关键词】〓〖HT5”SS〗膀胱;组织工程;间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