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发展,以及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应用,白内障手术已进入屈光手术时代。绝大多数患者手术后均可获得较好的可预测视力效果,但与此同时,白内障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的要求也H益提高,他们不仅仅是要看得见,还要看的好,看得舒服。这就要求眼科医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上面。因此,文中将影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因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后优势眼的变化以及与患者视觉质量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3-01/2014-11在我院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2例204眼,根据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BCVA)分为两组,其中双眼 BCVA 差别≥2行者78例156眼为A组,双眼BCVA差别≤1行者24例48眼为B组,于术前及术后1,3 mo进行优势眼检测,以及对比敏感度检查和视觉满意度调查。
  结果:术前优势眼矫正视力为0.34±0.11,明显高于非优势眼(0.15±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mo优势眼与非优势眼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mo有17眼发生优势眼转变,转变率为21.79%(17/78),B组术后3mo有5眼发生优势眼转变,转变率为20.83%(5/24),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眼发生转变组和未转变组患者不同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 mo视觉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 A组评分为91.35±10.26分,B组评分为90.15±9.75分(P>0.05),优势眼发生转变组评分为90.08±9.77分,未转变组评分为91.43±10.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存在优势眼转变,但对视觉质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干眼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14-05/2015-10期间眼科门诊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45例145眼,术前3d,术后1wk,1、3、6mo进行眼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1)眼表疾病指数问卷;(2)泪河;(3)角膜荧光素染色;(4)泪膜破裂时间(BUT);(5)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test,SⅠt)。结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可出现干眼症状及体征,如泪河线变窄, BUT缩短、SⅠt值下降,角膜荧光素染色着色。此现象可在术后1 wk即可出现,术后1 mo时达到最明显的状态,持续至术后3mo,术后6mo部分患者的症状可有一定程度恢复。结论:老年人由于其特殊生理特点,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0 d出现严重的干眼,之后可缓慢恢复。应适时给予预防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眼部舒适度及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4.
5.
赵庆一  孙红  张宇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6):1099-1101
目的:探讨合并浅前房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06/2016-10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浅前房患者38例38眼,根据中央前房深度:轻度浅前房 (2~2.5mm)23眼,高危浅前房(<2.0mm)15眼.收集同时期正常前房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8例38眼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由同一位眼科医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随访3mo,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比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眼压比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前房深度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两组间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前房深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浅前房组发生后囊膜破裂1眼、悬韧带断裂1眼.正常前房组无后囊膜破裂,悬韧带断裂发生.术后浅前房组发生角膜水肿10眼,角膜水肿的发生率为26%.正常前房组角膜水肿3眼,角膜水肿的发生率为8%.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浅前房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应及时进行超声乳化手术.术前准确评估,术中仔细操作,可使患者术后视力提高,前房深度加深,超声乳化术治疗合并浅前房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稳定性变化早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10  
目的:评价白内障术后不同时间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探讨泪膜稳定性的变化与手术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设计自身配对研究。选择2003/2004期间在我院住院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检查110例120眼)。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及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组:80例(90眼);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组:30例(30眼)。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7d;1,3mo依次行SIt、BUT、角结膜荧光素染色并对其泪膜稳定性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术前两组SIt、BUT测定及角膜荧光染色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2d,BUT测定明显缩短(P〈0.001),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中囊外组较超声乳化BUT下降明显(P〈0.05),SIt明显增加(P〈0.001),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增加的程度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7d,两组SIt测定恢复到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恢复程度亦无明显差异SIt(P〉0.05);术后1moBUT测定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恢复的程度亦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d超声乳化组角膜荧光素染色为(+),伤口处角膜水肿,囊外组角膜荧光素染色为(+~++)。术后1mo,角结膜荧光素染色及伤口处角膜水肿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均影响泪膜稳定性,手术切口越大,影响泪膜稳定性越明显;但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泪膜稳定性恢复程度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Zhang XY  Lu Y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7):656-659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指在mRNA被翻译成蛋白质后,对蛋白质上个别氨基酸残基进行共价修饰的过程.晶状体内存在多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其中脱酰胺化、糖基化、氧化修饰不仅具有年龄相关性,而且可引起晶状体蛋白结构、溶解度的改变并最终导致自内障形成;而乙酰化、甲基化修饰则与晶状体蛋白的保护作用相关;其他翻泽后修饰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目前手术仍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主要手段,尚无有效可以延缓或预防该疾病的药物.本文就目前主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关系以及针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Abstract:
Cataract is the main cause of vision impairment, and age-related cataract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cataract. Protein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is the enzymatic processing of a polypeptide chain after translation from messenger RNA and after peptide bond formation has occurred. Deamidation,glycation and oxidation are age-related processes. They can change the structure or solubility of crystallin and result in the opacity of lens while acetylation and methylation may be related to the protection of lens protein.Although much effort has been directed towards slowing progression or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cataract,the management of cataract remains surgical. This review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kinds of protein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and age-related cataract as well as some protective methods aiming at the process of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视力再下降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该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视力再下降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疾病构成比、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前房深度及眼底病变等.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283例(397眼)白内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类正常的晶状体逐渐变黄。变黄的晶状体能减弱蓝光、紫外线等一些有害光线到达视网膜,进而减少这些有害光线对视网膜的损伤。然而,变黄的晶状体因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被透明的人工晶状体取代时就相应地增加了这些有害光线对视网膜的损伤。过多暴露于这些光线对视网膜的破坏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光感受器细胞等受损。这些组织的病变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展或进展有一定的关联。本文就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展及一些诱发因素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摘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 related cataract, ARC)为多因素疾病,目前确切病因不明。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ARC发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一些特定基因如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DNA修复基因、EPHA2基因等特定基因多态性在人类ARC发病过程中的相关性和作用。而另一些基因,如晶状体膜蛋白基因、半乳糖激酶基因、α-晶状体蛋白基因等与ARC的相关性则需进一步研究证明,这些研究为ARC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遗传学理论依据。(国际眼科纵览, 2013, 37: 117-122)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白内障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评价比单纯术后视力测量更能全面体现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生理及心理的改变.近年来学者们对不同的白内障手术方式、不同的人工晶状体(IOL)类型及术前术后等因素对白内障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此外,眼底病、术后残余屈光不正、眼表疾病及性别、年龄、社会心理学等因素也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眼科工作者不仅要关心白内障手术质量,还要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值及具体要求,最大程度地提高白内障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疗法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陕西省子洲县复明工程中46例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摘除术,进行问卷调查、视力检查,分析手术前后视功能、生存质量以及功能性指标变化。

结果:患者46例中44例(96%)为第1眼手术,2例(4%)为第2眼手术。46例患者术后视力均高于术前。术后的视功能、生存质量及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测评均高于术前。手术前后功能性指标变化比较也有显著性改变。

结论:安全且效果极佳的白内障手术疗法可以提高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生存质量,是该类患者除了基本康复及视觉康复之外的重要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14.
张庆华  吴军民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0):2109-2111
目的:评估高原藏区白内障手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QOLDVI)对高原地区白内障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mo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白内障术后视功能的提高改善了患者的行为能力,特别是基本生活能力,同时精神生存质量也有明显提高。结论:白内障手术改善患者视功能,显著提高了高原藏区白内障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焦点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8-06/2021-01在我院白内障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19例168眼,按照所植入人工晶状体类型分为三焦点组44例61眼与单焦点组75例107眼。对两组患者术后1mo视力(LogMAR)、视觉质量检查以及明、暗适应条件下对比敏感度检查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三焦点组单眼裸眼远视力(UDVA)、裸眼中距离视力(UIVA)、单眼裸眼近视力(UNVA)、最佳矫正远视力(BDVA)、最佳矫正远视下的中距离视力(DIVA)、最佳矫正远视下的近视力(DNVA)均明显优于单焦点组(均P<0.001)。三焦点组在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客观散射指数(OSI)和斯特尔比值(SR)方面明显优于单焦点组(均P<0.05); 在暗及明适应条件下的18c/d空间频率上,单焦点组对比敏感度明显优于三焦点组(P<0.001)。基于VF/QOF量表分析的调查问卷,三焦点组在日常生活感受评分和脱镜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焦点组(P<0.05),而眩光发生率二者无差异(P>0.05)。

结论:植入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提供全方位良好的视力和视觉质量,满足不同条件下的用眼需求。  相似文献   


16.
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视功能和生存质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的视力、视功能(visual function,VF)和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方法随访检查172例(205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6~36个月患者的日常生活视力。用尼泊尔眼病调查视力分级标准进行日常生活视力检查分级,同时由调查员采用美国眼科研究所开发的VF和QOL调查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本组病例平均VF得分为79.00±15.46,与视力等级的相关系数为-0.4,与远视力等级回归系数为-7.769,经t检验(t=-7.12,P=0.000)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眼疾手术史的回归系数为-6.5059,经t检验(t=-2.92,P=0.004)有统计学意义。平均QOL得分为89.35±13.97,与视力等级的相关系数为-0.59。QOL与远视力等级的回归系数为-8.2867,经t检验(t=-9.27,P=0.000)有统计学意义。经方差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组平均VF得分(F=1.09,P=0.3398)和QOL得分(F=0.62,P=0.5407)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6~36个月患者的VF和QOL状况稳定。  相似文献   

17.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导致老年人视力损害的重要眼病,而老年人常会同时患这两种年龄相关性眼病.早期研究认为白内障术后可促进AMD的进展.但随着对疾病的认识逐渐加深以及治疗策略的不断进步,白内障手术是否对AMD有较大影响尚存争议.本文将对两种疾病的发病率、白内障手术治疗与AMD进展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白内障手术后有效降低AMD的手术风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白内障术前与术后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彤彤  孙葆忱  郑远远 《眼科》2002,11(1):39-41
目的:评估白内障手术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日常视觉活动量表等对术前及术后3个月以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视功能的提高,使他们的行为能力得到提高, 特别是基本生活能力,同时精神生活质量也 有明显提高。结论:白内障手术可改善患者视功能,进而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陈勇  夏林  边建军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1):1917-1919
目的:探讨小切口劈核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66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小切口劈核与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散光情况,手术前后角膜内皮变化,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2wk的生活质量。

结果:两组术后1d,1wk,1mo的术眼裸眼视力,术后1mo的散光度,术后2wk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2wk,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 但观察组术后2wk的角膜内皮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小切口劈核术与超声乳化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都具有视力恢复好、术后散光小、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势,但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损伤较大,术后角膜内皮厚度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