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CMTM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CMTM6的预后价值及其与PD-L1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2例胃癌组织中CMTM6和PD-L1的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CMTM6不同表达的生存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CMTM6与PD-L1的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MTM6和PD-L1的荧光表达;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与生存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MTM6和PD-L1在细胞膜和细胞质均有表达。CMTM6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均无关(P>0.05)。PD-L1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而与TNM分期有关(P=0.01)。CMTM6与PD-L1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222,P=0.046)。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也显示CMTM6与PD-L1存在共定位。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MTM6高表达的胃癌患者较CMTM6低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期缩短(66.8个月vs...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也是最难治疗和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突破进展,相关研究已成为热点,针对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配体PD-L1抗体的临床研究也正在广泛开展,本文就PD-1/PD-L1在食管鳞癌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在亚洲食管癌确诊病例中,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占90%以上,且恶性程度高。目前针对ESCC免疫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关于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的研究。在ESCC中研究最多的PD-1/PD-L1抑制剂主要有纳武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替雷利珠单...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肺类癌(pulmonary carcinoid, PC)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预后与其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检测分析PC组织中PD-1(programmed death-1)和PD-L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类癌患者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20例PC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PD-1和PD-L1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Hscore(HS)评分系统(0-300)对肿瘤组织中PD-L1和PD-1的表达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 PD-1和PD-L1在P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20)和45%(9/20)。其中,在吸烟PC患者中,PD-1的阳性表达率为63.64%,明显高于不吸烟的患者(11.11%, P<0.05);PD-1与PD-L1的阳性表达与类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有无转移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PD-1和PD-L1的表达在40%左右的PC患者中呈阳性。其中,吸烟类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D-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这些结果提示PD-1和PD-L1的阳性表达可能与P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与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1,MTA1)在口腔鳞癌组织以及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布状态,二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L1与MTA1在45例口腔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二者与口腔鳞癌组织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PD-L1在口腔鳞癌组织及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56%和15.00%,MTA1在口腔鳞癌组织及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和10.00%,口腔鳞癌组织及正常粘膜组织的相对表达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PD-L1与MTA1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TNM分期有关(P<0.05),口腔鳞癌组织中PD-L1与MTA1的表达有相关性(φ=0.366,P=0.037)。结论 PD-L1与MTA1可能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潜在的新型联合靶点。  相似文献   

6.
张溪夏  曹志伟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3):1231-1235
鼻咽癌患者经放疗及同步辅助化疗后,临床转归有所改善,但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仍为一项难题。近些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发现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其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ligand,PD-L1)单抗受到广泛关注且已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就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和特瑞普利单抗等PD-1/PD-L1单抗在复发/转移性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容易复发和转移。较长一段时间以来,传统的治疗手段难以进一步提高肝癌病人的预后,而免疫治疗被认为是最有希望解决这一难题的新型疗法。免疫检查点是肿瘤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之一。其中,PD-1/PD-L1是抗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近年来,基于PD-1/PD-L1信号通路的免疫疗法在实体肿瘤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显示出令人振奋的抗癌作用。本文对PD-1/PD-L1在肝癌治疗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PD-1/PD-L1阻断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组织中PD-1和PD-L1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探讨PD-1/PD-L1信号通路在EC发展中的作用及预后价值,为EC靶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1和PD-L1蛋白在E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总生存期(over...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以及雄激素剥夺疗法(ADT),但两者均有其各自的局限性。近年来免疫治疗发展迅速,其中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作为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其抑制剂在治疗肺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PD-1/PD-L1在前列腺癌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深入,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机制也逐渐明了,PD-1/PD-L1抑制剂在前列腺癌治疗上也将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将就PD-1及PD-L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作用机制及其抑制剂治疗前列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晚期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系统治疗主要包括靶向治疗、化疗以及免疫治疗。近3年,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 ligand,PD-L1)抑制剂在晚期HCC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纳武单抗(nivolumab)和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先后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HCC二线治疗。多个PD-1/PD-L1抑制剂联合系统治疗的Ⅰ、Ⅱ期临床研究初步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联合贝伐单抗一线治疗成为首个在Ⅲ期临床研究中证实优于现有标准治疗索拉非尼的全新疗法。本文就近年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HC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2.
骆飞  孙昭  白春梅 《癌症进展》2016,14(6):503-506
胃癌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而现有的治疗手段有限。当前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在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进展,相关研究迅速覆盖到胃癌。针对免疫检查点抗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PD-1配体(PD-L1)抗体的临床研究正在广泛开展。本文对胃癌发生的免疫机制,PD-1/PD-L1表达,抗PD-1/PD-L1抗体早期临床研究及抗PD-1/PD-L1抗体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3.
14.
陶海云  屈中玉  吴艳林  蔡政 《癌症进展》2019,17(2):173-175,182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CD1,也称PD-1)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CD1LG1,也称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9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和39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乳腺癌组织中PD-1、PD-L1的表达情况,并对PD-1、PD-L1表达情况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PD-1和PD-L1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P﹤0.05)。不同年龄、绝经情况、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侵犯神经情况及脉管内癌栓情况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PD-1和PD-L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阴性乳腺癌中,PD-1、PD-L1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检测PD-1和PD-L1的表达对早期诊断三阴性乳腺癌可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阻断PD-1和PD-L1信号通路可能成为三阴性乳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表达水平的高低与食管鳞癌的各临床特征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四川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内镜活检病理确诊的初治食管鳞癌患者87例,对患者的食管癌病理标本进行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D-1和PD-L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D-1和PD-L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全部样本中检出PD-L1的表达率为57.5%,其中大于cut-off值的高表达样本25例,即高表达率为28.7%,同时全部样本均未检出PD-1的表达;采用RECIST1.1指南对本研究的患者进行近期疗效评价所得的客观缓解率为58.6%;PD-L1的表达水平与客观缓解率呈负相关(P=0.049)。PD-L1在有远处转移的样本中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的样本(P=0.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PD-L1表达与食管鳞癌预后有相关性(P=0.043),是食管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D-L1在有远处转移的患者中表达高,PD-L1的高表达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不良预后的潜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卵巢癌在妇科肿瘤中致死率最高,放化疗及手术等治疗方法疗效有限,更有效的新型治疗方法亟待开发。近年来免疫疗法成为备受关注的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措施,其中抗PD-1/PD-L1疗法在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肿瘤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但其在卵巢癌的临床治疗中效果尚不明确。本文就PD-1/PD-L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和其在卵巢癌预后中的意义作一概述,探讨免疫疗法和其他传统疗法相结合应用于卵巢癌临床治疗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头颈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患者被诊断时多为晚期,传统方案治疗后复发率约为60%、转移率约为30%。而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Recurrent/metastasis HNSCC,R/M HNSCC)患者的治疗手段有限,长期生存率有待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有效的提高了这些患者的总生存期,为HNSCC患者带来了希望。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抑制剂及其组合疗法在头颈鳞癌中的研究进展,希望为临床医师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1 和PD-L1 蛋白在胃癌(gastric cancer, G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7 年1 月至2007 年12 月82 例GC患者术后癌石蜡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临床病例资料,随访其生存状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D-1 和PD-L1 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 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其生存数据,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GC组织中PD-1 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3.41%,PD-L1 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2.68%;术前无远处转移患者GC组织中PD-1、PD-L1 及癌间质中PD-L1 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术前有远处转移(PD-1:3.28% vs 42.86%;PD-L1:13.11% vs 90.48%;癌间质中PD-L1:13.11% vs 47.62%,均P<0.01)。胃的切除范围、PD-L1 蛋白过表达及术前有无远处转移是影响GC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P<0.05)。结论:GC组织中PD-1 和PD-L1 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术前有无远处转移和肿瘤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D-L1 阳性表达者较阴性表达者术后生存时间短。  相似文献   

19.
张蝶  高雅茹  刘丽 《肿瘤学杂志》2019,25(11):947-951
摘 要: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的免疫检查点阻滞疗法在多种实体瘤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三阴性乳腺癌以侵袭力强、预后差、复发风险高为临床特点。由于基因组不稳定和较高的突变率,三阴性乳腺癌的新抗原和免疫原性增加较快,目前缺乏明确的治疗靶点。与其他亚型的乳腺癌相比,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偏高,这也预示着PD-1、PD-L1可能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潜在靶点。全文总结三阴性乳腺癌中的PD-1/PD-L1的调控机制和相关抗癌药物的临床研究,以期为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程序坏死因子(programmed death 1,PD-1)和程序坏死因子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布情况,探索其免疫作用机制并评估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 招募290例SCLC患者及60例健康志愿者,收集治疗前和治疗2nd周期末SCLC患者EDTA抗凝血2 mL.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TLA-4、PD-1和PD-L1在外周血CD3、CD4、CD8及CD25的分布,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PD-L1在SCLC细胞系H446中的表达.结果 SCLC患者外周血中CTLA-4+细胞和PD-1+细胞水平分别为(1.56±1.24)%和(8.07±3.97)%、CTLA-4在CD3细胞和CD4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分别为(4.87±5.18)%和(3.85±2.60)%,均低于PD-1在CD3+或CD4+细胞中的表达(26.63±9.04)%和(20.79±9.4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CLC中CD4+CD25+CTLA-4+细胞水平明显升高(1.91±1.27)%vs(7.09±5.09)%,P<0.001;PD-1+(CD8+)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22.56±4.21)%vs(11.47±5.85)%,P<0.001.CD4+CD25+CTLA-4+细胞或CD8+PD-1+细胞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状况、临床分期以及是否转移等因素无关(P>0.05).化疗两周期末CD4+CD25+CTLA-4+和CD8+PD-1+细胞的水平对比化疗前明显下降,分别为(5.11±2.60)%vs(6.94±4.91)%;(8.74±3.39)%vs(11.48±5.91)%,P值均<0.000,1,但与无疾病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无显著相关性.PD-L1高表达于SCLC细胞系H446中并定位在细胞膜和细胞浆,但在外周血中未见表达.结论 本研究首次证实SCLC外周血中CTLA4高表达于调节性T细胞中,而PD-1低表达于效应性T细胞,该结果为揭示SCLC免疫监测点免疫逃逸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无创性且可实时监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